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中華茶文化
巴蜀中華茶文化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巴蜀常被稱為中國茶業(yè)和茶文化的搖籃。六朝以前的茶史資料表明,中國的茶業(yè)最初興起于巴蜀。茶葉文化的形成,與巴蜀地區(qū)早期的政治、風俗及茶葉飲用有著密切的關系。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巴蜀中華茶文化,一起來看看。
巴蜀中華茶文化
六朝以前的茶史資料表明,中國的茶業(yè),最初始于蜀。蜀為中國茶業(yè)文化的搖籃。
清初學者顧炎武考察研究中國古代茶事,得出如下結論:“自秦取蜀而后,始有茗飲之事。”他指出各地對茶的飲用,是在秦國吞并巴、蜀以后才慢慢傳播開來的。據(jù)《華陽國志》記載,川茶在周武王時(約公元前1058年)已列為貢品,“國有芳?,香茗”。公元前59年,兩漢王褒在《僮約》有“膾魚?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楊氏擔荷”的記載,反映當時的成都一帶,飲茶已成為風尚,也有了專門的茶具,由于茶業(yè)消費的需要,茶業(yè)已經(jīng)商品化,還出現(xiàn)了如武陽(今四川彭山縣)一類的茶業(yè)市場。西晉人張載在《登成都白菟樓》詩中贊揚茶葉在各種飲料中可稱第一,其美味飲譽天下。“芳茶冠六清,溢味插九區(qū)。”到了唐代,四川已有規(guī)模相當大的茶園,且名聞全國。據(jù)唐代陸羽《茶經(jīng)》和李肇《唐國史補》等歷史資料記載,唐代名茶約50多種,其中有18種出自四川,說明四川茶業(yè)之興旺。陸羽稱贊四川的蒙頂茶,是天下第一茶,是茶中絕品。據(jù)中外茶葉專家近幾年的考證,蒙頂茶是世界上最早出現(xiàn)的名茶。蒙頂茶產(chǎn)于四川省邛崍山脈之中的蒙山。蒙山地處名山縣,古稱蒙山“仰則天風高暢,萬象蕭瑟,俯則羌水環(huán)流,眾山羅繞,茶畦山徑,異石奇花,足稱名勝。”蒙山林木蒼翠,云盤霧蓋,“惡草不生生淑茗”。蒙山產(chǎn)茶,已有2000多年歷史,自唐代起,至明清皆為貢品。唐宋以來,川茶因蒙頂茶而名聞天下。唐代黎陽王在《蒙山白云巖茶》詩中稱頌蒙頂茶“應是人間第一茶”。
蒙頂茶是蒙山各類名茶的總稱,其中品質最佳的如蒙頂甘露、蒙頂黃芽,不僅供國內(nèi)銷售,國外也享盛名。正是“萬紫千紅花色新,春報極品味獨新;銀毫金光冠全球,葉凝瓊香勝仙茗”。除蒙頂茶外,現(xiàn)代四川的名茶有雅安的峨眉毛峰、金尖茶、雨城銀芽、雨城云霧、雨城露芽,成都市的青城雪芽、文君嫩綠等均獲得茶業(yè)界的好評。形如竹葉、青秀悅目的峨眉竹葉青與銀芽秀麗、鮮嫩顯毫的峨眉毛峰,在1985年葡萄牙舉行的第24屆世界食品評選會上,均榮獲國際金獎。
四川茶業(yè)名聞古今,品茗之風甚行,茶館更獨具特色。成都市的大街小巷,都有熱鬧的茶館。舊時,成都東大街的“華華茶廳”,三廳四院,深不可測,是全國聞名的大茶館。四川人品茗,最喜歡品飲茉莉花茶。其茶嗅之清香撲鼻,品之濃香繞舌,品后余香不散,邊品邊聊天,其樂無窮。舊時華陽縣中興鎮(zhèn)有一家“興盛居”茶館,在柱子貼著一幅對聯(lián):“邂逅相逢,坐片刻不分你我;彳亍而來,品一盞漫話古今。”此聯(lián)言簡意賅,道出了四川茶館飲茶人的情景和心態(tài)。茶館是人們聚會小憩的場所,在那里品茗消遣,說古道今,敘話家常,交流信息,暢敘平生之快事,排除心中之郁悶。舊時成都有家兼營酒食的茶館,門口掛著這樣一幅對聯(lián):
為名忙,為利忙,忙里偷閑喝碗茶去;
求衣苦,求食苦,苦中作樂打壺酒來。
四川茶館遍布城鄉(xiāng),茶館的椅子是用竹子作的,坐墊用竹篾條編成,柔軟舒適,又有扶手和靠背,平穩(wěn)貼身,聊天不累,打盹不摔。外省茶具多用壺和杯,而四川人則喜歡用“蓋碗杯”泡茶,俗稱喝蓋碗茶。“蓋碗杯”由茶蓋、茶碗、茶船(茶托)組成。據(jù)說,茶船是四川發(fā)明的。唐德宗建中年間(公元780—783年),四川節(jié)度使兼成都尹崔寧之女,飲茶時生怕茶杯燙手,用碟子托著,又怕茶杯倒,便用蠟將杯子固定在蝶子中間。不久,崔寧命工匠以漆環(huán)代蠟做茶碟,并用以招待賓客,用者均感方便,從那以后,便演變?yōu)椴柰?,愈制愈精,多達百余種。由于四川飲茶的歷史久遠,西漢時便有“烹茶盡具”的記載,唐朝時,茶具也頗具特色,當時的四川瓷窯很出名,大邑縣出產(chǎn)的茶碗,貽質潔白,雅致悅目。杜甫有詩稱贊:“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
