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茶文化與佛教的論文
中國茶文化總的思想趨向是熱愛人生和和樂感的,而佛教精神強調的是苦寂。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有關于茶文化與佛教的論文,一起來看看。
有關于茶文化與佛教的論文1
論佛教與中國茶文化
摘 要 文章通過對中國佛教茶文化形成過程的歷史考察,揭示佛教與中國茶及茶文化的內在聯(lián)系,分析佛教對中國茶文化所作的重要貢獻。
關鍵詞 佛教 佛教茶文化 中國茶文化
佛教發(fā)源于印度,后經(jīng)長期發(fā)展,才逐步構筑起龐大復雜的唯心主義宗教體系,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茶的故鄉(xiāng)在中國,約在南北朝時期始向外傳播。如今,茶已香飄世界,味布五洲,成為世界三大飲料(茶、咖啡、可可)之一。在中外文化關系研究日益受到重視、中國改革開放與世界各國經(jīng)貿關系日趨緊密、商戰(zhàn)方酣的今天,進一步探討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與世界三大飲料之一的茶葉有什么聯(lián)系,為什么會有聯(lián)系,聯(lián)系的結果怎樣等問題,將不僅是一個饒有趣味的工作,而且是一個深具現(xiàn)實意義的工作。
中國茶文化是指茶藝、茶道、茶的禮儀、精神以及在各階層人民中的表現(xiàn)和與茶相關的眾多文化現(xiàn)象。它不是單純的物質文化,也不是單純的精神文化,而是二者巧妙的結合,即中介文化。同時,它又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并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而不斷變換著自己的內容。本文擬通過中國佛教茶文化形成過程的歷史考察,揭示佛教與中國茶及茶文化的內在聯(lián)系,分析佛教對中國茶文化所作的重要貢獻。
一、“養(yǎng)生”、“清思助談”,佛與茶開始結緣
西漢末年,佛教開始傳入中國。由于佛教教義與僧侶活動的需要,佛教很快就與茶葉結下了緣分。佛教的重要活動之一就是僧人坐禪修行,“過午不食”,不能飲酒,戒葷食素,以求清心寡欲與超脫。同時要求做到:“跏趺而坐,頭正背直,不動不搖,不委不倚。”這就需要一種既符合佛教規(guī)戒,又能消除坐禪引起的疲勞和補充因“過午不食”而缺乏的營養(yǎng)物質,以解決其矛盾。茶葉中的各種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提神生津的藥理功能,自然使其成為僧侶們最理想的飲料。中國是世界茶葉的故鄉(xiāng),產茶、飲茶歷史十分悠久。相傳4000多年前,“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這說明茶的最初功能是藥用療病?!渡褶r本草》說:“茶葉苦,飲之使人益思,少臥,輕身,明目。”東漢名醫(yī)華佗在《食論》中也說:“苦茶久食,益意思。”世界茶壇宗師,我國唐代茶葉科學家陸羽在《茶經(jīng)》中對茶的性能與功能作了高度概括,指出:“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有“解渴生津、止痛去煩、舒筋活骨、明目等功效,宜于精行儉德之人”。僧侶畢生修行以求功德圓滿,自然屬于“精行儉德之人”,故最適宜于飲茶。以后,宋元明清各代對茶有益于人體健康均有許多論述,“飲茶養(yǎng)生之術”由此逐漸形成??梢姡嫴枋亲罘戏鸾痰赖掠^念的。茶的“養(yǎng)生”、“清思助談”之功效遂成為佛與茶結緣的最初與最佳媒介。
不過,在漢代,中國人飲茶尚不普遍。茶僅是皇家、貴族及士大夫的一種高雅消遣。加之,初入中國的佛教,因語言文字的障礙及中外文化的巨大差異,一下子難以為中國人理解、吸收,以為佛教只是與道教、神仙等差不多的東西。佛教作為外來文化也樂得中國人如此誤解以利傳播。但漢代佛教對中國影響不大,與尚未普及的飲茶也就更談不上有何關聯(lián)了。
