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飲茶文化是怎樣的
藏族的飲茶文化是怎樣的
從“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這些俗語中可見茶在藏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今天學(xué)習(xí)啦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藏族的飲茶文化。藏族的飲茶文化:飲用方式
酥油茶
酥油茶是最受歡迎的飲用方式。每當(dāng)遠(yuǎn)方客人來到牧民帳篷時,好客的藏族同胞會讓您在尊貴的位置盤膝落座,端上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酥油茶讓您品嘗、解渴。每當(dāng)逢年過節(jié)、婚嫁喜慶之時,藏族同胞都會精心熬制酥油茶,共同慶賀佳節(jié)吉日。
調(diào)制方法:
①碎茶煮湯用鍋子將適量水煮沸后,再用刀子把磚茶或沱茶等緊壓茶搗碎人鍋,放入沸水中煮,約半小時左右。
?、谥谱魉钟停涸谥蟛璧耐瑫r,將牛奶或羊奶煮沸,經(jīng)攪拌靜置后撈取浮于面上的一層黃油,這就是極富營養(yǎng)的“酥油”。
③轉(zhuǎn)汁入筒將茶汁經(jīng)過濾后倒入碗口粗、有半人高的打茶筒(又稱酥油筒)內(nèi),同時放入酥油和鹽巴少許,還加入事先炒熟、搗碎的花生仁、桃仁、雞蛋、牛奶等佐料。
?、艹脽岽蛑疲撼脽嵊媚捐粕烊胪矁?nèi),上下攪拌,再抽提、重壓,使酥油成為霧狀而均勻地溶人茶葉中,直到筒內(nèi)聲音從“咣鐺、咣鐺”變成“嚓咿、嚓咿”,此時水油已充分交融,酥油茶才算打好了,然后倒出來,成漿液狀的酥油茶,其色、香、味俱佳,入口香醇柔潤,美味可口,通常藏胞們將制好的酥油茶倒入壺內(nèi)保溫40~50℃即可隨時飲用。
鹽茶
這是平時有一些藏族家庭,采用比較簡單的飲用方法,只是將磚茶搗碎,放上清水,加些鹽巴,而后煮沸10多分鐘,再慢慢攪拌幾下,待茶汁充分浸出后,即可倒入茶碗飲用。這種茶,藏族同胞稱其為鹽茶。
佛茶
藏族同胞大多信奉喇嘛教,當(dāng)喇嘛祭祀時,虔誠的教徒要敬茶,有錢的富庶要施茶。他們認(rèn)為,這是“積德”、“行善”,所以,在西藏的一些大喇嘛寺里,遇上節(jié)日,向信徒施茶,作為佛門的一種施舍,這種習(xí)俗隨處可見。而寺廟的僧侶,因終日誦經(jīng)、坐禪,喝茶需要量更多,每個寺院都有專門熬茶大鍋,鍋口直徑達(dá)1.5米以上,專人從事煮茶之事,一個寺廟每天用茶達(dá)幾十千克,拉薩大昭寺每年消費茶葉10000余千克。
奶茶
藏族牧區(qū)牧民除酥油茶外,還喜歡飲奶茶,尤其是藏北草原,一般一日四次:早茶為奶酪或純奶加入熱茶汁內(nèi),邊喝茶、邊在碗里調(diào)“糌粑”;中午茶即中餐,邊喝奶茶,并吃一點青稞烤餅;下午茶即4~5點鐘,喝一碗茶,有時也吃一點“糌粑”,晚茶即在晚飯后,全家人圍座火塘邊,把白天煮好的茶全部喝掉,才去就寢。有時牧民在外出放牧?xí)r,也飲用奶茶,制作方法是:首先把磚茶搗碎放人„只小土陶罐內(nèi),加入清水、食油和奶子煮沸,再用竹棒不斷攪拌,使之相互混合,然后倒出飲用。
藏族的飲茶文化:飲茶風(fēng)情
茶會