茶館內(nèi)有專司泡茶和添開水的“堂倌”,不少“堂倌”技藝高超。品茶人落座后,茶倌一手提水壺,一手夾著一摞茶具,來到桌前一揮手,茶船滿桌開花,恰到好處地在客人前停下,接著把裝好茶葉的茶碗放在茶船上,沖茶蓋碗。沖茶技藝干凈利落,令人叫絕。
近幾年來,成都的茶館已逐步增加現(xiàn)代派的色彩,廣式的茶樓、茶廳櫛比林立,以往的“堂倌”沖茶的技藝不易見到,代之是時髦的女郎端茶送水,或表演外地茶藝,服務倒是一流,只是價格昂貴,令人望茶興嘆!
仙茶故鄉(xiāng) 四川蒙山
蒙山,又叫蒙頂山,位于四川省名山縣城西,山勢北高南低,呈東北一西南帶狀分布,山體長約10公里,寬約4公里,延伸至雅安市境內(nèi)。蒙頂五峰環(huán)列,狀若蓮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從蒙頂遠眺可見峨眉、瓦屋、周公諸山。向東俯視,原野平疇,山巒起伏,溪澗縱橫, 風景如畫。 蒙山山麓有著濃郁的川西鄉(xiāng)村景色,茂林修竹,水橋流水,環(huán)抱農(nóng)舍。從海拔800-1100米左右的中山地帶,由西向東,片片茶園,堆青疊翠,綠浪翻涌,蒼翠宜人,蔚為壯觀。 現(xiàn)存古剎永興寺、千佛寺、凈居庵等寺廟座落于茶園翠靄茂林間,紅墻梵宇,別增情趣。中山以上是森林地帶。林木覆蓋,綿延至整個后山。這里是常綠針葉、闊葉混交林帶,四 季蔥蘢,春夏之際益發(fā)秀麗。主峰蒙頂?shù)墓陪y杏群,樹齡超過千年,高大挺拔,春夏有如青蓋,秋日宛若金云,十里可見,煞是奇特。
蒙山是中國種茶業(yè)和茶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蒙頂茶被稱為“仙茶”,蒙山被譽為“仙茶故鄉(xiāng)”。蒙頂茶的聲名遠揚使之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誦的對象。在我國,贊茶的名聯(lián)佳句首推以民諺方式流傳甚廣的“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琴茶》詩有“琴里知聞惟淥水,茶中故 舊是蒙山”的吟唱。唐宋大家孟郊、韋處厚、歐陽修、 陸游、梅堯臣等,都留下不少以蒙山茶為題的詩文。明清時代的詩文題詞則更為豐富,當代詩人、文學藝術家也留下了許多吟誦蒙山茶的華章佳句。
悠久的茶史形成了特色獨具的蒙山茶文化。 風景區(qū)有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悠久的歷史和茶文化給蒙山留下了許多令人向往的史跡,主要有:
1、天蓋寺 位于蒙山頂,創(chuàng)建于漢代,宋代重修。寺占地8000平方米,遙對群山,四周環(huán)繞10余株千年古銀杏,中間為明代建筑石柱大殿,系蒙茶祖師吳理真結廬種茶處。大殿塑有吳理真大師全身座像,周圍有展示蒙頂茶史的圖文、實物等。此處為蒙頂品茶最佳去處。寺前殿后,古坊碑林,題刊較多,以《天下大蒙山》碑為最。
2、皇茶園 座落于蒙頂主峰的五個小山頭之中,因周圍山峰形似蓮花,皇茶園正落于蓮心而成“風水寶地”,漢代 甘露大師吳理真植“靈茗之種”七侏于此。從唐代開始在此采摘貢茶,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正式命名為“皇茶園”。
3、甘露石室 位于皇茶園左側甘露峰,明代雙坡頂單間全石結構建筑。石柱、石殿、石斗拱、石屋面,漏光不漏雨,建筑風格甚為獨到。
4、 蒙泉井 位于皇茶園旁,又名“甘露井”,側立“古蒙泉”二碑。石欄鐫刻二龍戲珠。為甘露大師種茶時汲水處??h志載“井內(nèi)斗水,雨不盈、旱不涸,口蓋之以石”。取此井水烹茶則有異香。
5、永興寺 座落于蒙頂西側山腰,海拔1000米。依山向水,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山門石雕,有九龍蟠繞,透雕“永興古寺”,有麒麟浮雕一對。大雄殿為重檐懸山式,石樓三間,面闊12米,柱、梁、壁、樓等皆為全石結構,氣勢凝重。寺周有清劍南觀察使黃云鵠詩碑、告諭、楹聯(lián)等石刻十多幅。寺內(nèi)植有七心茶花和紅、白玉蘭等珍稀花木,其中一株紅杜鵑,植于明代,春末夏初,花朵滿枝。