佛教坐禪飲茶,有明確文字記載,可追溯到晉代。是時,清談之風盛行,玄學占上風,佛教便與玄學攀關系,相表里。一些人把佛學與老莊比附教義,甚至把一些名僧與竹林七賢之類相比。為布道,僧侶們樂與道士、文人名流相交往。因道士、文人皆愛喝茶,清談家也愛喝茶,于是僧侶們也開始飲茶。東晉懷信和尚在《釋門自竟錄》中說“跣足清談,袒胸諧謔,居不愁寒暑,喚童喚仆,要水要茶。”這是我國僧人飲茶的最早記載。又據(jù)《晉書?藝術傳》載,東晉敦煌人單道開在后趙都城鄴城(今河北臨漳)昭德寺修行時,室內坐禪,不畏寒暑,晝夜不眠,誦經(jīng)40多萬言,經(jīng)常用飲“茶蘇”的辦法來提神防睡,補充營養(yǎng)。這說明此時寺院打坐已開始飲茶。
南北朝時期,佛教有了很大發(fā)展,開始擺脫先前依附中國原生文化的地位,以獨立的面目出現(xiàn)。但就飲茶一事,佛教仍未有什么新的創(chuàng)舉,僧人飲茶仍然停留在養(yǎng)生、保健等藥用與自然物質功能時期,并未與自己的思想、教義相聯(lián)系。而此時,中國茶文化已開始萌芽,文人以茶助文思,政治家以茶養(yǎng)廉對抗奢侈之風,帝王以茶祭祀。早期促進茶文化思想萌芽的是儒家,道家、佛教落后了一步。只有當中國化的佛教禪宗出現(xiàn)之后,佛理與中國茶文化的結合才有了可能。
二、“明心見性”,以茶助禪,“茶禪一味”
中國茶文化形成于唐代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佛教的大發(fā)展。作為一種外來的宗教文化,佛教要想在中國生根、發(fā)展,必須尋求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辦法,否則無法生存。于是,出現(xiàn)了天臺宗、華嚴宗等與中國思想文化相接近的宗教,但均不如禪宗中國化得徹底。禪宗是中國化的佛教。禪,梵語作/禪那”,意為坐禪、靜慮。其主張包括:以坐禪修行的辦法,“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即說,心理清靜沒有煩惱,此心即佛。這種辦法實際與道家打坐煉丹接近,也有利于養(yǎng)生;與儒家注重內心修養(yǎng)也頗接近,有利于凈化思想。逢苦不憂,得樂不喜,無求即樂,這也與道家清靜無為的思想接近。后來,禪宗第六代傳人慧能又將其進一步中國化,主張“頓悟”,即心下清靜空無即是佛。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也。這自然符合中國人的愿望。他又主張“相對論”,與道家陰陽輪轉思想相接近,也為儒家的中庸思想所容納。他還主張佛在“內心”,過多的造寺、布施都算不得真功德,在家也可以念佛,不必都出家為僧。這對統(tǒng)治者來說,免得寺院過多與國家爭土地、爭人口、爭賦稅;對一般人來講,修行也容易做到;對佛門弟子來講,可以免去諸多清規(guī)戒律,比較貼近正常人的生活。故而禪宗得以迅速發(fā)展。尤其是中唐以后,士大夫朋黨之爭日趨激烈,禪宗給苦悶的士大夫指出了一個解脫的辦法,又可以不必舉行什么宗教禮儀,便可作一個自由自在的佛教教徒,何樂而不為?于是,佛教徒與飲茶的士大夫終于在精神上找到了相通之處。自此,佛理與茶理也才有機結合起來了。
從哲學上看,禪宗主張“頓悟”即“明心見性茶能使人心靜,不亂不煩,有樂趣,又有節(jié)制,與禪宗變通佛教規(guī)戒相適應,以茶助禪,最后達到“茶禪一味”的精神境界。古代文獻中有許多唐朝僧人種茶、采茶、飲茶的記載。陸羽本人就出身佛門,當過十來年的小和尚。他的師傅積公大師也是個茶癖。他的好友,著名詩僧皎然極愛茶。皎然的詩多處描繪他與陸羽共同采茶、制茶、品茶的情景,因此,陸羽的茶文化思想不可避免地吸收了許多佛教原理。他所撰寫的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jīng)》一問世,中國茶文化的基本構架也就大致確定,突出反映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首次將我國儒、道、佛的思想文化與飲茶過程融為一體,首創(chuàng)中國茶道精神。其中,佛教從茶中“了卻苦難,得悟正道”,謂之“茶道”,形成中國茶文化中一支重要的精神力量佛教茶文化。隨后經(jīng)歷代僧侶們的不斷補充和發(fā)展,中國佛教茶文化更加走向豐富,走向社會。
