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散文教案
《荷塘夜色》是朱自清寫的一篇散文。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荷塘月色散文教案以供大家學習。
荷塘月色散文教案(一)
【教學目標】
1、把握作者情感的發(fā)展變化,了解作者不滿黑暗現(xiàn)實,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麗、準確生動、富有韻味的語言,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教學重點、難點】
揣摩文章典雅清麗、準確生動、富有韻味的語言,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本單元學習散文。散文包括抒情散文、敘事散文、寫景散文、哲理散文。她就像一壺清茶,在炎熱的夏季帶給我們清涼的慰藉;在深秋的寒氣中送來舒心的溫暖。
散文重在抒情,但情有獨鐘,情有所系。《文心雕龍》說:“人稟七情,應物而動。物色三動,心亦搖焉。”眼前的物象喚醒記憶中的表象,情感體驗也一同蘇醒,于是心物感應,情景相生,觸景生情,緣情造景。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
郁達夫在論及現(xiàn)代散文時說:“作者處處不忘自我,也處處不忘自然與社會。……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就是現(xiàn)代散文的特征之一。”由此可見要熱愛生活,用心體驗生活就能寫出好文章。
寫景是為了抒情,客觀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觀情感的烙印!
2、我們今天要心儀怎樣一段感情、怎樣一幅美景呢?
請看畫面,我們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大片碧綠的荷塘。面對此等美景,楊萬里贊嘆
道: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寫出了荷花的艷麗的色彩。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小池》
寫出了荷花的動態(tài)。
周敦頤卻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潔品格!面對這樣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寫心中的情懷的呢?
二、整體感知
現(xiàn)在我們隨著動人的旋律再次走進朱自清先生心靈的荷塘,叩響心扉,解讀那淡雅朦朧的心語、心荷。
1、配樂動畫朗誦,初步感知、欣賞美景、體味感情。同學們小聲跟讀,隨文入境!
2、優(yōu)美的誦讀和美麗的畫面已經(jīng)讓我們沉醉不知歸路,我相信大家已經(jīng)體會到了美,現(xiàn)在可暢所欲言談談你談感受到的美。美點尋蹤。
⑴既寫荷塘又寫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是荷塘上的月色、將二者巧妙的結合起來了。幽雅、朦朧幽靜的畫面美。
⑵用詞句美、語言美。
⑶情感很美。
總結:語言美、畫面美、情感美。
3、抓住關鍵詞語,理出作游蹤。
問題1:夜深人靜之時,作者為什么會突然想去荷塘邊散步?
師生交流明確:
主要是由于“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全文就是圍繞“頗不寧靜”這一心情展開的,它就像是一支樂曲中的主旋律,始終在全曲中回蕩!此句稱“文眼”。
教師:29歲的朱自清此時已是清華大學教授,前途無量,怎么會如此惆悵和苦悶?
本文寫于1927年7月,正是蔣介石發(fā)動4、12反革命政變之后,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極端苦悶的時期。朱自清在同時期發(fā)表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里……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這是社會現(xiàn)實的劇烈動蕩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瀾,放在篇首,如一錘定音,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調(diào)。
問題2:作者采用什么方式來排解不寧靜的?
散步的游蹤是怎樣的?
師生共同明確:
游蹤:家──小路──荷塘──家。
三、課文分析
我們已經(jīng)知道朱自清在荷塘上心儀到了一幅荷花美景。我們知道荷花是高潔的象征,在中國詩壇上,寫荷花的詩句歷來很多,我們一起來欣賞李璟的《浣溪沙》,看他們寫出了荷花怎樣的情狀?
浣溪沙•秋風中荷花
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碧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倚欄桿。
朱自清筆下的月色下的荷花又具有怎樣的風姿呢?
1、配樂朗讀第四段(貝多芬的《月光》鋼琴曲)。
2、課文第4小節(jié)寫了寫了哪些景色,構成了怎樣的畫面?作者怎樣寫的?
?、艑懥嗽孪潞商粒汉扇~、荷花、荷香、荷波、荷韻。畫面很美。
?、飘嬅鏋槭裁磿@么美呢?現(xiàn)在我們?nèi)サ粑闹械哪承?a href='http://www.zbfsgm.com/juzii/' target='_blank'>句子和詞語,表達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我們來讀一讀。刪除法。
⑶品位語言美:
改動文字:荷塘上面,滿是葉子。葉子出水很高,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開著的,有打著朵兒的。微風過處,送來清香。這時候葉子和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
學生朗讀。問:感覺怎么樣啊?