6、盤龍亭 位于蒙山山脊東側。系木結構六角亭,內(nèi)塑有一長36.7米的石刻盤龍,造于明代,刻工精湛,造型生動,亭內(nèi)鐫刻有218個造型不同的“龍”字。
7、梯古道 位于山腰禹王宮至天蓋寺,有1430級石階,沿坡度登升,宛如云梯,故名“天梯”。 8、茶史博物館 位于天梯古道起點處。由張愛萍題寫?zhàn)^名。館內(nèi)存列著有關蒙頂茶的文獻、詩詞、標本和茶具。記載蒙茶的碑碣,是歷史的佐證。各類名茶實物與歷代形態(tài) 各異的茶具相映生輝。徜徉于茶史博物館,陶冶于茶文化,是一種高雅的享受。
中華茶文化發(fā)展歷程
中國是中國茶的故鄉(xiāng),是世界上最早發(fā)現(xiàn)中國茶樹、利用中國茶葉和栽培中國茶樹的國家。茶樹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萬年的歷史。茶被人類發(fā)現(xiàn)和利用,大約有四五千年的歷史。
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于野生采集活動之中的。古史傳說中認為“神農(nóng)乃玲瓏玉體,能見其肺肝五臟”,理由是,“若非玲瓏玉體,嘗藥一日遇十二毒,何以解之?”又有說“神農(nóng)嘗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兩說雖均不能盡信,但一縷微弱的信息卻值得注意:“茶”在長久的食用過程中,人們越來注重它的某些療病的“藥”用之性。這反映的是一種洪荒時代的傳佚之事。
依照《詩經(jīng)》等有關文獻記錄,在史前期,“荼”是泛指諸類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的,從發(fā)現(xiàn)了茶的其他價值后才有了獨立的名字“茶”。在食醫(yī)合一的歷史時代,茶類植物油的止渴、清神、消食、除瘴、利便等到藥用功能是不難為人們所發(fā)現(xiàn)的。然而,由一般性的藥用發(fā)展為習常的專用飲料,還必須有某種特別的的因素,即人們實際生活中的某種特定需要。巴蜀地區(qū),向為疾疫多發(fā)的“煙瘴”之地。“番民以茶為生,缺之必病。”(清·周藹聯(lián)《竺國游記》卷二)故巴蜀人俗常飲食偏辛辣,積習數(shù)千年,至今依然。正是這種地域自然條件和由此決定的人們的飲食習俗,使得巴蜀人首先“煎茶”服用以除瘴氣,解熱毒。久服成習,藥用之旨逐漸隱沒,茶于是成了一種日常飲料。秦人入巴蜀時,見到的可能就是這種作為日常飲料的飲茶習俗。
茶由藥用轉化為習常飲料,嚴格意義的“茶”便隨之產(chǎn)生了,其典型標志便是“茶”(cha)音的出現(xiàn)。郭璞注《爾雅·釋木》“槚”云:“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采者為茶,晚取者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可見,漢時“荼”字已有特指飲料“茶”的讀音了,“茶”由“荼”分離出來,并走上了“獨立”發(fā)展道路。但“茶”字的出現(xiàn)則是伴隨茶事的發(fā)展和商業(yè)活動的日益頻繁,直到中唐以后的事,也正符合新符號的產(chǎn)生后于人們的社會生活這樣一種文字變化的規(guī)律。
中國從何時開始飲茶,眾說不一,西漢時已有飲茶之事的正式文獻記載,飲茶的起始時間當比這更早一些。茶以文化面貌出現(xiàn),是在漢魏兩晉南北朝時期。
茶文化從廣義上講,分茶的自然科學和茶的人文科學兩方面,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與茶有關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上講,著重于茶的人文科學,主要指茶對精神和社會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學已形成獨立的體系,因而,現(xiàn)在常講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學。
折疊三國以前的茶文化啟蒙
