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砍一個暴字說良民們別怕打一成語的答案
成語是語言中的精華,是歷史的產(chǎn)物,是人們對事物認識的結晶。一個人砍一個暴字說良民們別怕打一成語,你們知道這個的答案是什么嗎?下面學習啦小編帶你們?nèi)タ纯窗伞?/p>
一個人砍一個暴字說良民們別怕打一成語
除暴安良
除暴安良的詞語解析
[語出]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俺聞劍客行為莫不至公無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惡報;至除暴安良;尤為切要。”
[正音] 安;不能讀作“àn”。
[辨形] 良;不能寫作“涼”。
[近義] 鋤強扶弱 除殘去穢
[反義] 仗勢欺人 以強凌弱
[用法] 含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聯(lián)合式。
除暴安良造句
(1)除暴安良是我們做市民的責任,行善積德是我本身的興趣,所以扶老太太過馬路我每個星期都做一次,如果是碰到國定假日的話我還做多兩三次。
(2)李自成領導的起義軍,每到一處就除暴安良,穩(wěn)定人心,因此,深得人民愛戴。
(3)正如武器既可以除暴安良,也可以助紂為虐,其本身沒有是非對錯,關鍵在于掌握武器的人是有意作惡還是一心向善。
(4)紅軍是窮人的隊伍,走到哪里就在哪里除暴安良,讓窮人過上好日子。
(5)李自成的義軍每到一處,都除暴安良,深受勞苦大眾的歡迎。
(6)勇敢是警察手中的槍,除暴安良。
(7)除暴安良是我們做市民的責任,行善積德是我本人的興趣,所以扶老太太過馬路我每個星期都做一次,如果是碰到國定假日的話,我還做兩、三次呢!
(8)除暴安良是我們做市民的責任,而行善積德也是我本身的興趣,所以扶老太太過馬路我每星期都做一次,星期天和公眾假期也有做三四次的。
(9)抗洪搶險你走在前線,除暴安良你奉為箴言,戍守邊疆你毫無怨言,保家衛(wèi)國你記在心間,親愛的軍人們,祖國人民是不會忘記你們的,愿你們節(jié)日快樂。
(10)后來劉香菲的那個從小就丟失了的弟弟海鴻以除暴安良的俠客身份出現(xiàn),也隨之引來了江湖上的一場腥風血雨。
(11)除暴安良繼大統(tǒng)之后,深知得人乃興國之本,曾令各地官員保舉孝悌、廉直、文學、政事方面的人才。
(12)此事不可,主公興仁義之兵,為百姓除暴安良,唯有仰仗信義來招攬俊杰,猶自唯恐招攬不到人才。
(13)他們練拳結社,扶攜相助,除暴安良,覺得民心。
(14)待學有所成之后,便游歷四方,做一些除暴安良、扶危濟困的俠行善舉。
(15)當選一盟主,約進退、行賞罰,戮力齊心進兵,為國除暴安良。
(16)更可怕的是,他在營造一種正義幻覺,把自己打扮成除暴安良、癉惡彰善的“英雄”。
(17)忠孝雙全的《花木蘭》蘊含著女性的獨立和自強,除暴安良的《功夫熊貓》被詮釋成動畫版的“阿甘精神”——中國元素的“逆向”國際化傳播,值得深思。
(18)俠客是單干戶,自由自在地除暴安良、快意恩仇;鏢師就不同了,他們服務于鏢局,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19)異入關已三年有余,除暴安良,人民悅服,聞得流言搖惑,心不自安,因上書乞請還都,親侍帷幄。
(20)做一名大俠,扶危濟困,除暴安良!
(21)給公子送上大大的錦旗,上面寫著‘替天行道,除暴安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