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琵琶行的讀后感
關(guān)于琵琶行的讀后感
《琵琶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在秋天,與潯陽江上聞人彈琵琶,感傷不已而寫的一首詩。我們感受到詩人的哀傷之情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琵琶行讀后感,一起來看看。
琵琶行讀后感篇1
自幼聰慧的白居易,15、16歲時,立志應(yīng)進士舉,刻苦讀書,口舌成瘡,手肘成胝。后來,父死母病,靠長兄白幼文的微俸維持家用,奔波于鄱陽、洛陽之間,生活比較艱苦。貞元十六年,白居易29歲,進士及第。元和六年,白居易因母喪居家,服滿返京任太子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兩河藩鎮(zhèn)割據(jù)勢力聯(lián)合叛唐,派人刺殺主張討伐藩鎮(zhèn)割據(jù)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率先上疏請急捕兇手,以雪國恥。但卻被腐朽的官僚勢力攻擊為越職言事,便捏造“傷名教”的罪名,說白居易在母親喪失時還寫賞花詩,因此將他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這對他是個沉重的打擊。
這首《琵琶行》是白居易到江州后的第二年寫下的。詩中通過一個擅奏琵琶的長安名妓淪落江湖的不幸身世,一句“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寄托了自己(江州司馬)政治上失意的苦悶。中唐時期的社會生活,現(xiàn)實的黑暗河人民的痛苦,宧官的飛揚跋扈,就連“老大”也要“嫁作商人婦”,“杜鵑”亦啼血,猿亦哀鳴,只怕奏琵琶者此行亦掩泣,聽著更甚青衫濕!
誰人不想憑借自身努力平步青云呢?然而,眾觀千萬事,事事鎖深秋,只要能自保一身清廉阿政,何必耿耿于懷那功名立祿以及世人膚淺可笑的寸光鼠目呢?
琵琶行讀后感篇2
《琵琶行》作于他貶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著敘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涼身世,抒發(fā)了作者個人政治上受打擊、遭貶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這里,詩人把一個倡女視為自己的風塵知己,與她同病相憐,寫人寫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和為一體,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尋常的感染力。
詩前的小序介紹了長詩所述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以及琵琶女其人,和作者寫作此詩的緣起,實際上它已經(jīng)簡單地概括了后面長詩的基本內(nèi)容。左遷:指降職、貶官。湓浦口:湓水與長江的匯口,在今九江市西。京都聲:首都長安的韻味,一方面指曲調(diào)的地域特征,一方面也是指演技高超,非一般地方所有。善才:唐代用以稱琵琶演奏家。命酒:派人整備酒宴。憫然,傷心的樣子。恬然:安樂的樣子。遷謫意:指被降職、被流放的悲哀。作者說他被貶到九江一年來,每天都很快樂,只有今天聽了琵琶女的演奏,才勾起了他被流放的悲哀。
琵琶行》全詩共分四段,從“潯陽江頭夜送客”到“猶抱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為第一段,寫琵琶女的出常其中的前六句交代了時間,這是一個楓葉紅、荻花黃、瑟瑟秋風下的夜晚;交代了地點,是潯陽江頭。潯陽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潯陽江頭也就是前邊序中所說的湓浦口。交代了背景,是詩人給他的朋友送別。離別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沒有個歌女侍應(yīng),當然就更加顯得寂寞難耐了。這里面“主人下馬客在船”一句句法稍怪,其意思實際是主人陪著客人一道騎馬來至江邊,一同下馬來到船上。“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這里的景色和氣氛描寫都很好,它給人一種空曠、寂寥、悵惘的感覺,和主人與客人的失意、傷別融合一體,構(gòu)成一種強烈的壓抑感,為下文的突然出現(xiàn)轉(zhuǎn)機作了準備。其中蹬后八句是正面寫琵琶女的出場:“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聲音從水面上飄過來,是來自船上,這聲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們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了,他們一定要探尋探尋這種美妙聲音的究竟。“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這里的描寫非常細致。由于這時是夜間,又由于他們聽到的只是一種聲音,他們不知道這聲音究竟來自何處,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么人,所以這里的“尋聲暗問”四個字傳神極了。接著“琵琶聲停”表明演奏者已經(jīng)聽到了來人的呼問;“欲語遲”與后面的“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相一致,都表明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懶,和慚愧自己身世的沉淪,她已經(jīng)不愿意再拋頭露面了。這段琵琶女出場過程的描寫歷歷動人,她未見其人先聞其琵琶聲,未聞其語先已微露其內(nèi)心之隱痛,為后面的故事發(fā)展造成許多懸念。