很多書籍把茶的發(fā)現(xiàn)時間定為公元前2737-2697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東漢華佗《食經(jīng)》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記錄了茶的醫(yī)學價值。西漢已將茶的產(chǎn)地縣命名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
晉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jīng)脫離作為一般形態(tài)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兩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制度業(yè)已形成,不僅帝王、貴族聚斂成風,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夸豪斗富為榮,多效膏梁厚味。在此情況下,一些有識之士提出“養(yǎng)廉”的問題。于是,出現(xiàn)了陸納、桓溫以茶代酒之舉。南齊世祖武皇帝是個比較開明的帝王,他不喜游宴,死前下遺詔,說他死后喪禮要盡量節(jié)儉,不要以三牲為祭品,只放些干飯、果餅和茶飯便可以。并要“天下貴賤,咸同此制。”在陸納、桓溫、齊武帝那里,飲茶不僅為了提神解渴,它開始產(chǎn)生社會功以有,成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種精神、情操的手段。飲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使用價值為人所用,而是進入了精神領域。
魏晉南北朝時期,天下騷亂,各種文化思想交融碰撞,玄學相當流行。玄學是魏晉時期一種哲學思潮,主要是以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jīng)義。玄學家大都是所謂名士,重視門第、容貌、儀止,愛好虛無玄遠的清淡。東晉、南朝時,江南的富庶使士人得到暫時的滿足,終日流連于青山秀水之間,清淡之風繼續(xù)發(fā)展,以致出現(xiàn)許多清淡家。最初有清談家多酒徒,后來,清談之風漸漸發(fā)展到一般文人。玄學家喜演講,普通清談者也喜高談闊論。酒能使人興奮,但喝了多了便會舉止失措、胡言亂語,有失雅觀。而茶則可竟日長飲而始終清醒,令人思路清晰,心態(tài)平和。況且,對一般文人來講,整天與酒肉打交道,經(jīng)濟條件也不允許。于是,許多玄學家、清談家從好酒轉向好茶。在他們那里,飲茶已經(jīng)被當作精神現(xiàn)象來對待。
隨著佛教傳入、道教興起,飲茶已與佛、道教聯(lián)系起來。在道家看來,茶是幫助煉“內(nèi)丹”,升清降濁,輕身換骨,修成長生不老之體的好辦法;在佛家看來,茶又是禪定入靜的必備之物。盡管此時尚未形成完整的宗教飲茶儀式和闡明茶的思想原理,但茶已經(jīng)脫離作為飲食的物態(tài)形式,具有顯著的社會、文化功能,中國茶文化初見端倪。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陸羽著《茶經(jīng)》,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標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nèi)容,探討了飲茶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飲茶中,首創(chuàng)中國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現(xiàn)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采茶記》、《十六湯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禪教的興起有關,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廟崇尚飲茶,在寺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在唐代形成的中國茶道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的興盛
