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的復習方法有哪些
高中生學習生物,沒有其他主課那樣重要,所以,沒有受到學生和家長的重視,但是,生物學習也是不能忽視的,學生一定要根據(jù)高考的要求,進行認真的復習和備考,特別是要重視培養(yǎng)能力。想了解更多高中生物的復習方法的信息嗎,和學習啦小編一起看看吧!
高中生物的復習方法
要以大綱為出發(fā)點。
對于高中生來說,復習生物的方法一定要首先保證以高考考試大綱的要求作為出發(fā)點,按照大綱編寫的試題進行測試和復習,重點知識點要牢記,不要偏離要點。
注意基礎知識的學習。
對于一個學科來說,一定要打牢基礎,首先就是對一些基礎知識進行梳理,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扎實的知識儲備量,這樣,在后面的學習和復習中,就會更加得心應手。
對知識進行系統(tǒng)整理。
我們學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法,特別是對知識要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這樣才能讓知識更加有利于記憶,學習知識要有一條知識鏈,這樣會讓知識更加系統(tǒng),也會提高復習效率。
采用自問自答的方式。
我們在復習生物的時候,可以對書本上的知識點進行整理,然后設計一些比較貼近生活的問題,采用自問自答的方式,加深我們對知識點的理解,才能讓復習事半功倍。
培養(yǎng)自己的思維能力。
學習知識,一定要注意有好的思維方式,如果單靠單純的記憶,可能效果不好,所以,可以采用一些更好的方式,比如聯(lián)想記憶,圖表記憶,方位記憶等方式。
轉換復習思維的模式。
有些人復習知識喜歡從書本入手,按照章節(jié)從前往后復習,其實,我們也可以改變這種模式,通過做綜合題本的方法,對于不會的知識集中復習,這樣做的時間會更節(jié)省。
注意揚長避短復習。
對于高中的生物,我們重視是應該的,但是也要看總體其他學科的情況,如果這一門課程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和更多的時間,那么,也要懂得取舍,揚長避短,不能為了一科而荒廢其他學科。
生物學習的有效方法
1.要掌握規(guī)律
規(guī)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聯(lián)系。生物有自身的規(guī)律,如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局部與整體相統(tǒng)一,生物與環(huán)境相協(xié)調,以及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從水生到陸生的進化過程。掌握這些規(guī)律將有助于生物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如學習線粒體就應該抓結構與功能相適應:
?、偻庥须p層膜,將其與周圍細胞分開,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區(qū)域內進行;
?、趦饶は騼日鄢舍?,擴大了面積,有利于酶在其上有規(guī)律地排布,使各步反應有條不紊地進行;
?、蹆饶傻那粌扔谢|、酶;
?、芑|、內膜上的酶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應所需,因而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這樣較易理解并記住其結構與功能。
學習生物同其他學科一樣,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如學習減數(shù)分裂過程,開始只要弄清兩次分裂起止,染色體行為、數(shù)目的主要變化,而不能在上新課時對染色體行為、染色體、染色單體、DNA數(shù)目、與遺傳三定律關系、與有絲分裂各期圖像區(qū)別等一并弄清。后者只能在練習與復習中慢慢掌握。
2.設法突破難點
有些知識比較復雜,或是過于抽象,同學們學起來感到有困難,這時就應化難為易,設法突破難點。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復雜問題簡單化。生物知識中,有許多難點存在于生命運動的復雜過程中,難以全面準確地掌握,而抓主干知識,能一目了然。例如細胞有絲分裂,各時期染色體、紡錘體、核仁、核膜的變化,我們若將其總結為“前期兩現(xiàn)兩消,末期兩消兩現(xiàn)”,則其他過程就容易記住了。動物體內三大物質代謝過程復雜,可總結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轉化”。對一些復雜的問題,如遺傳學解題,可將其化解為幾個較簡單的小題,依次解決。
(2)抽象問題形象化。要盡量借助某種方式,使之與實際聯(lián)系起來,以便于理解,如DNA的空間結構復雜,老師一旦出示DNA模型,幾分鐘即可解決問題。因此,學習生物常常需借助圖形、表格、模型、標本、錄像等形象化的手段來幫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識。
3.經(jīng)常歸納總結。
在生物新課學習過程中,一般都是將知識分塊學習。但當學完一部分內容之后,就應該把各分塊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歸納整理成系統(tǒng)的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在腦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記憶。
歸納總結要做到“三抓”:一抓順序,二抓聯(lián)系,三抓特點。
抓順序就是要將各知識點按照本身的邏輯關系將其串聯(lián)。如高中生物的“遺傳的物質基礎”,可以整理成:配子→合子→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蛋白質→性狀。
抓聯(lián)系就是要掌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理清點線的縱橫關系,由線到面,擴展成知識網(wǎng)絡。
抓特點就是抓重點、抓主流,進行歸納總結,不能大雜燴,胡子眉毛一把抓;應將次要的東西簡化甚至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