唐朝是中國佛教茶文化的形成時期,許多高僧對此作出了重要貢獻。譬如從諗禪師常住趙州觀音寺,由于嗜茶成癖,因此,每說話之前總要說聲“吃茶去”。《廣群芳譜》引《指月錄》載道,有兩個和尚欲師從從諗禪師,禪師問他們以前到過觀音寺否?一個說沒有到過,一個說到過。對此截然相反的回答,禪師卻都要求他們“吃茶去”認為只要吃茶,就能/悟道”,就能佛理與茶道一并得悟。自此,“吃茶去”便成為禪林法語。再如,由于禪宗的變通,致使唐代文人學士在家念佛者日眾,于是儒、佛、茶三位一體,有利于佛教茶文化的發(fā)展。著名詩人白居易一生愛茶,以茶養(yǎng)生,助文思。有人統(tǒng)計,白居易晚年又喜與佛道交往,自稱“香山居士”。居士是不出家的佛門信徒。從他的大量詩作中,我們不難看到他對茶的嗜好及其對茶理、佛理的融會貫通。例如他在《何處堪避暑》一詩中寫道:“游罷睡一覺,覺來茶一甌”,“從心到百骸,無一不自由,” “雖被世間笑,終無身外憂。”以茶陶冶性情,于憂憤苦惱中尋求解脫。
三、佛教對中國茶文化的貢獻
茶文化是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之間的中介文化。茶對于人來說,首先是以物質形式出現(xiàn),并以其養(yǎng)生保健的實用價值發(fā)生作用,倍受人們歡迎;在中國,當茶發(fā)展到一定時期便被注入深刻的文化內容,產生精神和社會功用。飲茶藝術化,使人得到美妙精神享受,是為茶藝;茶藝中貫穿儒、道、佛諸家的深刻哲理與高深思想,這不僅是人們相互交往的手段,而且使人達到修生養(yǎng)性的目的,是為茶道。循此思路,佛教對中國茶文化的貢獻主要在于:
第一,僧侶大量飲茶、植茶,為普及飲茶、推動中國茶葉生產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要使茶成為社會文化現(xiàn)象,首先要有大量的飲茶人。唐代佛教發(fā)達,僧人云游天下,比一般人傳播茶藝更快。唐人封演所著《封氏見聞記》載:“南人好飲茶,北人初不飲。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皆許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僧人飲茶,獲清心保健之功效,故其多長壽。據(jù)宋錢易《南部新書》記載,唐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時,東郡進一僧年120歲,唐宣宗召問其長壽之秘,僧對曰:“臣少也賤,素不知藥,性本好茶,到處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過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佛教寺院多建在群山環(huán)抱的幽谷深處,那里生態(tài)條件優(yōu)越,十分適宜茶樹生長,這就為愛飲茶的僧侶們植茶提供了條件。《廬山志》載,早在晉代,廬山上的“寺觀廟宇僧人相繼種茶”。僧人植茶十分講究精耕細作,故唐代許多名茶出于寺院,如/普陀佛茶”一直到明代,僧人們種植相傳不斷。“天下名山僧侶多”,“自古高山出好茶”,反映了名茶與佛教的天然因緣。
第二,“茶禪一味”,創(chuàng)造了飲茶意境,佛教茶文化成為中國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佛教對中國茶文化的主要貢獻。僧侶們飲茶如果只停留在養(yǎng)生提神、清思助談的階段上,則佛教遠談不上對中國茶文化的貢獻。隨著禪宗及中國茶文化的興起,僧侶們飲茶開始由茶的養(yǎng)生醫(yī)療物質功能向佛理與茶道相結合的文化精神功能過渡,通過對飲茶意境的營造,把禪的哲學精神與茶道精神有機結合起來,茶禪一味。在我國歷史上精于茶事、工于茶藝、樂言茶道的高僧不乏其人。唐代著名詩僧皎然,一生愛茶,作有許多茶詩。他特別推崇其十世祖謝靈運,中年參謁諸禪師,得“心地法門”,把禪學、詩學、儒學三位一體來理解。