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的癥結:爆款文化企業(yè)管理
淘寶的癥結:爆款文化企業(yè)管理
淘寶這么多年的發(fā)展決定了它的“爆款文化”。你會發(fā)現淘寶上銷量最高的永遠只有那么幾款,怎么搜索都是那么幾款,而且會不斷地重復。
爆款文化如何形成
所謂爆款,與淘寶的運營結構與搜索策略有關。淘寶有一個巨大的廣場,任何產品的搜索結果都有自己的一套順序,因此搜索結果的前兩三頁就變得很重要了。
店家都想讓自己排到最前面去。有什么辦法呢?淘寶最早的策略是,最新上架的商品放到前面,于是店家就很容易作弊了,我不斷地上架下架不就完了嗎?發(fā)現賣家有各種作弊的方法,淘寶就將賣得最好的產品排在前面,還做了一套“黑匣子”,把各種參數放進去運算。但是聰明的賣家會發(fā)現,淘寶的數學模型算來算去,只有銷量這個參數是最靠譜的,只要提升產品的銷量,自然就排到前面了。所以賣家要做的事情很簡單:把某幾款做成銷量高的商品,也就是“做爆款”,它被搜索到的幾率就高,爆款將帶動整個店鋪的銷售。
店家希望用戶通過爆款點進來,帶動同一家店鋪里其他產品的交易,可是這種帶動力是很差的,因為爆款的價格足夠低,其他產品的價格又高。因此所有賣家都知道,爆款只是引流的,不賺錢也可以。
最后的結果是,當我發(fā)現你的店出了一個爆款,那我作為跟你賣同類商品的賣家,我就要比你更便宜,雙方形成刷單,也就是造假交易。這種情況太泛濫了,不刷單幾乎就活不下去;不僅是服飾這種非標準化產品,現在連賣iPhone5都要刷單。
因此,淘寶上真正賣得好的服飾產品全都是基本款,不會是那種很有設計感的東西,因為要符合大眾審美。最簡單的衛(wèi)衣肯定賣得最好。“淘品牌”也注定是一個曇花一現的東西,它切準了某一部分人群的特征,只會暫時賣得稍微好一些。
“聚劃算”的上線繼續(xù)助長了這種趨勢。如果你的一款褲子一下子賣了1萬件,那么你接下來的動作是什么呢?再生產1萬件。最終的利潤實際上會越來越低。
爆款文化已經影響了服飾產業(yè)線下的上游供應商。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是網店拿貨的地方,四季青背后的工廠會這樣考慮:如果一個款式在淘寶賣得好,為了讓店家從我這里大量進貨,就要比其他工廠的進價更便宜。為了降低成本,工廠會換面料但不換款式,這就造成一段時間之內只有這幾款在熱銷,其他的都是陪襯。它甚至不符合二八定律,不是說20%產生了80%的效益,而是2%產生了98%。
其實服裝是各種品類當中比較特別的一個。服裝能玩的花樣最多,款式多,而且男女老少都要買,還分中國風、西式風格,女性又更喜歡買東西。成功的淘寶服飾店主都是反應奇快的,一看到這個款,馬上拿回去就打樣,第二天直接上線開賣。中國的服裝市場就是一個大倉庫。我有一個朋友專門清庫存,他有10萬條牛仔褲,現在賣7塊錢一條。
背離初衷的淘寶
現在的一切與淘寶早期的口號正好相反。
當初雅虎國際Yahoo!奇摩拍賣說自己“什么都有,什么都賣,什么都不奇怪”。淘寶走的也是這個路線。最后它卻構建了爆款文化,核心不是靠豐富,而是靠低價。
早期淘寶還會參考eBay,2005年之后已經不再看了,因為淘寶認為自己的體量已經天下無敵了。我個人覺得eBay是一個比淘寶更健康的地方,起碼它不是靠促銷撐起來的。
淘寶各類產品的類目是一個大的金字塔,金字塔頭特別特別重,底下都是散的。這個道理就像經濟發(fā)展,eBay能夠做到讓小企業(yè)足夠繁榮,而不是靠財大氣粗的“國企”去發(fā)展,相比之下,淘寶實際上是在大力發(fā)展“國企”。我自己是北方人,能夠感覺到其實浙江省的繁榮是因為小經濟發(fā)展很好,各種民營經濟非?;钴S。
淘寶一直說要扶持中小賣家,可是它一直沒有實質地在扶持中小賣家,因為它做的事情還是促銷。我在淘寶管了很多年促銷,做促銷也會選擇好的店家。什么叫好店家?就是那些賣得多、效率高的。作為一個商業(yè)網站,它不會對小賣家有任何雪中送炭的幫助。
現在的情況就更嚴重了,小二和哪個賣家關系好就找誰做活動。比方說要做一個珠寶類的大促,這個大促誰能參加?調出來前三個月的交易數據,排名前五十的可以參加。那么店家還要先想辦法把自己弄到前五十名。小二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為他的KPI完成了。
我記得曾經有一年多時間,淘寶的KPI不是看銷售額如何上漲,而是看讓賺錢的賣家的數量增加到了多少,這段時間銷售額增長很慢。后來換了一位老大,KPI變成銷售額,現在KPI又往上竄了。
長此以往,大家都很難在淘寶上做生意了。
淘寶最初之所以發(fā)展得那么快,是因為它幫賣家做了很多引流的事兒。后來用戶進來了,淘寶頓時就不再幫助賣家了。淘寶要做的事情就是分配流量,它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個物業(yè)。
前段時間看到一句話特別好:微信是賣家的微信,淘寶是淘寶的淘寶。大家會覺得在微信上做一些東西是為自己而做,而在淘寶上是在給淘寶打工。事實上,淘寶不是那群小二做出來的,是幾百萬個賣家拼了命做出來的。
那么,今后的C2C模式,是否會在蘑菇街這類平臺的沖擊下,變成一個賣家到很多平臺上同時開店呢?
我認為不太可能。如果是線下,比如你在朝陽大悅城開了一家店,在西單大悅城又開了一家店,銷售額可能會乘以2或者2.5,因為有品牌效應。但是在網絡上,你在淘寶開一家店,又在京東或蘑菇街開了一家店,它的銷售額不是乘以2,可能只是乘以1.3,因為人群是嚴重重疊的。因此,也許某些店家在淘寶的壓力之下就會轉投其他平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