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篷船讀后感
烏篷船讀后感
《烏篷船》是現(xiàn)代著名散文家周作人寫的一篇書信體散文。讀者讀了,有何感想?來看看學(xué)習(xí)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烏篷船讀后感,希望你有所收獲。
烏篷船讀后感篇一
著名作家周作人先生近年再度紅火。走紅網(wǎng)絡(luò),走紅校園。故我也去找了他的代表作《烏篷船》來欣賞。
我一看,十分失望。文章很短,我勉強看完的。心想,這是不是他的涂鴉之作啊,“究竟知道一點情況”,“不必啰嗦地多講”,“所以我就可以不說了”,“不過你總可以不必去坐”,簡直有些文理不通,前后又自相矛盾,再說,你寫信給朋友,到底要介紹你家鄉(xiāng)的什么情況,總得讓人家子榮君有些獲益吧。心底下暗暗嘀咕,寫得太碩了,還沒有那些非著名作家寫得好。他要不是魯迅的弟弟,誰會注意到他這樣的散文。不是礙著魯迅面子,誰會來捧它?天知道那些粉絲中,又有多少是居心叵測,打著自以為得計的小九九,趨炎附勢,借船出海。抬舉他是假,顯擺自己為真。請名人唱戲,搞經(jīng)濟搭臺。
還有將它編入了世界最美散文,當(dāng)然這些人是為了自己的票房價值,我連電影和出版都混為了一談。還不知有沒有稿費給他家里。偷書不是賊。盜版很風(fēng)行。不過也真是好像有點故意在諷刺他了。其實,早在我們上語文課時,老師就說過了,他們兄弟不睦,是兩個陣營的人,一個是革命者,一個是漢奸,而且是日本漢奸,要知道中國人有多恨日本人啊,你還去做他們的漢奸,你還討日本女人做老婆,你是魯迅先生的老弟呢,你真是不得了了。
可是為什么,心里老記掛著這篇散文。是因為想探究一下,它為什么會走紅嗎?是想了解一下,是些什么人在喜歡它嗎?畢竟他是散文大家,已屬蓋棺定論,這又是譽為代表作的。于是乎反復(fù)看了好幾遍。網(wǎng)上有很多的評論,評論比文章好看。真的有人質(zhì)疑他人品罵他漢奸呢。但更多的是欣賞,贊嘆,欽佩和敬佩。
說它平和沖淡,清雋幽雅者眾。說它平淡如水,自然如風(fēng)。
1926年11月作者寫這篇文章時,中日未曾交惡,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還沒有發(fā)生。二戰(zhàn)時期日本的侵華戰(zhàn)爭,始于1931,終于1945。而他早在辛亥革命之前的宣統(tǒng)元年即1909年,就已經(jīng)和日本女子羽太信子結(jié)婚了。那語文老師乃信口雌黃。他不久后也被打倒在地,罪名是漏網(wǎng)地主子弟,被紅衛(wèi)兵關(guān)了數(shù)月禁閉。
那么,子榮君是誰?應(yīng)該是他的一位朋友。聽名字好像也是個日本人?
啊,原來,子榮是周作人先生的筆名,他的《烏篷船》,是寫給自己的。
烏篷船讀后感篇二
周作人的這篇文章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它很恬淡,這是一封寫給友人的書信。友人去自己的故鄉(xiāng),作者寫這封信作指導(dǎo),他沒有過多介紹很多當(dāng)?shù)氐娘L(fēng)土人情,因為那是寫不盡的,“你到那里一看也就會明白的。”而是說了一種很有趣的東西,這便是船,這種代步工具在周作人筆下完全成了一種消遣悅樂心情的工具,在信中他這樣寫到:“你坐在船上,應(yīng)該是游山的態(tài)度,看看四周物色。隨處可見的山,岸旁的烏桕,河邊的紅蓼和白蘋,漁舍,各式各樣的橋,困倦的時候睡在艙中拿出隨筆來看,或者沖一碗清茶來喝喝。”我想,若是我,也會選擇這種方式。我羨慕,希望,追求。因為早已厭了這種鋼筋水泥的生活和車水馬龍的繁忙,烏煙瘴氣的污染,如果城市中真有這樣的綠洲,我會一輩子不離開這樣的城市,因為里面有我要的恬淡和平靜。可惜,這座城市被時尚和前衛(wèi)沖刷得太厲害,無時不刻都在改變它的風(fēng)格,使得原汁原味的風(fēng)格不復(fù)存在,它早已不再是若干年前的小漁村了。