他在《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一詩中詠道:“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清塵;三碗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所謂道者,事物的本質與規(guī)律也。得道,即把握本質規(guī)律。皎然希望通過飲茶把自己與山水、自然和宇宙融為一體,在飲茶中求美妙的韻律,精神爽朗。這與禪宗的“靜心”、“頓悟”思想相一致。在飲茶中得到一種精神寄托,也是一種“悟”,故言飲茶者可以得道,茶中有道,佛理與茶道即合二為一。宋代的南屏禪師,深通茶事,自稱對茶“得之于心,應之于手,非可以言傳學到者”。能對茶“得心應手”者,必是精于茶道之人。
因為飲茶成了寺院佛事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所以,到唐宋時期,我國寺院中也逐漸形成了一整套莊嚴肅穆的茶禮和茶宴。在僧侶多達千人的茶宴上,要坐談佛經(jīng),也談茶道,并賦詩。茶宴有一定程式,先由主持僧“調茶”,以表對全體佛眾的敬意。然后由僧人一一獻給賓客,稱“獻茶”。賓客受茶后聞香品嘗,再評茶,稱贊茶葉好,主人品德高。這樣把佛教清規(guī)、飲茶禮儀與佛學哲理人生觀皆融為一體,開辟了中國茶文化的新途徑。
第三,為中國茶文化走向世界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文化是沒有國界的。中國茶文化在唐宋以后不僅占領了整個東亞文化圈,而且在15世紀以后逐漸傳到歐洲,傳向世界各地。第一個從中國學習飲茶并把茶種帶回日本的是唐朝時日本學僧最澄。第一個把中國禪宗茶道帶回日本的又是日本僧人榮西。其所著的《吃茶養(yǎng)生記》奠定了日本茶文化的基礎。元明時期,日本僧人仍不斷來華,繼續(xù)將中國植茶、制茶、飲茶技術和茶道精神等方面引進,并根據(jù)自己的民族特點加以改造,形成聞名世界的日本茶道文化。中國茶文化傳入朝鮮約在公元7世紀的新羅時期,在朝廷的宗廟祭祀與佛教禮儀中運用了茶禮。
參考文獻
1、陳兵《佛教禪學與東方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張曼濤主編《佛教與中國文化》,上海書店出版社,1987年版
3、陳祖槼編《中國茶葉歷史資料》,農業(yè)出版社,1981年版
4、莊晚芳《中國名茶》,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5、茶人之家編《茶與文化》,春風文藝出版社,1990年版
6、王冰泉主編《茶文化論》,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年版
7、王玲《中國茶文化》,中國書店出版社,1992年版
有關于茶文化與佛教的論文2
茶文化與茶具設計關系研究
摘要:陶瓷茶具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其中蘊含著豐富的茶文化內涵。本文通過對陶瓷茶具造型設計的發(fā)展研究,對中國的飲茶之風與茶具設計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論述,以期對我國的茶文化傳承發(fā)展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茶文化;陶瓷茶具;造型設計
1茶文化發(fā)展概述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內容,也是世界文化的寶貴財富。茶文化與歷史發(fā)展背景與風俗習慣有著密切的關系,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以茶文化為代表的民俗民風也成為中華民族最亮麗的風景。陶瓷茶具是茶文化中的重要代表,其中蘊含著豐富的茶文化內涵。陶瓷茶具不僅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觀賞性,同時也被賦予了深刻的精神內涵,充分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科學技術特性。