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瞿秋白傳有感
讀瞿秋白傳有感
瞿秋白傳寫出了瞿秋白有著無畏的革命精神,我們有什么閱讀感想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讀瞿秋白傳有感,一起來看看。
讀瞿秋白傳有感篇1
我喜歡讀書,特別喜歡讀有關歷史和人物傳記的書,面前的這本《瞿秋白傳》,我已經讀了三遍。每讀一遍,都會被瞿秋白的精神震撼著。
瞿秋白是江蘇常州人,是我國著名的散文作家,文學評論家,中國革命文學事業(yè)的奠基者之一。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宣傳家,是中國共產黨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
他勤學善思。小時候,瞿秋白背誦宋代張俞《蠶婦》詩,母親問他:“上城歸來的人,為什么淚滿巾?”他說:“因為養(yǎng)蠶的人穿不上綢,不養(yǎng)蠶的卻滿身綢。”母親聽了,高興地說:“讀書能悟出其中的道理,這才是真讀書。”因此在我們的學習中,也要學會思考,不能死學、學死。
他喜歡讀書。他說“作為一個中國人,尤其是知識分子,起碼要懂得文學、史學、哲學。否則又怎么能算一個中國人呢?”因此無論多忙,他都堅持讀書,即使在他生病時,仍然夜以繼日地讀書。我們也要在學習之余多讀書,在書本中汲取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
他積極投身革命。辛亥革命爆發(fā),年僅12歲的他,在家首先把象征著封建壓迫的辮子剪掉。1919年爆發(fā)的“五四”運動是他一生政治生涯的開始。他忍住病痛,在酷熱中奔波于街頭,聯(lián)絡、組織、演講……短暫的一生留下6個“第一”:第一個在我國報道十月革命后蘇俄實況;第一個在我國用文藝體裁描寫列寧;第一個在我國完整譯配《國際歌》;第一個系統(tǒng)地介紹馬列主義文學藝術理論的人;創(chuàng)作了歌頌中國工農革命的第一首歌曲;創(chuàng)辦了我黨第一張日報……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作為生活在新世紀的我們,要關心政治,關心國家,提高社會主義覺悟,長大了為祖國做貢獻。
他具有無畏的革命精神。1935年2月瞿秋白被捕。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審訊、勸降,堅守革命氣節(jié),并說出:“頭可斷,志不可敵。”1935年6月,蔣介石密令殺害他時,他談笑自若,從容走向刑場。沿途唱著《國際歌》等。到達羅漢嶺后,他盤膝而坐,說:“此地很好”,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英勇就義,年僅三十六歲。
讀完《瞿秋白傳》后,心中頗不寧靜。想起他贈給友人陳炎斌的照片上的一段題詞:“如果人有靈魂的話,何必要這個軀殼!但是,如果沒有的話,這個軀殼又有什么用處?”是的,正如魯迅先生說的:有的人死了,他依然活著。瞿秋白就是如此,因為他有一個不死的靈魂。
讀瞿秋白傳有感篇2
文/趙婉欣
一代偉人瞿秋白,這位為中國付出畢生精力的人士,在以前,我對他還很陌生。這些天我讀了《偉人瞿秋白》這本書,瞿秋白這個名字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這本書記述了他從童年時期到成年的事情,有詳寫有略寫,就如同這些事是發(fā)生在我身上的一樣。
