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書筆記3000字
紅樓夢讀書筆記3000字
篇一:
看完《紅樓夢》心中有一絲悲哀,忽覺秦氏對鳳姐說的一番言語,實是有理:“月圓則虧,水滿則溢,”世上無事可“永保無虞”。就像這朝朝代代,總是從初期到全盛再到衰敗,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漢,三國,晉,南北朝,隋……無一幸免。身邊的小事亦是如此,一生中總有順心與陰暗的時期,所以人生給予的感覺就饒有滋味……有人時常覺得人生凄苦,可沒有這苦,那怎會感受到成功到來時的快樂?若紈绔子弟只知玩樂,終老一生,死前才去遺憾,“人生何其短,吾還碌碌無為終老此生。”。家道中落,未嘗不是好事,死前至少可以說,“因曾度此落魄生活,故吾此生沒有白活。”
說到碌碌無為,終老此生。就不得不題,功名利祿。記得第一回中,士隱所解注的《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甚切,就好像功名,不是得了功名,就不用死,到頭來還是得死。下一世,誰理你是秦始皇,還是漢武帝。更別提其他人,“問古今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與后人欽敬。”若不提,欽敬,從古至今,那些著名的貪官奸臣,呂不韋、秦檜、吳三桂、鰲拜……也是萬古留名。其實他們的才智,膽識,以及那種不畏懼命運的膽魄,也有可取之處。命運最終給他們的安排終究是殘酷的,死訊換來了呼天搶地的歡呼聲,死后還招人惡罵,這是他們的悲哀,也是那個社會的悲哀。難道這就是正義與邪-惡的標準嗎?
其實,正義與邪-惡的標準還是很模糊的。我可以說,“人各有志,只能說他們樹立了不科學的人生觀。”他們的所作所為不一定像我們想象中那么可恥,也許他們像楚莊王,三年沉迷于酒色,是別有用心,我們也許只是讓歷史蒙蔽了雙眼,雖然可能性極小,但我們不能排除這種想法,畢竟這些都已成過去,無從考證……
我甚是欣賞他們對于神說以及命運的無所畏懼,即使是現(xiàn)今社會,又有何人能真正做到不滿命運的安排,能挑戰(zhàn)命運,想想社會之中,大多數(shù)人們還希望圣人、神仙的出現(xiàn),從苦惱將他們解救,以此說來似乎還不及這些貪官奸臣。
那這些貪官奸臣錯在哪兒?失敗在那兒?--我想應該是,想得不夠長遠。就好似呂不韋,得到了皇位又怎樣?也許會更覺空虛,到頭來終免不了一死。“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那如此說來豈不是什么都別做,做什么終究都還是在替別人做嫁衣裳。
其實不能這么想,人這一輩子,很多事是無可奈何的。我個人覺得,人這一生,概括起來就三字“活下去”。什么都不做怎生活下去?什么都是需要代價的,你學習,換來好的工作;你工作,換來生活需要的錢。錢讓人過好日子,沒有錢是活不下去的。突然想到,有些人自命清高的認為前乃污濁之物,即是污濁之物,為何還要用他?即是污濁之物,為何還需靠他活?我不覺得錢是什么污濁之物,錢只是一件物品,用它之人不堪,所以才讓它蒙羞。“功名利祿”,只是換取錢的手段罷了。人生在世,只要賺錢是為了讓自己活下去,而貪污就是以不正當?shù)氖侄螌e人用代價應換來的東西據(jù)為己有。若是用正當方式,讓自己活得更好,沒什么不對,即使在別人眼里顯得奢華,又怎樣,這是用代價換來的,是付出過后得來的,是一點點賺來的,本就為了讓自己活得更舒坦,奢華點也是自愿的,沒什么不可以的。所以為了活下去,要賺錢。如果總想著是為他人作嫁衣,索性都別活了。畢竟只有少數(shù)人能享受看破紅塵的生活。既然有許多事都放不下,就別放下,糟踏了光陰。“圣人”也需“凡人”襯。
對于《紅樓夢》的結局,我有甚多不滿,可有人對我說,“既然你不滿,林黛玉最終抱憾而亡,賈寶玉出家為僧,那你覺得,什么樣的結局是完美的。”的確,我對甚為不滿顰兒之死,顰兒素日也是叛逆角色,終日只想一展才華,違反了古時“女兒無才便是德”之說。顰兒在文中的才華是不容置疑的,我實是欽佩,也為她那種叛逆而佩服。可她為何不能叛逆至底?賈母素日疼她,更疼寶玉,他倆二人想要結為連理枝,賈母也未必反對,她竟不去爭取,偏自尋苦惱,氣死了??杉毤毸剂?,她素日多疑,即使嫁于寶玉,也難免會被氣死。她又不似鳳姐會借酒撒潑,怎生向賈母開得了這口?她的力量是如此微薄,在賈府她畢竟不像寶釵那樣得人心。寶釵為人圓滑,討人喜歡,她最終也是無法無法擺脫父母之命嫁于寶玉,最終獨守空房,也不免令人覺得有些惋惜,“金簪雪里埋。”再說寶玉,最后看破紅塵,做了和尚。難道做和尚真是最好的結局嗎?若是如此,世人都改為僧。我的想法太極端了。“你死了,我去做和尚。”預示著這一切,好似一切皆前定,無法改變。我不滿的是寶、黛二人最終仍是無法逃出命運的束縛。那人又對我說,“寶玉,做和尚已不是為黛玉而做。寶玉不做和尚,還能做什么?去追求功名利祿嗎?”是啊,細度之,對于寶玉而言,這不失為最好的結局。他已淡薄名利,對他而言此皆身外物。追逐名利,讓歷史重演,看著自己的后代再來上演這“紅樓夢”嗎?他看似沒有擺脫命運的束縛,但命運業(yè)已不能束縛住他了,他既不是為顰兒去做和尚,那就是為自己,他也不像世人為了“得道成仙”,而是了無牽掛,看盡紅塵。那人還對我說,“做和尚的有兩種,一種是為了逃避,還有一種就是為了面對。”我想逃避的那些就是“看錯紅塵”的,而面對的才是真正“看破紅塵”的。
