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聊齋志異的讀后感1000字
《聊齋志異》表面雖然是些妖魔鬼怪與書生仙士敵對與情感的故事,內(nèi)在卻透露著封建王朝的黑暗面。那么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聊齋志異的讀后感1000字,一起來看看吧。
聊齋志異讀后感1000字
我在暑假中讀了一本書《聊齋志異》,使我受義匪淺,心潮彭湃。這比看電視過癮多了,電視上,每到精彩、激動人心的時候,它總要明天再放了,可書不一樣,我被它生動的描寫深深地吸引著。
“聊齋”是清朝貢生蒲松齡的書屋,本書由此得名。書中多數(shù)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塑造了善良可愛的狐仙花妖,神異靈怪,人鬼之間的戀愛,神怪之間的私情,表現(xiàn)了新穎脫俗的想象,瑰麗多姿的圖景,生動傳神的感情。
我的第一點感受是,聊齋志異的人物生動感人。“小謝與秋容”中的小謝活潑開朗,秋容冷漠而又具有舍己為人的精神。 “嬰寧”開朗,活潑好動,整天笑嘻嘻的。“羅剎海市”的小喬本為龍女,因貪玩并丟了回穴令牌,回不了龍穴。馬驥是一個文弱書生,因為他把小喬的令牌扔了,為了幫小喬而三番四次的中毒,最后都由小喬用龍血來救他。在這些人物中我最喜歡“小謝與秋容”因為秋容為了讓小謝變成人,犧牲了自己。蒲松齡之所以要寫這本書是為了告訴,它們雖然是鬼、狐,可是有的為了報恩不惜失去自己的生命;有的為了幫助人們而被陸判發(fā)現(xiàn)。她們都是心地善良,純潔的鬼、妖。
我的第二個感受是情節(jié)離奇曲折。胭霞為了讓自己青春永駐,聽從石妖的吩咐,三番四次想破胭脂額頭上的護身封印,可每次都下不了手,但是最后胭脂知道胭霞和石妖是一伙的,石妖知道胭霞沒把封印解破就用法術(shù)把胭脂的臉弄得的血淋淋的,胭脂為了保護姐姐的臉,被破了封印,在石妖想把定海神珠從胭脂身體吸出來,可是鄂子川和一位葉捕頭趕來把石妖殺了。
第三個感受是描寫細(xì)致生動。在聊齋志異中,“小謝與秋容”是最讓人感動的了,秋容,小謝和一些小鬼們?yōu)榱瞬槐魂懪邪l(fā)現(xiàn),就躲在一個小茅屋中??墒顷懪薪柚粋€凡人的身體發(fā)現(xiàn)了他們,其他的小鬼都被抓走了,只有小謝和秋容逃了出來。道士這他們寫了兩道還陽符,哪想到在路上竟遇到了陸判,他們拼命的跑,好不容易逃了出來,可是一拿出來只剩一張符,還有一張破了,秋容為了不讓小謝再推辭,就站在太陽下灰煙滅了,小謝投了胎和陶望三過著幸福的生活。
我讀了這本書,讓我覺得鬼和妖,不一定都是壞的,也不一定都是害人的,也有善良、純潔的鬼和妖。
聊齋志異讀后感
《聊齋志異》是蒲松齡的一部經(jīng)典作品,流傳至今,很多人都很喜歡里面哪些鬼神的故事,我也不例外,看過了《聊齋志異》,也讓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
以比較幼稚的分法,鬼狐精怪也就分那么兩類:要么是好的,要么是不好的;要么是奸詐的,要么是真誠的;要么是深邃的,要么是無知的。它們的分類的確比較明顯,人可就不一樣了。
人有時看狐,覺得狐比人好;而狐看人,又覺得狐不如人。在人看來,鬼狐自由;在鬼狐看來,人活得踏實。在人看來,鬼狐法力無邊;在鬼狐看來,平凡是福。于是,人認(rèn)為鬼狐沒有要“成人”的理由,然而,鬼狐們卻為此而絞盡腦汁。
鬼狐之中,道行高的,此志不渝;道行不足的,前仆后繼。不少的鬼狐有著悲慘的下場,或是魂飛魄散,或是含恨而終。對于它們來講,成人的道路是那樣的崎嶇,那樣的艱險。多少得道高僧,多少降妖術(shù)士,他們本著“狐是狐,人是人”的“公理天命”,狠狠地?fù)踉诹斯砗鼈兂扇顺上傻穆飞???墒枪砗鼈儗覕覒?zhàn),就算尸骨無存,也在所不惜。人們看來,鬼狐們是那樣值得同情的角色,那些所謂降魔服妖的道士和尚又是那樣的多管閑事、冷血無情。盡管如此,人們卻仍是對鬼狐們敬而遠(yuǎn)之,他們怕它們那種追求時的頑固,追求時的陰險,追求時的不惜一切。鬼狐們的追逐已經(jīng)不是可以輕易放下的欲望,而仿佛有這一種不知名的力量在支配著它們。那種不知名的成人或是成仙的欲望,逐漸集結(jié)成了一種盲目而可怕的追求。在它們的心中,就有這么的一個信念:要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人”字,是一種奢侈。于是,或是誘惑,或是驚嚇;或是勾魂,或是索命;或是投之以情,或是殺之以暴。然后,鬼狐們得以換上了人的衣裳,嘗著人間的疾苦,經(jīng)歷著人世的生老病死,而無怨無悔。
