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v爽在线免播放观看,日韩欧美色,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软件,亚洲综合色网站,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色99在线,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學習啦>興趣愛好>其它興趣愛好>飲茶>

中國茶文化參考文獻

時間: 曾揚892 分享

  中國茶文化方面的論文和資料比比皆是,那么中國茶文化的參考文獻有哪些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中國茶文化參考文獻,一起來看看。

  中國茶文化參考文獻

  唐宋中國茶文獻(清至民國版本)

  唐代以前國人對茶的認識仍未形成系統(tǒng),茶文獻零星散落。進入唐代后,茶的發(fā)展首次進入關鍵時期。而陸羽《茶經》就是創(chuàng)造于唐中期,奠定中國傳統(tǒng)茶學及茶文化之基礎,歷代茶學研究皆在其基礎上發(fā)展。其他茶文獻亦具新見及獨創(chuàng)性,其中論水品湯的《煎茶水記》、《十六湯品》之出現(xiàn),意味著細化論茶之趨向。

  宋代茶文化文獻承襲唐代,有更大的發(fā)展。這時茶已成為民生的必須品,進入茶文獻的盛世,茶書文章數(shù)量甚多,其中,宋代出版的《宣和北苑貢茶錄》附有各種茶團圖模,圖文兼?zhèn)洌黾恿藭奈?。此外,宋代茶文獻保存大量有關茶政、茶法之文獻極為豐富,如《本朝茶法》。另當時社會風尚斗茶,《茶錄》、《東溪試茶錄》、《斗茶記》,皆是反映斗茶現(xiàn)象的特色文獻。

  元明中國茶文獻(明至民國版本)

  元代茶文獻的撰述沒有太大發(fā)展,只有楊維禎《煮茶夢記》、暗都剌《喊山臺記》等少量文章。目前所見元代雖沒有茶書的出版,但這些茶文獻作品,仍能反映當時茶對異族的吸引力。到明代,茶文獻再次走向高峯,把有關茶的經驗流傳及擴大。茶文獻中,更多專題式的文章出現(xiàn),文章題材廣泛而豐富,涉及地域更為擴大,地方性茶文獻漸多,論述更為細致了。明代茶理精闢,重視心性的追求,語精理全,對茶的認識及掌握累積精進,如《岕茶牋》、《洞山岕茶系》、《陽羨茗壺系》等。

  清代中國茶文獻(清至民國版本)

  中國茶文化的著述發(fā)展至清代進入低潮,只有《茶史》、《岕茶彚鈔》、《陽羨名陶錄》等,專著甚少。清代茶文化文獻雖沒有唐、宋、明茶文獻燦爛多采,但三代茶文獻我們今天仍能細閱,因此清代的承傳功不可沒。清代是歷代茶文獻傳承的十分關鍵時期,隨著方志學發(fā)展使地方茶文化展現(xiàn)出更清晰的面貌。東西方交流與沖突,留下大量歷史文獻,清代茶文獻更緊貼歷史的發(fā)展,表達出平實清新,果碩豐盛的時代風格。

  民國至現(xiàn)代中國茶文獻(民國至1963年版本)

  民國時期仍有涉茶相關專書出現(xiàn),有香港出版的《陽羨砂壺圖考》等,外語翻譯成中文的西方茶著作仍持續(xù)出現(xiàn),西學輸入中國的影響,使茶逐漸形成為一種專門的學術,是經過科學實驗、研究、分析的成果,而非過去一種長期經驗記述。民國時期在大學出現(xiàn)專門的茶學科系,由民國至新中國建立后出現(xiàn)多篇有關茶的學術研究著作,吳覺農是當中的代表。新中國建立后《茶葉檢驗手冊》、《茶樹生物學》等書籍的出版,形成民國以來茶文獻的特色風格。

  中國茶文化典籍文獻綜論

  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是中國茶文化典籍文獻的濫觴期。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是茶葉的故鄉(xiāng)。雖然地球上擁有茶樹植物已達七八千萬年的漫長歷史,但茶被人類所發(fā)現(xiàn)和利用卻僅有四五千年,至多不過上萬年的歷史。而這標志著社會文明進程和影響著人類生活質量的歷史性發(fā)現(xiàn),卻是處于原始社會農業(yè)初期階段的中華民族的先輩們所完成的。茶樹從野生到人工栽培,茶葉種類從單一到多項,茶區(qū)從傳統(tǒng)的巴蜀等地到江南一帶的異軍突起,這些都是茶葉科技史上具有革命性的創(chuàng)造,也是中國茶文化不斷豐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

