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神曲讀后感
《神曲》分三部,分別是地獄、煉獄、和天堂。讀了神曲之后,大家的閱讀感悟都有些什么呢?來看看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神曲讀后感,希望你有所收獲。
神曲讀后感篇一
《神曲》從頭至尾都充滿象征的意義。一般認為:開頭的黑森林象征著中世紀政局的黑暗。獅子象征殘暴的封建統(tǒng)治者,豹指逸樂好財?shù)恼我靶募?,母狼指貪婪的教會,也是羅馬教皇的象征。維吉爾對但丁說:“你應當另尋一條出路;因為那只母狼決不讓一個人經(jīng)過那里,除非把它殺掉。它的性質非常殘酷,肚子從來沒有飽足的時候,愈加吃得多,反而愈加饑餓。”這和但丁一貫反教皇的思想是一致的。同時母狼是羅馬城徽的標志(相傳羅馬城始祖羅姆魯斯是母狼乳大的),加上教皇住在羅馬,但丁用母狼暗指羅馬不無道理。
維吉爾是人智(理性)的代表,貝亞德為神智(信仰)的化身。“地獄”象征黑暗社會,“天堂”為理想境界,“凈界”是人類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經(jīng)的痛苦歷程。幽明三界的旅行是“人類精神”由罪惡到凈化直至幸福之境的發(fā)展過程。
至于作品中具體人物象征更多。如《凈界》第一篇中看守大海的伽東是“意志”的象征,因為他生前寧可犧牲生命,也不愿失去自由。第29篇中半鷹半獅的怪物象征耶穌,言其“人而神”也;他拉的“車子”象征教堂。在車子右邊起舞的三位貴婦象征神學上的三種美德:白色為信仰,綠色為希望,紅色為慈愛。在車子左邊起舞的四個貴婦象征行為的四種美德:謹慎、正義、勇敢、節(jié)制。其中一女子有三只眼睛在前面作引導,代表過去、現(xiàn)在、未來。詩中幽明三界色彩和情調截然不同,象征著人處于不同的精神境界。《地獄》黑暗陰森,精神痛苦;《凈界》柔和平靜,心情舒坦;《天堂》絢爛明麗,使人賞心悅目。
誰能想到這樣一部被稱為偉大的作品的寫作初衷竟然是為了一位心儀的女子,還是單相思。一開始會被他那份感情打動,可是又不禁會想,但丁一生都在愛慕著思念著那位叫貝雅特麗齊的女子,頌揚她的文學作品那么的多,對他那位從未在作品中提到過的妻子來說,她又是否知曉,又是否會覺得難過。如果當時他能夠和心愛的貝雅特麗齊在一起,是不是還會有這種濃重的愛意敬意,是不是還會有這部曠世之作?;蛟S得不到的才是最美的,或許也就是這種浪漫、這種矛盾的因子才能使得他寫出這樣的作品吧。
《神曲·地獄篇》是好讀的,一是因為田德望先生的譯本是更通俗易懂的散文體,二是因為每一曲(章)的篇幅其實不長,而且容易跟著但丁的描寫來想象他筆下的那個地獄,想象所有的情景和人物。但《神曲》又是不好讀的,畢竟但丁有著豐富的地理、歷史、宗教知識,每曲(章)雖短,卻要求你有充分的知識儲備,還有甚至比正文還大篇幅的注釋,看著看著真的會忍不住停下來喘口氣,甚至要打開百度在旁邊以便隨時長知識,也是讓人醉了。
神曲讀后感篇二
有一種說法是,一本書的序幾乎就提煉了這本書的中心思想,寫讀后感最好就是先看序。抱著這樣的想法于是我翻開了《神曲·地獄篇》譯本序,卻發(fā)現(xiàn)其實這篇長達27頁的序更著重于刻畫一個立體形象的但丁。
現(xiàn)在腦海中的但丁,應該是一個眼神堅定,有硬朗的臉部輪廓,卻又有因當騎士而留下的傷疤的迷人意大利男子吧。他有政治理想,對黑暗現(xiàn)實不滿,對理性的初識,肯定意大利俗語的作用,用文學作品來揭露現(xiàn)實、喚醒人心等等,這種形容怎么好像很熟悉,讓人怎么能不想起我們更為熟悉的魯迅先生。他們同樣處于黑暗混亂的時代背景之下,他們同樣探討民族的命運,探討時代的發(fā)展,兩個人在時空上雖相差了好幾百年,但思想上卻有出奇的一致性。魯迅先生應該是多少有受到但丁的影響吧,雖然他曾說:“在年輕時候,讀了偉大的文學者的作品,雖然敬服那作者,然而總不能愛的,一共有兩個人,一個是陀斯妥耶夫斯基,還有一個,就是但丁。”在當時黑暗的時代背景下,他一定也想起了《神曲》中所提到的地獄。