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看完《紅樓夢》最大的感覺不是空虛,也不是茫然,而是前所未有的平靜,心的平靜。這才深刻體會“心如止水”的感覺。
篇二:
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一曲紅樓多少夢,情天情?;们樯?。
俗話說“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男不看紅樓,女不看西廂”,但紅樓夢無疑是古典文學小說的一個巔峰。文學家讀《紅樓夢》,讀的是一代名家曹雪琴留下的撼世的不朽傳奇,驚嘆于他的卓絕的文學才氣,贊美這樣一個請棋書畫、天文地理無不精通的偉大文學家;歷史學家讀《紅樓夢》,讀的是封建社會制度的腐朽敗壞,痛快于其黑暗的統(tǒng)治注定了其必將敗亡的慘烈結局;自由主義者讀到紅樓夢,讀出的是它封建制度、等級制度對人們的壓迫和壓榨,對生命的不尊重以及貴賤的劃分令他們義憤填膺;也有人悲嘆于文學的流傳必將因為其從盛到衰的歷程……
一百個人讀紅樓夢,就會有一百種理解!從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感受。我不是文學家,思想家又或者歷史學家。我只是無數(shù)拜讀《紅樓夢》的平常人之一!我無法從他的文學價值和影響上去精研細琢,我只能傾心于我的感覺,那如漏漏細流一般傾入我心脈的思感,令我久久平難以自拔。
誠然,《紅樓夢》里遠不止這三個人物,然而最讓我有感觸的就是他們?nèi)恕5拇_,《紅樓夢》絕不僅僅是一部情愛史,但最讓我揪心的就是他們?nèi)齼旱那楦屑m葛。在他們的愛背后,暗藏著封建婚姻觀念的牢靠枷鎖,但也十足體現(xiàn)了對封建思想的頑強抗爭。他們愛情的結局象征著故事的結尾,凄凄慘慘戚戚,不禁讓人心酸感嘆。
林黛玉的命運無疑是個悲劇,從她的誕生,到進入賈府,再到與寶玉相愛,她的淚從未斷流。雖自有一段風流態(tài)度,但卻逃不出不足之癥的牢籠。黛玉是個聰慧的女子,自小跟從賈雨村學習就凸顯其聰穎的一面。而進了賈府,與姐妹們作詩習文,她亦是樣樣了得。迎春貴妃省親時,唯寶玉被作詩難住。完工在一旁的黛玉見此景況,急忙又作一首賜予寶玉。史湘云入社后請諸位吃蟹賞菊時,大家紛紛題詩,黛玉先是從容不迫,最后時辰揮就一首,一舉奪下“花魁”。
同時,黛玉是個敏感的女子,畢竟是離家后入住賈府,寄人籬下,總感覺要步步留心,時時在意。最終養(yǎng)成了愛計較和忍氣吞聲的性格。懷疑周瑞家送來的簪花是挑剩下的,對撞見寶玉來看寶釵吃了小醋等等。但無論怎樣,黛玉是純潔的,她也同樣想面對自己真實的愛情,但她總是無法擺脫環(huán)境的拘束。
她自卑、自尊、自憐。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群。花前癡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她“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凄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xiàn)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里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里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于是她無奈著?“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著“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套無情”,傷感著“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凄涼結局。
銜玉而生的賈寶玉聰穎靈秀,他“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他本應是賈家寄予厚望的繼承人,然而他卻充滿著叛逆,雖去過學堂,念著四書五經(jīng),然而卻一心厭惡官場,討厭官場的腐朽墮落。但他反倒是對女子有著格外的親近,從小就被女子包圍著,甘愿做那萬紅中的一綠。他自稱女人是水做的身子,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極度欣羨女子的清潔純凈,憎惡自己的家庭,甚至后悔自己是個男兒身。所以,他對身邊的丫鬟總是呵護有加,平等對待,這即反應他對封建統(tǒng)治制度的控訴。他總是想擺脫封建枷鎖的桎梏,但又無奈自己封建等級的身份。而最能體現(xiàn)寶玉向往自由的地方就是他的愛情,他對自己真正愛情的向往超越了時代背景的限制,不為封建家族利益而成婚,死心塌地地愛上了林黛玉,矢志不渝。他用真心向時代宣戰(zhàn),而令人遺憾的是最終他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