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遷,人類審美觀念的不斷變化,陶瓷茶具也顯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藝術風格和特色,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征。通過對茶文化習俗的介紹,以及陶瓷茶具造型設計的分析探索,能夠對中國傳統(tǒng)茶具設計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知。我國是茶的故鄉(xiāng)和發(fā)源地,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從種茶、制茶到飲茶,與茶相關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展現(xiàn)了豐富的茶文化特色,體現(xiàn)著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風貌和民俗特色。我國茶葉種植面廣,茶葉種類豐富,有紅茶、綠茶、白茶、黃茶、黑茶、烏龍茶和再加工的花茶、速溶茶、茶飲料、保健茶、花草茶等,不僅飲茶方式豐富多樣,而且不同茶類表現(xiàn)出不同的茶性特點,傳達出深刻的思想內涵。茶葉有色澤翠綠、味道醇香等特點。在古代,人們最早將茶看作藥用材料,古籍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神農嘗遍百草,在遭遇七十二毒后以茶解毒。隨著人們對茶的研究范圍逐漸擴大,飲茶的好處也不斷被開發(fā)出來。
茶也從最早的藥用逐漸轉變?yōu)轱嬘谩2鑼θ梭w健康十分有益,既能清熱化痰,提神醒腦,也可延年益壽。據(jù)研究證明,茶葉中含有五百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主要有氨基酸、維生素、茶多酚等物質,能夠起到降血脂、降血糖、抑制腫瘤的作用,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尤其是一些愛茶之人,更對茶葉愛不釋手。茶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文化底蘊。我國茶葉種植面積較廣,因此,茶也帶有了濃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氣息。從古至今,歷代文人都與茶有著不可言說的微妙關系,對茶的喜愛不言自明。唐代李白、蘇軾等文學大家都是愛茶之人,他們將對茶的喜愛滲透到文學創(chuàng)作中,先后創(chuàng)作了大量關于茶的詩詞作品,為后人所傳誦?,F(xiàn)代作家魯訊、郭沫若等大家也以茶為題創(chuàng)作了不少的文化佳品,為世人貢獻了大量的茶文化精品。此外,民間還流傳著許多豐富多彩的茶歌茶舞,使茶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更加靈活多樣。飲茶是中國人最喜愛的休閑活動之一,從國家領導人到普通民眾,都對飲茶十分喜愛。中國地大物博,各個地區(qū)有著不同的飲茶風俗和習慣,茶與茶具種類也各不相同。例如廣東福建地區(qū)喜歡飲功夫茶,即茶具較小,茶汁較濃,用小火烹制,慢慢品嘗,細細感受茶的清香以及茶具的精美,以感受飲茶的閑情逸致。功夫茶對于茶、水和茶具等都十分講究,飲茶不僅品的是茶,更是茶具及一種閑適的心情。功夫茶的水多選自山泉之水,茶具以紫砂陶瓷為主,更突出了功夫茶的高雅品質。四川、江蘇、北京等地區(qū)也各自有著獨特的茶文化特色。各類茶社、茶館等場所也成為人們休閑飲茶的好去處,人們在這里可以獲得身心的放松,與好友溝通感情,互通信息,加深友誼,使精神得到更大的滿足。豐富的飲茶形式也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無限樂趣和雅興,體現(xiàn)了人們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從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來看,茶與陶瓷之間的關系一直非常親密。飲茶之風的盛行有效地推動了陶瓷的應用與推廣。
