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詞典故:文明部文章(4)
【子虛】
《史記·司馬相如傳》:“上(漢武帝)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dú)不得與此人同時哉!(楊)得意曰:‘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上驚,乃召問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諸侯之事,未足觀也。請為天子游獵賦,賦成奏之。'上許,令尚書給筆札。相如以‘子虛'虛言也,為楚稱。‘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為齊難;‘無是公'者,無是人也,明天子之義。故空藉此三人為辭,以推天子諸侯之苑囿。其卒章歸之于節(jié)儉,因以風(fēng)諫。奏之天子,天子大說。”◆喻指優(yōu)美的文章。唐王維《戲贈張五弟諲三首》之二:“染翰過草圣,賦詩輕《子虛》。”另參見人物部·帝王“愛子虛”、政事部·議政“誦子虛”。
【平子賦】
《后漢書·張衡傳》:“(張)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衡常思圖身之事,以為吉兇倚伏,幽微難明,乃作《思玄賦》,以宣寄情志。”◆喻精美文章,或詠歸隱及哀愁。唐皇甫冉《館陶李丞舊居》:“詞藻世傳平子賦,園林人比鄭公鄉(xiāng)。”另參見人事部·雅逸“平子歸休”。
【梁園賦】
參見天文部·氣象“梁苑雪”。唐李商隱《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幸藉梁園賦,叨蒙許氏評。”
【鵩賦】
參見動物部·飛禽“賈鵩”。唐戴叔倫《過賈誼舊居》:“楚鄉(xiāng)卑濕以殊方,鵩賦人非宅已荒。”
【有道銘】
參見人事部·病死“郭泰碑銘”。清查慎行《外舅陸射山先生挽歌》:“世乏中郎筆,誰為有道銘?”
【劍閣銘】
《晉書·張載傳》:“太康初,至蜀省父,道經(jīng)劍閣。(張)載以蜀人恃險(xiǎn)好亂,因著銘以作誡曰:……。益州刺史張敏見而奇之,乃表上其文,武帝遣使鐫之于劍閣山焉。”◆詠蜀地。清錢謙益《繡斧西巡歌為徐季良先生作》之一:“胡床襆被蕭然去,片石留為劍閣銘。”
【山公啟】
參見政事部·議政“山公啟事”。唐張九齡《故徐州刺史贈吏部侍郎蘇公挽詞三首》之二。“本謂山公啟,而今歿始揚(y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