  雖然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代已有茶的記載,西漢末年已有"武陽買茶"的初級茶葉貿易形態(tài),但先秦到魏晉南北朝對飲茶的認識,主要還限于藥用、解渴、解酒、佐餐、祭祀、養(yǎng)生等功用性的方面,而將飲茶看成某種精神旨趣的傾向則逐步萌芽。飲茶風尚由南向北在全國范圍逐漸普及,品茗旨趣由低級向高級在緩慢而堅定地演進,使中國茶文化終于走向完善和成熟。

  中國茶文化的漫長足跡,印進了中國先秦典籍的字里行間。雖然對于這些零星記載,由于時代的變遷,用詞的變更,認識的不同,也在學術界引起爭議。但專家學者們一致推崇,并在世界茶史上具有不可動搖地位的唐代陸羽《茶經》,對先秦的茶事則是首肯的。南北朝之后,關于茶事的記載逐漸增多,特別是有關南北飲茶習俗的不同,時人飲茶追求的軼事,有了更多的文化意味和價值。

  氣度恢弘、舞臺壯闊的唐代,是中國茶文化典籍文獻的定型期。

  隨著唐朝以來的"茶道大行",民間的茶葉貿易更為活躍,封建王朝也推行一系列的茶政茶法,實行茶葉專賣、以茶易馬,茶葉貿易和政治、經濟、軍事都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茶葉從藥用變?yōu)轱嬘茫謴慕饪时=∽優(yōu)橹匾暩呱卸Y儀的茶宴、茶道、茶禮、茶儀、茶藝。與此相關聯(lián)的茶詩、茶詞、茶曲、茶歌、茶舞、茶畫、茶書法、茶建筑、茶工藝品等等,也都和川門的日常社會生活、思想文化結下了難解之緣,使茶文化千姿百態(tài)、異彩紛呈。從此,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呈現(xiàn)出茶文化的不同形態(tài)。

  唐代成為茶文化典籍文獻定型期,其標志是在唐代中葉陸羽撰寫的《茶經》問世,中國以至世界才有了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的成書時間眾說紛紜,但多數(shù)學者認為刻印于唐建中元年(公780年)。全書共三卷十章,僅有7000多字,卻全面系統(tǒng)地總結了唐代及其以前有關茶的知識與經驗,生動具體地描述了茶的生產、品飲、茶事,言約意豐地深化和提高了飲茶的深層美學與文化內涵。陸羽以后,唐代茶書不斷出現(xiàn),但大多是某一專題性的論述。此外,有關茶的文章也不斷出現(xiàn)。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代之文學的唐詩,也融匯了更多的茶文化內容,反映了更廣闊的生活畫面。不僅陸羽、皎然、盧仝等終身許茶者有頗多茶詩,連文壇大詩人李白、白居易、皮日休等也有茶詩名篇傳世。這種流風遺韻,影響到其后。

