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儒林外史讀后感怎么寫
《儒林外史》之所以廣為流傳,其主要優(yōu)點有:小說的諷刺藝術(shù): 《儒林外史》諷刺的矛頭雖然直接落在某一個人的身上,卻始終使人感到人身上 的罪惡歸根到底是社會的產(chǎn)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名著儒林外史讀后感,歡迎閱讀!
名著儒林外史讀后感怎么寫1
吳敬梓是清朝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文學素質(zhì)十分豐富。他學習認真、刻苦,頭腦聰穎,不讀死書,但卻屢次科舉不中。出身于清朝的他,潛移默化地對那個時代的親身感悟,這也是他能成名的原因之一。
提起《儒林外史》,我的第一個反應便是被扣上“吝嗇”這個別名的嚴監(jiān)生。
兩年前的一節(jié)語文課上,老師手捧著課本,邊來回踱步邊瞄著課本,照著一行一行字念著。教室里,我們聽著老師講解的吳敬梓描寫的嚴監(jiān)生,時而交頭接耳談?wù)?,時而捧腹大笑。依稀記得老師在點評嚴監(jiān)生的片段時提到過,本文字里行間,每句話,每個神態(tài)描寫、動作描寫都能體會出嚴監(jiān)生吝嗇的性格,但全文都沒有出現(xiàn)過“吝嗇”二字。
這幾天又去回味一遍《儒林外史》,我便對它有了一個更深刻的了解。再去品味嚴監(jiān)生的片段,也不難想象為何會出現(xiàn)這樣一番場景了。
嚴監(jiān)生在臨終之際,伸著兩根指頭就是不肯斷氣,不為錢,不為地,就只是為了那區(qū)區(qū)兩莖燈草!恐浪費了油。直至趙氏挑掉了一根,他才肯放心,咽了氣。這一個行為實在是讓讀者哭笑不得。文中交代,他家中的谷物多到吃不完,爛在倉庫里了。這種行為往好的方面說可以是節(jié)約,但更好的表達方式應為“吝嗇”,似乎更合理。
吳敬梓靠一行行生動的文字構(gòu)造成一個個活靈活現(xiàn)的畫面,為了一盞燈莖,他居然始終不忍這么咽氣,讓讀者瞪大了雙眼。
中國的科舉制發(fā)源于隋朝,流傳了好些年。不知多少人,因為一次中榜,頓時將自己封閉了多年的如山般的壓力一股腦全傾倒了出來,為了能選上官而盲目跟隨大眾的腳步必然是錯的。
在如今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又有誰能做到真真正正的清心寡欲呢?人人都在奔著名利而生活著。有時,我們也可以在自己身上尋到嚴監(jiān)生的影子。我一直朝著自己所渴望的目標奔跑,即使目標達成,會不會抱怨,會不會變得貪婪了呢?
書中也有這樣一位人物,開篇的王冕,他也天資聰穎,不愿交朋友,當然也反對世俗,最后逃往山中,隱姓埋名,認為那兒才是所屬他的人生觀點,與嚴監(jiān)生大相徑庭,自然也走了不同的道路。
看一本書,回想其細節(jié),悟出些許道理,繼續(xù)為人生的路添塊小石子。
名著儒林外史讀后感怎么寫2
暑期,我有幸讀到了一本好書——《儒林外史》,這本書與我以前讀過的小說不同,其他的小說都有一個明確的中心,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都是圍繞這個中心展開的,一般全書只有一個大故事為框架,而《儒林外史》不同,它全文由許多個小故事組成,而中心則是為了揭露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腐朽。
我在細細體會這本書后,發(fā)現(xiàn)其中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有兩個故事,一個是王冕棄官,另一個是范進中舉。
王冕自幼出身貧寒,兒時替人放牛,僅憑他自學成才。但他畫畫卻畫的十分靈動,然后漸漸有了名氣。他的脾性安然被安陽的韓性聽說,覺得他與眾不同,將他收作學生,王冕于是成為了博學多能的儒生。但沒有想到的是屢次應試不第,于是將舉業(yè)文章再不上心。后有人邀請他做官,卻被推辭。不過他一生同情人民、譴責權(quán)貴、輕視功名。與《儒林外史》后文的不少人形成鮮明對比。
