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票收藏故事
之前人們收藏80版猴票并沒有看到它的價值,等到收藏的市場這張郵票的收藏價格已經(jīng)高不可攀了。那么,猴票的收藏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猴票收藏故事,希望對您有用。
猴票收藏故事1
猴票的艱辛故事
《庚申年》猴票從 1980年發(fā)行至今已經(jīng)過去了
24年,塵埃早該落定。奈因近年來不斷有人混淆視聽。作為庚申年猴票自始至終的參與者、親歷者,不得不說幾句話,以還歷史本來面目。
對“揭秘”的質疑 1999年 1月
19日,我國某集郵媒體發(fā)表《金猴出世揭秘》一文,我對這篇文章的內容深感詫異。
我總認為,郵票的編輯設計人員與原畫作者是綠葉與紅花的關系。原畫作者是創(chuàng)作主體,是第一位的。編輯設計人員是第二位的。如同乒乓球隊的陪練,甘為他人做嫁衣裳,共同參與創(chuàng)造完美,功成則身退。
一套郵票的成功首先是原畫作者的成功。編輯設計人員的貢獻自有公論。但絕不可以主次顛倒,喧賓奪主,尤其不可以張冠李戴,掠人之美。
第一輪生肖票為何不從鼠年而從猴年開始
中國的十二生肖以甲子鼠為始,1975年是農(nóng)歷甲子鼠年,當時“_”仍在橫行,又突然組織“批黑畫”,許多畫家在劫難逃,黃永玉因為畫了幅貓頭鷹自然首當其沖。那年月怎能發(fā)行生肖郵票呢?;叵肽切┗璋档娜兆樱媸遣豢盎厥?。那豈止是對畫家的摧殘,更是對人類良知的踐踏。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大地回春, 1979年元旦,我去看望黃永玉先生,請他畫一組動物郵票。黃先生高興地答應下來并建議:“何不發(fā)行一組生肖郵票呢,十二年我都給你們畫。”我覺得這是個好主意,遂回局復命,并約定一周后取稿。
這就是為什么我國生肖郵票不是從 1975年甲子鼠年開始,而是從 1980年庚申猴年開始發(fā)行的歷史因由。
猴票與首日封1979年1月9日,我如約去取圖稿,當我看到一只充滿靈性活潑可愛猴子時,深信一枚十分精彩的郵票已經(jīng)誕生了。黃先生囑我做兩件事:一為猴票做后期設計,二為猴票設計一枚首日封。
第一輪生肖票是采用雕刻版套影寫版印刷的。雕刻版的印刷品,手摸上去有凸起感,這種方法藝術表現(xiàn)力強。誰知印猴票時套印后紅底色總是透過雕刻版線條向上泛紅,致使黑的不黑,紅的不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就畫了一個黑色影寫版稿襯在下面,一來補充雕刻版的不足,二來遮蓋紅色不使泛紅。套印后果然墨色飽滿厚重,猴子茸毛閃閃發(fā)亮。描述這段技術細節(jié),無非是想說明,郵票設計不是在畫家的原稿上簡單地加個國名、面值了事,還應包括對印刷工藝的策劃調動在內。這樣,一幅好的畫稿才能變成一枚好看的郵票。
黃先生畫了只如此可愛的猴子,無異于給設計首日封出了個“李白題詩在上頭”的難題,藝術創(chuàng)作最忌重復,不宜再畫猴子。加之十二生肖干支紀年又是一個十分抽象的時間概念,用什么表現(xiàn)庚申年,則成了設計首日封的難題。正在此時,報載
1980年 2月 16日,即農(nóng)歷庚申年正月初一日,也就是原定生肖猴票發(fā)行的當天,在亞洲、非洲一個狹長地帶將發(fā)生百年不遇的天象奇觀———日全食。世界上將有70多個國家的1000多位科學家跟蹤觀察,我國在云南瑞麗也設站進行科學觀測。我突發(fā)奇想,就畫了日全食作為庚申年首日封的圖案,用以表現(xiàn)中國人民在闊別了“德先生”和“賽先生”多年之后,終于迎來了講科學、講民主的藝術春天。
后來這枚首日封獲得 1980年度最佳首日封設計獎。
第一輪猴票到底發(fā)行了多少枚
