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什么地方人最長壽
想知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誰嗎?他們又在哪里?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世上最長壽命130歲
130歲 印度發(fā)現(xiàn)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 (2002年07月31日 10:34 大洋論壇) 大洋網(wǎng)訊 據(jù)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布朗村的居民講,生活在這座村子里的老太太戴弗吉·黛維已經(jīng)至少130歲高齡了。如果她的年齡能夠被證實,那么她將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比已知的世界上最長壽的一位中國婦女還大14歲。
昌迪加爾市律師迪內(nèi)希·庫馬爾日前對媒體說,盡管黛維沒有出生證明,但從她的家史推算,她至少130歲了。他說,黛維25歲時生下大女兒,大女兒20歲結婚,28歲生下兒子凱沙夫·拉姆,而現(xiàn)在拉姆已經(jīng)80歲了。
庫馬爾說,他三個月前開始調查黛維的家史,有兩個很重要的證據(jù)可以證明她的年齡。首先,她的一個孫子已經(jīng)80歲了。其次,她的一個健在的兒子已經(jīng)102歲了。
黛維現(xiàn)在的身體依然很結實,她現(xiàn)在還能自己上山撿柴火。她說,自己每天喝兩杯牛奶,吃一個小米面包,一輩子只去過兩次醫(yī)院。
沒有人能夠永生。即使我們找到了永葆青春的秘訣而不會衰老,也會因為傳染病、兇殺、事故等種種原因而死亡。在不同年齡的人群中,以青春期的少年死亡率最低。在發(fā)達國家,這個數(shù)字為每年0.05%。這意味著即使我們能終身永葆青春,每年也會有0.05%的人因為種種原因而死去,只有95%的人能活到100歲,50%的人能活到1000歲。
但是反過來看,衰老無疑是導致我們死亡的最主要的因素,它使得我們沒有人能活到1000歲,而只有極少數(shù)非常幸運的人能活到100歲。“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的千古絕唱,可以轉化為一個千古難題:人究竟能活到多老?這個問題,又可以分成三個部分:人類最長壽命是多少?人類平均壽命是多少?每個人的預期壽命又是多少?
盡管一直有人試圖推算人類所能達到的最長壽命,這些推算,不管是出于迷信還是號稱根據(jù)科學,都站不住腳。事實上,我們沒有理由認為存在一個可以活到但又必死無疑的年齡上限。自然選擇不可能進化出這樣的“設計”。雖然每個人都終將會衰老而死,但衰老是一個使生命“機器”逐漸磨損的過程,并不存在一個在逐步逼近的上限。我們可以確定地說,沒有人能活到千歲、萬歲,但是無法確知多少歲是人能活到的最高年限。打個比方,就像汽車廠推出了一款新車,我們知道它一直使用下去終將會報廢,我們也可以根據(jù)當初的設計估計其使用壽命,但是除非我們特地設計了一種裝置讓它在達到該使用壽命時自動報廢,否則在過了使用壽命后,肯定還會有一些車可以繼續(xù)使用。我們無法推知它們的最長使用壽命是多少,唯一的辦法是調查所有這款車的使用壽命,找到某一輛壽命最長的,就把它當做這款車的已知最長壽命。人的最長壽命也是如此。我們無法從理論上推算,而是把有史以來壽命最長者,做為人類的已知最長壽命。
仔細觀察生命表中活到下一個生日的概率,可以發(fā)現(xiàn)各個年齡段的概率不同,少年兒童的概率最高,在60歲以前這個概率都保持在99%左右,之后開始逐步下降,90歲后急劇下降。對110歲的老人,能活到下個生日的概率還不到一半。這個概率,反映了各個年齡段的人的死亡率的差異。最早發(fā)現(xiàn)這個規(guī)律的是19世紀一位名叫本杰明·貢培茲(Benjamin Gompertz)的英國保險統(tǒng)計師。1825年,貢培茲在為英國一家保險公司工作時,試圖找到一個估計各年齡段的死亡率的簡捷辦法,這對人壽保險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在收集、統(tǒng)計了他所在地區(qū)的死亡率后,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規(guī)律:嬰兒有較高的死亡率,隨后每年都下降,直到10-15歲青春期時死亡率達到最低點。青春期之后,死亡率急劇增加,大約每10年翻一番(也就是25歲死亡的可能性是15歲的一倍,35歲是25歲的一倍,依此類推),這個趨勢一直持續(xù)到80歲。貢培茲接下來調查了不同歷史時期的英國、法國和瑞典的死亡率,都發(fā)現(xiàn)了同一模式。于是他認為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自然規(guī)律--“死亡率定律”。后來的研究者發(fā)現(xiàn),這個定律也適用于其他動物:在性成熟時期,動物的死亡率達到了最低點,之后開始成指數(shù)增長。貢培茲定律的背后有其生物學原因。自然選擇是通過生殖起作用的,如果體內(nèi)有害的因素(例如致病基因)在生
中國壽星的象征
