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中什么是詞類活用
語文中什么是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是指某些詞臨時改變其基本語法功能去充當其它詞類或基本功能未改變而用法比較特殊的現(xiàn)象。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漢語的重要語法特點之一,其內(nèi)容主要包括名詞、形容詞、數(shù)詞用作一般動詞,名詞作狀語,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等。在現(xiàn)代漢語中,普通名詞一般不能用作狀語,古今有別。
名詞作動詞
古代漢語當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處所等有關(guān)的行為變化時,常常使用表示這一事物、方位處所的名詞來表示,這就是名詞活用為動詞。
①規(guī)律:名詞連用,非并列修飾關(guān)系,且無謂語,一般前一個名詞做動詞。
例:晉軍函陵。——《燭之武退秦師》
軍為名詞,在這里就解釋為駐軍,作動詞用
②規(guī)則:名詞后緊接代詞或所處名詞,介賓短語。名詞活用做動詞
今王鼓樂于此。鼓樂:擊鼓奏樂
?、勖~前有副詞或能愿動詞(欲,能)名詞活用做動詞
云霏霏兮欲雨。雨:下雨
④名詞前用“而”與動詞或動詞性短語相連接,名詞活用做動詞
扣舷而歌之。歌:唱歌
衣冠而見之。衣冠: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形容詞作動詞
把表示某種性狀的形容詞按動詞的語法規(guī)則使用,并表示與該性狀相關(guān)的行為變化?;蛐稳菰~活用作一般動詞就是形容詞作謂語且?guī)Я速e語(又不是使動意動用法)。這就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例:鄰之厚,君之薄也——《燭之武退秦師》
厚、薄皆為形容詞,在這解釋為變雄厚、變薄弱,做動詞用
數(shù)詞作動詞
把表示某種數(shù)量的數(shù)量詞按動詞的語法規(guī)則使用,并表示與該數(shù)量相關(guān)的行為變化,這就是數(shù)量詞活用為動詞。
例①霸主將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長有諸侯乎?[做霸主是憑德行,但貴國(晉)使自己的德行沒有定準,那怎么長期掌握諸侯呢?]
②籍令秦始皇長世,……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長壽的話,……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與三皇并列變成四皇,與五帝并列變成六帝,也不能比擬秦始皇的隆盛)
[簡析]數(shù)詞的使動用法,在于使事物發(fā)生數(shù)量的(如例②的“四”“六”)或以數(shù)量為比喻的(如例①的“二三”,“使……反反復復”)變化。
使動用法
所謂使動用法,其動詞和賓語的關(guān)系,不一定需要用“使賓語怎么樣”的語言形式去理解和語譯。
例:①焉用亡鄭以陪鄰?
?、陧棽畾⑷耍蓟钪?。
③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
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動詞,都不能帶賓語,但因分別跟了“鄭”“之”“尉”,成為使動用法。“亡鄭”即“使鄭國滅亡”;“活之”即“使之活”,這里可譯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發(fā)怒)”。
1)動詞的使動用法:
是指主語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動作,而是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發(fā)出這個動作。
例如:
不及物動詞類:
?、賱谄浣罟?,餓其體膚。(《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②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陳涉世家》)
?、勖髟聞e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軆鲲L時作,作則飛沙走礫。(《滿井游記》)
及物動詞也有活用為使動的,但較少見。例如:
?、贂x侯飲趙盾酒。(《左傳沸》)
?、谛虬酥荻校儆杏嗄暌?。(賈誼《過秦論》)
2)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就是當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后,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這個形容詞
所表示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
例如:
?、俟侍鞂⒔荡笕斡谑侨艘?,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诖猴L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3)名詞的使動用法:
就是當名詞活用為動詞后,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成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
例①: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毛遂自薦》)臣:使……稱臣。
?、冢合绕魄厝胂剃栒咄踔?《鴻門宴》)王:使……為王。
意動用法
其動詞和賓語的關(guān)系,需要用“認為(或以為)賓語怎么樣”的語言形式去理解或語譯。
1)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是主語在主觀上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zhì)和狀態(tài)。
例如:
?、贊O人甚異之。(《桃花源記》)
?、谝厝似嬷陨再e客其父。(《傷仲永》)
?、燮浼疑踔瞧渥?,而疑鄰人之父。(《韓非子匪的選罰》)
2)名詞的意動用法:是主語把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這個用作意動的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
例①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诟咐淙灰病?《傷仲永》)
?、畚釘?shù)擊殺響馬賊,奪其物,故仇我。(魏禧《大鐵錐傳》)
名詞作狀語
1)動詞前面有名詞,如果此名詞不是句子的主語,一定活用作狀語。
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
2)表示時間、方位的名詞常常活用為狀語。
例:南取漢中,西舉巴蜀……(《過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