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散文讀后感900字以上
林清玄散文讀后感900字以上
林清玄的文體風格細膩得像個女作家。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林清玄散文讀后感900字以上,希望您喜歡!
林清玄散文讀后感900字以上篇一
清淡、樸實,這是我打開《林清玄散文集》所閱讀到的氣息和獨屬于它的那一份味道。
其實,在手拿這本《林清玄散文集》,翻開它的第一頁,閱讀第一篇文章時,我就被它那淡雅、細膩的文字所震驚。因為據(jù)我所知,林清玄是一位當代男性作家,而在我的印象中,男性作家的筆風應都是充滿陽剛、堅毅的。但林清玄不同,他的筆風婉轉(zhuǎn)、細膩,絲毫不遜色于當代女性作者,可是又在多愁善感之中保留了些許傲然,這種柔與剛的結(jié)合,被他的文字詮釋得恰到好處,即不會太做作,也不會過于剛強。猶如一片花瓣落在水面而引起的漣漪,在我們的心上留下一道淡淡的水痕,想去憶及其源頭時,卻發(fā)現(xiàn)那痕跡早已消失不見,我想,這便是林清玄的文字所給我們帶來的感覺,若隱若現(xiàn),隨風而逝。
在《林清玄散文集》中我最深有感觸的是一篇名為《空白筆記簿》的文章。這篇文章沒有過多的優(yōu)美景物描寫,也不似長篇大論的感悟,只是作者對生活的一點兒個人小感慨而已,但是我們卻從未發(fā)現(xiàn)。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去一家精致、講究品位的書店買書,卻發(fā)現(xiàn)每本筆記本的價錢都要比一本書要貴上許多,對此而感到疑惑不解,便詢問店員小姐,店員小姐卻給了作者這樣意想不到的一席話:書都是別人寫的,寫得再好也是別人的思想,筆記是給自己買的,自己的想法當然比別人的想法賣得貴了??吹竭@里,我有和作者同樣的感受,在這家書店里的筆記本之所以賣得比書貴,就在于它所要記錄的是單獨自己的想法,不與別人相同。為自己的內(nèi)心而寫,然而,自己的想法自是他人無法隨意剽竊與買賣的,因為它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是不可估量,可以用金錢所去衡量的。
我喜歡文中的這一幾句話:“可是有誰愿意給自己的今天寫些什么呢?愿意給生活的靈光一閃寫些什么呢?唯有我們抓住生活的真實,才能填補筆記的空白,若任令生活流逝,筆記就永遠空白了。
讀完了這篇文章,就使我想到了所看過的一次評論當今都市人們快節(jié)奏生活方式的電視欄目??旃?jié)奏的生活方式,在如今這個現(xiàn)代化的大都市,定然是需要的,只不過,在生活中,我們必定要學會在適當?shù)臅r候慢下來,這或許,便會找到在以前的生活中,所不被發(fā)現(xiàn)的樂趣,才能抓住生活的真實。這樣的一絲一縷,便會勾勒出你心中的那本筆記本。
在急速流過的生活中,我們能留下的便是那一本充滿了生活氣息的筆記。只不過,在從前,我們?nèi)鄙倭艘活w甘于安定的心與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罷了。
林清玄散文讀后感900字以上篇二
細細地品味《林清玄散文》真是一種享受!
他的文體風格細膩得像個女作家,別看林清玄是一位留著長長胡子的老人,但細心地觀察世界、論談世界的文章卻令我們贊嘆不已!
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無可挑剔的,其中有很多是林清玄經(jīng)過或聽說的故事,由故事而發(fā)出感慨,教會我很多人生的價值觀。
有這樣一篇文章令我百讀不厭:《陶器與紙屑》。散文講述的是林清玄親身經(jīng)歷的一件事:林清玄在中國香港買了一個石灣的陶器,陶器是一個刺身羅漢騎在一匹向前疾馳的犀牛上,氣勢雄渾,非常生動,很能象征修行者勇往直前的心跳。他想拎著陶器回臺灣很不方便,因為陶器被包裝得十分嚴實,而托運又很容易破碎,所以他決定舍去包裝用手袋拎上飛機。結(jié)果這次冒險失敗了,陶器在上飛機時被撞碎了,所有的嘗試與考慮都破滅了。
通過這次沉痛的教訓,讓他明白了:“對一個珍貴的陶器,包裝它的破報紙和碎紙屑是與它同等珍貴的。”也讓我明白了:“生命中也有許多這樣看似平凡、不重要的東西,但我們不能忽略其價值,因為沒有了它們,也許我們所珍惜的東西就不能得以襯托或完整!而我們就不能得到教訓、啟發(fā)、鍛煉!”