而活在塵世中的人,卻為了得到鬼狐所拋棄的長生不老,千辛萬苦。為了得到鬼狐所不屑一顧的高超法力,不惜上刀山、下油鍋。
有時候覺得,要是兩者可以一開始便將角色對換,那也許就沒有了不必要的悲劇。其實,即便將他們的角色對調(diào),結(jié)果還會是一樣的,因為兩者都會追逐對方的角色。
在沒有鬼狐的現(xiàn)實社會中,人卻有著同樣的追逐。只要人與人之間沒有絕對的平等,那么這種追逐便無休無止。過著幸福小日子的老百姓們,都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升官加祿。而那些位高權(quán)重的人,在心底卻向往著平凡的日子。于是,在這兩者之間,便是一種思想追求上的循環(huán)。窮人一旦變成了富人,便會懷念窮人的生活;富人若不幸變成了窮人,也自然會回想那富人的生活。當(dāng)然,在這之前,有一段艱苦的追逐,甚至有痛苦的悲劇。
其實這種無謂的追逐也不只是存在于像窮人和富人這樣有著明顯差距的兩者之中。人,總是這樣的觀念:別人的東西總是比自己的好。就是兩樣完全相同的東西,在一個人看來,也會覺得對方的比較好。于是便有了這樣的一種人,他們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東西,甚至是性格。在尋覓之中,他們看不見原來的自己。他們將別人的優(yōu)點看成是不可多得的優(yōu)點,卻將自己的亮點一味地抹殺。有朝一日,當(dāng)他們真正地變成了另外的一個人,也許就只會對著往昔的日記問到:陌生人,你到底是誰?
就像《聊齋志異》中的鬼狐精怪,追逐的低手,卻是遺忘的高手。
倘若鬼狐安心做它們活得如浮萍一樣的鬼狐,人安心做他們平凡甚至于庸俗的人,世上當(dāng)然是能太平些許。但那停歇了的追求,那所謂的安寧,卻會使塵世不但少了些引人的故事,更是沒有了進(jìn)步的光彩?,F(xiàn)實之中,亦當(dāng)如此。
再讀《聊齋》,再得后感。不去感慨鬼狐精怪的報恩復(fù)仇,不去嘆息人世間的世道炎涼,不去討論人怪之間的孰對孰錯。偶得謬感,不知所言。
聊齋志異讀后的感想
我國十大名著,部部精彩非凡,流傳百年,每一本書都在作者濃重的筆墨下綻放著絢麗的光彩,都在文學(xué)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筆。而《聊齋志異》卻與眾不同,別有一番情趣。
初讀此書時,我感到納悶,為什么這本書取名為《聊齋志異》,莫非另有其因?一看前言,便恍然大浯,“聊齋”乃作者蒲松齡書屋的名稱,“志”是記述之意,“異”指奇異的故事。《聊齋志異》內(nèi)容廣泛,以狐、妖、仙、鬼,來概括當(dāng)時封建社會的復(fù)雜關(guān)系,表現(xiàn)了我國17世紀(jì)的社會面貌和風(fēng)氣。
在《聊齋志異》整本書中中,我對《聶小倩》一文情有獨鐘。野魂聶小倩進(jìn)入書生寧采臣所借宿的寺廟去誘惑他。誰知,寧采臣剛正不阿,不受鬼魅之誘,不昧不義之財,義不容辭拒絕了聶小倩的東西和提議。寧采臣雖為一位平凡的趕考書生,卻是世間少有的正人君子,并非貪婪好色之徒。那時腐敗、混亂的世代當(dāng)中,如此耿直的人已市極其少有,更別說是兩袖清風(fēng)的官員了,簡直是屈指可數(shù)。現(xiàn)在,大公無私的清官比比皆是,但是,貪官污吏也不是消失得無影無蹤。所以,為了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富強,我們新一代就應(yīng)該好好監(jiān)督自己,向曾子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長大以后不要隨意收他人的賄賂。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職位,也要做到“清廉”二字。文中的妖怪可惡至極,利用聶小倩引誘他人,助于自己練功,這一招“借刀殺人”害了不少無辜男人。怪字妖怪心狠手辣,更怪那些被害之人色、財兩迷心竅。
這一個故事給我的啟發(fā)很大,它告訴我一個做人的道理:一個人不可以有貪得無厭的欲望、野心和習(xí)慣,不可貪戀美色。做一個大公無私,清廉公正,擁有耿直之心的人。
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2.世說新語讀書筆記
5.梁實秋中年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