誰是有史以來最長壽的人呢?大家可能馬上會想到中國壽星的象征彭祖。據(jù)說他生于夏代,到商末時已800歲。這當然是無稽之談。正式的歷史記載,也即所謂“正史”或24史,要可靠一些。明朝謝肇浙在《五雜組》一書中曾做過統(tǒng)計:“人壽不過百歲,數(shù)之終也,故過百二十不死,謂之失歸之妖。然漢竇公,年一百八十。晉趙逸,二百歲。元魏羅結,一百七歲,總三十六曹事,精爽不衰,至一百二十乃死。洛陽李元爽,年百三十六歲。鐘離人顧思遠,年一百十二歲,食兼于人,頭有肉角。穰城有人二百四十歲,不復食谷,惟飲曾孫婦乳。荊州上津縣人張元始,一百一十六歲,膂力過人,進食不異。范明友鮮卑奴,二百五十歲。……此皆正史所載。”其中“洛陽李元爽”,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九老圖詩序》一文中提到的。他晚年定居洛陽,74歲時與八位年紀比他大的老人組織了一個“九老會”,其中最老者就是李元爽,時年136歲。按照這些記載,活過120歲者代不乏人,甚至有的活到二百多歲。
國外也有類似的傳說和記載。猶太《圣經(jīng)·創(chuàng)世記》聲稱在大洪水之前,人類的壽命都長得不可思議,長壽冠軍是瑪土撒拉,活了九百六十九歲。這當然也是無稽之談。有趣的是,和《五雜組》一樣,《創(chuàng)世記》也讓上帝把后人的最高壽命定為一百二十歲(“耶和華說: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里面;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一百二十年。”)。不過西方歷史上,也有活過這個神定年限的記載。最著名的是英國老壽星托馬斯·帕爾(Thomas Parr)。此老是什羅郡的農(nóng)民,其教區(qū)紀事錄記載他于1483年受洗。法律文件記載他于1518年繼承了其父的遺產(chǎn)(一個小農(nóng)莊)。結婚紀錄稱他于1563年首次結婚,時年80,后生下一子一女,均夭折。在他100歲時,由于對妻子不忠并生下一個私生子,他在教堂穿白衣服贖罪。在結發(fā)妻子死后10年,他于1605年第二次結婚,時年122歲。1635年,阿倫頓爾伯爵在視察什羅郡時,聽說了帕爾的事跡,便將他帶到倫敦晉見國王查爾斯一世。此時帕爾已失明20年,但以其機智頗得國王的歡心,受到良好的款待,并為其畫像。不幸?guī)讉€星期后,在享用宮廷大宴時,當場死亡。血液循環(huán)的發(fā)現(xiàn)者、御醫(yī)哈維解剖了其尸體,將其死因歸咎為“因不習慣豪華飲食引起的急性消化不良”。查爾斯一世下令將帕爾葬在只用于埋葬國王和偉人的威斯特敏士特教堂,墳墓至今猶存,墓志銘稱他“活了十個王朝,……享年152歲,于1635年11月15日葬于此。”
卡門夫人去世后,生于1887年1月21日的美國密歇根州的毛德·菲里斯-路斯(Maude Ferris-Luse)夫人成了長壽冠軍。她在2002年3月18日去世后,長壽冠軍的稱號轉授給日本鹿兒島市女性北鄉(xiāng)門真,1887年9月16日也出生在伊仙町。健在的男性最長壽者是居住在日本福岡縣小郡市的中愿寺雄吉,出生于1889年3月23日。能夠活到114歲以上的人極少,據(jù)估計每21億人中才出現(xiàn)一個。沒人知道這些人的壽命是否能超過卡門夫人。我們現(xiàn)在只能把人類最長壽命定為122歲。但是這個紀錄在將來肯定會被突破,特別是隨著人口膨脹,參與長壽賽跑的人數(shù)增多,而且隨著醫(yī)療、營養(yǎng)條件的改善,有越來越多的人得以活到其天然年壽,那么出現(xiàn)破紀錄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
沒有人能夠知道任意一個人的壽命能有多長。但是我們可以用統(tǒng)計學的方法預測某個人群的平均壽命,這叫做人均預期壽命。如果我們要知道某個人群的預期壽命,最直接的也最準確的辦法是在他們?nèi)克劳龊?,計算其平均壽命。但是這種做法是不現(xiàn)實的,因為這意味著我們要等待一個世紀以上才能做統(tǒng)計。在實際上,人口學家采用的是一種間接的、較不準確然而要簡單得多的統(tǒng)計辦法。多年以來,許多國家的政府都統(tǒng)計每年出生和死亡人數(shù),以及死者的年齡。人口普查也統(tǒng)計在每個年齡還健在的人數(shù)。這些信息綜合在一起,使得人口學家可以計算每個年齡的人的死亡危險性和活到下一年的概率。這一生存概率組成了一張“生命表”,顯示對任一年齡的人群的預期壽命的估計。這種估計被稱為“周期性預期壽命”,它會根據(jù)每一年的統(tǒng)計結果而有所變動。2001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1.8歲,而1981年為67.77歲,20年間增加了4歲。在新中國成立前,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僅有35歲。據(jù)聯(lián)合國人口處公布的《世界人口前景:2000年修訂版》,目前發(fā)達國家的人均預期壽命為75歲,而發(fā)展中國家則為63歲。這表明中國的人均預期壽命已接近發(fā)達國家的水平,個別地區(qū)已超過發(fā)達國家的平均水平,例如根據(jù)上海市統(tǒng)計局人口與就業(yè)統(tǒng)計處的統(tǒng)計,2000年上海市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78.77歲,其中男性為76.71歲,女性為80.81歲。
不同年齡的人的預期壽命就組成了一張“生命表”。生命表一般將男性和女性分開,并包括三欄:平均余命年數(shù)、平均余命天數(shù)和活到下個生日的概率。根據(jù)2000年美國人口的生命表,在2000年出生的男嬰和女嬰,他們的平均余命--也就是從2000年到死亡的平均壽命--分別是73.5年(26000天)和79.6年(29000天)。如果你在2000年是一位35歲的美國男性,這張表表明平均來說你還有14902天(40.8年)可活。注意平均余命是平均值,也就是說,對35歲男性而言,約有一半的存活天數(shù)將超過14902天,另一半則活不到這么多天。這張表還告訴你活到36歲的可能性是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