1980年以前,一般的紀特郵票印量,一個圖案不過三四百萬枚。由于這是中國生肖郵票系列的第一枚,原擬發(fā)行
800萬枚。后鑒于集郵活動剛剛恢復,人們的集郵意識尚未從凍僵的麻木中蘇醒過來,不宜貿(mào)然加大。經(jīng)反復權衡改為
500萬枚。加之印刷上遇到的麻煩,成品率比較低,經(jīng)驗收合格票僅為 4431600枚。就此打住不再印制,這就為日后猴票價格飆升埋下了伏筆。
由于多年沒有印刷雕刻版套影寫版的郵票,庫存雕刻油墨年久干結,上機后太黏稠,機器走不起來,加稀釋劑和調和油太多,則墨色不黑。工人想了個補救辦法,往雕刻墨中加鉛印墨。但鉛印墨不是郵票專用快干墨,機器是走起來了,但終端成品一經(jīng)疊摞,則出現(xiàn)互相粘連掛臟現(xiàn)象。
為了解決晾干問題,郵票庫臨時搭建了許多類似養(yǎng)蠶的晾票架。每架五六層,每層七八摞,每摞
20版用來晾干成品票。即便如此,它的背膠部分還有許多粘黑掛臟。這也成了日后鑒別猴票真假的另一訣竅。
作為猴票自始至終的參與者、親歷者,猴票的增值固然與發(fā)行量少有關。但也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即畫家、設計家和印刷工人的心智投入極大地提高了郵票藝術的含金量。
黃永玉猴票小草圖與陳巖的收藏 1979年 1月
25日,黃永玉托陳巖到頤和園藻堂送一份文件。中國畫研究院的籌備處設在那里,當時的谷牧副邀請了全國著名國畫家共商復興繁榮中國畫的大計。
黃先生隨手拿了一張“明信片”,就在它的背面畫了個去藻堂的路線圖,陳巖揣起就出發(fā)了。后來陳巖就把這張“明信片”忘掉了,直到春暖花開換洗羽絨服時,一摸兜發(fā)現(xiàn)了那張路線圖,翻過來一看,竟是黃先生為設計猴票手繪的效果圖。陳巖是搞收藏的,深知它的珍貴,不禁喜出望外,如獲至寶。時隔六年,當我又去約黃先生畫《白鶴》郵票時,適逢陳巖也在,提起這段趣聞佳話,大家不勝感慨。后來黃先生要陳巖拿來那張小草圖,并在上面題寫了:“此稿為余之初稿,重睹是圖時余等方自風雨中過來,衣衫尚濕也。”
“時間表”的證明 1979年 1月 1日,我去看望黃永玉先生并約稿。
1979年 1月 9日,我去黃永玉先生家取猴票手稿。
1979年 3月1日~15日,郵票發(fā)行局派薛鐵、于名川、吳鳳崗赴香港了解籌辦郵展事。
1979年 4月 21日,吳鳳崗編寫《參考資料六》,談“香港生肖郵票和生肖金幣———兼談今年發(fā)行和全套發(fā)行的利弊”。
1979年 6月 9日,部郵人字431號文:任命宋興民為郵票發(fā)行局局長,周保昌、曹雙祿、王醒華、倪貫一為副局長。
1979年 9月 8日,設計室開會,宋興民宣布孫少穎為設計室主任。
1979年 10月 25日,孫少穎宣布設計室成立三個組。設計組組長李印清,雕刻組組長趙順義,綜合組組長孫經(jīng)涌。
猴票收藏故事2
黃永玉與猴票的故事
猴票出世追溯
伴隨著初涌的改革開放大潮,新中國第一套生肖郵票《庚申年》猴票,問世于1980年2月15日﹙農(nóng)歷已未年臘月三十﹚,可謂應運而生。
說起猴票的問世不能不提及邵伯林這個人。作為著名郵票設計師的他畢業(yè)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對于師長黃永玉一向十分尊重,即便是處于““””中的扭曲歲 月,元旦、春節(jié)也必去看望。1979年1月1日,邵伯林又去看望從風雨中走出來的黃永玉,并提出請黃先生畫一組動物郵票,黃永玉一口應允,并提出建議:為 何不發(fā)行一組生肖郵票呢?邵伯林覺得這是個好主意,遂將此建議向郵票發(fā)行局領導匯報。雙方約定,過一周再來取稿。1979年1月9日,黃永玉將畫稿交到了 邵伯林手上。邵伯林看著這只充滿靈性、活潑可愛的“猴子”,欣喜不已,隨即匯報給領導。而后發(fā)行局正式將“關于擬發(fā)行猴年特種郵票的請示”上報郵電部,文 中寫道:為滿足人民群眾的希望和出口需要,我們考慮在每年春節(jié)發(fā)行一枚“年票”,圖案是12生肖,即猴年發(fā)行一枚“猴”為主題的郵票‥…明年是“庚申 年”,按照“五行”的說法,即金猴年,故我們特請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名畫家黃永玉同志設計了《猴年》特種郵票一枚,畫面就是一只金猴,擬在明年春節(jié)前發(fā)行。 這份1979年呈送的報告6天后經(jīng)部長辦公會議審查,同意發(fā)行《庚申年》特種郵票。
