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菠蘿
世界上最大的菠蘿
菠蘿為鳳梨俗稱,是著名熱帶水果之一。福建和臺灣地區(qū)稱之為旺梨或者旺來(ông-lâi),新馬一帶稱為黃梨,大陸及香港稱作菠蘿。那么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菠蘿有多大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資料。
世界上最大的菠蘿
世界上最大的菠蘿出自澳大利亞
菠蘿(學名:Ananas comosus)是著名熱帶水果之一。
菠蘿原產于南美洲巴西、巴拉圭的亞馬遜河流域一帶,16世紀從巴西傳入中國。 現(xiàn)在已經(jīng)流傳到整個熱帶地區(qū)。其可食部分主要由肉質增大之花序軸、螺旋狀排列于外周的花組成,花通常不結實,宿存的花被裂片圍成一空腔,腔內藏有萎縮的雄蕊和花柱。葉的纖維甚堅韌,可供織物、制繩、結網(wǎng)和造紙。
鳳梨與菠蘿在生物學上是同一種水果,臺灣稱鳳梨,大陸稱菠蘿。我國水果市場上,鳳梨一般是指卡因種,多為進口,菠蘿一般是指巴厘種,多為國產。不過在臺灣,無論是卡因種還是巴厘種,都稱為鳳梨。巴厘種菠蘿削皮后有“內刺”需要剔除;而卡因種鳳梨消掉外皮后沒有“內刺”,不需要用到劃出一道道溝。論風味,巴厘種優(yōu)于卡因種,但由于運輸原因,進口鳳梨只有卡因種。
來自澳大利亞貝克韋爾的克里斯汀·麥卡勒姆培育了一個巨大的菠蘿,測量長度達到了32厘米長,重8.28公斤,這是世界上最重的菠蘿。
克里斯汀·麥卡勒姆花了2年的時間來培育這個巨大的菠蘿,而且只用水來養(yǎng)活它。
菠蘿的生長習性
菠蘿原產南美洲熱帶高溫干旱地區(qū),性喜溫暖,在年平均24-27(生長最適宜,15-40℃范圍均能生長,15℃以下生長緩慢,10℃以下基本停止生長,5℃是受寒害臨界溫度。
栽植深度一般以不超過芽長的1/5為宜。插后放遮蔭處,保持盆土偏干些為好。在22~24℃的溫度下約經(jīng)1個月后便可生根。根生長適溫為29-31℃,低于5℃或高于43℃即停止生長;根3月開始生長,并隨溫度的升高而迅速生長。5月下旬至7月生長達最高峰,10月以后又趨緩慢,12月至翌年2月近地表根系因寒冷與干旱而死亡。春暖葉片開始抽生,5-7月葉色濃綠,生長較快,冬季基本停止抽生,葉色變紅黃,如受寒害葉組織脫水退綠,會干枯。
耐旱性強,但生長發(fā)育仍需一定的水分,在年降雨量500-2800mm的地區(qū)均能生長,而以1000-1500mm且分布均勻為最適,我國產區(qū)年雨量多在1000mm以上,又多集中在生長旺盛的4-8月,基本滿足了對水分的要求。
土壤缺水時菠蘿植株有自行調節(jié)的功能,降低蒸騰強度、減緩呼吸、節(jié)約葉內貯備水分,以維持生命活動;嚴重缺水時,葉呈紅黃色,須及時灌溉,以防干枯;雨水過多,土壤濕度大,會使根系腐爛,出現(xiàn)植株心腐或凋萎。因此,大雨或暴雨后須及時排水。
菠蘿原生長在半蔭的熱帶雨林,較耐陰,由于長期人工栽培馴化而對光照要求增加,充足的光照下生長良好、果實含糖量高、品質佳;光照不足則生長緩慢、果實含酸量高、品質差。光照減少20%,產量下降10%。但光照過強、加上高溫,葉片變成紅黃色,果實也易灼傷。
菠蘿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由于根系淺生好氣,故以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pH值5~5.5的砂質壤土或山地紅土較好,瘠瘦、粘重、排水不良的土壤以及地下水位高均不利菠蘿生長。
菠蘿矮生,風害直接影響較小,3級以下的風還有利于呼吸作用。強臺風、大風也會吹倒植株、吹斷果柄、扭折葉片,影響正常的生長發(fā)育;冬季冷風冷雨又會造成爛心。
分布范圍
菠蘿原產巴西、阿根廷及巴拉圭一帶干燥的熱帶山地,但未發(fā)現(xiàn)真正的野生。大概在公元1600年以前傳至中美和南美北部栽培。由于菠蘿的芽苗較耐貯運,因而在短期內,即迅速傳入世界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16世紀末至17世紀之間,傳入中國南部各地區(qū)。世界約有61個國家和地區(qū)有栽培。除中國外,以泰國、美國、巴西、墨西哥、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栽培較多。
中國菠蘿栽培主要集中在臺灣、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等省,云南、貴州南部也有少量栽培,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臺灣菠蘿主產區(qū)在臺南、臺中及高雄一帶。廣東省菠蘿栽培面積較大,產量較多,產地集中在汕頭、湛江、江門等地區(qū)及廣州市郊。廣西主產區(qū)在南寧、武鳴、邕寧、寧明、博白等縣市。
營養(yǎng)價值
菠蘿果實品質優(yōu)良,營養(yǎng)豐富,含有大量的果糖,葡萄糖,維生素B、C,磷,檸檬酸和蛋白酶等物質。每100克菠蘿含水分87.1克,蛋白質0.5克,脂肪0.1克,纖維1.2克,尼克酸0.1毫克,鉀126毫克,鈉1.2毫克,鋅0.08毫克,碳水化合物8.5克,鈣20毫克,磷6毫克,鐵0.2毫克,胡蘿卜素0.08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02毫克,維生素C8~30毫克,灰分0.3克,另含多種有機酸及菠蘿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