  宋遼金元和明、清時代,都是中國茶文化典籍文獻的發(fā)展期。

  在這跨越幾個朝代的950來年中,茶文化典籍文獻的進展和風貌又是各不相同的。宋代近30種茶書,記載了這一時代茶業(yè)生產的興盛和品飲藝術的探索。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記載了程序繁復、要求嚴格、技巧細膩的宋代斗茶;丁謂的《i匕苑茶錄》,記載北苑園焙之數(shù)和圖繪器具,以及敘述采制入貢法式;蔡襄的《茶錄》記載斗茶時色香味的不同要求,提出斗茶勝負的評判標準,追求整合技巧和審美內涵的統(tǒng)一,都是當時有影響的茶書。明代50多部茶書相繼問世,成為中國古代茶書數(shù)量最多的時期。朱權《茶譜》論"清飲之說",把品茗作為表達志向和修身養(yǎng)性的方式,貫穿著求真、求美、求自然的追求,其所持之說,被稱為"朱權茶道",并予日本茶道以影響。明代茶書關于茶具藝術和烹茶技藝的載錄,更多地表現(xiàn)出創(chuàng)新精神。而清代雖然飲茶更為平民化、更為普及,200多年間僅有茶書10多種,與明代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這一時期最有光采、最有個性的,除了少數(shù)茶書外,更為集中地體現(xiàn)在各種雜著上。這些雜著透露出更有風采的文化信息,舉其要者有三方面:一是幾乎每個朝代文壇領袖、盟主或名流,大多都與茶文化結下了姻緣。如宋代的歐陽修、晏殊、王安石、蘇東坡、曾鞏、范仲淹、黃庭堅、秦觀、陸游、楊萬里、朱熹、吳文英等,遼金元的元好問、虞集、楊維貞、周德清等,明代的朱權、高啟、郎瑛、于謙、湯顯祖、文徵明、楊慎、徐渭、王世貞、袁宏道、袁中道、張岱、高濂等,清代的全祖望、顧炎武、王士禎、錢謙益、李笠翁、施閏章、工夫之、納蘭性德、曹寅、金農、厲鶚、鄭板橋、丘逢甲、紀昀、俞樾等。二是匡正了對遼金元茶文化的誤解。這一時期的茶詩文和茶史,使人們更多地了解到:宋遼、宋金的交往,使茶文化正式傳播到北方牧獵民族當中,奠定了此后上千年間北方民族飲茶的習俗和文化風尚。如《遼史》有關遼朝朝儀"行茶"的記載,比《宋史》還要多。南宋與金對峙,宋朝飲茶禮儀、風俗同樣影響到女真人,女真人又影響到夏朝的黨項人,從此北朝茶禮大為流行。蒙古人主中原,由于秉性質樸,不好繁禮縟節(jié),大多數(shù)人愛直接喝茶葉,于是散茶大為流行。雖然,元代茶文化總體上走向簡約,卻也不乏愛茶之人。金末元初的耶律楚材《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七首》其中寫道:"積年不啜建溪茶,心竅黃塵塞五年。碧玉甌中思雪浪,黃金碾畔憶雪芽。盧仝七碗詩難得,諗老三甌夢勸;賒。敢乞君侯分數(shù)餅,暫教清興繞煙霞。"耶律楚材是契丹貴族后裔,由金人元,很受蒙古統(tǒng)治者器重,是元初的重要謀士。他得茶時的歡欣,不從一個側面透露出當時少數(shù)民族對茶和文化的渴求嗎?三是茶文化向兩頭的延伸,一方面是宮廷茶文化的發(fā)展,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間斗茶之風的興起。宮廷茶文化雖然唐代就已出現(xiàn),雖然由于陸羽《茶經》不載曾使后人茫然,但1987年法門寺唐代皇宮金銀茶具的出土提供了實物佐證。而宋徽宗《茶論》和清乾隆的茶詩,更充滿著宮廷茶文化的韻味。諸如關于民間點茶和斗茶之風,關于明清茶館的描述和記敘,關于茶進一步貫穿于各階層日常生活和禮儀之中,都把茶文化擴展到廣泛的社會層面。

  雖然我們把茶文化典籍文獻劃分為三個時期,卻又不是截然分開的,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互為因果,互為依托的。前者是歷史的必然,后者是前者的發(fā)展。正是由于這些不同時期文獻的存在,才構成了中國茶文化久遠的存在,才構成了中國茶文化豐富的形態(tài)。

  中國茶文化是一種典型的"中介文化",是以物質為載體的,在物質生活中滲透著明顯的精神內容。而作為這種特性載體的茶文化典籍文獻,在文體的形式方面也是多種多樣。除茶書外,大略可分為三種類型:散文類、韻文類和小說戲劇類。

