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莊子的成語典故
出自莊子的成語典故
成語典故大家都知道吧,那成語都有哪些典故呢?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帶來的出自莊子的成語典故的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出自莊子的成語典故1
朝三暮四
這個故事源于《莊子*齊物論》。
有一年碰上糧食欠收,養(yǎng)猴子的人對猴子說:“現(xiàn)在糧食不夠了,必須節(jié)約點吃。每天早晨吃三顆橡子,晚上吃四顆,怎么樣?”這群猴子聽了非常生氣,吵吵嚷嚷說:“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還沒晚上多?”養(yǎng)猴子的人連忙說:“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顆,晚上吃三顆,怎么樣?”這群猴子聽了都高興起來,覺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經(jīng)勝利了。
其實橡子的總數(shù)沒有變,只是分配方式有所變化,猴子們就轉(zhuǎn)怒為喜。那些追求名和實的理論家,總是試圖區(qū)分事物的不同性質(zhì),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象猴子一樣,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
朝三暮四的原意是指實質(zhì)不變,用改換名目的方法使人上當(dāng)。宋《二程全書•遺書•十八•伊川先生語》:“若曰圣人不使人知,豈圣人之心是后世朝三暮四之術(shù)也?”遺憾的是,后來應(yīng)用這個成語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處,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后者指的是戰(zhàn)國時期,秦、楚兩大強(qiáng)國對立,有些弱小國家一會兒倒向秦國,一會兒倒向楚國。就象十年前美蘇爭霸時期,有些非洲國家時而倒向美國,時而倒向蘇聯(lián)。朝三暮四本來與此無關(guān),但以訛傳訛,天長日久,大家也就習(xí)慣把“朝三暮四”理解為沒有原則,反復(fù)無常了。
成者英雄敗者賊
這個故事出于《莊子*盜跖》。
在春秋這個社會(其實不限于春秋),小的盜賊被抓起來,而竊國大盜卻成了諸侯。齊桓公小白殺了他的哥哥才當(dāng)上齊國的國君,當(dāng)上國君后又把嫂子據(jù)為己有。對這樣的人,著名的賢人管仲卻心甘情愿地輔佐他。齊國的大臣田常殺死了齊王,竊取了齊國,自己當(dāng)了齊王。對這樣的竊國大盜,圣人孔子也毫無愧色地接收了田常送給他的錢。要是議論起來,這種事情真是讓人不足掛齒,可是連圣賢都對他們沒有非議。其實這事有什么奇怪呢?《尚書》上說:“孰惡孰美?成者為首,不成者為尾。”
在后來的社會也是這樣。北宋蘇軾在《孔北海贊序》中說:“世以成敗論人物,故(曹)操得在英雄之列。”可惜的是,莊子、蘇軾這樣的大聲疾呼不常聽到。與此相對的一個成語是“不以成敗論英雄”。作此呼吁者多半是失敗的一方。國民黨被打敗,逃到臺灣。臺灣的報紙議論起來,就經(jīng)常用“不以成敗論英雄”這個詞。
實際上,公平地說,莊子的觀點有點脫離實際。俗話說“時勢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時勢”,英雄也好,平民也罷,都不能脫離當(dāng)時的歷史去看待他們,用今人的眼光去看四大發(fā)明,肯定覺得技術(shù)落后而不是先進(jìn),可在當(dāng)時的科學(xué)環(huán)境下,是非常了不起的大事。重要看這些英雄們是否促進(jìn)了社會的進(jìn)步,科學(xué)的發(fā)展,對當(dāng)時和后代的人民大眾是否做出了大的貢獻(xiàn)。
