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后感600字左右
《紅樓夢》寫的是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的一系列件??傮w展現(xiàn)了封建大家庭由盛而衰的歷史。讀《紅樓夢》,令人記憶最深刻的是“黛玉焚稿斷癡情”,黛玉與寶玉如此情投意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紅樓夢》讀后感600字左右,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紅樓夢》讀后感600字左右(篇1)
初讀紅樓夢,新鮮又新鮮,好一個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好一部寫盡人間繁華、榮辱悲喜、滄海桑田的驚世奇文,不愧中國古典名著,洋洋大作,寫作細膩、語句優(yōu)美。真是多一句不好,少一句不能。讀過一篇,猶如一幅優(yōu)美的畫卷展現(xiàn)眼前,好一處榮寧二府,一個繁榮昌盛的大家族,猶如天上人間,恰如仙境般的生活美景,真是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繁華勝景,美不勝收。
但是,讀了一段時間后,逐漸發(fā)現(xiàn),書雖厚,筆且好,故事內容卻是一般,文細膩,詞豐富,卻沒有驚天動地的高潮起伏,都是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不厭其煩的一一詳述,就是一些繁瑣雜務堆積起來的一疊厚紙。尤其文字浩瀚,猶如長江之水,沒完沒了,越讀越多。逐漸使我似乎望而生畏,恨不能一目十行,快些知道結果方能如釋負重。
如今,總算讀完了,談到感想,《紅樓夢》只能算是有可取之處的小說而已。它遲緩,不干脆,筆墨浪費良多,有大量隨手之處。篇幅浩繁,場景卻狹小,又過分注目無關緊要的雅趣。更致命的是,它完全是一部生活流的作品,專注于寫實又失之于寫實,大量質量不錯的細節(jié)堆砌起來,卻演變成無修無止的嘮叨。雖有精到的筆力,但大部分章節(jié)卻像中國古代那平淡的生活一樣,既缺乏情節(jié)上的、也缺乏文字上的應有的激越的魅力。倒有一句感慨,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人生處處是黃梁,美夢醒來腹更空。質本潔來還潔去,留下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凈。古人有句話:萬里長城今尤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聯(lián)系到我們自己,也是廣廈千間,居之不過七尺;山珍海味,食之無非一飽。到頭來都不覺曲終人散還寂寞。
《紅樓夢》讀后感600字左右(篇2)
“桃花簾外東風軟,桃花簾內晨妝懶。簾外桃花簾內人,人與桃花隔不遠”這段話出自紅樓夢第70話?!都t樓夢》已成為我喜愛的書的一本,我對它愛不釋手。
這本書主要講了嫻靜如嬌花照水的林黛玉,在母親去世后,被住在京城賈府的外祖母——賈母接過來和她一起住。黛玉和寶玉最親近,他們互相喜歡。但不久后,林黛玉聽聞賈寶玉要和薛寶釵結婚,就病倒了。后因王熙鳳使用了掉包計,寶玉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滿心歡喜的與薛寶釵舉行了婚禮,但事后發(fā)現(xiàn)是薛寶釵,吵著要見林黛玉,可惜黛玉已經去世了。寶玉大病一場后,去做了和尚。故事也已悲劇結尾。
讀完這本書,我感受到了林黛玉的愛而不得,與被迫接受的心酸,雖是“主子姑娘”,卻又被稱作“小肚雞腸”,她除了一顆對寶玉的癡心以外,被無其他。對于的愛情的悲劇,我認為重要的因素是:林黛玉性格過于清高,她與世俗格格不入,難以融入整個家族,她的自卑卻是她自尊的體現(xiàn),也是她人生悲劇的開始。林黛玉是那樣的令人憐憫,而薛寶釵也是那樣的無情。薛寶釵——堂堂千金大小姐,卻以別人之名嫁給了一人不愛自己的人,她難道不怕寶玉掀開紅蓋頭后因失望離她而去,這又叫她如何是好,她沒想到一個“任情無情也動人”會落得獨守空房的下場。
世俗之人恐怕無法明白她的思緒:“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面對花落,她想到自己死后的情境,無法釋懷,情不自禁的痛哭流涕。在金川投井后,她的自卑激發(fā)了她的自尊,當寶玉挨打后,精于世故的薛寶釵送來了藥。作為冤枉遮寶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只是一味的哭,將眼睛哭成了桃兒一般,她的哭不是軟弱,而是以哭這種獨特的情感體驗來聲援寶玉,才能使得愛的更深。
