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眼鏡蛇是什么
世界上最大眼鏡蛇是什么
是眼鏡蛇科中的一些蛇類的總稱,具有劇毒,那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眼鏡蛇是什么嗎?下面就由學習啦的小編帶你去認識一下吧。
世界上最大眼鏡蛇
眼鏡蛇非??膳?,科學家2007年12月7日發(fā)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說,在肯尼亞發(fā)現(xiàn)的射毒眼鏡蛇身長大約2.75米,為目前發(fā)現(xiàn)的世界上最大的射毒眼鏡蛇。它噴射一口蛇毒就足以致15至20人死亡。
這一新蛇種被命名為“Naja Ashei”,以紀念已故的肯尼亞生態(tài)蛇園創(chuàng)始人詹姆斯·阿什,正是他當年第一個提出這種蛇可能是一個新種類的觀點。這一猜想最終得到英國班戈大學沃爾夫?qū)?middot;伍斯特博士的證實,他發(fā)現(xiàn)這種蛇有一個基因與其他已知的眼鏡蛇不同。
眼鏡蛇的幾種典型
1、眼鏡王蛇(Ophiophagus hannah)
眼鏡王蛇(3)為世界上最大的毒蛇。主要分布于印度經(jīng)東南亞至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一帶生活,在海拔1800—2000米的山林的邊緣靠近水的地方。它體型較大,最長達6米,在它黑、褐色的底色上間有白色條紋;它的腹部顏色為黃白色。幼蛇為黑色,并有黃白色第紋,是世界最大的前溝牙類毒蛇。
眼鏡王蛇喜歡獨居。白天出來捕食,夜間隱匿在巖縫或樹洞內(nèi)歇息。它不僅非常兇猛,靠噴射毒液或撲咬獵物獲取食物,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前溝牙類毒蛇。眼鏡王蛇之所以聞名遐爾,是因為它除了捕食老鼠、蜥蜴、小型鳥類,同時還捕食蛇類,包括金環(huán)蛇、銀環(huán)蛇、眼鏡蛇等有毒蛇種。
眼鏡王蛇屬卵生動物,通常用落葉筑成巢穴,每年7—8月間產(chǎn)卵,每次產(chǎn)20—40枚卵于落葉所筑巢中,卵徑達65.5mm×33.2mm。雌蛇有護卵性,常時間盤伏于卵上護卵,孵出的幼蛇體長為50cm。
因為眼鏡王蛇肉質(zhì)鮮美,蛇皮可制成工藝品,蛇毒、蛇膽又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所以在野外被發(fā)現(xiàn)的眼鏡王蛇無一幸免,全部遭到捕殺,如不及時采取保護,有滅絕可能。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附錄II名錄中。
眼鏡王蛇是蛇之煞星在毒王榜上排名第9.專以吃蛇為生的眼鏡王蛇令眾多蛇類聞風喪膽,它的地盤休想有他蛇生存。一旦它受到驚嚇,便兇性大發(fā),身體前部高高立起,吞吐著又細又長、前端分叉的舌頭,頭頸隨著獵物靈活轉(zhuǎn)動,獵物想逃,可沒那么容易!最可怕的是,即使不惹它,它也會主動發(fā)起攻擊。被它咬中后,大量的毒液使人不到1小時就死亡。
2、印度眼鏡蛇(Naja naja,又譯亞洲眼鏡蛇)
產(chǎn)于印度次大陸,常常被用于印度蛇藝。產(chǎn)于巴基斯坦和北印度的黑眼鏡蛇為其一個亞種。過去被認為是與眼鏡王蛇的分布區(qū)域大致相同的一個單一物種。
3、珊瑚眼鏡蛇(Aspidelaps lubricus)也叫開普珊瑚蛇
珊瑚眼鏡蛇,英文名:Cape Coral Snake ,蛇亞目眼鏡蛇科盾鼻蛇屬(Aspidelaps)的一種毒蛇。有著一般眼鏡蛇的特色頸折(其頸折部位未如印度眼鏡蛇般完善)及碩大的鼻吻部位。珊瑚眼鏡蛇,頭部很小,吻鱗較大(有利于打洞),軀體粗壯,軀體鱗片細小。
該種有三個亞種:生活在分布區(qū)最南端的