出自莊子的成語典故2
鵬程萬里/扶搖直上
這個故事出于《莊子*逍遙游》。
北冰洋里有條魚,名字叫做鯤,鯤的軀體,不知道有幾千里大。鯤后來變成一只鳥,名字叫做鵬。鵬就是傳說中的鳳凰。鵬的背就不知道有幾千里長。當(dāng)海風(fēng)吹起的時候,鵬就飛往南極。它乘著旋風(fēng)直飛上九萬里高空,鼓動雙翅,仿佛是遮住天空的云,濺起的水花,就有三千多里。
后來,人們把一個人有遠(yuǎn)大的前途叫做鵬程萬里,把仕途順利稱為扶搖直上。唐朝詩人李白曾說:大鵬一朝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我國領(lǐng)導(dǎo)人有起名為萬里的,就是根據(jù)這個典故,取鵬程萬里的意思。
記得故鄉(xiāng)有個村子叫“槐樹下”,村里的人都姓石。甲、乙兩戶人家同時生了兒子。還沒上戶口的時候,有一天,甲、乙兩家的母親(孩子的奶奶)在路上遇見了。甲母就問乙母:“你家孫子起的什么名字?”乙母說:“叫鵬飛。”甲母聽了搖搖頭說:“不好聽。鵬啊鵬的,跟打槍一樣。”乙母回家后連忙和家里人商量改名。過了幾天,兩家都去報完戶口了。甲母和乙母又在路上碰到。甲母問:“你家孫子現(xiàn)在叫什么名字了?”乙母說:“叫石磊。你家孫子呢?”甲母說:“我家孫子啊,他叫鵬飛。”這個鵬程萬里的名字就這樣被甲家騙去了。
無中生有
道家認(rèn)為世間萬物都是從“無”開始的。從“無”生出“有”,又從“有”發(fā)展成萬物。《莊子*齊物論》指出,小到生命,大到宇宙,都有一個開始,在開始之前有一個未曾開始的開始,還有連未曾開始都未曾開始的開始。宇宙之初的形態(tài)是“有”,在“有”之前是“無”,還有連“有”和“無”都沒有的“無”。忽然間有了“無”,不知道“有了‘無’”到底是“有”呢還是“無”。
這話聽起來有點玄。不過老子早就說過:“玄而又玄,眾妙之門。”道家認(rèn)為:“天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應(yīng)用到《易經(jīng)》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直至無窮。但是事物一開始,首先是“無中生有”。
莊子的“無中生有”理論,和現(xiàn)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論有相似之處。大爆炸理論認(rèn)為大爆炸是宇宙的起源,也是時間和空間的開始。在此以前(其實沒有什么以前),一切都是“無”。
道家對“無”非??粗亍@献釉f:一個車輪有三十根輻條,可是中間必須空出來,才好安放車軸。中間空出來的地方,看起來什么也沒有,可是正因為那兒什么也沒有,才有放置車軸的用處。一座房子中間必須留有空間,人才能住進(jìn)去。這個空間仿佛什么也沒有,可是如果沒有這個“什么也沒有”的空間,房子就不叫房子了。正是這個空間,使房子具有了人們建筑它時所要求的功能。事實上,房子的功能就在這個“無”上。
“無中生有”本來是道家的哲學(xué)思想,后來人們用它的字面意思,一般把無中生有形容為胡說八道。莊子對此也無可奈何。
東施效顰
古時候,越國有兩個女子,一個長得很美,叫西施,一個長得很丑,叫東施。東施很羨慕西施的美麗,就時時模仿西施的一舉一動。有一天,西施犯了心口疼的病,走在大街上,用手捂住胸口,雙眉緊皺。東施一見,以為西施這樣就是美,于是也學(xué)著她的樣子在大街上走來走去,可是街上行人見了她的這個樣子,嚇得東躲西藏,不敢去看她。后來人們就用“東施效顰”來比喻不知道人家的好處和本身的缺點在哪里,胡亂模仿。其中的“效”是“仿效”,“顰”是“皺眉”的意思
出自莊子的成語典故3
井底之蛙
一只青蛙,住一口井里。它高興時,在井里跳來跳去,天熱了,在水中游上游下,覺得很快活:我是井里的主人,多么逍遙自在!