當我合上《紅樓夢》這本書,一遍一遍的回想著黛玉和寶玉的不幸,真是“說不盡紅樓夢啊!”這真是一個凄慘的故事。我想:若沒有王熙鳳阻撓,他們一定會很幸福的。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知兩不知。
《紅樓夢》讀后感600字左右(篇3)
中國有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和《紅樓夢》,部部皆是精彩絕倫,而作為一個女孩子,前三部對我而言沒有多大興趣,它們涉及到了軍事、政治、神話,所以最吸引我的則非《紅樓夢》莫屬了。
《紅樓夢》帶著憂傷、凄涼的氣氛,讓人常常想落淚,而里面的詩詞之多又讓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紅樓夢》。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為賈寶玉,他應該說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huán)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他們的家族是因為他們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于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fā)現(xiàn)并非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古時女子爭著要進宮,因為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冷清了,又何苦進宮呢?皇帝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于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稅,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紅樓夢》讀后感600字左右(篇4)
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社會生活,將其攫取、裁剪,再加以創(chuàng)造,《紅樓夢》這幅畫卷就這樣展此刻我們眼前。一經問世就成為“中國小說文學難以征服的頂峰”,是當之無愧的經典之作。
作者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另外還有芹圃、芹溪、芹溪居士等字號。祖籍襄平。出生在貴族家庭,年僅十歲的他親眼看到家庭遭受滄海桑田的變故,對封建統(tǒng)治的沒落命運有了切身感受。從1752年起,他最終揮灑出一部不朽的現(xiàn)實主義巨著《紅樓夢》。
《紅樓夢》是一部有關感情的小說,但作者并沒有把著眼點完全放在故事情節(jié)上,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下足了功夫,顯示出高度成熟的藝術水準。全書共刻畫了四百多號人物,不一樣的身世命運,不一樣的生活情景,在曹雪芹的筆下,人與事的來龍去脈,一概井然有序,從容自然。上至皇庭貴婦,下至走卒車夫,其神色、語言及個性,都賈寶玉,榮國府的嫡派子孫,銜玉而生。前世為女媧補天剩下的一塊靈石。從小淘氣異常,但其聰明乖覺處,百個不及他一個。
賈寶玉是小說的核心人物。他聰慧異常,出類拔萃,但他不肯“留意孔孟之間,委身于經濟之道?!彼谴蠹彝ブ械膶檭?,但命運卻不由得自我做主,與林妹妹相契相知,抒發(fā)真性情真心意,卻被逼著娶了寶釵,終離了俗世,走入茫茫大雪。
林黛玉,前世為三生石邊的一株絳珠草,受赤霞宮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愿跟其下凡還盡眼淚。她絕麗脫俗,雅若天仙,雖然她是寄人籬下的孤兒,但她生性孤傲,心思敏感,才華橫溢,個性純真靈凈,說話率直有時卻也刻薄。她常懷隱憂,感物傷情;暮春時節(jié),見落花飄零,就鋤墳葬花。最終黛玉淚灑百日,泣血而死,還了前世情緣,留下悠長的深思。
《紅樓夢》讀后感600字左右(篇5)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聲韻凄惋,銷魂醉魄的歌聲從電腦中飄出,我的心仿佛也隨著曲子飛到了那鏡花水月般的傷痛里。
在初讀《紅樓夢》時,我就對這首曲子情有獨鐘,有哪一種情,比這旋律更感人;有哪一首曲子比這更引得眾賓淚沾襟?
