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書筆記2000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出自蘇聯(lián)的一部自傳性小說,是共產主義國家最著名的“革命小說”之一。編寫該書時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已雙目失明、全身癱瘓,這部書是他強忍病痛,歷時三載,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才寫成。 其中成功地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個在布爾什維克黨的培養(yǎng)下,在革命烽火和艱苦環(huán)境中鍛煉出來的共產主義新人的典型形象。本書以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生活為線索,展現(xiàn)了從1915年到1930年前后蘇俄廣闊的歷史畫面和人民艱苦卓絕的斗戰(zhàn)生活。主人公就是在革命的熔爐中,從一個工人子弟鍛煉成為無產階級的斗士。其后他又開始了另一部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創(chuàng)作,但只完成了第一部,他就與世長辭了,年僅32歲。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書筆記2000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書中的主人公——保爾使我油然而生敬意。
保爾被老師神甫趕出學校后,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他與冬妮亞結為朋友。他在裝配工朱赫來的引導下,懂得了布爾什維克是為窮人爭取解放的革命政黨。他依依不舍得告別了冬妮亞,逃離了家鄉(xiāng),加入了紅軍,成為了一名堅強的布爾什維克戰(zhàn)士。但是他的身體狀況每況俞下,右腿變成殘廢,脊椎骨的暗傷也越來越嚴重,最后終于癱瘓了。但他并沒有不此而沮喪,而且開始了他的艱難的寫作生涯,從此有新生活的良好開端。
我非常敬佩保爾不畏病魔侵擾和不怕命運挫折的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他時刻都在為革命事業(yè)而奮斗。他有一次不幸染上了傷寒,他憑他那堅強的毅力,奇跡般地從死亡線上走了回來了,重新義無反顧地走向火熱的工作崗位。
最使我感動的是下面的故事。
索絡面卡區(qū)的團組織幾乎全部全上陣了。團省委去了三個人——杜巴瓦、潘克拉托夫和保爾。這三個人是朱赫來同志親自選定的。鐵路搶修工作開始了,誰也沒想到條件會有那么艱苦,寒冷的秋雨浸透了人的衣衫,沉甸甸、冰涼涼的;四周荒涼一片,幾百個人晚上只能睡在四間破房子里的水泥地板上,穿著淋濕了而又沾滿泥漿的衣服,緊緊地擠在一起,盡量對方的體溫取暖。早上,大家喝點茶就去干活,午飯?zhí)焯焓撬乇鉁鸵恢幻呵蛞粯拥暮诿姘5麄儜{著對革命事業(yè)的無限忠誠和堅強的革命毅力,出色完成了任務。
人最寶貴是的生命,生命屬于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不應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人應該怎樣活著?”看完了這本書,我對這個問題有了最完美的解答。
我讀著,讀著,保爾那堅毅的臉龐,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他,一個普通的戰(zhàn)士,竟有鋼鐵般的意志。這是什么力量推動著他鼓舞著他前進呢?那不就是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yè)。這也就是他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的動力。
保爾教育我如何正確對待疾病,如何戰(zhàn)勝困難。他一個全身癱瘓的都能夠為共產主義事業(yè)奮斗;我,一個在黨,在人民的陽光雨露撫育下的少年兒童,怎么能夠被一些區(qū)區(qū)困難而嚇倒呢?
差不多沒有一個人甘心平平庸庸的生活,因為即使是小草也在努力著為春天增添一絲綠色,希望在春回大地的彩卷上留下自己的身影。但是卻未必人人都會煉就一塊好鋼。
那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相信大家的腦海里一定會出現(xiàn)那烈焰熊熊的煉鋼場面。其實,人生就如同煉鋼!沒有什么東西是與生俱來的,“鐵”變成“鋼”,只有一種途徑——煉!有人說保爾是天生的英雄,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是沒有天生的英雄的。保爾之所以能夠成為英雄,完全是由于自身的努力——在戰(zhàn)火紛飛的戰(zhàn)場,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他沒有后退;在疾風暴雪的建設工地,面對常人難以忍受的勞動強度和饑寒,他沒有倒下;在雙目失明、疾病纏身的情況下,面對書稿丟失、身體每況愈下的無情打擊,他仍沒有屈服,終于從一個出身貧苦的少年,成長為一名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格和頑強作風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
人生,可以說是一段曲折而坎坷不平的路。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會遇到重重的困難,要去面對失敗的打擊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等等。但是,這一切都是短暫的。在突破障礙、戰(zhàn)勝困難后,回顧走過的道路,我們就會領悟到,那是磨煉人生的火焰。多少英雄、偉人,都是在熊熊燃燒的火焰中鍛煉出來的,正如人們常說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和保爾相比,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實在是微不足道的,我們有什么理由唉聲嘆氣、裹足不前呢?
一個人只有樹立崇高的理想,造就優(yōu)良的素質,并有執(zhí)著的追求,在正確的生活目標,他才不會被生活所拖累,不會被不幸所壓倒,他才會在苦難的熊熊烈焰中堅強起來,成熟起來,去熱愛生活,去充實自己,迎接美好的明天。
21世紀的鐘聲已經敲響,我們站在新世紀的門檻上,尋找往日的英雄情結,重塑“保爾精神”,意義非同小可。為了我們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讓我們以保爾為榜樣,去煉就人生,樂觀地擁抱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