發(fā)行量究竟是多少
正是由于《庚申年》特種郵票是新中國發(fā)行的第一套生肖郵票,故而誕生30多年來,媒介、坊間圍繞“金猴”的懸疑問題總是時隱時現(xiàn)。比如,其發(fā)行量究竟是多少?就莫衷一是,讓人覺得要么有失考證,不足為憑,要么不過是“巷議臆度,不足取信”。
當初,郵電部批文中明確印量為500萬枚,可權威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1985年首次刊登郵票發(fā)行量時,竟將《庚申 年》郵票發(fā)行量標為800萬,而時隔6年后1991版的發(fā)行量卻一下子變成了500萬,這一說法一直沿襲下來。當然,也有人撰文稱由于成品率不足,實際只 有400多萬發(fā)行量。直到國家郵政局原郵資票品司司長劉建輝經(jīng)不懈取證,方探究到塵封的具體事實。他既查公開出版的不同年代的郵票目錄,又翻找原始檔案, 再深入到北京郵票廠求證于彼時負責生產(chǎn)調度的當事人和猴票檢驗合格后的第一手記錄,最后確認“由于印制過程中出現(xiàn)的郵票‘掛臟’﹙注:郵票背膠沾黑了﹚, 致使成品率大大降低,最后只有檢驗合格的4431600枚入庫”。這一《庚申年》郵票背后的懸疑,總算有了一個結果。
金猴何以如此神奇
提及《庚申年》猴票,許多集郵者、投資者總是不勝感慨,連連稱奇。這枚票怎么就一舉創(chuàng)下新中國郵票史上難以復制的升值奇跡,以至坊 間有“什么時候買進都是正確的,什么時候賣出都需三思”之說呢?黃永玉當年可能無論如何也不會料到,這枚猴票的誕生,開啟了怎樣的升值神話,會在今后的中 國郵市經(jīng)歷怎樣的風生水起。
猴票之神奇在于它創(chuàng)造了不同凡響的升值奇跡,這枚小小的、面值僅為8分錢的郵票,在過去36年間市場價格一路飆升,在民間甚至一度流傳著“一版猴票一 套房”的說法,有人質疑這是否有些夸張,但我所供職的報社的確有位老兄當年賣了80枚一整版猴票裝修的一套房子。而今一版猴票的價格已達120萬元至 140萬元,一枚也得1萬3千元。
長盛不衰的原因何在?一是“龍頭效應”。集郵者的求全心理,往往使系列郵票的首套身價不凡,增值可觀。隨著上世紀80年代后期全國各地諸多郵市相繼建 立,集郵所蘊含的經(jīng)濟價值愈發(fā)顯露出來,猴票也就隨之緊俏起來,到1992年第二輪生肖猴票面世時,很多集郵者恍然大悟,怎么手上少了第一枚猴票呢?于是 由于供求關系極度失衡,庚申猴的價格不斷攀升。二是其撲朔迷離的發(fā)行量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500萬也好,400多萬也罷,物以稀為貴,比之發(fā)行量動輒 數(shù)千萬乃至上億的第一輪其他生肖票,它的升值奇跡自然是題中應有之義了。三是損耗量是影響猴票價格的重要因素。猴票局部涂有金粉很容易氧化,實際存世票能 稱為上品的為數(shù)就更有限了,在通訊技術欠發(fā)達的80年代初,郵票多用于郵資憑證貼寄信件,因而猴票的消耗很大。四是猴票的繪制者是大名鼎鼎的黃永玉,雕刻 者是身手不凡的姜偉杰,前者筆下栩栩如生、毫纖畢現(xiàn)的“金猴”,經(jīng)后者的藝術再創(chuàng)作,生動傳神地表現(xiàn)了出來,有很強的質感和藝術感染力。
不難預見,隨著時間的推移,“金猴”的神奇當會繼續(xù)演繹下去?;蛟S,這是一曲絕唱?