它正在自得其樂的時候,忽然聽見有人在叫它。它抬起頭向井口一看,只見一只大海龜?shù)念^幾乎遮去了井口上的半爿天。只聽見大海龜問它:“青蛙老弟,你見過大海嗎?”青蛙說:“大海有我的井大嗎?海龜老兄,歡迎你下井來作客。”大海龜被它說動了心,真想下井去看看。可是,它左腿還沒跨進(jìn)井去,右腿的膝蓋已被井欄絆住了。于是,大海龜只好伏在井口上,告訴青蛙,海有多大、多深、多廣。 青蛙這才知道,井外還有這么大的天地。它又驚奇又慚愧,感到自己的見識太渺小了。
成語“井底之蛙”比喻見識短淺,卻又妄自尊大。
望洋興嘆
成語“望洋興嘆”出自莊子的《外篇•秋水》。故事說:秋天的大水按著時令到了,無數(shù)支流的水都灌進(jìn)了黃河。河面十分寬闊,水霧蒸騰,不論是河的兩岸,還是河心的沙洲,隔岸望去,簡直分不清岸上的是牛還是馬。這時呀,河伯欣欣然自我陶醉起來,認(rèn)為天下的美景,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了。
河伯順著水勢向東前行,到了北海,朝東一看,只見一片汪洋,無邊無際。到這時,河伯才開始改變他那洋洋自得的神態(tài),仰起頭來對著北海神無限感嘆地說:“俗話說:‘有的人懂得了一點道理,便以為沒有誰能比得上自己。’這正是批評我這種人的啊。我曾經(jīng)聽人說過,孔子的見聞學(xué)識不算多,伯夷的德行也沒有什么了不起。以前我不信這話,現(xiàn)在我見到了你的廣闊無邊,才知道這話是真的啊。我如果不到你這里來,那就糟了。我將永遠(yuǎn)被道德高尚、學(xué)問淵博的人所恥笑了。”
這個成語原指看到人家的偉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后來人們用它比喻做事力量不夠或條件不充分而感到無可奈何。
越俎代庖
相傳遠(yuǎn)古時候,在陽城有一位很有才能、很有修養(yǎng)的人,名叫許由。他在箕山隱居,人們都很敬佩他。
當(dāng)時堯帝想把帝位讓給許由,堯帝對他說:“你看,天上的日月已經(jīng)出來了,這時還不熄滅蠟燭的火光,它的光同日月比起來,太微不足道了!天上的及時雨已經(jīng)降落了,這時還要用人工去灌溉,難道不是徒勞嗎?先生很有才華,要是當(dāng)了帝王,一定會治理好天下。如果讓我繼續(xù)占著這個帝位,我心里覺得慚愧。請允許我把天下交給您吧!”
許由不愿接受帝位,連忙推辭說:“您已經(jīng)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了,我再來代替你,這是為什么?鷦鷯在森林里筑巢,占一根樹枝的地方就行了,鼴鼠在河邊飲水,頂多喝滿一肚子也就夠了。算了吧,我的君主!我要天下干什么用呢?廚師在祭祀的時候,又做菜,又備酒,忙得不可開交,可是掌管祭祀的人,并不能因為廚師很忙,忘記自己的本職工作,丟下手中的祭祀用具,去代替廚師做菜、備酒啊!你就是丟開天下不管,我也決不會代替你的職務(wù)。”說罷,許由就到田間勞動去了。
后人根據(jù)這個故事,概括出“越俎代庖”這句成語,用以比喻超出自己的職責(zé),越權(quán)辦事或包辦代替。這句成語也可簡寫為“代庖”、“庖代”。“俎”讀zǔ音,是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具,“庖”讀páo。音,不讀bāo音,當(dāng)“廚師”講。
這個故事出自《莊子•逍遙游》。書中說,“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邯鄲學(xué)步
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jīng)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么學(xué)什么,學(xué)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么模樣。
家里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認(rèn)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親戚、鄰居們說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jìn)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只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很美。他一聽,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后揚(yáng)長而去。
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來,這成了他的心病。終于有一天,他瞞著家人,跑到遙遠(yuǎn)的邯鄲學(xué)走路去了。
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看到小孩走路,他覺得活潑、美,學(xué);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wěn)重,學(xué);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xué)。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只好爬著回去了。
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xué)步”,比喻生搬硬套,機(jī)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xué)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yōu)點和本領(lǐng)也丟掉。
出自莊子的成語典故相關(guān)文章:
2.莊子寓言故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