從“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到“唯見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為第二段,寫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其中“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是寫正式演奏前的調(diào)弦試音;而后“弦弦掩抑”,寫到曲調(diào)的悲傖;“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寫到舒緩的行板。攏、捻、抹、挑,都是彈奏琵琶的手法。
從“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聲如裂帛”共十四句,描寫琵琶樂曲的音樂形象,寫它由快速到緩慢、到細弱、到無聲,到突然而起的疾風暴雨,再到最后一劃,戛然而止,詩人在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動比喻,使比較抽象的音樂形象一下子變成了視覺形象。這里有落玉盤的大珠小珠,有流囀花間的間關(guān)鶯語,有水流冰下的絲絲細細,有細到?jīng)]有了的“此時無聲勝有聲”,有突然而起的銀瓶乍裂、鐵騎金戈,它使聽者時而悲凄、時而舒緩、時而心曠神怡、時而又驚魂動魄。“東舟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這兩句是寫琵琶女的演奏效果。
大家都聽得入迷了,演奏已經(jīng)結(jié)束,而聽者尚沉浸在音樂的境界里,周圍鴉雀無聲,只有水中倒映著一輪明月。
哇,詩寫得真美。
琵琶行讀后感篇3
作者通過塑造一位備受侮辱、玩弄的琵琶女的典型形象來抒發(fā)自己的感受,表達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相識”的意旨。敘事層層鋪染,兩條線索相互交織,描寫生動細致,語言明白清理,婉轉(zhuǎn)通暢。
全詩共分五段。第一段由江邊送客寫起,點出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環(huán)境,作了典型環(huán)境的描寫和氣氛渲染,為下面人物的出現(xiàn)和情節(jié)的展開做了必要的藝術(shù)安排。第二段描寫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藝和所創(chuàng)作的藝術(shù)境界。詩人熱情的贊揚了琵琶女的精湛藝術(shù)才能和動人的藝術(shù)效果,為鋪墊人物的身世做了準備。第三段寫琵琶女自述身世,把樂曲的激憤和人物的不幸統(tǒng)一起來,表達出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和詩人對她的同情。第四段抒寫對琵琶女的不幸的同情和自己不幸遭貶的抑郁和憤慨,揭示岀詩歌的主題。第五段寫作者重溫琵琶,傷感不已,泣下沾衣。
詩的開篇,以江頭送客、凄愴告別和萩花秋瑟瑟”的富有特征性的景物描寫,勾畫了一幅充滿悲劇氣氛的典型環(huán)境。貶謫的抑郁,離別的悲傷,環(huán)境的荒寂,景物的凄涼,這種種環(huán)境的渲染,構(gòu)成了詩歌的基調(diào),也為人物的出場,、情節(jié)的發(fā)展做了準備。接下來先聞其聲,后見其人,以“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細膩筆法,在人物的遲緩猶豫的動作中,形象的描寫了琵琶女的出場,一個莊重、矜持、內(nèi)心充滿痛苦的琵琶藝人鮮明的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
這首詩深刻的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與腐巧,表達了詩人對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強烈的批判現(xiàn)實的斗爭精神詩中所表達的憤慨而傷感的情緒不是只個人的,它具有強烈的社會性,具有普遍意義,是這首詩具有高度的人民性。
琵琶行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2.琵琶行讀后感
4.讀唐詩故事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