?、冉處煼治觯簩懢凹记桑罕扔鳌M人、通感(修辭)
?、傻?小節(jié)寫荷花的三個比喻,一個擬人。
①“請問,‘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為什么作者要用裙來比喻葉子呢?”
有的學生說:“形狀相似,都是圓的。”
“那盤子不也是圓的嗎?鍋蓋也不是圓的嗎?怎么不說‘葉子出水很高,像盤子,像鍋蓋’”
學生回答說:“荷葉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
我接著問:“何以見得很‘柔美’?”
學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還有學生說:“是舞女的裙,有一種舒展、旋轉的動感,很美。亭亭玉立、修長婀娜、靈動飄逸。”寫出了荷葉的風姿。
②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開著的──裊娜(輕盈多姿)打著朵的──羞澀(嬌怯不語)荷花飽滿盛開、含苞待放的情狀。
?、壅缫涣AC髦椋秩绫烫炖锏男切?,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明珠──晶瑩剔透、纖塵不染。
星星──閃閃發(fā)光、忽明忽暗。
美人──用剛出浴的美人來形容露珠點點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從而想到荷花的質樸、清新、純潔、淡雅和高貴、纖塵不染、冰清玉潔。
④“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的似的。”作者在寫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寫到歌聲了?
“請問,作者究竟聽到歌聲沒有?”
學生回答:“沒有。”
“這里是比喻,因為這里用得是‘仿佛’一詞……”
“對,是比喻。也就是說,作者是用歌聲來比喻荷香,是吧?”
“但是,“荷香與歌聲有什么可比的共同點嗎?”
“荷香與歌聲都是斷斷續(xù)續(xù)、若有若無的。”
“而且朦朦朧朧的。”
“對。”荷香和歌聲都是‘縷縷’的、‘渺茫’的。這是比喻。這是一種特殊的比喻,錢鐘書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們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時,在一般情況下,彼此不能交錯;但在特殊情況下,五官功能卻能出現(xiàn)互相轉化、彼此溝通的現(xiàn)象叫“通感”,也叫“移覺”。
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詩人艾青曾寫詩這樣描繪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你的耳朵在偵察,你的眼睛在傾聽……’這也是通感。
又如:“那笛聲里有故鄉(xiāng)綠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龍眼花的香味,有太陽的光明。”(郭風《葉笛》)
這個句子笛聲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還有明亮的陽光,三種感覺相融會,那笛聲該多么撩人情思。
“吳鉤和柳葉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葉眉不知怎么心煩意亂地說:‘大哥,你給我吹個小曲兒,要酸酸的,甜甜的,涼涼的……’”
其實,通感并不僅僅在文學作品中才被使用,實際上日常用語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說某位同學的聲音很粗,難道他的聲音是有直徑的嗎?”
看,現(xiàn)在每一個同學臉上都呈現(xiàn)出甜美的笑容??墒牵銈儧Q不認為我是在說你們的笑臉是抹了糖的吧!
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花香,如歌聲,若有若無、輕靈飄渺,用聽覺來寫嗅覺,想像奇妙,寫出了荷香清淡縹緲、沁人心脾的美好情狀。
?、十嬅婷溃涸律碌暮商粒鼥V、靜謐的美。
寫景技巧:比喻、擬人、通感、動靜結合、疊詞的巧妙使用。
⑺出示知識圖示。
⑻再次誦讀第四段。
?、妥鳂I(yè)。
荷塘月色散文教案(二)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把握寫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點。
2.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運用,動詞、疊詞的精心選用。
(二)過程與方法
1.訓練整體感知、揣摩語言的能力。
2.提高對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的領悟能力。
3.提高對情景交融意境的鑒賞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2.引導學生關注社會,追求理想。
教學重難點
(一)作者怎樣從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二)本文的寫作線索是什么?
(三)“通感”這種修辭方法的特點及作用是什么?
(四)在特定語境中揣摩語句的含義。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老師有聲有色地背誦《春》中的一些典型段落,感染學生,調(diào)節(jié)氣氛。然后再總結。)
我們對朱自清這個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語文教材曾選了他的散文名篇《春》和《背影》,這兩篇散文都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為散文大家,關于他的生平經(jīng)歷,同學們知道些哪些呢?(教師引導學生口述,最后教師概述。)
教師: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原籍浙江紹興。他是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zhàn)士、愛國知識分子。毛澤東稱他“表現(xiàn)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上大學時,朱自清開始創(chuàng)作新詩,1923年發(fā)表的長詩《毀滅》,震動了當時的詩壇。1929年出版詩集《蹤跡》,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chuàng)作轉向散文,同時開始研究古典文學。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本文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抒情散文。寫于1927年7月,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朱自清也處于苦悶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掙扎”的心跡的真實描摹和生動寫照。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散文。(板書課題及作者:荷塘月色 朱自清)
二、聽《荷塘月色》的配樂錄音帶:思考:作者細致描寫荷塘的文字是第幾段(第4段)?
