橋牌的發(fā)展與完善
橋牌的發(fā)展與完善
橋牌是流通世界的一種游戲玩法。那么下面一起來看看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橋牌的發(fā)展,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橋牌的發(fā)展
橋牌是一種西方非常普及的撲克牌游戲,她的打法有點類似于我國的四十分,只不過沒有大小王,不是以揀分而是以贏墩(一圈為一墩)為目的,且多了叫牌(相當于拍賣)環(huán)節(jié)。
橋牌源自于英國的惠斯特牌戲,據(jù)說是由駐在印度非常偏辟地方的三名英國軍官發(fā)明的一種改進的惠斯特游戲進一步發(fā)展而來。由于當時只有三個人,而不得不將發(fā)牌人的同伴的牌攤在桌上,這個假想的第四人被稱為明手。俄國類似惠斯特的比里奇(Biritch)游戲中首先出現(xiàn)了無將。
1904年,在印度,惠斯特增加了競叫規(guī)則,成為競叫橋牌(AuctionBridge);1918年,在法國出現(xiàn)了一種登高牌戲(PLAFOND)。在這類牌戲中,雙方都必須努力叫到自己的最高限度,只有叫到并做成,才能作為計算進局之用。
1925年,美國的范德比爾特(Vanderbilt)設計了成局、滿貫、局況等計分方式,制定了定約橋牌規(guī)則。在一艘由洛杉磯去哈瓦那的船上,他請同行的乘客共同檢驗他的規(guī)則,并最終確立了定約橋牌計分表。除了無將的牌墩分(當時定為35分)有所不同外,其它內容半個世紀來幾乎毫無改變。準確地說,現(xiàn)代橋牌即定約橋牌誕生于1925年11月1日。
定約橋牌在美國得到了廣泛的支持。1928年,美國舉辦了第一屆全國定約橋牌錦標賽,即著名的范德比爾特杯賽,該比賽一直沿續(xù)至今。
30年代,埃利?克柏森成為定約橋牌的領袖人物。1929年,他創(chuàng)辦了第一個定約橋牌雜志《橋牌世界》,并于1930年出版了著名的《蘭書》,在書中他提出了叫牌的漸進-逼叫原則,該原則成為現(xiàn)代標準叫牌法的核心??税厣€組織或參予了不少國際橋牌比賽。40年代,查爾斯?高倫(Goren)發(fā)明和推動了計點法,以計點法為核心的高倫叫牌法,成為現(xiàn)代各種叫牌法的基礎。
1935年,在美國紐約舉行了第一次世界橋牌比賽,由美國隊對歐洲冠軍隊法國隊,結果美國隊獲得了勝利。1950年,在百慕大,舉辦了第一次百慕大杯比賽,該賽事后來成為級別最高的世界比賽。美國隊獲得了頭三屆的冠軍,但從1955年開始,百慕大杯成為歐洲人的天下。特別是意大利蘭隊,從1957年到1969年獲得了十連霸的空前戰(zhàn)績,意大利蘭隊這個名字永遠載入了橋牌的史冊。
1958年8月世界橋牌聯(lián)合會于挪威成立。定約橋牌正式成為世界性的智力運動。目前,橋牌已被列入奧林匹克體育比賽項目。
由于打橋牌需要雙方遵守嚴格的一整套公開、公平的規(guī)則,伙伴間必需保持高度的默契與合作精神,對人們特別是青少年遵紀守法、品德陶冶、身心修養(yǎng),起著極為良好的潛移默化作用。在西歐、北美許多國家都把橋牌列為高中學生必修科目。英國、法國也倡議把橋牌與體育、音樂一樣列入學校課程。當前在我國普及橋牌活動,無疑對社會主義精神建設和國民素質的提高有著不可低估的促進作用。
正是由于“惠斯特牌戲”存在著許多方面的不足,19世紀末“橋牌惠斯特”逐漸取代了“惠斯特”。“橋牌惠斯特”保留了“惠斯特”的基本特點,增加了無將體制,發(fā)牌者有權自由選定將牌花色或無將,并可將此權力交給同伴。確定將牌花色或無將者的同伴把牌攤在桌上作為明手,由定約人支配明手的概念第一次形成。為提高競技難度和比賽興趣又增加了“加倍”和“再加倍”的規(guī)定,且對“再加倍”的次數(shù)不作限制,這是橋牌發(fā)展的第二階段。