宋代茶業(yè)已有很大發(fā)展,推動了茶葉文化的發(fā)展,在文人中出現(xiàn)了專業(yè)品茶社團,有官員組成的“湯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趙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宮庭中設立茶事機關,宮廷用茶已分等級。茶儀已成禮制,賜茶已成皇帝籠絡大臣、眷懷親族的重要手段,還賜給國外使節(jié)。至于下層社會,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同房時要“合茶”。民間斗茶風起,帶來了采制烹點的一系列變化。
自元代以后,茶文化進入了曲折發(fā)展期。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會層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興旺,但茶藝走向繁復、瑣碎、奢侈,失去了唐代茶文化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過于精細的茶藝淹沒了茶文化的精神,失去了其高潔深邃的本質。在朝廷、貴族、文人那里,喝茶成了“喝禮兒”、“喝氣派”、“玩茶”。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標志著中華民族全面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一方面,北方少數(shù)民族雖喜歡茶,但主要是出于生活、生理上的需要,從文化上卻對品茶煮茗之事舉趣不大;另一方面,漢族文化人面對故國破碎,異族壓迫,也無心再以茶事表現(xiàn)自己的風流倜儻,而希望通過飲茶表現(xiàn)自己的情操,磨礪自己的意志。這兩股不同的思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契合后,促進了茶藝向簡約、返璞歸真方向發(fā)展。明代中葉以前,漢人有感于前代民族舉亡,本趄一開國便國事艱難,于是仍懷礪節(jié)之志。茶文化仍承元代勢,表現(xiàn)為茶藝簡約化,茶文化精糖果與自然契合,以茶表現(xiàn)自己的苦節(jié)。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時已出現(xiàn)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類,茶的飲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茶類的增多,泡茶的技藝有別,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千姿百態(tài)。到清朝茶葉出口已成一種正式行業(yè),茶書、茶事、茶詩不計其數(shù)。
現(xiàn)代茶文化的發(fā)展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茶葉從1949的年產(chǎn)7500T發(fā)展到1998年的60余萬T。茶物質財富的大量增加為中國茶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宏揚茶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團體--“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國茶人聯(lián)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州西湖鄉(xiāng)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隨著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韓、美、斯及港臺地區(qū)紛紛參加。各省各市及主產(chǎn)茶縣份份主辦“茶葉節(jié)”,如福建武夷市的巖茶節(jié)、云南的普洱茶節(jié),浙江新昌、泰順、湖北英山、河南信陽的茶葉節(jié)不勝枚舉。都以茶為載體,促進全面的經(jīng)濟貿(mào)易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