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懷孕少女全網征“爹”,真相曝光后,我看吐了......
18歲懷孕少女全網征“爹”,真相曝光后,我看吐了......
1
這世界,真是越來越魔幻。
剛成年的小女生,竟懷著孕,在網上替孩子“征新爸爸”。
據女生描述,她此前也并不好過:
13歲就輟學出來打工,今年18歲。
前男友是學生,一直供吃供喝。
懷孕后被棒打鴛鴦,自己無力撫養(yǎng),打算找“接盤俠”。
很快,“接盤俠”出現(xiàn)。
兩人同居,男方還添置了新空調。
可沒過多久,男方又嫌棄她總是把家里弄得亂糟糟,要求她離開。
她只好繼續(xù)尋找下一個“新爸爸”。
語氣輕快,似乎完全不當一回事。
而更令蔣叔擔心的,是她肚子里的孩子。
年輕懵懂的母親,陌生的后爸。
就如網友所言:一出生就是地獄難度。
整個故事看下來,懷孕生子對她來說,仿佛只是去菜市場買棵青菜那么簡單。
簡直三觀盡毀。
而行為背后代表的思想觀念,更是細思極恐。
曾看過一個韓國綜藝,嘉賓全都是未成年父母。
其中不乏17歲就生二胎的小媽媽。
她們明明還是個孩子,卻要去照顧另一個孩子。
在節(jié)目開始之初,小媽媽們還大言不慚:
“希望破除大家對未成年父母的偏見?!?/p>
“我即使當了爸媽也可以活得很好?!?/p>
“我也有很認真在生活?!?/p>
在交談中,蔣叔發(fā)現(xiàn)她們有個共同點:
因為對兩性的認知不足,沒有做好防護和準備,猝不及防迎來了小生命,最后只能坦然接受這個事實。
有嘉賓問:“為什么決定生下孩子?”
其中一位育有2歲孩子的媽媽說:
“我已經做好了所有的避孕措施,但依然懷孕,我覺得孩子的到來是命運的安排?!?/p>
順便說一句,她所說的避孕措施,是體外she精……
這些狼虎之詞,讓蔣叔目瞪口呆。
論草率,怕是沒人敢跟她們爭第一。
孩子們根本不知道生養(yǎng)一個孩子有多難,就草率做出決定。
更不會知道,她們往后的人生,將為此刻的無知和沖動買單。
2
隨著深入拍攝,這些年輕爸媽真實的生活情景被還原。
節(jié)目中,有一對中韓高中生父母,澤蓋和書賢。
男生中國人,轉學到女孩班級,相愛后偷嘗禁果,有了孩子。
得知懷孕后,兩家人見了一面。
男方父親出資租了個小房間。
空空蕩蕩,沒有任何家具和家電,連吃飯的桌子也沒有。
為了撫養(yǎng)孩子,二人放棄了學業(yè),當起了新手爸媽。
沒有經濟來源,他們只能去最便宜的批發(fā)商店購買嬰兒用品。
小姑娘為了幾塊錢,和店家爭得面紅耳赤。
因為她身上確實沒錢。
而這還只是開始。
這對小爸媽的“困境”層出不窮。
本來蜜里調油的兩人,生完孩子后,常常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開交。
甚至被爆出書賢因產后抑郁癥想傷害孩子和丈夫,二人鬧到要離婚。
幸福生活的幻想被打破,只剩下面紅耳赤的爭吵。
過早成為父母,除了對生活的不可控,還有被徹底改寫的人生道路。
另一位小媽媽敏雅,在發(fā)現(xiàn)懷孕前,滿心期待考上空乘學校,成為一名空姐。
懷孕后,她沒有參加高考,而是成為全職媽媽。
丈夫因學歷低,只能去干一些體力活。
兩人就這樣捉襟見肘地生活著。
在孩子的周歲宴上,敏雅的同學來為她慶祝。
看著自己身邊的朋友都考上了大學,實現(xiàn)了夢想。
而敏雅自己,該讀的書沒讀,不僅空乘夢碎,還從此被困在這一畝三分地里。
不知道當時她的心里,是否有過一絲后悔。
當無憂無慮的高中生,父母替你負重前行。
但一旦為人父母,你就得獨自負重前行。
3
不止韓國,在我國,未成年生子的案例比比皆是。
雖然他們還是個孩子,卻已經提前跨入成年人的隊伍。
2015年《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顯示:
95后群體第一次戀愛時間平均在12.67歲,
而被調查的對象中有超過一半的人(51.09%)在18歲之前就有過初戀,
95后首次性行為平均在17.71歲左右。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央視曾曝光過一批“早孕網紅”——
14、15歲的女孩,在社交平臺上扎堆“曬娃”。
外人看起來不可理解,她們卻甘之如飴。
比如,一位99年小女孩,在18歲時就已經是個三胎媽媽。
在初中時就生下大女兒。
一年四季,肚子都沒空過。
還有一位小媽媽,在介紹中寫著“02年寶媽、95年寶爸、15年寶寶”。
按照時間反推,她12歲時就已經懷孕。
有的甚至放出“全網最小二胎媽媽”的噱頭,暗暗攀比誰生得更多、生得更早。
這些未成年媽媽大多生活在農村或小城鎮(zhèn),早早輟學生子,多數(shù)是奉子成婚。
她們社交面窄,生活單調,渴望被關注。
當發(fā)現(xiàn)“低齡媽媽”的身份能引發(fā)關注時,她們掀起了爭當“全網最小媽媽”、“全村最小媽媽”的風潮。
全然沒有考慮過,孩子出生后,自己該如何自處,又該如何去把他撫養(yǎng)成人。
只怕到時候,不是人人都能支付得起這筆昂貴的“學費”。
4
性,如同洪水,宜疏不宜堵。
所以,在孩子有苗頭之前,一定要把“性”攤開來說。
2020年,《柳葉刀》做了一項調研,結果顯示中國未成年少女生育率為9.2%;
也就是說,在我們不知道的角落里,有83萬未成年少女,已經早早輟學,成為人母。
如果在孩子們年幼時,父母沒有對他們普及正確的性別教育,而是任由其自我探索。
等他們進入青春期時,就容易因為好奇和無知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
前一秒還是懵懂的孩子,下一秒成為了懵懂的父母。
其實作為過來人,我們都應該明白:
到了一定的年齡,遇到讓你怦然心動的人,從而萌生談戀愛的念頭,是每個正常生物都具備的天然屬性。
而青春期孩子隨著性意識的逐漸覺醒,戀愛是一種很正常的情感。
但是重點在于父母要怎么引導和教育。
在社會學里,有一個著名的“標簽理論”。
這個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有犯錯的傾向,但決定初次越軌后能否重回軌道的關鍵因素,便是外界貼“標簽”這個行為。
就像未成年人懷孕這件事。
如果在面對孩子的世界時,成年人能多一點溝通和關注,而不是擺出責難、懲罰的姿態(tài)。
說不定,世界上會少一個受苦的小孩。
蔣叔依然希望,可以有更多人關注未成年人的性教育。
別再讓性無知,毀了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