指名亞種(Aspidelaps lubricus lubricus)其特征是體背呈珊瑚紅,體側(cè)下方淺紅色或乳白色,有黑色橫斑
納米比亞亞種(Aspidelaps lubricus infuscatus)的體背呈土白色或灰棕色,具淺色橫斑,頭部黑色
安哥拉亞種(Aspidelaps lubricus cowlesi)通體土白色或灰棕色,頭部色彩很淡。分布與生境:南非,納米比亞,安哥拉;灌叢,沙漠草叢。繁殖:每次產(chǎn)3到11枚卵。
4、其它
在非洲亦有噴射毒液和不會噴射毒液的眼鏡蛇,但和亞洲的眼鏡蛇無親緣關(guān)系,彼此間亦無親緣關(guān)系。
南非的唾蛇(Hemachatus haemachatus,又譯粗皮小眼鏡蛇)和廣布于非洲的黑頸眼鏡蛇(Naja nigricollis)皆會噴毒,後者體型較小。毒液準確地噴射入超過2公尺外的受害者眼內(nèi),若不及時清洗可導致暫時性或永久性失明。射毒眼鏡蛇(Spitting cobra)可以將毒液噴射到較大動物的眼睛里而使其暫時失明。如果清洗及時,一般不會造成永久性傷害。[1]
埃及眼鏡蛇(N. haje,大概即為古代所稱的阿斯普〔asp,亦稱角蝰〕)黑色,頸部膨脹所成兜狀較窄,長約2公尺,廣布在非洲大部分地區(qū)并向東分布至阿拉伯半島一帶。埃及眼鏡蛇通常捕食蟾蜍和鳥。
赤道非洲有樹棲眼鏡蛇(非洲眼鏡蛇屬〔Pseudohaje〕),與曼巴為眼鏡蛇科(Elapidae)僅見的樹棲成員。
眼鏡蛇相關(guān)知識
說明
多數(shù)種類的眼鏡蛇頸部肋骨可擴張形成兜帽狀。盡管這種兜帽是眼鏡蛇的特征,但并非所有種類皆具有這種兜帽。
分布
毒牙(3)眼鏡蛇分布于從非洲南部經(jīng)亞洲南部至東南亞島嶼的區(qū)域。在其分布范圍內(nèi),耍蛇人喜愛使用不同種的蛇,耍蛇人會嚇唬蛇,使之采取身體前部抬離地面的防衛(wèi)姿勢。蛇對耍蛇人的動作做出搖擺的反應(yīng),亦有可能是對耍蛇人的音樂做出反應(yīng);耍蛇人知道如何躲避蛇較慢的攻擊動作,而且可能已將蛇的毒牙拔除。
毒牙
毒牙短,位于口腔前部,有一道附于其上溝能分泌毒液。眼鏡蛇的毒液通常含神經(jīng)毒,能破壞被掠食者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眼鏡蛇主要以小型脊椎動物和其他蛇類為食。
眼鏡蛇依靠神經(jīng)性毒液殺死獵物。神經(jīng)性毒液可阻斷神經(jīng)肌肉傳導,因而出現(xiàn)肌肉麻痹而致命。
眼鏡蛇的天敵包括灰獴和一些猛禽:獴速度取勝直接嚼食眼鏡蛇頭部,但是在搏斗過程中眼鏡蛇也會咬到獴,獴因此昏厥數(shù)小時后能自體排毒無事醒來,但少部分也會被眼鏡蛇吞噬。
關(guān)于毒性
相關(guān)介紹
眼鏡蛇(尤其是較大型種類)的噬咬可以致命,取決于注入毒液量的多少,毒液中的神經(jīng)毒素會影響呼吸,需要立即進行專業(yè)處理。盡管抗蛇毒血清是有效的,但也必須在被咬傷后盡快注射。在南亞和東南亞,每年發(fā)生數(shù)千起相關(guān)的死亡案例。
毒性成份
毒素為毒蛋白--Cobrotoxin,分子量為6949.心臟毒素Cardiotoxin及磷酯酵素A。
中毒癥狀
早期癥狀包括眼瞼下垂,復(fù)視,吞咽困難,暈眩,嘔吐繼而逐漸出現(xiàn)呼吸肌麻痹。
毒蛋白-Cobrotoxin作用于運動神經(jīng)支配的橫紋肌,使其痙攣而麻痹,與箭毒素作用相同。同時具有心臟毒素(Cardiotoxin)為細胞毒性,動物實驗上可以使平滑肌及心肌停止收縮,使血壓下降,也會破壞局部組織引起細胞壞死及局部紅腫痛,另富含磷酯酵素A可分解磷酯質(zhì),而引起間接溶血作用。
醫(yī)治辦法
眼鏡蛇咬傷的一般醫(yī)治辦法為使用抗蛇毒血清,并可能需要做人工輔助通氣(例如氣管插管術(shù))直到毒液降解,病人可以自主呼吸。如醫(yī)治無效病人多于咬傷之后6-12小時死亡。死因多為呼吸麻痹(例如膈肌麻痹)而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