我國許多的陶瓷產區(qū)不僅有天然的原料和工藝,而且大都也是茶葉產區(qū),這種天然的自然地理優(yōu)勢,也使茶與陶瓷得到了很好的融合,產生了陶瓷茶具,不僅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觀賞性,而且散發(fā)出濃厚的茶文化氣息。例如越窯和浙江茶區(qū)、景德鎮(zhèn)陶瓷和婺源的茶等。在唐代以前,飲茶要放一些香料,例如鹽、姜等,將茶葉搗碎然后烹煮,叫茶粥,飲茶時將茶葉一起喝下去,茶香彌漫。到了唐代,飲茶講究飲純茶。唐代陸羽所著的《茶經(jīng)》中對茶進行了十分詳細的分析介紹,其中提到“邢州瓷白,茶色紅;岳州瓷青,茶作紅白之色;壽州瓷黃,茶色紫……”由此可以看到,古代對于陶瓷茶具與茶之間的對應性做了精辟分析。唐代的飲茶之風盛行,茶盞普及,而且還出現(xiàn)了盞托,使飲茶的工具更具專業(yè)性和實用性,有的茶具還具有一定的裝飾作用。由此可以說明,唐代飲茶不只是飲,更在于品,品的也不僅僅是茶,還包括茶具的品評。景德鎮(zhèn)在唐代既是產茶區(qū)也是產瓷區(qū),這里的茶具既有越瓷、邢瓷,又有黑釉、彩釉等,不僅色彩豐富,而且造型多樣。到了宋代,開始流行斗茶,茶盞也是斗茶的專用茶具,是將半發(fā)酵的茶餅碾成茶末,沏入沸水,輕輕攪拌,茶葉則顯現(xiàn)泡沫。斗茶是通過茶湯水痕及水溫耐久性的比較決出勝負。斗茶講究茶的色、香、味、形,也講究茶具造型的藝術美觀性。宋代的飲茶法對今天的日本茶道有一定的影響作用。明代的飲茶方式也發(fā)生了變化,團茶改為散茶,煮茶改成沏茶。飲茶風俗也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人們對茶具的需求也不斷增加,這也有力地推動了陶瓷茶具的發(fā)展,明代最流行的陶瓷茶具是宜興紫砂壺和景德鎮(zhèn)青花瓷。清代的茶具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加完善,茶盞不僅有了托子和茶蓋,而且出現(xiàn)了茶碗套具。民國之初,飲茶開始流行蓋水杯,不僅兼容了杯和壺的優(yōu)點,而且容量適當,攜帶使用方便,一直應用至今。
2陶瓷茶具造型設計分析
茶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發(fā)展的精華和縮影,給人們留下了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進步,茶具也在發(fā)生著不斷的變化。陶瓷茶具為迎合時代發(fā)展需求,展現(xiàn)出獨特的時代風貌,以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要。對陶瓷茶具的設計就要充分了解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以及人們的消費喜愛和心理,豐富陶瓷產品的種類,從色彩、造型和材質等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使陶瓷茶具能夠適合不同的消費人群,擴大陶瓷茶具的使用范圍。茶具是人們日常生活用品,首先要具備一定的實用功能和經(jīng)濟功能,同時還要具有一定的藝術美感。設計師要以茶文化為基礎,充分把握好茶具的造型、功能、材質、審美等因素,使茶具體現(xiàn)出完美的比例和高雅的品質。其中,茶具的實用性是其基本要求。例如要喝功夫茶,則不能使用一般的茶具。由此,茶具的功能要與人們日常生活需要相適合,當前茶具市場上有一種過濾套杯,功能齊全,十分適用。此外,茶具還要考慮拿放方便,壺把手與壺之間的距離要適當,同時壺嘴的設計要使倒水更流暢。公共所場的茶具也要考慮到其特殊的使用功能,結構、容量都應符合一定要求,可以設計出不同的造型以滿足不同人群的消費需求。