在這本書里,我了解到了瞿秋白為何會這么義無反顧地走上這條革命之路了。瞿秋白出生于書香門第,從小就受到了良好家庭的影響、教育,在幼年時他就知道了要把祖國從封建、迷信、任人宰割的坑里拉出來,并且他深刻地意識到了祖國的國恥。在本書中,有一頁就令我難忘:有一年國慶節(jié),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張燈結彩、開開心心、載歌載舞的過節(jié)。但有一個人心中不但不歡快,而且充滿悲憤,他就是童年時的瞿秋白。他一氣之下,在他親手糊的白色燈籠上題了兩個字,那兩個字力透紙背,令人感到一股悲憤之情。那兩個字就是“國喪”。因為在小瞿秋白看來,這一個節(jié)日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恥辱。
還令我敬佩的是瞿秋白那視死如歸、不怕犧牲的可貴精神。那一年,瞿秋白被國民黨捕獲,送入重慶牢房,而后在他36歲時被敵人殺害。在這短暫而又寶貴的36個春夏秋冬中,他不僅和敵人做著頑強的斗爭,而且他一向在為人民服務。瞿秋白他一生喜愛書,在他住在姨媽家的那段時間里,他廢寢忘食的讀藏書。他在小學時因家境貧困而沒錢上學,因為他的發(fā)憤圖強,后來他還是考上了大學。從這兒我還體會到了:只有具備豐富知識底蘊的人長大才能做大事。
“瞿秋白”這個偉大的人,激勵著我成長,我不會忘記他。他的品質和人格,我更不會忘記,早已刻在我的心中。
讀瞿秋白傳有感篇3
文/邵華陽
以前課堂上曾聽語文老師列舉文人志士時講述過瞿秋白這位偉人的事跡,今天終于有幸拜讀了《瞿秋白傳》。也許像我這個年紀還不能更深層次解讀偉人瞿秋白的心路歷程,但掩卷沉思,面對這位偉人短暫而不平凡的生命軌跡我有種難言的感慨與憂傷,面對偉人崇高的大無謂的革命斗志我由衷地頂禮膜拜……
瞿秋白出生于仕官書香之家,多才的母親在秋白幼小的心靈中深深播種一顆酷愛文學的種子,加上他本人勤學善思,成績出眾,他十一歲那年小學還沒畢業(yè),就考進他的故鄉(xiāng)常州府的中學堂,不幸的是,他家境敗落,生活困頓,只剩半年就畢業(yè)的他卻讀不起書,只能中途輟學,再加上他那至親的母親為貧困與債務所迫,絕望之余無奈自殺,他萬分苦惱,面對悲凄的人生,他覺得畸形的舊社會,一片漆黑,他思索著,掙扎著,繼續(xù)求學。這種上進的精神,不朽的力量使我折服,相比之下,我們今天幸福無比地享受著老師們傳授的大量知識,我們有時還偶有懈怠厭學情緒,真是無地自容啊。
幾經輾轉,瞿秋白于1920年赴俄遠行,正如他答友人詩所言“采花釀蜜;蜜蜂成時百花謝,再回頭,燦爛云華。”真所謂“宇宙的意志”,他甘愿奉獻自己的青春創(chuàng)造祖國美好的未來!如今也有許多出國留學人士,真希望他們也能胸懷大志,努力求學,報效祖國。
書中介紹偉人瞿秋白在革命歷程中的血淚史,以及他英勇就義的革命豪情也深深震動了我。“”期間,“_”的惡毒的誹謗與誣陷瞿秋白同志是“叛徒”,使他的忠魂永遠不得安寧,但世人以及后代之人為您喊冤,因為您是中國勇敢的斗士,是黨的忠臣,后輩們緬懷您!
在人生旅途中,難免有崎嶇和坎坷,但只要有像偉人瞿秋白那樣厄運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芒就會驅散絕望之云霧。他在人世間只匆匆地度過了寶貴的三十六個春秋,除去他的童年和求知的歲月——從1920年到1935年,他在社會上工作才十幾個年頭,他的革命活動主要是為黨的工作搖旗吶喊以及實際的政治斗爭,和魯迅先生一樣,他是一位勇敢的戰(zhàn)士,他的那支筆就是為中國革命沖鋒陷陣銳利的武器;他就如明末清初的史學家談遷一樣支撐著病體,把畢生最充沛的精力獻給了后代,獻給了社會!他那誓不低頭的抗爭姿態(tài),必將獲得人們的喝彩。
讀瞿秋白傳有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