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質的量說課稿
人教版物質的量說課稿
古希臘生物學家羅塔弋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點燃的火把。對于沒有形象的圖片或模型來體現抽象的概念認知性學習,不論是于學生還是教師都有一定的難度。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人教版物質的量說課稿,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物質的量說課稿
一.教材內容分析:
1.《課程標準》指出:認識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基本單位,能用于進行簡單的化學計算,體會定量研究的方法對研究和學習化學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見,《課程標準》淡化了對概念本身的理解,而著重強調了這些概念的應用。
2.本章節(jié)內容安排在高中化學必修1第一章第二節(jié),位置如此靠前,足以知道其重要性。“化學計量”是一個核心,它是連接著微觀與宏觀(即不可稱量轉為可稱量)、定性與定量的橋梁,貫穿于整個高中化學學習的始終,是一個教學重點。在本節(jié)的學習中要形成一個“量”的認識。物質的量屬于“工具性”概念,它導出摩爾質量、氣體體積、物質的量濃度等概念,學生在本章節(jié)的學習不止用于習題的解決更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斷頻繁用到,在化學計算中處于核心地位,是本章、本節(jié)乃至整個高中學習的重點。
3.本課時主要介紹物質的量、摩爾、阿伏伽德羅常數這些概念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難懂,具有很高的知識陌生性,而且非常容易與物質的質量混淆起來。
二.學情分析:
基于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的教學理念“教學要建立在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上”。由于“摩爾”計量的對象是微粒,回顧初中對微粒觀的要求,
(1)認識物質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離子等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觀點解釋某些常見的現象,由此可見學生對于微粒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
初中學生的化學方程式計算是:“能說明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能進行簡單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從上述可知,學生已經知道宏觀的物質很大,可以運用質量、體積等物理量等進行計量,也清楚微觀粒子很小,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學生對知識的歸納、整理和遷移能力尚還欠缺,需要教師善于引導,巧設問題,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并與同學交流,從學生認識基礎出發(fā),引導學生去聯想,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掌握新知識。
基于教材與學情,我確定了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物質的量是一個物理量,而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基本單位,了解提出摩爾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涵義,了解物質的量與微觀粒子之間的關系,
2、了解摩爾質量的概念,了解物質的量、摩爾質量、物質的質量之間的關系,能用于進行簡單的化學計算。
3.通過與日常生活中某些物體整體計量方法類比,把抽象問題具體化,化大為小、化小為大,幫助理解物質的量、摩爾、阿伏伽德羅常數等概念
過程與方法:
1、初步培養(yǎng)學生演繹推理、歸納總結能力和運用化學知識進行計算的能力
2、通過物質的量這一聯系微觀粒子與宏觀質量的物理量的學習,認識到宏觀和微觀的相互轉化是研究化學的科學方法之一。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概念的透徹理解,培養(yǎng)學生嚴謹、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體會定量研究的方法對研究和學習化學的重要作用。 2.【教學重點】
學生掌握物質的量、阿伏加德羅常數、摩爾質量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及三者之間的計算 3.【教學難點】
如何深入簡出的引出這些抽象的概念,讓學生能夠從本質上理解和構建“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概念的同時,幫助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三.教學方法
陶行知先生說: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在這一節(jié)課里我將采用對比歸納法、問題教學法、形象化的啟發(fā)式教學法等。物質的量對于學生來說屬于比較抽象的概念,只有將抽象的物質的量與生活聯系在一起,通過類比的方法,由熟悉的事物學習陌生的概念,在學生已有認知的基礎上做文章,才能快速建立物質的量的框架。首先,我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認識到在稱量巨大數量的物體質量時可采取“分解思想”: 即將巨大分解成微小、整體分解成部分;在稱量微小的不可直接稱量的物體時要采取“集合思想”: 即將部分集合成整體、微小匯成多數,建立起“集團”的觀念。
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主要是進行了量的對比、單位的類比、集合思想、摩爾質量的類比。另外我采用了問題探究教學法,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由于物質的量概念比較抽象,因此在教學中,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體實例運用概念、交流評價強化概念、歸納小結升華概念,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同時消除學生對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教學過程中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討論過程,多動腦,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
人教版物質的量教學設計
人教版物質的量教學反思
當題目要求計數微粒的電子數時,學生一頭霧水,再結合摩爾的計算,太困難了。如果說初中“微粒觀”的過低要求是導致摩爾計算失敗的客觀原因之一的話,那么,初中化學計算的單一性則是建構以“物質的量”為核心的計算失敗的更直接的客觀原因。初中要求學生“能進行簡單的化學方程式的質量的計算。”由于中考對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要求是低的,所以初中教師要求學習成績很差的后進生也要掌握化學方程式計算,大量的機械的訓練使學生對這類簡單的計算熟練得不得了,同時也形成思維定勢,養(yǎng)成思維依賴,當一個化學方程式中要求計算物質的量、氣體的體積、物質的微粒數這些物理量時,很多學生先求質量,再通過公式轉化為各個物理量,把非常簡單的計算過程變成繁瑣無比。綜上所述,我認為,初中課標對微粒及計算的要求是偏低的,它導致初高中教材的脫節(jié)。
猜你感興趣的:
5.高二化學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