  古代的散文實際上是一個龐雜的體系,幾乎凡不是韻文的作品都可以歸人其中。茶散文 類作品,人們所常見的有:記,如《顧渚山記》、《大明水記》、《浮槎山水記》、《斗茶記》、《煮茶夢 記》等。序,如陸羽《茶經》序起碼有八篇之多,著名的還有《三月三日茶宴序》、《<龍茶錄>后 序》、《<品茶要錄>序》等。與序相聯(lián)系的則有跋,如《<陸文學傳>跋尾》;還有傳,如《陸文學自傳》,以及擬人化的《葉嘉傳》。此外,有隨意性極大的筆記,如《老學庵筆記》、《清稗類鈔》等 都記載了不少茶事。還有表,如《為田神玉謝茶表》、《代武中丞謝新茶表》、《進新茶表》;啟,如 《謝傅尚書惠茶啟》;奏章之類的公文,當也屬于此類。而信札也可能有茶事的內容,如《與兄子 演書》常為人征引。介乎散文與韻文之間的,則有賦,如《拜賦》、《茶賦》、《南有嘉茗賦》、《煎茶 賦》;頌,如《茶德頌》;銘,如《茶夾銘》、《瓷壺銘》;以及檄,如《斗茶檄》,都是有影響的篇章。

  韻文類作品最為常見,包括茶詩、茶詞、茶曲、茶歌、茶聯(lián)等。茶詩是年代久遠的文學形式之一,唐代陸羽《茶經》中收入孫楚(約218-293年)的《歌》、左思(約250-350年)的《嬌女詩》、張孟陽(266-316年)的《登成都白菟樓》,以及南朝宋王微(420-479年)的《雜詩》,這些雖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茶詩,卻折射出茶事入詩萌芽期的狀況。而且,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在古代,吟詩作賦是文人的基本功,即使是最拙劣的文士也能吟謅幾句。所以,歷代不僅是詩人或著名人物,甚至一些名不見經傳的人也留下了幾首茶詩。這些茶詩的數(shù)量起碼應以千計,如果加上涉及茶事之作,數(shù)量就更為可觀。其體裁多種多樣,幾乎古體、律詩、絕句、聯(lián)句、竹枝詞、試帖詩、宮詞以及寶塔詩、回文詩、頂真詩等趣味詩,都有作品傳世,其內容涉及的茶文化面相當廣闊,其中一些名句逐漸成了特有的喻茶成語。唐代皎然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宋代范仲淹的《和章岷從事斗茶歌》、楊萬里的《澹庵坐上觀顯上人分茶》,都是千古傳頌的茶詩。

  宋代是詞的鼎盛時期,以茶為內容的詞作也應運而生。詩詞大家、書法圣手的蘇東坡以才情名震天下,他的茶詩多有佳作,如《惠山謁錢道人,烹小龍團,登絕頂,望太湖》中的"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常為人所引用;其七律《汲江煎茶》,"誠齋體"的創(chuàng)制者、大詩人楊萬里高度評價道:"七言八句,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古今作者皆難之。"而他的茶詞《行香子》,依然顯示出大家風范,在短短的六十六個字中,以華章麗彩寫了酒后煎茶、飲茶時"從容"不迫的神態(tài)和"兩腋清風"的感受,由鬧到"靜",由"濃"到淡,人生慨嘆盡在不言中。黃庭堅同樣是文壇大家,他是"江西詩派"領袖和書法名家,多有茶詩名世。他的茶詞《品令》歷來膾炙人口,那以優(yōu)美文字、輕松節(jié)奏描繪出的烹茶、飲茶情景,"心下快活自省"的意緒,有很強的感染力。此外,金、元、明、清都有茶詞佳作問世。如明代嘉靖年間大名士、文壇盟主王世貞的《解語花·題美人捧茶》,將美人煎茶、捧茶的神態(tài)寫得綽約動人,蘊含著名士風度,文人心態(tài)。而同樣好學善詩文的其弟王世懋所作《蘇幕遮·夏景題茶》,則著意描繪夏季烹茶、飲茶的情況,寫出了"半入松風,半人丁香味"的快感。

  由于元曲也是一代之文學,散曲小令也納入了茶事的內容。元代節(jié)載德所作散曲《喜春來贈茶肆》,即由10首小令組成。這些小令運用眾多典故,廣泛講述了煎茶、飲茶的樂趣,寫出了茶博土的"妙手"和"風流",以及茶肆的"聲價徹皇都",仿佛是一幅洋溢著民間生活氣息的風俗畫。元曲這種形式也被后代繼承,清代吳城、厲鶚于1751年春三月,為乾隆皇帝南巡至杭州寫成的《迎鑾新曲》,就多處包含著茶的內容。