夜晚夜深人靜之時,會失眠,有人會用現(xiàn)代科技的睡眠,如吃安眠藥,或喝牛奶,而我,如果可以,想去烏篷船里躺著,因為周作人的信中提到“夜間睡在艙中,聽水聲櫓聲,來往船只的招呼聲,以及鄉(xiāng)間的犬吠雞鳴,也都很有意思。”
提及故鄉(xiāng),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浮現(xiàn)在腦海中的會是白墻綠瓦,青苔石板路,清晨濕漉漉的石板路上有青壯年挑著扁擔(dān)上集市,雞犬椎鳴……至少,對于我來說,若不是自己的故鄉(xiāng),別人的故鄉(xiāng)應(yīng)該會是這種情形吧!這種想法好象和現(xiàn)代社會脫節(jié)了,因為事物的發(fā)展是變化的。那一年,我們匆匆揮別故鄉(xiāng)。像一只候鳥,在一個陌生的村莊和都市里撲騰,不經(jīng)意,許多年便無影無蹤。突然發(fā)現(xiàn),我們再也無法長久駐留于故鄉(xiāng),但是,故鄉(xiāng)成了我們無法忘記的紀念。那熟悉的鄉(xiāng)音俚語,那熟悉的一草一木,那些親密無間的故交知己,一想起來就另人心旌搖動。我們的心始終跋涉在回鄉(xiāng)的路途中……
烏篷船讀后感篇三
我以前,不會寫也寫不出一篇讓人記憶深刻的文章??墒且凰?ldquo;烏篷船”卻慢慢駛?cè)肓宋业囊曇爸?.....
“篷是半圓的,用竹片編成,中夾竹上涂黑色。在兩扇定篷之間,放著一扇遮陽,也是半圓的,木作格子,嵌著一片片小魚鱗,徑約一寸,頗有些透明……”
整個一艘烏篷船,便活生生地出現(xiàn)在眼前。我再寫作文時,就知道要簡單明了。讓人一看便覺得寫得很美,可以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這樣,才可以讓人百讀不厭。就想讓人亟不可待去試一試,描寫得還要細致,抓住每一個小細節(jié)。我每次寫作文都按照這些去寫,作文果然提高了一些。真要感謝烏篷船,也要感謝它的作者周作人。
你坐在船上,應(yīng)該是游山的態(tài)度,看看四周景色,隨處可見的山,岸旁的烏柏,河邊的紅寥和白殤,漁舍,各式各樣的橋,困倦的時候睡在倉中拿出隨筆來看,或是沖一杯清茶喝。
這段是浙東的景物描寫。文中描述的故鄉(xiāng)的點點滴滴和鄉(xiāng)土風(fēng)情,總是躍然紙上。寫任何景物都要盡力把它們寫活了,給人一種呼之欲出的感覺,那肯定是再好不過。寫的東西還要注意融入自己的情感。就像這段,故鄉(xiāng)像肉體上一種擦不去的符咒。不過閃耀的靈光,如影隨形。我有試著這樣做,作文又提高了一些,真是感謝周作人。
但是令我詫異的是,一個開頭,一個結(jié)尾。“子榮君”“豈明于十五年十一月十八日夜,于北京。”
子榮就是周作人的筆名,也就是說這是一篇給自己的文章。他在文中極力淡化對故鄉(xiāng)的眷念,卻在另一方面表現(xiàn)出對家鄉(xiāng)草木,風(fēng)土熟悉至入微的思念,凸現(xiàn)著感情的豐膄沉眷,顯示一股深情。
他能面對自己的不足,在文中指出。我為什么不能這樣做呢?我可以把缺點寫在信或者作文上,發(fā)送給自己。這樣不僅可以改正自己的缺點,還有利于提高作文能力。真感謝周作人。
我現(xiàn)在的作文有所提高,這不僅僅是那一邊《烏篷船》,更是那一種敢于面對自己的精神,一直鼓勵我。
幾十年后,有一位學(xué)生念道:“夜間睡在輪中,聽水聲櫓聲,來往船只的招呼聲,以及鄉(xiāng)間的犬吠雞鳴,也都很有意思。雇一只船到鄉(xiāng)下去看廟戲,可以了解中國舊戲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動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覺得也算是理想的行樂法。”
烏篷船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3.周作人散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