將牌的確定不再取決于外部力量,或多或少已有牌手來確定,這是人們對橋牌認識上的一個進步,已經(jīng)開始考慮人的作用,但這種作用是主觀行為。將牌花色的確定只是一個指定牌手的作用,只考慮了單個個體的因素,忽略了群體因素。“橋牌惠斯特”賭博色彩太濃,對“再加倍”次數(shù)不作限制,往往一局失誤滿盤皆輸,輕則朋友反目,重則傾家蕩產(chǎn)。這無益于技術提高及橋牌作為一種運動項目的健康發(fā)展,偏離了事物發(fā)展的方向。“明手”概念的確定使牌手們得到更多的信息,打牌過程不再是盲目無從,每個牌手除明手外均能得到1/4副牌的信息,從信息學的角度來看,牌手們已經(jīng)開始重視信息的作用,但當時的想法還比較膚淺,只是一手牌攤開讓別的牌手得知一點信息,還沒涉及到有效的傳遞信息:如何讓同伴了解你手中的牌情。
20世紀初"竟叫式橋牌"已開始考慮信息傳遞問題。“競叫式橋牌”是橋牌發(fā)展的第三階段,引進了競爭叫牌,這是一個重大創(chuàng)新,為定約橋牌的發(fā)展打下了基礎,已經(jīng)初具現(xiàn)代橋牌的特點。“競叫式橋牌”規(guī)定通過叫牌達成定約,定約不一定在一副牌中叫成局,可以累計基本分,打夠100墩分即為一局。這是“競叫式橋牌”的不合理之處,打叫不一致,輸贏論定主要不在技術發(fā)揮,而多靠牌的因素,投機性很強,同時對再加倍次數(shù)沒作限制。
不可否認"竟叫式橋牌"比較重視叫牌過程中人的作用,將牌的確定不再受一個人控制,而是所有牌手通過競爭叫牌來確定。定約的確定是同伴間交換信息的結果,比起只靠一手牌確定將牌更趨于合理。
20年后,美國橋牌名手范特比爾在竟叫式橋牌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定約橋牌,規(guī)定只有叫成局并打成才算成局,同時增加了局況的因素,并取消了加倍和再加倍的無限性,只規(guī)定一次有效。牌的因素不再是輸贏得失的首要因素,只是作為叫牌和打牌技術發(fā)揮的客觀條件之一。正確的處理了主體與客體之間的辨證關系。
橋牌的發(fā)展演化經(jīng)歷了二三百年的歷史,期間還有許多分支,如盤式橋 牌、三人橋牌、芝加哥橋牌、卡脖 憂排頻 等,但都由于種種缺陷遭到淘汰。
橋牌的發(fā)展演化完全符合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代表事物發(fā)展方向的東西被 繼承保留下來,不符合事物發(fā)展方向的東西被淘汰、否定。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杰出人物在橋牌發(fā)展中的作用,許多橋牌大師如范特比爾、克伯森、高倫等三大名人為橋牌運動的發(fā)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范特比爾提出了定約橋牌的概念,是橋牌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克伯森設計了以大牌贏墩為牌力計算單位的克伯森叫牌法,掀起了世界橋牌運動的首次高潮;高倫于40年代提出了以牌點計算牌力的高倫計點法,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正是由于這些杰出人物的貢獻使得橋牌運動日臻完善。華裔魏重慶設計了精確梅花叫牌法,在叫牌理論領域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楊小燕女士對中國橋牌運動特別是女子橋牌運動的發(fā)展,可以說是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