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閱讀課的教學技巧
在小學語文的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讓學生充分的學習起來。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上好一堂小學閱讀課的技巧,相信通過這些文字的閱讀你一定會有所收獲的。
小學閱讀課的教學技巧: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蘊含著豐厚的閱讀資源,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發(fā)展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閱讀教學中,使學生具有穩(wěn)固、持久的學習經驗,進而把經驗學習與創(chuàng)新學習緊密結合,學會多種閱讀方法,對學生的發(fā)展是極為有利的。在此,嘗試對小學生語文閱讀教學的具體實施淺談幾點建議。
一、創(chuàng)造民主的學習氛圍
閱讀教學,教師首先要更新觀念,創(chuàng)造一種民主的學習氛圍,為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供廣闊的天地。在課堂教學中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充滿愛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課堂氣氛中真正把創(chuàng)新的熱情激發(fā)起來。教師則要發(fā)揮好指揮者和組織者的作用,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有效地參與,不僅教師可以問學生,學生也可以問教師,師生之間處于一個平等的地位進行讀書、討論、研究。
二、了解學生閱讀心理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教”的輸出要以“學”的回饋為依據,所以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活動,充分動用和協(xié)調學生的各種心理機制以提高其學習效率。小學生處于學齡初期(6歲到11歲),該年齡期的學生一般說來很樂意并很有興趣去掌握新知識、技能和技巧,他們渴望學會閱讀,他們在認識中的特點,表現在感知上有較強的情感性。有插圖的書,教師的描繪性語言,都能很快引起他們的反應。他們最先識記的并不是最本質的東西,而是對他們產生最深刻印象的東西。隨著學習的深入,他們逐漸形成一些正確的社會情感(如愛國、崇尚勇敢、樂于助人等),并以此來評價作品、評價人生。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注意到這一些是十分有益的。如何遵循著“感性——理性——再感性——再理性”的閱讀心理程序來發(fā)展學生的認識,使之對閱讀材料有較深的理解,這是教師首要研究的問題。因為小學生年齡小,所以在閱讀理解過程中只能按照:由文字到思想、由形式到內容、由部分到整體的心理過程來組織教學。
三、讓學生明確閱讀目的
閱讀,離不開創(chuàng)造。而創(chuàng)造性地閱讀教學,要以學生的自讀為基礎,在自讀中領悟,在自讀中發(fā)現,在自讀的基礎上交流、指點。教師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閱讀實踐中去領悟和思考,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學習,讓學生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語言積累與科文、同學、老師對話,探究文章豐富的人文內涵。這樣的教學,不僅能夠達到以讀代講,加深理解的教學目的,還能夠誘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是課堂煥發(fā)出活力。
四、教給學生閱讀方法
在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以教材為載體,以語言訓練為主要內容,針對教材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年齡特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把所教的每一篇課文作為例子,是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養(yǎng)成語系的習慣,掌握讀懂句子,讀懂文章的方法,并且把課堂中學到的讀書方法運用到課外的閱讀實踐中去。教師要引領學生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走進信息世界,讓童心、童言、童趣會給課堂,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古今中外,許多專家學者以自己卓有成效的事實,證明了他們所采取的閱讀方法是切實可行的;許多教育家也以自己成功的教學經驗,證明了他們所傳授、推行的閱讀方法的正確。教師有必要從中擷取一些簡便易行、成效顯著的閱讀方法向小學生推薦,使小學生的閱讀活動有方法可依憑,能增進他們取得良好閱讀效果的信心。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建議向學生傳授以下一些閱讀方法:
1.目標閱讀法。
要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與讀物的實際情況來選定閱讀目的。大到思想內容、寫作特點,小到段落層次、遣詞造句,制定明確的目標。在閱讀時要直接捕捉與目標有關的材料,通過各種途徑達成目標,要避開與目標無關的內容,避免繞圈子。然后,在此基礎上,及時進行篩選,找到真正切中目標的實際內容。
2.快速閱讀法。