好,那我們請一位同學再朗讀一遍這個段落,然后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一下荷塘的美景。
三、作品結構分析:(再請全班同學齊讀下這篇優(yōu)美的散文,然后想想每一段都寫了什么內(nèi)容?全篇又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緣起:第一段:獨游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心境:“頗不寧靜”)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時的感受。(追尋清冷、幽僻的環(huán)境)
觀荷塘:第四段:荷塘美麗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離荷塘:第七、八、九段:聯(lián)想古代江南采蓮的舊俗。
第十段:在思鄉(xiāng)與遐想中踱回家門。
(畫一個圓形的圖解做板書,邊板書邊講解。見課件!)
從寫景狀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寫觀荷緣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寫荷塘月色。(景)(主體)
第三部分:(7-10)寫景中人。(情)(尾聲)
(細講線索:《荷塘月色》的行文線索,很有特色,如同經(jīng)、緯兩條線穿織在一起。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賞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變化好似一條經(jīng)線,對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寫猶如一條緯線。寫景是為抒情服務的,所以“貫穿全文的是一條前后心情變化的思緒線索”。)
小結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本節(jié)課我們對《荷塘月色》這篇散文有了大致的把握,請同學們課后繼續(xù)認真朗讀這篇散文,看看作者是怎樣借景抒情的。
布置作業(yè):1、背誦4-6段;2、閱讀課后附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找同學背誦第4-6自然段,并做鼓勵性點評。)
二、自主探究:找出你所欣賞的語句,并說出你真實的感受。
(講解:很有代表性的幾句:)
1、全文首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分析:這是分量很重的一筆,可見“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
問:起筆這樣寫是什么目的?
(分析:不加掩飾直抒情懷,顯出作者內(nèi)心有苦悶,心緒煩亂。這也正是夜深人靜出游荷塘的緣由,即,欲排遣苦悶之情。)
2、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獨白:“路上只我一個人……這是獨處的妙處”。
(分析:此段拋開寫景,句句都是內(nèi)心活動,這樣寫是不是偏離了文章的主題呢?
明確:A、抒寫月下獨處的自由感正是對“心里頗不寧靜”的自我調(diào)節(jié),蘊涵了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B、這“情”沒有離開“景”,如果不是月下獨行在那條極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發(fā)所謂“獨處”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這是過度句,提示下文重筆寫荷塘月色;B、這一句感情上起了變化,作者沒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樣從多角度來描摹荷塘美景的:
分析:(1)按觀察的角度、逐漸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順序:茂密荷葉→多姿荷花→縷縷荷香→葉花顫動→流水
以上是順序特點,細分析,還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結合,把荷塘寫“活”。(這個問題要啟發(fā)學生回答,讀進去)而且,作者筆下的景物都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xiàn),揚靜而情動。
B、抓可見與可想的結合,寫出了散文的神韻。所謂“可想”,是指由“可見”引起的合理聯(lián)想,把不可見的景物寫得很有風采。
“通感”這種修辭方法的特點及作用是什么?
分析:“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花香 (作用于人的嗅覺)——渺茫的歌聲 (作用于人的聽覺)
把作用于嗅覺上的花香“錯置”到聽覺上合理嗎?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點寫清了,形象生動。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風中的賞花人嗅那馨香,時有時無,這種體驗是真實的;聽那從遠處高樓飄來的歌聲,時斷時續(xù),同樣是真實的體驗。這兩個“真實”便把不同類的感官功能溝通了。作者在感覺上的體驗是細膩而豐富的。這一句也恰恰說明“人在景中[l1] ”。
五、請學生自己賞讀并討論第5、6自然段段::
欣賞的重點可放在對某些字詞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極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瀉”字精確在哪兒?
2、“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里的比喻與擬人,準確形象,但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作者為什么不割愛呢?
六、小結全文:本文寫夜游的動機、夜游的聯(lián)想。從出門到回家,敘述線索清晰而有變化,結構自然嚴謹。寫景層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朧的景色與淡淡的喜悅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語言優(yōu)美、凝練而傳神。運用比喻、聯(lián)想、襯托等手法把景象表達得極其真切而富韻味。
七、布置作業(yè):自由命題寫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運用通感的修辭方法,在選用動詞與疊詞上下點功夫。
荷塘月色散文教案
上一篇:小升初英語有效學習方法
下一篇:小白船散文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