在茶具造型設計中,美觀性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優(yōu)雅美觀的茶具造型能夠給人愉悅的精神享受,人們可以通過直觀的視覺體驗,從茶具的色彩、工藝等外在形式來評判茶具,進而達到心理和情感上的溝通,以決定消費者是否購買。在茶具設計中,設計師要以傳統(tǒng)茶文化為基礎,從中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通過開闊的思路和方法,使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技術相結合,形成更加美觀和諧的設計造型。陶瓷茶具造型設計是由不同元素構成,簡單的直線設計給人以簡潔明快的體驗;曲線造型更加流暢柔和。一般在古典造型中運用的曲線造型較多,以突出其工藝特性,在現(xiàn)代造型中運用的直線形設計較多,以突出其簡潔大方的特點。古典與現(xiàn)代造型的結合使線型更豐富,在不斷的長短、強弱變化中形成整體的統(tǒng)一,使茶具造型更加和諧含蓄。在茶具的裝飾中,詩詞繪畫和文字運用較為廣泛,這些傳統(tǒng)文化元素能夠充分展現(xiàn)茶文化的思想內涵和文化底蘊。簡潔、流暢的茶具造型配以古色古香的詩詞裝飾,再運用細膩的陶瓷材質,堪稱成功的茶具設計。例如一款茶具套裝中,在茶具外層繪以梅、蘭、竹、菊的畫面,整個茶具造型小巧流暢,以玉青釉裝飾,人們在飲茶時不僅感受到濃濃的茶香韻味,同時也在茶具中獲得更好的審美體驗,從中體會到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
此外,在茶具造型設計時,還可以運用不同材質進行設計,例如在設計提梁茶壺時,可以選擇金屬、藤竹等作為主要材料,不僅色澤淡雅美觀,而且極具品味,提升了茶具的品質。如今的陶瓷茶具不僅造型多樣,而且功能也逐漸擴大,除了飲用功能外,更多的成為了人們室內的裝飾品,尤其是一些精美的陶瓷茶具,還有極高的收藏價值。陶瓷茶具的材質也在不斷拓寬,主要有骨瓷、白瓷、精陶等,其中的紫砂壺收藏價值較高,也是愛茶之人的必備茶具。對于茶具設計師來說,體現(xiàn)茶具的藝術美感是設計的最高境界。
3結束語
茶文化的深刻內涵對陶瓷茶具的產生發(fā)展發(fā)揮了積極的影響作用。陶瓷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不僅是單純的飲茶器具,還具有獨特的藝術性。陶瓷茶具的發(fā)展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與消費需求有著密切關系。陶瓷茶具設計師要根據(jù)市場發(fā)展需要以及消費者的喜愛及生活水平選擇合理的設計元素,既充分體現(xiàn)出陶瓷茶具的實用性與藝術性,同時也滿足了市場消費需求。陶瓷茶具造型設計是以茶文化為基礎和依托,通過現(xiàn)代理念與技術和傳統(tǒng)文化的融合,制造出更具時代特色的陶瓷茶具,以推動茶具設計行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寇丹.茶中的美與禪———應韓國《茶的世界》雜志特約而作[J].農業(yè)考古,2004(4):209-210+218.
[2](美)唐納德•A.諾曼.情感化設計.付秋芳,程進三,譯.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5.
[3]李雨蒼、李兵.日用陶瓷造型設計[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0
[4]何曉佑,謝云峰.現(xiàn)代十大設計理念—人性化設計[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1,08
[5]樊佳.傳統(tǒng)文化理念下茶的器具審美設計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09.
[6]聶桂平,姜佳稚.后工業(yè)化時代陶瓷茶具造型語言的多元化[J].設計,2012(2):82-83.
有關于茶文化與佛教的論文相關文章:
4.有關于茶道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