一年四季,無論是春暖花開的三、四月,還是糧豐草茂的七、八月,藏族人民都有著各種農(nóng)祀或交游的節(jié)會:如藏歷七月的“沐浴節(jié)”;甘肅夏河的“香浪節(jié)”;預(yù)祝豐收的“望果節(jié)”;青海塔爾寺的“酥油花燈會”;甘南三月“跑馬節(jié)”;四川草地的“藏民節(jié)”等。在這些節(jié)會的日子里,藏族人民衷心祈愿農(nóng)牧業(yè)豐收,人畜平安,青年男女們則盡情歡樂,唱歌、跳舞,并聚在一起飲青稞酒,喝酥油茶。茶,始終是各種農(nóng)祀和節(jié)會里人們祈禱的互相祝愿的吉祥之物,備受人們的珍愛。由于茶與日常生活的關(guān)系密切,飲茶禮俗根植于藏族人民生活的各方面。無論農(nóng)、牧區(qū),家中熬茶炭火日夜不熄,家庭主婦在繁重的家務(wù)中烹茶占據(jù)大量時間,雖然十分勞累,但她們把煮茶看成文成公主賜給藏族婦女的特殊本領(lǐng),十分樂意為之。由于視茶為珍品,藏族婦女拜見喇嘛時臉要涂上奶茶或糖,否則遭罰;各地藏族的婚嫁饋贈均有茶和哈達(dá)作聘禮;婚宴上大量熬茶待客,茶汁紅艷,象征婚姻美滿;生兒育女要熬茶,茶汁鮮艷表示兒女相貌英俊;喪事熬茶,要茶色暗淡,以示哀悼。
茶禮
文成公主通婚人藏帶去了茶葉,把飲茶的文化帶到西藏。以茶為禮,客來敬茶之風(fēng)也在西藏流傳開來。飲茶的自然功能逐步發(fā)展為自然功能與社會功能相融合的茶道和禮俗文化。藏族有一句諺語“孔雀是森林的美飾,客人是家里的貴人”。熱情、淳樸的藏族僧侶因所處地理環(huán)境人煙稀少,交通不便,消息閉塞,如有客來,便全村轟動,爭相迎往家中,主婦雙手捧上酥油茶,端來酒和肉,杯盤羅列,輪番飲酒。例如給客人倒酥油茶一定斟滿倒足,以示對客人的誠懇和熱情??腿撕炔瑁彩呛苤v究禮節(jié)的,大凡賓客上門入座后,主婦立即會奉上糌粑,這是一種炒熟的青稞粉和茶汁調(diào)制成的粉糊,捏成團(tuán)狀。隨后,再分別上一只茶碗,主婦很有禮貌的按輩份,先長后幼,向眾賓客一一倒上酥油茶,再熱情地邀請大家用茶。這時,主客一邊喝酥油茶,一邊吃糌粑,這種不可多見的飲茶風(fēng)俗,對多數(shù)人而言,真有別開生面之感。不過,按當(dāng)?shù)氐牧?xí)俗,客人喝酥油茶時,不能端碗一喝而光,這種狼吞虎咽的喝茶方式,被認(rèn)為是不禮貌、不文明的。一般每喝一碗茶,都要留下少許,這被看作是對主婦打茶手藝不凡的一種贊許,這時,主婦早已心領(lǐng)神會,又來斟滿。如此二三巡后,客人覺得不想再喝了,就把剩下的少許的茶湯有禮貌地潑在地上,表示酥油茶已喝飽了,當(dāng)然主婦也不再勸喝了。
茶具
酥油茶不僅禮儀周全,打制和飲用的工具也十分講究。打酥油茶用的茶筒,多為銅質(zhì),甚至還有用銀制和竹制的。而盛酥油茶用的茶具,多為銀質(zhì),甚至還有用黃金加工而成的。喝茶不用茶杯,也不用茶壺,而是用一種稱為“貢碗”的茶具。“貢碗”的使用還有嚴(yán)格的等級,碗的顏色和圖案反映使用者的社會地位。如,碗是黃色,圖案為龍紋鳳影者供寺廟活佛和大喇嘛使用;淺藍(lán)色的獅子圖案,供一般僧侶和有威望的老人、官員使用;碗為白色、牡丹圖案的供親戚朋友和客人使用;白色藍(lán)邊碗則由主人自用。此外,用木頭雕琢的碗,是藏族牧民特別喜愛的茶具。一般是整段橡木挖空制成,花紋細(xì)致,造型美觀,使用方便,不易破損。游牧在外,隨身攜帶,若到其他帳篷做客,掏出懷中的被認(rèn)為失禮而遭奚落。
由此可見,茶在藏族文化中,具有何等豐富的內(nèi)涵,既充實和滿足了藏族同胞日常生活的需要,又對漢藏民族文化交流和中華民族大團(tuán)結(jié)產(chǎn)生十分重要和深遠(yuǎn)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