傳說中的“地獄”、“凈界”、“天堂”是個什么形狀?住著什么樣子的靈魂?過著什么樣的生活?誰也不明白,但丁則通過自己的想象作出了回答。
詩中的“地獄”,形似一個上寬下窄的漏斗,內分九圈,罪惡的靈魂便分布在九圈中受苦,越向下,罪孽越深。在但丁想象中地獄入口處在北半球,以耶路撒冷為頂點,直插入地心。在地獄最深處住著反叛上帝的魔鬼--撒旦。那兒有一條狹窄小路,可通往南半球。故但丁從北半球進入地獄,而從南半球出來。
“凈界”在但丁想象中是在南半球的海中,那兒人是不能去的。凈界是一座可分七層的平頂山。這是靈魂洗滌罪孽的地方,只有在凈界洗滌了人類七種罪惡:驕、妒、怒、惰、貪財、貪食、貪色之后,才是純潔的靈魂,才可進入天堂。凈界由底層到上層均有階梯相通,巖石小徑崎嶇難走,越往上越狹(與地獄相反)。但丁和貝亞德在山頂--“地上樂園”相會為全詩高潮。
“天堂”在傳說和人們想象中,沒有但丁設想的天堂復雜。但丁把天堂分作九重,天層越高,居住在那里的靈魂越純潔。每重天都是透明的氣體和光,神的形體是看不見的,他們只是一片光明。在九重天之上有一天府,為純潔靈魂居住地,稱為“幸福者的玫瑰”。但丁的天體學說是把地球當作宇宙中心,各大行星都是圍繞地球轉的(其中包括太陽),這是錯誤的。它與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的宇宙以太陽為中心的學說相矛盾。通過想象,但丁把基督教的信仰具體化和形象化了。
神曲讀后感篇三
他把這三部詩歌的內容描寫的好似中國民間相傳的十八層地獄一樣。但丁將自己做為主人公,積聚幻想地編譯了《神曲》的故事情節(jié)。
讀過《神曲》之后,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悲哀,人類的悲哀、社會的悲哀、活著的悲哀。我開始矛盾,如果有地獄就會有天堂,即然要人在死掉之后去陰間為活著所做的錯事受罰,為什么天使神仙們不在他活著的時候給予明示呢?錯,應該是女媧的錯,她在造人的時候就不應該讓人類有思維,不應該讓人類有"痛覺"跟七情六欲。錯的應該是宙斯,他應該在人類知道善、惡、美、丑的時候就將人類滅絕,這樣也省著他在后來的日此文來源于文秘寫作網(wǎng)里生氣。我不明白為什么但丁要以《神曲》來為此書命名,名此文來源于文秘寫作網(wǎng)和內容的差別太大了。但丁將自己描寫成迷路在昏暗森林中,想前往天堂的人。
他要經(jīng)歷〈地獄〉的每一層,而〈地獄〉的每一層都象一個刑場,正在"受刑"的人的靈魂在為活在世間時犯的錯受刑。精神上的、肉體上的…人活在世上怎么能沒做錯過事呢!如果神靈們的職責就是對死去的人施刑,那神靈也是有罪的,為什么對人類不能寬恕些呢?然后是〈炬獄〉,這里的靈魂們也有錯,只是程度較勁或是已經(jīng)悔晤,然后在這里懺悔、洗過。當洗過罪刑之后,上升到天堂。在天堂里有上帝,有天使和善良的人的靈魂。詩中說,天堂天九層,也就是西文神話中的九重天吧!我很想知道上帝在干什么!在看人類在地球上與病魔斗爭嗎?!還是在戲曰:人類之間的戰(zhàn)爭是場電動游戲?!但丁出身貴族家庭,我想這種悲觀的想法是當時的社會和歷史的發(fā)展造成的吧!那是一個變革的時代,經(jīng)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將人們區(qū)分出等級和階級,而資本的積疊過程又將人們劃分等級的過程變得更加赤裸更加惡毒。也許但丁當初想借用《神曲》中贖罪的地獄來告戒人們應多行善事吧!可惜的是它沒有改變當時的人的心,也沒有感動上帝。
人類的剝削在繼續(xù),社會的墮落在繼續(xù)。
神曲讀后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