36年后再繪猴票
1979年繪制第一枚猴票時,黃永玉55歲,而去年已年屆91歲。屬鼠的黃永玉超愛動物,養(yǎng)過猴、狗、貓、貓頭鷹、鸚鵡、刺猬。正 因為喜歡動物,他才仔細觀察動物,了解動物習性,以動物入畫。當年畫的第一枚猴票,就是以他曾養(yǎng)的小猴伊沃為原型的,那時他正為曾經(jīng)相伴的猴子病故而難 過,“我想讓全世界知道我死了的猴子有多可愛”。
這次設計的兩張猴票,一圖為《靈猴獻瑞》,一只公猴一只手抓住樹枝,另一只手托著壽桃,蕩在空中,面帶微笑;一圖為《福壽雙至》,一只母猴抱著兩只橘 色小猴,寓意闔家團圓。設計之初,中國郵政方面曾考慮用一只大猴子抱著一只小猴子,黃永玉則表示,政府已放開二胎生育,何不畫兩個呢?最終成稿為一母二 子,其樂融融。詼諧幽默的黃永玉給《丙申年》猴票設計平添了不少樂趣。
這次猴票是36年來初次邀請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雕刻師和郵票印制局郵票雕刻師共同參與。在進行雕刻布線時決策權交給了黃永玉,最后黃先生看中的是自然 表現(xiàn)性的按照猴毛的走勢布線,由此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技術中心雕刻師馬榮、趙川在十幾個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黃永玉提出的意見是毛發(fā)排線應盡量寫實,要依據(jù) 動物生長規(guī)律來。
在《丙申年》特種郵票首發(fā)式上,黃永玉不無感慨地說,早在1958年他第一次為中國郵政設計了《林業(yè)建設》特種郵票,改革開放后又設計了《庚申年》 《白鶴》《第十屆世界旅游大會》等郵票,與中國郵政有著不解之緣。黃永玉飽蘸丹青,盡抒胸中之美之樂,不僅為中國郵票添彩,亦為時代留下值得玩味的故事。
猴票收藏故事3
不買猴票與財富擦肩而過
1980年,我國首套生肖郵票——《庚申年》“猴”票問世,面值8分,圖案為紅底色上坐著一只黑猴兒,由大畫家黃永玉創(chuàng)作。誰也沒有料到,這枚小小的郵票,隨著時光流逝,單枚價格已從8分錢上升到1萬3千元,我掰著指頭算了半天,漲幅居然高達18萬倍,成為中國郵票中名副其實、首屈一指的珍郵。
我在郵電部門干了一輩子,明明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可我偏就錯過無數(shù)次擁有“猴”票的機會。
20世紀80年代,“猴”票剛剛走俏,可我有眼無珠。與朋友去武漢出差時,航空路地攤上擺著賣,每枚售價1角7分。朋友討價還價,3角2分買了兩枚,他勸我也買一枚,我卻嗤之以鼻:“明明8分錢一枚,卻賣1角6分,粘了金子啊?!”第二年又去武漢開會,還是航空路的地攤,“猴”票已漲到3角2分一枚,朋友望望地攤,回頭又望望我,一臉喜悅之色。我并不是出不起幾角錢,而是其價格走向讓我難以接受,我昂頭挺胸地想,總有一天會降價的!