  與茶詩相關聯(lián)的還有茶歌,現(xiàn)當代仍然大量傳唱在人們口頭。而在明末清初談遷所著《棗林雜俎》,就記錄過《富陽江謠》(亦稱《富陽茶魚歌》)。這首歌謠控訴了官府胡作非為給茶農和漁民帶來的深重苦難,當時浙江按察僉事韓邦奇將歌謠附在奏章呈報,被革職為民。

  茶聯(lián)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形式,是文學與書法藝術的結合。如最為人稱道的"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系集蘇東坡《飲湖上初睛后雨》與《和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茶》詩句而成。據(jù)《杭俗遺風》記載,昔時杭州西湖藕香居茶室就曾掛此聯(lián)。明清時期茶聯(lián)極為豐富,許多名家都側身其中。清杭世駿(1696-1773年)撰寫并以行草書錄:"作客思秋議圖赤腳婢,品茶入室為仿長須奴。"江恂撰寫并以隸書錄:"幾凈雙鉤摹古帖,甌香細乳試新茶。"鄭板橋為揚州青蓮齋題:"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斗茶。"何紹基為成都望江樓題書:"花箋茗碗香千載,云影波光活一樓。"這些都是有影響的茶聯(lián)。而且,現(xiàn)當代人書寫前人詩句作茶聯(lián)者也不在少數(shù)。

  有關茶事的小說和小說寫有茶事,也是常見的。明代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就有"趙伯升茶肆遇仁宗",雖然僅以茶肆作為場景,但從側面反映了宋代茶事之盛。蘭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有"吳月娘掃雪烹茶"一回,清人張竹坡旁批為"是市井人吃茶"。清代小說更是大量描寫茶事,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李汝珍的《鏡花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劉鶚的《老殘游記》、李綠園的《歧路燈》、文康的《兒女英雄傳》、西周生的《醒世姻緣傳》等著名作品,無一例外地寫到"以茶待客"、"以茶祭祀"、"以茶為聘"、"以茶贈友"等茶風俗。尤其是曹雪芹的《紅樓夢》,談及茶事的就有近300處,描寫的細膩、生動和審美價值的豐富,都是其他作品無法企及的。

  如果說茶事小說還只是平面地繪聲繪色,那么,茶事戲劇則是立體地栩栩如生。宋元南戲《尋親記》中有一出"茶訪",元代王實甫有《蘇小卿月夜販茶船》,無名氏的《鳴鳳記》有一出《吃茶》,明代計自昌《水滸記》中有一出《借茶》,高廉《玉簪記》中有一出《茶敘》。而宋代詞人李清照《金石錄后序》中記述她與其夫趙明誠飲茶的趣事,清代洪昇則將其富有文化藝術情趣的家庭生活寫進雜劇《四嬋娟》,成為其中的第三折《斗茗》。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雖然沒有專門寫茶的劇作,但其《牡丹亭》中的《勸農》一出,藝術地再現(xiàn)了雨前采旗槍、雪水烹香茗,以及春天斗茶等茶事活動。

  我們之所以不厭其煩地論述有關茶的各種文字形式,其實是為了表明茶文化典籍文獻的多樣性。因為曾有一種錯覺,認為只有茶書、史料、茶法和部分筆記才屬于典籍文獻的范疇。如果從茶史來說,自然是可以這么認定的。但作為茶文化的典籍文獻來說,就不能排除文學和藝術,甚至象茶的書法、繪畫、篆刻作品,以及出土文物之類,都應該網羅其中的。否則,就是不完全和不科學的。即使按照傳統(tǒng)的圖書分類為經、史、子、集,那么文學作品也是不能排除在外白勺。