讀罷《紅樓夢》,不知道為什么?總是覺得心酸,或許是為了榮寧二府的興榮到衰敗而感傷,或許是為紅粉佳人的香消玉殞而遺憾!
在《紅樓夢》中,最完美的也最令人感慨的就是黛玉和寶玉兩人的感情。從小時的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到長大的心生愛念,這是多么自然、純潔、完美。然而,正因生不逢時,正因當時林黛玉的“孤傲自許,目下無塵”,同周圍的環(huán)境表現(xiàn)出明顯的不合拍,“因此賈府里除了寶玉這個知己是很少有人喜愛他的。”因此外開孤立無援,無權無勢的地位。又正因賈母與王夫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處心積慮策劃了一場騙局,硬是把薛寶釵嫁給寶玉,使得這段感情被無情地扼殺,最后他們的結局自然可想而知,落得個“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钡谋瘧K局面。
而從書中,我們也能夠看出曹先生的驚世才華,那凄涼柔媚的葬花詞,即使是百煉鋼也能變成繞指柔?!耙荒耆倭?,刀劍雙寒嚴相逼,”“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濁陷渠溝?!币皇自峄ㄔ~,就寫盡了周遭環(huán)境的污穢,逼迫的激憤和對茫茫前途的無能為力的絕望與哀愁。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封建制度的黑暗和封建家庭的沒落,這使我對封建制度的痛恨加深了一步,盡管《紅樓夢》在中國古典文學里面,帶來了一個全新的東西——尊重女性,但它既是女性的頌歌,又是女性的杯具。
我是個感性的人,為什么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呢,難道門當戶對真的有那么重要嗎?重要到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難道權利和利益真的有那么重要嗎?重要到連自己最疼愛的親人也要出賣?我不懂,但我只期望寶玉和黛玉能在天堂相遇。
《紅樓夢》讀后感600字左右(篇6)
黛玉,我讀懂了你的哀愁,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題記
手捧一本書,在午后的陽光照耀下,獨自坐在陽臺上,聽著音樂,忽然一句“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麗無瑕”飛入了我的耳朵,思緒隨著這句話讓我想到了《紅樓夢》,在我的印象中《紅樓夢》是一本十分讓人為之掉淚的書籍。兒時總想讀完這本書,了解它的魅力。但我總是為自己找借口,也總是不讀完。至今,卻也只是看了一小部分,了解個大概。但,寶玉黛玉之間的感情卻又讓我感到太過悲哀。
這句詩是“黛玉葬花”時的句子。乍看時,心中就不免感覺有一絲悲哀。葬花時的傷感又有誰人知?黛玉竟由花想到了自己的命運。今日是她葬花,明日又是誰看她呢?我想在那個封建的社會,黛玉的哀愁恐怕只有與她相通的寶玉明白吧。你的哀愁恰似一朵蓮花,層層疊疊,相互交錯,最終凄美得卻又那樣動人。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
黛玉的哀愁顯而易見,她的感傷是可以被任何東西所感染。我能領會她在那個時代的悲哀與無奈。有人說:是她的自卑讓她糾結一生。我想,這也正是上天賜予她的。正是她的多愁傷感才會有《紅樓夢》的感人。使人同情與憤慨。你的哀愁好比一江春水,流流停停,或急或慢,最終流過之處卻又感人肺腑。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其中,黛玉的死最讓我無法釋懷,不過到最后,又只是感到悲哀罷了。在本應是最開心的時候,卻是最悲哀的時候。在那個當天,黛玉因傷心過度而無法自拔,最后遺憾.傷心而死了。寶玉卻又因此絕望了。你的哀愁正如曇花初現(xiàn),悄悄綻放,不俗于世,最終讓人驚嘆凄美卻又過目難忘。
有人說: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麗無瑕。但,在我看來。黛玉,你的哀愁,一定會有人懂得?!都t樓夢》,你的魅力,也一定會有人欣賞來懂得你的哀愁。
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黛玉,我讀懂了你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