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氏父子讀書筆記3篇讀后感
包氏父子讀書筆記3篇讀后感
包氏父子 讀書筆記1
《包氏父子》描寫的是20世紀20年代無產(chǎn)階級的生活狀態(tài),以包氏父子為代表,描寫了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他們這些人的生活處境以及他們內心的渴望。 生活的艱辛以及社會的壓迫,老包將希望都寄托給他的兒子,包國維,希望他能夠改變現(xiàn)在的生活狀況,幻想著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成為大老爺。于是老包省吃儉用、借債求人,供養(yǎng)兒子包國維上學。但是包國維根本無心學習,三次留級,愛慕虛榮,喜歡跟富貴人家攀比,向往富貴的生活卻從不從實際出發(fā),并且還抱有幻想從富貴人家那得到些好處或者說能從他們身上找到自己虛幻的滿足感。這種對比的諷刺手法,表現(xiàn)了創(chuàng)作者對包氏父子所懷有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情感,同時有一種更深沉的悲哀,給人一種壓抑感。
小包就讀的學校是一種富貴和希望的代表,里面的學生穿著西裝,打著領帶,學習環(huán)境優(yōu)美。當然這所學校的學費也是相當?shù)馁F的,一年算上所有的費用需要51.5塊,而對于一個月只有7塊錢收入的老包是十分沉重的財政負擔。而小包在富貴的學校上學,里面的都是些富家子弟,他們常常向家里要零花錢就是1百、兩百的甚至更多。于是小包產(chǎn)生了自卑感以及想謀求認同感的心理,于是他只跟富貴人玩,幻想著自己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員,事實上他的那些同學完全沒把小包放在眼里,他根本就是個替死鬼,出事時就找他做替死鬼,玩的時候對他的態(tài)度可有可無,這種階級分化的表現(xiàn)尤為深刻。
小說中,小包猛地把牙刷抽出來大叫著,噴了老包一臉白星子。 “我要的是司丹康!司丹康!司丹康!懂吧,司丹康!”, “拿開!我用不著這種油!——多寒傖!”包國維一直忿忿著,一洗了臉就沖了出去。 老包手里還拿著那個瓶子:他想把它放在桌子上,可是怕兒子回來了又得發(fā)脾氣,摔掉可又舍不得。他開開瓶塞子聞了聞。他摸著下巴。他怎么也想不出包國維干么那么發(fā)火。這一場景可以看出老包對待自己的兒子十分的小心謹慎,但是小包卻對自己的父子粗聲粗氣。我認為小包的性格就是老包給慣出來的,這種 “父不父,子不子”現(xiàn)狀讓我們著實為老包感到悲哀。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小說所體現(xiàn)的悲哀情感。
最后,小包被退學,老包希望破碎。這一結局具有深刻的諷刺意味。一心想往上爬的底層人民,去最終仍與窮困結伴。這一注定的命運對中國民眾的病態(tài)生存和奴性意識給予了犀利的諷刺和批判,尤其是中國人傳統(tǒng)的望子成龍或養(yǎng)兒防老的落后觀念,在作者的筆下,描繪得非??杀?。惡性循環(huán)從來就是一代傳一代的,父輩無自由,子輩亦無,子輩不爭氣,父輩徒傷悲。由此可改變的命運也變成注定的結局。
包氏父子 讀書筆記2
由《包氏父子》所引發(fā)的有關當代家庭教育的感想 “速寫三篇”是張?zhí)煲淼拇碜鳎欢谖铱磥?,《包氏父子》卻是寫得尤為精彩。從刻畫的兩個鮮明的人物形象中,我明顯感覺到一種教育的失敗。且借一家之言,結合《包氏父子》表述一下我對現(xiàn)代教育的認識。
《包氏父子》集中刻畫了兩個人物:劉公館三十多年的傭人老包和他的在中學讀書的兒子包國維。父親省吃儉用,辛苦積蓄,而且還用三分利的高息向人借貸全力供養(yǎng)兒子。兒子卻無心讀書,成績極壞,追求物質享受,向“闊少爺”看齊。
老包夢寐以求的是兒子能夠飛黃騰達,在他面前態(tài)度卑微,說盡好話,耐心勸慰。然而,作為對老包的回報,包國維卻捧回了五個“丁”一個“乙”的成績單。整個作品籠罩著一種溫情脈脈卻略顯悲哀的氣氛。尤其是當想象到老包在兒子面前低三下四的樣子,而包國維對父親卻不體諒并有過分的要求,甚至是對他發(fā)脾氣,我總是感到一種心酸,欲哭無淚。同時,對老包的隱忍退讓,我總是在同情之中又有怒其不爭的憤慨。有一個細節(jié)記得很清楚,那是老包的內心獨白:“可是有時候覺得包國維可憐:要買這樣沒錢,要買那樣沒錢。這小伙子永遠在這么一間霉味兒的屋子里用功,永遠只有這么一張方桌給他看書寫字。功課上用的東西那么多,可是永遠,只有這么三個抽屜給他放——做老子的還要把眼鏡占他一點地方。”這種甘為“奴才”的心態(tài),我實在是接受不了。看看他的兒子是怎樣對他的吧:包國維的同學問那個老頭是誰時,他回答說不相干。這種對比,實在更能凸顯教育的失敗。 這種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現(xiàn)在看開,也是很有現(xiàn)實意義的。
