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大學教學方法改革的指導性意見
一、推進教學方法改革的重要意義
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扼殺了學生的個性,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此,教師應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積極進行教學方法改革,將灌輸式教學轉變?yōu)閱l(fā)式、問題導向式教學,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培養(yǎng)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潛能,養(yǎng)成多元思維,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推進教學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則
1.以學生為中心?,F代各種教學方法的改革都是以研究和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及發(fā)展學生的聰明才智為追求目標。進行教學方法革,要把提高學生素質放到首位,既要重視知識學習,更要注重能力培養(yǎng);既要重視教法,又要重視學法;既要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要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既要教書,又要育人。
2.注重學思結合。夯實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倡導啟發(fā)式、研究式、討論式、參與式和案例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良好環(huán)境。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科技進步的要求,深入研究、確定不同教育階段學生必須掌握的核心內容,形成教學內容更新機制。
3.注重知行統一。堅持教育教學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開發(fā)實踐課程和活動課程,增強學生科學實驗、生產實習和技能實訓的成效。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開展各種課外及校外活動。
4.注重因材施教。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fā)展每一個學生的優(yōu)勢潛能。改進優(yōu)異學生培養(yǎng)方式,健全公開、平等、競爭、擇優(yōu)的選拔方式,創(chuàng)新拔尖學生培養(yǎng)模式。
5.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課外教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要把課外教學活動納入正常的教學體系,建立必要的考核和激勵機制。
三、推進教學方法改革的基本要求
(一)加強制度建設,制定改革方案,確保教學方法改革的具體落實
教學方法改革有序高效的開展有賴于長效機制的建立,各教研室、教學團隊和課程組定期針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堂教學設計等進行研討。學校將把開展教學方法改革列入工作重點,并結合教學期中檢查和校領導、督導聽課等形式對各學院教學方法改革開展情況進行檢查。
加強教學方法改革的制度建設,要顯著增加學生的自學時間和自主實踐時間。改革原有的學習考核與評價體系,打破過去以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水平和能力唯一標準的單一模式,鼓勵多元化的考核方法與評價形式。
教學方法改革沒有完全固定的教學模式或方法,學校鼓勵有條件的教師開展教學模式改革與方法創(chuàng)新。各院(部)要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改革方案和較為科學、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方法改革框架,具體課程與教師可以在方法框架內自主設計每節(jié)課的實施方案,保證教學方法改革的有效開展。
(二)加強教學方法改革的政策引導和經驗推廣,為教學改革營造有利的校園環(huán)境
學校在課題申報、各類校級獎勵項目評選等工作中向開展教學方法改革,并取得成效的教師傾斜。各院(部)根據實際情況,在工作量計算、項目申報及其他有關方面給予額外的補償。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教學方法改革的觀摩活動,邀請校內外的名師開公開課,增強課程的開放性,加強與行業(yè)以及國際國內同行的交流,并就全院有計劃、有步驟地改變課程從頭至尾采取“灌輸式”教學的模式,制訂具體方案。
各院(部)要加強教學方法改革情況的通報和宣傳,充分調動廣大教師與學生參與教學方法改革的積極性,為教學方法改革營造更加有利的環(huán)境。各院(部)可以利用各種機會、采取多種形式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讓更多師生盡早分享改革經驗,擴大改革成果。
(三)教學方法改革應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1.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方法改革需要教師與學生都要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教師的主導作用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引導和啟發(fā)學生,如何轉變大學生的學習方式,需要廣大教師認真研究,不斷探索。既要營造平等的師生環(huán)境、自由民主的學術環(huán)境,又要堅持原則,嚴謹治學。
2.正確處理課內與課外的關系。教學方法改革更應注重學生課外的學習,教師要做好學生課外學什么、如何學的指導工作,不能僅僅依靠布置幾道有現成答案的作業(yè)題或背誦若干書本內容應付了事。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充分利用學校教學資源等條件,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創(chuàng)新思維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3.正確處理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教學方法改革要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課程都有實踐能力的要求,包括基本的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以及解決生產與社會實踐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等。教學過程中,結合課程特點,盡量減少教師純理論的講授,多一些讓學生親自動手、動腦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提倡“做中學”、“練中學”,減少驗證性或者有唯一答案的實踐內容,多一些綜合性、設計性或者有多樣性答案的實踐內容。
4.正確處理統一與靈活的關系。由于學科、課程、教師與學生等因素的差異,對教學方法改革的模式不能一刀切,應該堅持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具體教學應該給教師們充分的自由,但基本要求必須統一,確保教學方法改革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