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功近利的典故
急功近利是指急于求成,貪圖眼前的成效和利益。急功近利有什么精彩的典故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急功近利的典故,供大家閱讀!
急功近利的解釋
急功近利出自漢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卷九·對膠西王》,意思是急于求成,貪圖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急功近利的典故
董仲舒是西漢時期著名的哲學家和今文經(jīng)學大師,漢景帝時為博士官,以通曉《公羊春秋》聞名于世。他專心治學,三年不到花園游玩,很負盛名,當時的士人都以師禮尊奉他。
在漢武帝時期,因朝廷長期對外用兵和統(tǒng)治者的窮奢極欲,賦役日益苛重,致使百姓怨聲載道,封建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孕育著嚴重危機。漢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主張。漢武帝采納了他的主張,董仲舒也被派遣到諸侯王那里擔任了國相之職。但是沒過多久,董仲舒卻因才遭妒,備受其他官員的排擠,后因提出“災亂說”而被人誣陷有顛覆國家的意圖,差點被處死。漢武帝念及舊情,親自出面赦免了他。后來,漢武帝聽從丞相公孫弘的一間,將其派往膠西。讓他做了膠西王國相。
公孫弘與董仲舒同為儒學經(jīng)師。公孫弘擅長逢迎附和,深得漢武帝的器重,被任命為丞相。董仲舒卻時常不識時務(wù),正言直諫,漢武帝對他恨頭疼,所以敬而遠之。公孫弘一直以來都嫉妒董仲舒的才華,這次,他找到了機會,希望可以一舉鏟除董仲舒。舉薦,也是有計劃的謀殺。
膠西王是漢武帝的兄長,依仗自己是漢室宗親,有恃無恐,驕橫暴戾。之前,朝廷派去的國相統(tǒng)統(tǒng)被他以各種罪名斬殺,無一幸免。幸運的是,因為董仲舒的聲名與才學,膠西王不但沒有殺他,反而十分敬重他。有一次,膠西王對董仲舒說:“勾踐的賢明,加上范蠡(lí)、文種的才能,我認為這是越國的‘三仁’,你怎么看待這三仁呢?當初齊桓公有問題請教管仲,我的疑慮就由先生解決了。”
董仲舒回答說:“我才疏學淺,沒能力決斷大王的疑慮。雖然如此,大王向我提問,我不能不盡我所知回答。我聽說,過去魯國國君問柳下惠:‘我想攻打齊國,你看怎么樣?’柳下惠回答說:‘不行。’他退下來滿臉憂愁地說:‘我聽說,陰謀侵略鄰國的,不會向仁愛者討教,這次國君為什么問我呢?’可見,柳下惠連被問都覺得羞恥,更別說參與討伐齊國了!由此看來,越國本來就沒有一個‘仁’,哪來的‘三仁’?所謂仁人,是‘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端正自己奉行的道義而不謀求眼前的小利,修養(yǎng)自己信奉的理念而不急于取得成果)的仁。致力于以德教化民眾而使社會風氣大變,才是仁的最高境界,堯、舜、禹就是榜樣!”
急功近利的造句
1、在我們享樂主義文化的影響下,我們變得急功近利,不指望對事物作深入的探尋。
2、我們很多人的問題在于急功近利,我把這歸咎于尋求捷徑(速成),即時滿足的社會文化。
3、巴菲特先生是眾所周知的長線投資者,而不是急功近利,那么他一定是從BYD這些大寫字母中看到了什么。
4、但對一些企業(yè)主而言,全權(quán)掌控企業(yè)比接受急功近利的誘餌更有好處。
5、他們采取的方法與我們教育或者技能發(fā)展無關(guān),相反,是從我們的懶惰和我們急功近利的心理下手。
6、人們往往容易急功近利,被房地產(chǎn)投資的各種“快速回報”承諾所誘惑。
7、他們會針對你所提出的指標,找到一些急功近利的方法來完成,但忽視了你真正想讓他們做的事情。
8、如果你研究商業(yè)失敗的根源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這種急功近利的傾向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在其中。
9、這起事件已經(jīng)成為中國媒體關(guān)注的焦點,一連串的食品安全丑聞背后,散漫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營方式、急功近利過度使用化肥的現(xiàn)狀被揭露。
10、我們還將把高層主管的薪資與長期業(yè)績掛鉤,獎勵明智的決策而不是貪婪的急功近利行為。
11、根據(jù)最新報告(該報告批評了當前教育對急功近利的癡迷從而導致對科學課教學的桎梏)表明,科學課需要更多的動手實驗。
12、時間和預算限制常常使團隊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而方法也會因此而失去作用。
13、畢竟,吉利是個急功近利的汽車生產(chǎn)商。
14、頗有一些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
15、基于上述問題,我們認為政府首先要轉(zhuǎn)變自身存在的急功近利的思想。
16、第一,利用利益的誘惑,對消費者采取鋪天蓋地的廣告攻勢,選取發(fā)行量大的大眾媒體夸張式宣傳,急功近利。
17、從政府管理部門到學校、家長急功近利思想嚴重,教育理念落后,使得我們的教育缺乏人性的光輝。
18、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導致了學生作文目標的錯位,扼殺了學生個性的同時也湮滅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急功近利的典故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