  至于古代的茶書,自然是中國茶文化典籍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我曾經說過一段話: "中國也是茶書的發(fā)祥地,是雄踞世界茶史的陸羽《茶經》產生的國度。任何事物的演變都有一 個產生、發(fā)展的過程,往往因循著由初級到高級的層累階梯而上。但是,陸羽《茶經》卻石破天 驚,一出現(xiàn)就把茶書推向了高高的寶座。這種奇異現(xiàn)象,常常使后繼者嘆為觀止。后續(xù)的歷代 茶書,都為這座寶庫增添了新的風采。不過,其間也有過艱難曲折,有過低潮落差。當代,特別 是新時期的茶書,才真正實現(xiàn)了再創(chuàng)偉績,再造輝煌。中國茶文化具有無限的生命力、無比的 凝聚力,把祖國的大陸、香港和臺灣緊緊地連結在一起。中國茶書是世界文化寶藏中的珍品、 精品,曾經極大地推動了茶在世界的傳播和普及。"(《研書》,浙江攝影出版社1996年9月第1 版)這些論述雖然是幾年前說的,但今天我想依然是適用的。

  宏闊廣大的中國茶文化典籍文獻是一個多棱面的文化體,是一個色彩斑斕的萬花筒,由于出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員,所以既涵容著一個民族久遠的傳統(tǒng),又潛藏著"一種人的心理", "一個時代的心理"以及"一種種族的心理"的交流匯聚。但是,這種復合文化所反映出來的內容,卻大多沒有逃離出六大領域,即:關于茶葉歷史,關于品茗藝術,關于科技文化,關于茶葉法規(guī),關于相關文化,關于茶藝思想。

  追尋茶葉歷史,人們一直期望能夠溯本清源。很顯然,唐、宋、元、明、清的史料大多清晰、準確,西漢以后有飲茶也爭議不大,而關于茶史起源則不甚了然。清代劉源長撰《茶史》(1669 年前后)、余懷撰《茶史補》(1677年左右),均大抵雜引前人著作,沒有根本解決問題。茶史起源的朦朧是因為典籍的缺乏,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文獻的重要。但是,即使有只言片語,由于采用者觀點相左,也是大相徑庭。目前關于茶史起源之說,依然歧義疊出:最有影響的是陸羽《茶經》所說:"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而斷定為炎帝神農氏的依據(jù)是《神農本草經》和《神農食經》,并把這些視為神農氏的著作。陸羽首先探討茶史起源,最早提出茶事始于神農,自然有學術史的意義。但由于后人考證《神農本草經》是漢代著作,就輕而易舉地把陸羽的說法推倒了。雖然后來不少著述依然堅持和沿用神農說,卻直到當代也依然有人提出不同意見。此外,清初的大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提出:"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飲之事。"北宋歐陽修撰《集古錄跋尾》(1063年)提出"茶之見前史,蓋自魏晉以來有之。"被《四庫全書》認定是兩宋間著述的《南窗紀談》則稱"三國時已知飲茶",其依據(jù)是《吳志·韋曜傳》以茶代酒的記述,連"飲茶或云始于梁天監(jiān)中"也否定了。有的甚至說飲茶起源于西漢,其依據(jù)是王褒《僮約》所載的"烹茶盡具"、"武陽買茶"。至于與茶的起源密切相關的茶字由來,特別是秦漢以前 "荼"、"茗"是否即茶,也有不同的意見。看來,這些只能有待于新資料的菟集,并運用考古新發(fā)現(xiàn)和民族學資料,也許才能使"塵埃落定"。這也證明,狹義的茶文化典籍文獻觀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繼續(xù)搜集整理有關文獻也是非常必要的。典籍文獻的搜羅整理,是一個艱苦而長期的過程。

