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人物形象初探
《紅樓夢》人物形象初探
讀紅樓,很難略過那一場場宴飲雅會,一派的熱鬧繁華,各方人物登場,都帶著自己的心思和故事,每個都與別個不同。
聚了一屋子的人,上至老夫人,下至丫鬟小廝,你一言我一語,往往對談之間就將一個人物勾勒了大半,機鋒暗藏,什么人什么性格說什么樣兒話,斷不會讓人覺出半點突兀。
比如寶玉生辰的那一回,榮寧二府的人來了大半,吵吵嚷嚷,又是行令又是飲酒,但各處活動也都有各人的秉性可依,像那極爽利而不喜束縛的湘云就必是要劃拳,不與眾人射覆、打那悶葫蘆去的。
又如螃蟹宴,長輩們散了后,黛玉是倚欄垂釣,寶釵是掐了桂蕊擲向水面,迎春呢,獨在花陰下拿著花針穿茉莉花。
鬧中取靜,隨意之舉亦暗合各自的心性,黛玉惜花必不會以花為戲,寶釵大氣端方與穿花人的安靜細巧有別,迎春亦做不來倚欄的清雅風流之態(tài),竟是一絲一毫也不得混淆,卻又都同樣怡然自得、別有情致,可觀可觸可感的靜好安閑。
《紅樓夢》從不吝于刻畫極致的事物,而是肆意揮灑。
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熱鬧繁華到了極致。
衰草枯楊,群芳散盡,枯寂悲涼到了極致。
大喜之后,往往迎來大悲。
情節(jié)安排極具張力,但人物卻愈加生活化。
你看宴飲時,烏壓壓的一群人,笑逐顏開,說著俏皮話,或是在一旁恭敬侍奉,喜悅祥和雖未必是出自本心,但即便是應付式的虛偽,也如同家常過日子一般,真實可感。
可以說,在曹公筆下,極致留給了情節(jié),而混沌的灰色地帶則留給了人物,給予足夠的空間,讓人性展現(xiàn)出每一個側面。
惡事常有,但似乎沒有誰是絕對的惡人。
是是非非未必那么分明,更多的是小才微善、暗藏機鋒和生活中的精打細算。
誰都不是一成不變,再刻板的人也偶有靈動之處,再超脫的人有時也不免流俗。
李紈平日里只知誦讀女戒、針黹等事,將日子過成槁木死灰,聽王夫人提起英年早逝的賈蘭,卻在眾人面前失聲痛哭,姊妹們一時興起結社作詩,她雖無詩才,也總是大大方方地為她們擬題評詩;鴛鴦最是忠誠堅貞,璉二爺和她商議說要合作賺些體己,本不合家法,但既無傷大雅,她也就從旁配合;寶釵端莊溫和,卻也有滴翠亭撲蝶,不失女兒家的嬌憨活潑,也曾經(jīng)因為哥哥薛蟠一句冒犯的話,就在自己房中哭了半宿;妙玉性本空靈,六根皆凈,卻對寶玉青眼有加,待他與別個不同……
這樣的人物,又如何能被一兩個簡單的形容詞框住呢?
眉梢眼角,一舉手一投足,都無可仿效。
一場又一場宴飲,是否越盛大就越易凋亡?
再怎么熱鬧,書中的基調,自太虛幻境的預示起,就注定了悲涼。
紅樓一夢,三春過后,各自須尋各自門。
都是失意之人,但說到底,無人罪有應得,也無人可逃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