而另一個范進中舉的故事,雖然這是大家初中就學過的的故事。但再次讀時仍給人留下無限感慨。范進中舉前家里窮得沒有米下鍋,抱著一只老母雞去集市上賣。當?shù)弥约褐信e的消息時,竟然喜極而狂,變成了瘋子,最后岳父胡屠夫打了他一巴掌,才使他恢復了清醒。
這時候,當?shù)氐泥l(xiāng)紳等有頭臉的人物都對他刮目相看,有送房屋的,有送財產(chǎn)的,范進的生活就立刻發(fā)生了變化。而其中范進岳父胡屠戶的轉(zhuǎn)變,更讓人看到了封建社會科舉制度在當時對平民百姓的影響之大,毒害之深。
王冕和范進對科舉的不同態(tài)度相對比,無不寫出了封建科舉制度對人的毒害性。就像《儒林外史》開頭說的所說的一樣:功名富貴無憑據(jù),費盡情緒,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儒林外史》中涵蓋了得意或者失意的科場舉子;清廉或者貪腐的官場老手;逃婚的才女,納妾的鹽商;冒牌俠客,水貨隱士;找不到心上人的世家子弟,尋不著老父親的孝順兒郎;騙吃騙喝的書生,坑蒙拐騙的江湖游士等,作者反映了當時世俗風氣的敗壞。
有人評價說道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是諷刺當時的八股分子和官僚及封建社會,添加了一些正反面人物進行對比。正面人物的劃分線主要在于保持著應有的道德品格,而反面人物則是那些整天憑著官位欺壓百姓,并且不學無術(shù)的官僚以及那些只知鉆研儒學、推行正道其實卻把道德品質(zhì)封存的儒士。然后作者敏銳地捕捉人物瞬間行為,把對百年知識分子命運的反思和他們瞬間的行為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使諷刺具有文化容量和社會意義。
名著儒林外史讀后感怎么寫3
因為之前學過《范進中舉》,小說里的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令我印象深刻。今年暑假,完整地看了一遍《儒林外史》,那時的封建社會,在讀書人眼里,“舉業(yè)”高于一切,于是大家便全身心投入到八股文里去,為的是博取一個功名。
不能否認這是一部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小說在一開始就講了王冕的故事,王冕一生受盡磨難,通過勤奮苦讀造就他的博學多才,但是他卻終生不愿意入仕途。通過小說后面的各位書生的經(jīng)歷,諸如周進、范進之類,與王冕的一生相比,就會顯示出強烈的反差。
比如小說中的周進,就令我印象很深刻,已經(jīng)六十多歲了,還是個老童生。路過貢院,觸景生情,老淚縱橫,一頭撞在號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讀到這里,我不禁心感酸楚。當一群商人要為他花錢捐一個監(jiān)生的時候,周進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進變驢變馬也要報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幾個頭。可見他已深陷科舉毒害中,不得自拔。還有后來周進提攜范進,也是二人遭遇相似,產(chǎn)生共鳴的結(jié)果,可見當時社會風氣便是如此。我不禁為他們所處的時代感到悲哀,也為這些讀書人感到惋惜!
比起他們,當今社會的我們?nèi)绻胍兴鳛?,實現(xiàn)夢想,成功的途徑是非常多的,而并不一定只有讀書做官一條路可走,比如張謇選擇了實業(yè)救國,魯迅棄醫(yī)從文,近現(xiàn)代這樣的人物比比皆是。
《儒林外史》中最讓我感到可惜的人物是匡超人,他原本是一個孝老愛親、勤奮好學的人,卻掉進了世俗追逐功名的漩渦,又結(jié)識了潘三這樣的壞人,后來還幫著潘三干壞事,潘三被抓之后,他又立刻和潘三斷絕了聯(lián)系,生怕連累了自己,這也是不正義之舉。他不但不學好,還愛吹牛,經(jīng)常不懂裝懂,最終得到的是名士牛布衣歧視的一笑。匡超人本來很好,可深受八股文的毒害,又交了壞朋友,落得如此下場。令人感到可惜!
