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對聯(lián)故事(2)
中國古代對聯(lián)故事
解縉接過一看,見是一副對子的上聯(lián):
小犬乍行嫌路窄。
解縉即刻接寫了下聯(lián):
大鵬展翅恨天低。
相爺見對只好大開正門。小解縉進了門,相爺把他迎入客廳,分賓主坐下后,相爺從桌上拿起一本書晃晃說:“老夫聽說你有萬卷之書,書藏哪里?”小解縉指指肚皮說:“在這里。”相爺又問:“既然如此,那我出聯(lián)你能對嗎?”小解縉眨眨眼睛說:“何止能對!”相爺看看這穿綠衣衫雙目流盼的小家伙,口氣竟這么大,不覺有些好笑,便出聯(lián)道:
井底蛤蟆青間綠,美目盼兮。
小解縉聽了,冷笑了一聲,看了一眼身穿紅袍的相爺,便接著對道:
湯中對蝦白映紅,鞠躬如也。
相爺本想譏笑他是個坐井觀天的蛤蟆,不料自己反被奚落成一只死蝦,想小家伙竟然如此不留情面,不由心里冒火,卻不好發(fā)作,只好改換題目,再難解縉道:
天做棋盤星做子,誰人敢下?
解縉略一思索,便對道: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個能彈?
相爺見小解縉對答如流,大為吃驚。正找不到好的課題,忽見壁上有一幅《月夜杜鵑圖》,也來不及細想,就信口出了一聯(lián)道:
月下子規(guī)喉舌冷。
解縉見他行文已亂,故意照式對個下聯(lián)說:
花中蝴蝶夢魂香。
誰知相爺只顧后,不顧前,一見別人句子有毛病,馬上挑剔說:“試問花中蝴蝶,倘不睡去,哪來的夢魂香甜?”解縉又眨眨眼睛說:“然而月下子規(guī),也未必啟口,喉舌之冷,一樣無從說起!”相爺一聽,啊喲!我也錯了。便問小解縉:“那么依你說又當如何?”
解縉說:“如果把‘月下’改作‘啼月’;‘花中’改作‘宿花’,豈不是‘舌冷’‘夢香’?”相爺欲要叫好,但又反問:“你既然早已知道,為何將錯就錯?”
解縉笑道說:“因為相爺失口在先,解縉之所以將錯就錯,無非是步相爺后塵,照葫蘆畫瓢罷了。”
一番話說得相爺心服口服,自知理虧。想想方才小解縉的不恭,正是自己失于檢點而引起的,因此甚感慚愧和不安。他深愛解縉之才,等解縉長大,還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
中國古代對聯(lián)故事精選
第九:
某人平日揮霍無度,過年時缺柴少米,在門上貼副對聯(lián):
行節(jié)儉事。
過淡泊年。
鄰居在上下聯(lián)各添一字:
早行節(jié)儉事。
不過淡泊年。
觀者為之捧腹。
第十:
【清】代文學家李調元,才思敏捷,以善對而聞名。曾任廣東學政,有一牧童故意在李經過的路上以三塊石頭壘成一座石橋。李坐轎路經此地,石橋被轎夫踢倒,牧童責問轎夫,雙方爭吵不休。李調元下轎調解,牧童說:“你既是李大人,聽說善于作對,小子出個上聯(lián)請你對吧?”李調元欣然答應,牧童念道:.
踢破磊橋三塊石,
李調元想了好久,竟未能對出,只好約明天再來應對?;丶乙院?,冥思苦想,茶飯無心,妻子問知其故,微微一笑,在紙上寫了一個大大的‘出’字,然后用剪刀剪成兩個‘山’字。李調元恍然大悟,于是次日一早即到約定地點,見到牧童,對出了下聯(lián):
剪開出字兩重山。
牧童哈哈大笑:“李大人,這下聯(lián)恐是你夫人想出的吧?”李調元吃驚地問:“汝何以知之?”牧童答道:“婦人常與針線、剪尺打交道,男子漢大丈夫則應將剪子換作斧頭。何不就將下聯(lián)改為:
劈開出路兩重山。
李調元面紅耳赤,但內心頗為佩服。那牧童卻又說:“我再出個對子你對吧!李大人是文人學士,飽讀古文,會做文章,我就以此為題。”說完,又念出一個上聯(lián):
古文人做,做詩做賦做高官。
李調元覺得此聯(lián)亦頗難對,只好再次回到家中,和眾門客絞盡腦汁,終于想出了下聯(lián):
八刀心忿,忿世忿命忿窮途。
誰知李調元第二天向牧童念出下聯(lián),又被牧童取笑:“這分明是個窮書生對出來的,李大人是達官貴人,對出這樣窮酸氣的對子于身份不符。不如改成:
大口一吞,吞云吞霧吞江海。
這樣才有氣魄呢!”李調元聽了,不禁連連點頭,稱贊這牧童是個奇才……
第十一:
【明】王波,自幼聰明伶俐,尤其擅長對對。有一年春節(jié),王波家中無米下鍋,他舅舅是當?shù)氐呢斨?,家中有錢有米,但老婆卻是個小氣鬼。王波的父親曾向他借過三斗谷子,被數(shù)落了一頓。有心再去借糧,又實在難以啟口。年僅九歲的王波,看出父親的難處,就偷偷地來到舅舅家。
拜見舅舅后,說明來意。舅舅問:“你想借多少?”王波答道:“當然是越多越好羅。”舅舅微微一笑,故意睜大眼睛說:
小孩子,口氣大!
王波嬌嗔地應道:
大富翁,肚量小!
逗得舅舅哈哈大笑,真想馬上借給他,可是想起刻薄的太太曾說過的話,不知不覺地就自言自語說了出來:
沒完沒了,還想借?
王波誤解了舅舅的心情,生氣道:
有始有終,定會還。
王波的舅舅也是個聯(lián)迷,聽了王波的答語,聯(lián)興大發(fā),便對王波說:“我出一上聯(lián),你若對上了,不但白送你一斗米,就連以前欠的三斗谷,也不用還了,如果你對不上,可要罰的啊,怎麼樣?”“行!”王波說:“你出聯(lián)吧!”舅舅便出上聯(lián):
欲欠谷,則滾利。
王波猜不透舅舅的心思,但知道這是拆字聯(lián),就應道:
體本人,就留情。
舅舅著實吃了一驚,因為對得如此貼切如此意對俱佳的下聯(lián)。竟出自一個不滿十歲的小外甥之口,十分滿意和歡欣。但還想再考考他,于是便在原聯(lián)上增加數(shù)字,將上聯(lián)改成了:
欲欠谷,則要利滾利。
小王波聽后,以為舅舅說話不算數(shù),故意刁難自己,想到舅舅是自己母親的哥哥,現(xiàn)在全無手足之情,本想不理舅舅,不再應對。但又想人小志要大,不能讓別人看不起,于是,又對了下聯(lián):
好子女,就該心連心。
舅舅哈哈大笑,連聲說:“妙!妙!妙!”接著,對王波說:“舅舅說話一定算數(shù),一會兒就叫人送米去。你呢,留下來,我出錢讓你念書去,如何?”小王波這才明白,原來舅舅是在考自己,也就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中國古代對聯(lián)故事相關文章:
3.古代勵志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