降價的這一天終歸沒有到來。“猴”票就好像和我作對似的,行情是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我的心情一年更比一年糟,1角7分時我沒買,3角2分時我沒買,漲至7角時我還沒買,等我想買時已漲到了5元6角,我倒真的買不起了。買不起時集郵意識偏偏萌芽了,所謂的“集郵意識”,說穿了就是借郵票賺錢的投資意識。那時候我們單位已有幾個“集郵大亨”,猴兒狗兒、花花草草、盒盒本本、鑷子放大鏡。。。。。。他們向我炫耀時,我妒嫉中夾雜著郁悶,自然還要嘴硬夸口:“不就是該死的黑猴兒嗎?我也有兩三個!”“大亨”們一起哄笑:“猴尾巴掛在樹枝上吧?”(更多精彩,盡在《中國集郵報》。請到郵局訂閱《中國集郵報》,記住郵發(fā)代號:1—164。)
1992年壬申年,郵電部發(fā)行第二輪猴票,我趕快去集郵門市部購買,這次不再是黑猴兒了,也不見猴尾巴掛樹枝上,而是一只剪紙版的彩猴兒,我買了四方連還買到了版票,過后才知道這輪猴票不俏,“大亨”們仍舊守著黑猴兒不松手,我想看一眼的機會都不給。1994年夏天,我贏得一次機會。某省郵票公司的老總來訪,我陪他在歸州古城待了兩天,拜謁屈原祠,游覽昭君村,玩得十分愜意。閑談中他問我是否集郵,又問我集郵有沒有“猴”票,我笑答剛剛集郵,“猴”票的猴尾巴還掛在樹枝上呢……老總當即慷慨表態(tài)要贈送我一個四方連“猴”票,由我和我的領導平分。說過話他就從香溪登船東去,我也未曾把這話放在心上。沒想到有一天真的來了一封掛號信,信中果然夾附一枚四方連“猴”票,那只活靈活現(xiàn)的黑猴兒坐在紅底色中,一根根猴毛纖毫畢現(xiàn)。我小心翼翼拿著“猴兒”走進領導辦公室,兩個人頭碰頭仔細端詳愛不釋手。領導和我一樣也是集郵剛起步,盡管不知道集郵博大精深的理論,但也略知雙連票、四方連和單枚的價值差異。那時我和領導兩好無猜,一個是局長一個是主任,雖是上下級關系卻是彼此尊重,工作上堪稱配合默契天衣無縫,我倆面對桌面上的“猴”票你謙我讓,誰也舍不得執(zhí)手撕開這個四方連,都是誠心誠意要留給對方,推來推去我從尊重領導出發(fā)的角度退出競爭,從而失去最后一次擁有“猴”票的機會。
再后來,“猴”票不是有市無價就是有價無市,想買時也是說著容易,等弄清市場行情時又沒人愿意出手,遇到有人出手時又舍不得花錢。再說了,一個工薪族,即使不吃不喝,花費幾個月乃至一年薪水,去買一個坐著打瞌睡的黑猴兒,值嗎?誰能預料一枚面值8分的郵票會飆升到1萬3千元?除非后腦殼上長了雙眼睛。
“猴”票值小錢時,我沒有買;“猴票”值大錢時,我沒有錢買。這也不能責怪別人,要怪也只能怪自己。當年航空路擺地攤的伙計,他要是能夠預料到今天,能1角6分就出手嗎?如果今天他到航空路走一遭試試,怕是大街小巷堵得水泄不通。我書房里也有若干箱集郵冊本,除了那只該死的黑猴兒,不值錢的郵票我基本都有。
如今集郵者不像以前那么多了,當年的“集郵大亨”們也悉數(shù)退休了,散步時偶遇時,他們仍不忘打趣問我有幾枚《庚申年》“猴”票,猴尾巴是不是掛在樹枝上。我沒好氣地說:“沒見我正學平面設計嗎?興許哪一輪猴票由我創(chuàng)作,猴尾巴就專門掛在樹枝上!”
知我者大畫家黃永玉老先生也!我被“集郵大亨”們嘲笑了幾十年,不是我沒有老先生捉筆的黑猴兒,就是猴尾巴沒有掛在樹枝上。2015年8月6日,北京舉行第四輪生肖郵票——《丙申年》特種郵票印刷開機儀式,首輪生肖郵票創(chuàng)作者、九旬高齡的大畫家黃永玉老先生親臨開機儀式,由他再度執(zhí)筆創(chuàng)作設計的“猴”票(《丙申年》特種郵票)開機印刷?!侗昴辍粪]票1套2枚,一枚上繪有一只猴“拿著桃,尾巴掛在樹枝上”,另一枚上繪有一只猴懷抱著兩只小猴,猴的靈動與機敏在郵票上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帶給我們無盡的遐想。
終于等到“猴尾巴掛在樹枝上”,我不能再次錯過歷史性機遇。按慣例,2016年1月5日將發(fā)行這套“猴”票,無論如何,我也得購買、珍藏幾枚,興許再過一兩輪,我也有一筆財富向世人炫耀。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