翻開各個章節(jié),你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它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這些主題都是談人生的居多。有一心一境、澈如水晶、無關(guān)風月與一生一會四個篇章,都是教會我們要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他的語句包含著他對讀者們的教誨,他的言詞包含著他對世界萬物的贊美,他的所有感悟包含著他對大自然的向往與留念!
林清玄的散文大多數(shù)是來自于他小時在鄉(xiāng)里的一些故事,以及他與親人們發(fā)生的事情,由此引發(fā)的一系列回憶與深思,再用他那細膩柔美的文筆寫出感人肺腑的散文,這便是他的獨特寫作風格!
我從他的幾篇散文中不難看出他信仰“佛”。他在《佛鼓》中這樣回憶道:“我站在通往大悲殿的臺階上看那小小的身影去擊鼓,不禁癡了。”不過,或許他是很癡迷、很喜歡這種佛寺的氛圍。
其或,我讀過他那極具特色的散文之后,心中不由地燃起了寫作熱情,不僅僅只有這樣罷了,他還帶予我的是不盡的堅持!因為我認為林清玄能夠克服重重難關(guān),從偏遠的地方走出來,成為一個鼎鼎大名的作家,是需要多少堅持與勇氣都未必能達到的。
“我想著,在這悠長的時間中,在這廣大的世界上,一定有很多與我心靈相同的朋友,得到一些溫柔的安慰,得到幾許智慧的啟發(fā),以及得到藏匿于俗世的浪漫情懷。”我想我在這句話、這本書中學到了寫散文的方法與運用生活中的小故事來寫出好文章。
林清玄散文讀后感900字以上篇三
翻開一本書,和著淡淡墨香,如品茗般幽雅清韻。三言兩語,智慧的光芒閃爍其中。洗凈鉛華,拋開那些看起來很虛無的深邃,所有的真相都會展示在面前。稱其為散文精神的至高,也不足為過。
沒有多余的文字,一切仿佛是那么自然,卻又充滿了奇妙的聯(lián)想,空靈流動。轉(zhuǎn)換了時空,仿佛置身于那書中的情景,心靈卻澄澈洞明。我佛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包羅萬象,應作如是觀”。即便是遵從了“如是觀”的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在講述真理的同時,又顯得如此接近生活,如此接近生命的真相。一些原本很普通的事情,在林清玄的筆下,就可以發(fā)射出熠熠的真理的光芒。在林氏的散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平凡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苦與樂,從最平凡的生活中,感悟佛法,感悟禪、感悟宇宙人生的真諦。
林清玄在博大精深、煙波浩渺的佛教藝術(shù)和佛教哲學的海洋里潛游泅渡,將之化為氣息,化為血脈。寧靜中透露著激越,冷峻中保持著溫煦,流動中體現(xiàn)著凝注。繼承了佛家廣博的智慧與胸懷,輕輕一揮手袖,便裝凌云的壯志,巧妙地幻化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雋永與人性的溫情。于是,我們得以看到東方美學理念和佛教哲學情懷融為一體、禪的機鋒和日常生命體悟為一體的杰作。正如《黃昏菩提》中寫到:“凡是樹,就會努力生長;凡是人,就不會無端墮落。凡是人,就有人的溫暖,凡是樹,就會有樹的風姿。”
“感恩這人世的缺憾,使我們警醒不至于墮落。感恩這都市的污染,使我們有追求明凈的智慧。感恩那些看似無知的花樹,使我們深刻地認清自我。最大的感恩是,我們生而為有情的人,不是無情的東西,使我們能憑借情的溫暖,走出或冷漠或混亂或骯臟或匆忙或無知的津渡,找到源源不絕的生命之泉。”
還記得那住在林中的年輕人,當人們問他為何不到山外打工時,他的口吻不容置疑:“這是我的家。”在年輕人的眼中,森林中的一切生靈,都在冥冥中傳遞著廣博與自然,帶給他家的熟識氣息。不會忘記那位賣餛飩的老人,他總是在深夜敲起清越的木魚,向老主顧傳達著生意的信號,卻不致中斷熟睡者的美夢,更在不經(jīng)意間溫暖了遲睡者的心靈。正是這平凡樂器奏出的平凡音響,委婉地傳達著這位老者的淡泊心態(tài),使串串云淡風清的聲音久久在心靈的上空回繞……
讀畢林清玄的散文,豁然開朗,生命的價值別有洞天。“且讓我們在卑濕污泥的人間,開出柔軟清靜的智慧之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