《儒林外史》是一部諷刺小說,書中刻畫了許許多多的文人士子,有的庸俗可笑,有的卑鄙丑惡,有的可憐可嘆......幾百年后的今天,當我捧起《儒林外史》細細品讀時,仍然感嘆不已。吳敬梓以其幽默詼諧的語言,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畫的入木三分。
名著儒林外史讀后感怎么寫4
說起《儒林外史》,可能非常多人聽說過,但不知道它的內(nèi)容。其實它是有清代的吳敬梓在實際生活的基礎(chǔ)上進行藝術(shù)加工的精品,是他獨特思想與藝術(shù)構(gòu)思的產(chǎn)物。
它主要講述了 元末明初的一段 斷 考場官場趣事,用了幽默詼諧的筆觸進行諷刺,鞭棘了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
不僅如此,作為一部諷刺小說,吳敬梓不是簡單的直接敘述自己對人物的好惡,進行諷刺或贊揚,而是通過白描的手法,把人物的形象用他生動的語言直接展現(xiàn)在讀者的眼前,讓讀者自己明辨是非,這樣做也更好地發(fā)揮其作用。
作者在全書中塑造了許多讀書人的形象,其中給人印象最深,也是作者最想突出的無疑是那些深受科舉制度毒害的書生。如進了幾十年考場,后來僥幸考中又出盡洋相的周進;因為考中喜極而瘋的范進;獲得名利地位后就無惡不作的嚴大位 ; 雖為女流卻熱衷八股的魯小姐等等。儒林中人為了地位,為了財富而廢寢忘食地讀書。
讀完全書,雖然作者在其中列舉了許多反面人物,也深刻批判了這些瘋狂地追求金錢和地位的愚蠢的讀書人,但除此之外也作者也列舉 眾多古代優(yōu)秀讀書人的形象 如 莊紹光、虞博士等人,以杜紹卿最為突出。杜紹卿才華超群,卻蔑視八股,仗義疏財,遷居南京后,寧愿過貧寒生活而不愿征召為官。這些人構(gòu)成了《外史》所寫“儒林的”中堅。 所以我覺得 “文行出處”尤其“德行” 也 是全書關(guān)注的中心,這些人物形象也都被寄托了作者的人格思想 ,借這些優(yōu)秀的人才來匡扶德行。
在我看來作者對封建科舉制度持反對意見是非常明顯的 , 但他反對的也 只是“世人一見了功名富貴,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儒林外史》并無教人一定不科舉,不征辟,不做官,不要“功名富貴”的意思。 只是過分的.追求這些外物會造成精神上的負擔,讓人奔潰。他在批判這些的同時,其實也頌揚了人的德行,它作為“人生立命”的根本,時行時止,而決不為“功名富貴”和科舉、征辟等所奴化、異化,成為“沒品行”的人。
讀完之后才發(fā)現(xiàn)《儒林外史》猶如一首“凄清婉轉(zhuǎn)”的長歌,其內(nèi)涵深微的感傷情味 ……
名著儒林外史讀后感怎么寫5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所有的付出都渴望回報。
科舉制度?它本來是一個為了選取更多人才,讓讀書人公平競爭才存在的平臺??墒撬冀K抵不過世俗的污染,它變成了大家不再熟悉的樣子,變得不再公平,而是權(quán)貴們發(fā)表個人喜好的舞臺。那時的人們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可是就算是這樣依舊有很多人不顧一切的踏上這條不歸路,他們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中舉上,即使這可能是一場永遠沒有回報的付出,他們這一路走來真的不容易,在通過科舉考試的路上,有太多的艱辛和汗水,是我們無法體會的,但是在《儒林外史》里有這樣一群書生,他們不服輸有著堅強的意志,勇敢的追逐著自己的夢想。
范進呢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別人都是十年寒窗,可他呢用了五十年的時間,每天都在學習,好像在他的世界里就只有學習和中舉這兩件事,就再無其他??墒撬目嘧x也是建立在家人的奮斗上的,在他讀書的時候,他的親人們過著連米飯都吃不上的日子,他從一頭黑發(fā)讀到兩鬢斑白,可是科舉制度它沒有感情,也許你的文章寫得很好,但是每個考官他們都有不一樣的愛好,也許這次你的文章寫得符合這個考官的胃口,那么成功的可能就會是你,但是范進他從來都沒有想過,他是拿著自己的一輩子在跟科舉制度做斗爭,如果輸了,那苦日子就會是遙遙無期的,在他沒有成功之前,所有人都瞧不起他,即使是低身下氣的去求別人,也不一定會得到好臉色。
也許在考場上你的文采高于他人,但是沒有賞識你的`伯樂,或許更多的會是貪欲錢財?shù)呢澒?,范進他考了五十年,失敗了無數(shù)次,每一次考試他都是在和命運做斗爭,成功了就是無限風光,“一人得到雞犬升天”,好在范進他還是幸運的,在人生這場漫長的賭注里,他終于贏了,他中舉了,本來這是一個令人高興的事情。
可是范進他卻瘋了,可能在常人眼里這是一件很怪異的事情,可是也就在于你能看到多少真相,中舉后瘋了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就恰恰透露出了,科舉制度對這個時代的影響之大,它毀了很多人的人生,很多個本該幸福的家庭,它是這個時代的敗筆??婆e制度,八股取士,它們鉗制了人們的思想,使人們成為了學習的機器,那樣麻木,沒有夢想。
所以啊,不管遇到多少困難,都要堅強點,耐心點,總有一天,你承受過的痛苦會有助于你,生活從來不會刻意虧欠誰,它給你一塊陰影,必會在不遠地方撒下陽光。
總有一天,你會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最渴望的樣子。
名著儒林外史讀后感怎么寫相關(guān)文章:
名著儒林外史讀后感怎么寫
上一篇:如何寫學生儒林外史讀后感
下一篇:觀看小說儒林外史讀后感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