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存空間和內存是什么?
儲存空間和內存是什么?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解釋一下兩者的區(qū)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儲存空間和內存是什么?
存儲空間,指數據存儲所需要的介質。
物理地址的集合稱為物理空間,也稱存儲空間,即某個存儲設備的總容量,如256MB的內存、128MB的U盤、80GB的硬盤等。
內存是計算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因此內存的性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內存(Memory)也被稱為內存儲器,其作用是用于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盤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只要計算機在運行中,CPU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調到內存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后CPU再將結果傳送出來,內存的運行也決定了計算機的穩(wěn)定運行。 內存是由內存芯片、電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組成的。
在計算機的組成結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儲器。存儲器是用來存儲程序和數據的部件,對于計算機來說,有了存儲器,才有記憶功能,才能保證正常工作。存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主存儲器又稱內存儲器(簡稱內存,港臺稱之為記憶體)。
內存又稱主存,是CPU能直接尋址的存儲空間,由半導體器件制成。內存的特點是存取速率快。內存是電腦中的主要部件,它是相對于外存而言的。我們平常使用的程序,如Windows操作系統(tǒng)、打字軟件、游戲軟件等,一般都是安裝在硬盤等外存上的,但僅此是不能使用其功能的,必須把它們調入內存中運行,才能真正使用其功能,我們平時輸入一段文字,或玩一個游戲,其實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就好比在一個書房里,存放書籍的書架和書柜相當于電腦的外存,而我們工作的辦公桌就是內存。通常我們把要永久保存的、大量的數據存儲在外存上,而把一些臨時的或少量的數據和程序放在內存上,當然內存的好壞會直接影響電腦的運行速度。
只讀存儲器(ROM)ROM表示只讀存儲器(Read Only Memory),在制造ROM的時候,信息(數據或程序)就被存入并永久保存。這些信息只能讀出,一般不能寫入,即使機器停電,這些數據也不會丟失。ROM一般用于存放計算機的基本程序和數據,如BIOS ROM。其物理外形一般是雙列直插式(DIP)的集成塊。
隨機存儲器隨機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表示既可以從中讀取數據,也可以寫入數據。當機器電源關閉時,存于其中的數據就會丟失。我們通常購買或升級的內存條就是用作電腦的內存,內存條(SIMM)就是將RAM集成塊集中在一起的一小塊電路板,它插在計算機中的內存插槽上,以減少RAM集成塊占用的空間。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內存條有1G/條,2G/條,4G/條等。
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也是我們經常遇到的概念,也就是平常看到的一級緩存(L1 Cache)、二級緩存(L2 Cache)、三級緩存(L3 Cache)這些數據,它位于CPU與內存之間,是一個讀寫速度比內存更快的存儲器。當CPU向內存中寫入或讀出數據時,這個數據也被存儲進高速緩沖存儲器中。當CPU再次需要這些數據時,CPU就從高速緩沖存儲器讀取數據,而不是訪問較慢的內存,當然,如需要的數據在Cache中沒有,CPU會再去讀取內存中的數據。物理存儲器物理存儲器和存儲地址空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是由于這兩者有十分密切的關系,而且兩者都用B、KB、MB、GB來度量其容量大小,因此容易產生認識上的混淆。初學者弄清這兩個不同的概念,有助于進一步認識內存儲器和用好內存儲器。
物理存儲器是指實際存在的具體存儲器芯片。如主板上裝插的內存條和裝載有系統(tǒng)的BIOS的ROM芯片,顯示卡上的顯示RAM芯片和裝載顯示BIOS的ROM芯片,以及各種適配卡上的RAM芯片和ROM芯片都是物理存儲器。存儲地址空間是指對存儲器編碼(編碼地址)的范圍。所謂編碼就是對每一個物理存儲單元(一個字節(jié))分配一個號碼,通常叫作“編址”。分配一個號碼給一個存儲單元的目的是為了便于找到它,完成數據的讀寫,這就是所謂的“尋址”(所以,有人也把地址空間稱為尋址空間)。地址空間的大小和物理存儲器的大小并不一定相等。舉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某層樓共有17個房間,其編號為801~817。這17個房間是物理的,而其地址空間采用了三位編碼,其范圍是800~899共100個地址,可見地址空間是大于實際房間數量的。對于386以上檔次的微機,其地址總線為32位,因此地址空間可達2的32次方,即4GB。(雖然如此,但是我們一般使用的一些操作系統(tǒng)例如windows xp、卻最多只能識別或者使用3.25G的內存,64位的操作系統(tǒng)能識別并使用4G和4G以上的的內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