要求學生從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有用信息,讓學生懂得,這是一種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的積極的、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過程。閱讀時不出聲,使理解材料的思維過程簡化,以加快閱讀速度。同時閱讀時盡力推廣視讀廣度,以句、段文字為一個閱讀單位,做到一目十行。閱讀時注意力高度集中,半途中不回視、不重讀。另外,還可靈活運用多種篩選信息的方法,只選取主要信息,盡量排除次要的與無關的信息。閱讀結束后,要求學生復述大意、濃縮要點,編寫提綱,及時反饋,檢查有效閱讀的效果。
3.以意逆志法。
孟子說:“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這就是說拿自己的“意”,即思想、知識、經驗來推想作者的思想。小學課本中出現一些古詩、古代寓言故事以及一些有比較深刻的思想意義的作品,可以用這種方法來加深理解。如林巧稚說“我們要得一百一十分”,其中“一百一十分”是什么意思?小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生活中所見的倔強性格、不甘歧視、頑強精神、目標動力、志氣骨氣等“意”來逆推作者的“志”。
4.十目一行法。
清代學者阮元說:“世人每矜一目十行之才,余哂之。夫必十目一行,始是真能讀書也。”這是說精讀之法。有的書要速讀,那是為了快速攝取信息;有的書要精讀,這是為了從內容到形式仔細地研究,做到剖析至微,以更好地領會作者的筆法、作者的旨趣。
5.寫寫畫畫法。
美國哲學家、教育家阿德勒主張隨著閱讀和思考,在書中寫寫畫畫,作各種各樣的記號,并寫下自己的隨感。他認為這才是書籍的主人,這過程就是占有書籍的過程。小學生尤宜采用此法,凡是好詞好句用一種符號圈出,作者的思路立意用另一種符號畫出,疑難不解之處再用其他符號勾出。多讀多思,勤畫勤寫,一定會取得成效。
五、擴大學生閱讀數量
這里所稱的數量一是指所讀讀物的數量,二是指閱讀涉及學科的類型數量,亦即指通常所稱的“閱讀量”與“閱讀面”。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我們的社會進入了信息的社會,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需要我們去接收去處理。所以小學生也有必要擴大自己的視野、活躍自己的思想。所以,在課堂教學的同時,有必要進行擴展閱讀,增大自己的閱讀量,擴展自己的閱讀面,盡可能多地擷取信息來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教師則要幫助學生選擇適合的閱讀材料,并提示閱讀方法,要充分開辟多種信息源,組織學生進行信息交流,讓學生從中能接觸新觀念,學會獨立思考。
總之,閱讀教學中,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注重閱讀方法的滲透,建設一個開放而又有活力的語文教學環(huán)境,把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結合起來,課內、課外相互配合,只有這樣,學生的語文素質才會得到提高。
小學閱讀課的教學方法:
一、扶放結合式
這是我的語文課堂中常用到的一種教學。“扶”,采用引導和指點的方式,如提示重點、提供范例、提出問題、點明規(guī)律、指導方法、幫助總結等。放”是指增強獨立性,放手讓學生閱讀實踐,讀懂課文。對一般訓練項目和學生掌握的重點訓練項目都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思考,理解分析。“放”,采用實踐和嘗試的方式,如預習、自學生字新詞、朗讀和默讀、復述和背誦、熟讀精思精彩的片斷、討論解答、質疑問難等。對缺漏和回生的知識,還沒有很好掌握的重點訓練項目等,都應該給予指導幫助。如《迷人的九寨溝》一課作者分別從海子、山林、深秋景色三方面介紹九寨溝的。其中的三自然段對山林的顏色描寫,突出了九寨溝山林的絢麗多彩。這一自然段,我是這樣安排教學步驟的:1、讓學生自讀,想九寨溝山林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2、小組或同桌交流。讓學生思考更全面!3、全班交流,體會九寨溝山林的絢麗多彩!4、多種方式讀,感受九寨溝山林的美!5、小結,讓學生說說自己怎樣讀懂第三自然段的。最后放手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自學其他自然段!這樣的扶放結合式符合新課標總目標提出的“讓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學習語文”,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也是為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篩選精彩段落—品讀”式
新課標強調學生個性化的體驗,尊重學生不同的感受,而這種方法正是建立在信任、尊重學生的基礎之上的,“篩選精彩段落—品讀”的教學方式適用于寫景或某些寫人記事的文章。具體操作是通過自主悟讀選擇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細細品味其中蘊含的情感,再與老師同學交流通過朗讀展現這種情感,從而達到理解課文的目的。如寫景的文章?!堵櫂s臻和日本小姑娘》一文,具體教學步驟如下: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的順序,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細讀課文,篩選印象深刻段落,說說自己感受;品讀課文,邊讀邊感受聶帥的無微不至地關懷日本小姑娘的人道主義精神,從而受到思想教育。
三、悟讀—批注式
這種方法一般用于略讀課文,也用于其他各種課文的教學。如略讀課文《七顆鉆石》,先讓學生通過悟讀課文,畫出文中的重點詞句段,再作上旁批,通過交流感受小姑娘和媽媽一心為別人著想的愛心。
四、抓人物特點——找讀式
這種方法適用于某些寫人的文章。“抓人物特點”即為通過與文本對話,領悟、概括本文中所描寫的人物的性格特點;“找讀”即找到有關詞句段在教師的指導下津津有味地朗讀,突出這種人物特點。如《豬八戒吃西瓜》這篇課文,先讓學生通讀全文,抓住豬八戒貪吃等特點,然后找到能表現貪吃等性格特點的詞句段,通過朗讀展示這種人物的性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