幾次與宿舍管理員的閑談中,她每每抱怨說犯愁孩子不好好學習,飲食只吃零食,脾氣大的管不了。這種現(xiàn)象絕對是普遍性的。而我只能以“樹大自直”來安慰她,但是心里卻總是隱藏著一種憂患意識。我百思不得其解,孩子的成長是大人一點點教化的,何以到了不能管制的地步?包括網(wǎng)絡上的新聞,很多90后為了出名采取了很讓人費解的方式——上傳自己的黃色圖片或是視頻,這也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毋庸置疑這些孩子的價值觀是出了問題,但是是何種家庭教育造成了這種認識,是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了。
我一向不認為孩子是未來的主人這句話。因為,我所見到或是聽到的孩子的形象,早已是現(xiàn)在的主人。孩子活動的主要范圍是家庭,而現(xiàn)代家庭很少不是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生活中,孩子儼然成為主人,成為所謂的小皇帝、小公主。最好的東西是要呈獻給孩子的,否則,做父母的心里便要起惶恐了,就像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一樣。這種風氣自古已然,于今為烈。
以前的所謂“孝子”,是指孝敬父母的子女,現(xiàn)在的所謂“孝子”,有向指代孝順其孩子的父母的發(fā)展趨勢。孩子成為一家之主,父母都要孝順他!凡是孩子的意志,為父母者宜多方體貼,務使稍受挫折。雖然現(xiàn)代兒童教育學家提倡所謂“個性”,但是我想這種個性應該是適可而止的。就像是自由也不是絕對的一樣的。那些將父母看做“奴隸”和“工具”的個性,不提倡也罷。
不可否認,很多家長打著“愛”的旗號,給子女造成很大的壓力。那種親情捆綁我們是不提倡的,不能背上愛的枷鎖。但至少,對那種愛,做子女的要學會用心體會。對父母的回報,不是稱之為義務,是一種良心。縱然,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很大的,這和我們的家庭條件差異不無關系。但是,個人的能力卻是要靠自己的。要贏得周圍人對自己的尊重,不僅僅是看家庭條件的。包國維在同齡人面前深深的自卑感,雖然是源于自己家庭的貧窮和寒酸,但是如果他能夠有一項特長為別人所佩服,那么情況將遠不是這樣的。人不能根據(jù)家庭條件定位自己的價值,更不能將這種因為家庭產(chǎn)生的自卑感和內心潛在的憤怒轉嫁到父母身上。 父母和兒女相互體諒,互相關愛,達到一種平衡關系,這才是一種正確的家庭關系。即不受束縛,也沒有壓力,各得其所。
包氏父子 讀書筆記3
《包氏父子》是我在第八屆校信通獲得閱讀之星的獎品—張?zhí)煲碜髌肪x里的另一個故事。讀后換位思考,收益匪淺。
一個忠厚老實的勤勞中年男子老包,把自己一生的期望全都寄托在了兒子小包身上!雖然自己生活艱苦,清貧,卻從沒讓自己的兒子吃過苦!忠厚的他居然去偷也一定要讓他兒子體面。老包把兒子奉若少爺,百依百順,以為兒子能夠有出息,好讓他下半輩子可以享清福。自己省吃儉用沒關系!可是,小包又把父親當奴隸。認為這樣無能的父親耽誤了他。最后換來的是什么?不過是一個個夢想的破滅罷了,當小包因為做了太多違反校規(guī)的事被開除時,老包被嚇傻了,富于幻想的父親老包的支柱倒了……
故事沒有離奇的情節(jié),平平淡淡的??蓪θ宋镄蜗蟮目坍媴s入木三分。老包一件穿了幾年的舊棉袍,一雙破棉鞋。小包一件青布棉袍,一雙锃亮的皮鞋,油亮的頭發(fā)。反差極大的衣著,把包氏父子倆的形象刻畫的入木三分。
是一種什么樣的愛讓一個人為另一個人無私奉獻?也許只有親情才能有這樣的力量。同樣的望子成龍永遠是當今父母對子女的期盼。已經(jīng)記不清爸爸媽媽為我付出了多少,只記得他們那同樣沉甸甸的期盼!我不是一個好兒子,因為爸爸媽媽對我的期盼和付出總是比得到的回報要多的多,至少現(xiàn)在是!每當看到爸爸媽媽為我操心,我后悔以前的不懂事。未來的日子,我總是希望能多做一些讓你們高興的事,多做一件,你們就少為我操一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