  品茗藝術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也是典籍文獻中載錄最多的。晶茗藝術,實際上是包括制茶、烹茶、品茶等在內的。精茶是品茗的第一要素,無論是產地、采集、制作都需得地、得時、得法。宋代蔡襄撰《茶錄》(1049~1053年)、熊蕃撰《宣和北苑貢茶錄》(1121~1125年)所敘的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歷朝花樣翻新,層出不窮,一鑄茶餅值數(shù)十萬。而許多文人飲茶,有的臨時采集,有的以半成品重新研磨、烤炙,從中體驗自制自食的妙趣。水晶是品茗的又一要素,清人張大復甚至把水晶放在茶品之上,認為"茶性必發(fā)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梅花草堂筆記》)但歷代品茗專家對水的判第很不一致,不過,歸納起來都強調源清、水甘、品活、質輕。品茗還要擇器,講究壺或杯的古樸雅致,壺要有美韻,杯要小巧。品茗還要講與人品、環(huán)境的協(xié)調:"煎茶非漫浪,要須人品與茶相得。往傳于高流隱逸,有煙霞泉石磊塊胸次者。"(明陸樹聲《茶寮記》)明徐渭的《煎茶七類》、馮可賓的《齊茶箋》,均有類似看法。同時,還要領略清風、明月、松吟、竹韻、梅開、雪霽等種種妙趣和意境。至于飲茶方法,自漢唐以來多次變化,主要有煮茶法、點茶法、毛茶法、點花茶法、泡茶法等。但不論何種方法,柴炭、鍋釜或器具、火候、色、香、味,都需要處處留神。這些品茗藝術雖覺煩瑣,卻極有意趣。只要按照典籍文獻的說法去做,就可以體驗到古典之韻。

  科技文化在典籍文獻中也有記述。由于文字出于文人之手,他們雖有茶趣、茶情,除極少數(shù)人員外,卻大多不諳種茶,也不重視種茶技術,所以只有一些零碎記載。不過,這些文字包括對茶樹生物學特性的認識、茶樹的繁殖、茶園管理、茶樹修剪、茶葉采摘都有涉及。而制茶方法的記述,則因不同時代的演變,而透出不同的時尚與追求。還有一種情況,雖然講的是茶葉生產的儀規(guī),卻實際上是談的文化。如一千多年前采貢茶前,要聚眾在山間擊鼓,以代雷聲,使茶芽早日驚發(fā)。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曾有多首詩記敘這件事,其中有兩首寫道:"夜間擊鼓滿山谷,千人助陣聲喊叫。萬木寒凝睡不醒,唯有此樹只萌芽。""溪山擊鼓助雷驚,逗曉靈芽發(fā)翠莖。摘處兩旗香可愛,貢來雙鳳品尤精。"早春采茶時,開采前要擊鼓喊山,把茶芽"喚醒",從而使它萌發(fā)生長起來。采下的茶葉帶著兩片葉芽,清香可愛,再加工成"雙風貢茶"。這表面寫的是茶葉采摘,寫的是茶葉科技,其實寫的是茶鄉(xiāng)風俗,寫的是文化心理。此外,典籍文獻中還有關于茶業(yè)地理和名茶產地的大量內容。

  在長期的封建社會里,茶業(yè)是王朝的重要經濟來源之一,是國家的經濟命脈和支柱產業(yè)之一。因此,茶業(yè)政策的制定,茶政法規(guī)的頒行,茶稅的征收管理,茶葉生產、流通及消費體制的建立與調整等等,都是政府密切關心和需要解決的。中唐以后歷代政府調控茶業(yè)經濟的制度政策法規(guī)等的總和,被稱之為"茶政"。茶政與歷代財政、國防、文化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其首開先河于唐代,完備、嚴密并典型者于宋代。其中實行的以茶易馬政策,通過內地茶葉控制邊區(qū)、利用邊馬強化內部統(tǒng)治,客觀上對促進民族之間的交流和經濟發(fā)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唐代雖已首見茶馬相易,卻未形成定制,至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才確定為一種政策。從此,宋代及明、清時期都長期推行。茶稅、貢茶、榷茶、茶馬互市的有關上諭、法令、規(guī)定和奏章等,唐代以后的文獻有關茶葉法規(guī)的記載連篇累牘,眉目清楚。

  在典籍文獻中,記載有大量的茶詩、茶詞、茶曲、茶賦、茶畫、茶書法、茶的傳說故事、茶諺、茶歌、茶舞、茶戲劇。茶之所以與各類文化聯(lián)姻,有多方面的原因:茶具有清幽儒雅品格,是清醒頭腦、陶冶性情的朋友,中唐以后的文人以茶敘友情已是尋常之舉。茶能助文思,助詩興,吟著詩飲茶也更有味道。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被朋友們稱之為"別茶人",他可說是終生、終日與茶相伴:"起嘗一碗茗,行讀一行書";"夜茶一兩杓,秋吟三數(shù)聲";"或飲茶一盞,或吟詩一章"。對茶極為嗜好的盧仝說得浪漫夸張:"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北京社會科學院王玲研究員在談到從漢至唐茶酒地位的變化,很有見地的概括為:"從酒領詩隊到茶為詩魂"。茶既幽雅又雋永,內涵和容量很大,總能品出各種滋味,不斷生發(fā)各種新的意境。因此,中國大文人很少不與茶結緣的,著名詩人幾乎都有茶詩,著名畫家又有茶畫,著名書法家有茶帖。但是,文人騷客多喜品飲活動,多與高雅藝術結合,大部分茶詩、茶畫描繪文人與僧道品茗情形和個人感受。而民間由于長期從事茶葉生產活動,所以多是采用民間喜聞樂見的文學藝術形式,重點表現(xiàn)種茶、制茶、飲茶和以茶交友、普惠人間的思想,其中有許多感人肺腑和啟迪智慧的佳作,成為上層文化的母本和搖籃。典籍文獻中的記載,提供了許多生動的原型,也有利于進行分析比較。

  茶文化典籍文獻中的載錄,雖然表面上大多是具體的人和事,但從更深層次的透視和思考,我們可以洞察到其中深沉而博大的茶藝思想。我曾在《東方閑情的精神品貌--中國茶文化價值顯示悖論》(收入第四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漢城大會論文集,后又載《農業(yè)考古·中國茶文化專號》1996年第2期)一文中論述道:歷史悠久、形式完美、內涵厚重的中國茶文化.是一個從形式到內容,從物態(tài)到精神的結合體系,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特殊創(chuàng)造和中華民族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陸羽倡導茶文化之始,就把精神追求和價值評判貫穿于茶事之中,《茶經》把飲茶作為 "精行儉德",進行自我修養(yǎng),鍛煉志向,陶冶情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唐代劉貞亮提出茶有"十德",除自然功能外,強調要"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其核心是貫穿和諧、中庸的思想。中國茶文化是一個"多媒體",滲透著佛家的禪機,道家的清寂,儒家的理念。佛茶雖然最初是為了養(yǎng)生、清思,但禪宗使佛學精華與茶文化互相結合,佛理與茶理真正貫通,禪的哲學精神與茶的深蘊內涵融為一體。最早以茶自娛的道家,雖然是先從藥理出發(fā)認識茶的作用,但當飲茶后的神清氣爽與道家修煉的主張內省溝通后,道家從飲茶中得到自身與天地宇宙合為一氣的真切感受,飲茶主要是為了"探虛玄而參造化,清心神而出塵表"(朱權《茶譜》),所以強調創(chuàng)造飲茶的美學意境,進而發(fā)掘了茗茶藝術中的深刻哲理。儒家觀念是中國茶文化的思想主體,諸如飲茶與中庸、和諧的倫常道德相關連,民間茶俗與氣氛歡快濃重的儒家樂感文化相溝通,養(yǎng)廉、雅志、勵節(jié)與積極人世的操守,秩序、仁愛、敬意與友誼的規(guī)范,無一不在其中,甚至飲茶可以蘊含興邦治國之道。從"茶之味",到"人生之味",進而到"宇宙體味之味",這就是飲茶時所展現(xiàn)的"三重境界"。這些結論的得出,決不是主觀臆斷,也都源自于典籍文獻的研究。

  當然,中國茶文化典籍文獻的內容和內涵是一個多社會結構、多層次的文化整合系統(tǒng),在歷史的顯示屏上曾呈現(xiàn)出不同時期、不同階層、人同人員、不同風貌的價值和影響。這些,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細致的辨析和剝離。只有從宏觀的整體把握,到微觀的仔細探究,才能既抓住核心和本質,又了解枝末和個性。

看了中國茶文化參考文獻還看了:

1.茶文化的參考文獻有什么

2.茶文化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3.有關于中國茶文化的論文

4.關于茶文化的論文有哪些

5.有關于中國茶文化的論文

中國茶文化參考文獻

中國茶文化方面的論文和資料比比皆是,那么中國茶文化的參考文獻有哪些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中國茶文化參考文獻,一起來看看。 中國茶文化參考文獻 唐宋中國茶文獻(清至民國版本) 唐代以前國人對茶的認識仍未形成系統(tǒng),茶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315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