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師教學分析有哪些
初中物理教學以觀察、實驗為基礎。很多學生對于初中物理不是特別理解,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課后加以分析哪些才是適合學生的方法。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中物理教師教學分析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中物理教師教學分析
教材分析:
對摩擦現(xiàn)象,學生們有豐富的感性認識。本節(jié)課使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一步,認識摩擦力的存在和對物體運動的作用;認識決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認識摩擦力的利與弊,以及增大和減小磨擦的方法。新課程標準中的對摩擦的表述是“通過常見事例或實驗,了解摩擦。”可見,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給我們的實際教學留下了很大的創(chuàng)造空間,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整個過程,通過猜想學習科學猜想,通過“設計實驗”學習控制變量法,學習設計實驗表格,通過分析數據學習“分析論證”……..學習交流、合作、評估。要讓學生在經歷探究的過程中,感悟科學探究方法,要把科學探究當做科學內容來學習。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激發(fā)學生從身邊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求科學規(guī)律的興趣。
教學案例:
依據“從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學理念,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提出有關摩擦力的問題,簡單介紹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提出“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這個問題,然后引導和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根據探究實驗的程序幫助學生完成整個探究過程,在這個探究過程中,教師強調指出: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摩擦力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在這個實驗過程中,通過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在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當學生找出結論之后,教師再提出:請同學們開動腦筋,利用自己學過的知識,能不能設計出一種更好、更合理、更準確的測量方法。
師:“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咱們探究出來了,根據自己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有誰能指出咱們實驗過程中不太容易操作的地方?
生:在拉動木塊在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不能保證木塊完全做勻速直線運動。
生:有時在木塊運動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在變。
生:木塊在運動時,有時會被絆住,導致讀數不準確。
………..
師:那哪一些同學能利用咱們前面學過的知識來改進這些地方呢?下面分組討論,看哪一組能設計出更好、更合理、更準確的測量方法?
學生分組討論。
生:根據相對運動的原理,咱們可以把彈簧測力計和木塊固定,拉動木板,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師:大家討論一下這種方案行嗎?如果這種方案好,好在哪里?
學生討論。
生:這種方案比咱們做實驗用的方法好。優(yōu)點在如果拉動木板,木塊就不會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也比較穩(wěn)定。
生:用這種方法讀出的結果更接近真實值。
生:而且這種方法還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與木板拉動的速度無關。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使學生再一次完整地體會探究實驗的整個過程,體驗探究實驗中的快樂和成就感,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最重要的是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把摩擦力與前面學過的相對運動有機的結合起來,找出了更合理、更好的實驗方案,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同時,通過小組每個成員的通力合作,讓學生認識到團結協(xié)作精神在學習中的重要性,為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奠定基礎。通過探究實驗,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爭論“摩擦好不好”,使學生了解生活、生產中利用有益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的事例以及增大和減小摩擦的途徑,養(yǎng)成用所學知識聯(lián)系生活、生產問題的習慣,加強了物理與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聯(lián)系,從而體現(xiàn)“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物理教學理念。
初中物理教師教學技巧
一、角色的改變
作為剛從大學畢業(yè)走上工作崗位的我們,在短時間內確實無法適應從學生變成教育學生的老師這樣一個角色的巨變。我們不能再用學生的要求來要求自己了,我們現(xiàn)在肩負的不只是對個人的責任,而是對一群學生承擔起責任!我們要學生嚴格要求自己,高規(guī)格的要求自己,在學生中起到表率作用,做到律己服人。不能由著自己的喜好做事了,要適當的收斂自己的個性,因為我們的學生在看著我們!例如:大學剛畢業(yè)的時候我特別喜歡打籃球,下午三節(jié)課后一有空閑時間就跑到籃球場上打籃球,和自己的學生還有高年級的學生,那時候年輕氣盛,也特別喜歡在籃球場上表現(xiàn)自己,當我們比分落后的時候我就一個人單挑幾個學生,橫沖直撞,結果這些小家伙在我這個大塊頭猛烈的“摧殘”下,我們是贏了,但輸了同學們的心,他們原本覺得和自己的老師一起打籃球是很開心的事,但有些同學卻連球都沒碰到,成了邊緣球員。贏了球固然開心,但后來我在他們心目卻成了“獨狼”(打球很獨,不注意傳球,沒有整體意識,球場上自私的意思),后來很少和我打球了,見到我來球場就跑,不肯和我一起打球,從此我失去了一個走向他們內心世界去了解他們的很好的機會。我想,如果我在球場更多的給他們發(fā)揮的機會,更多的教他們打球,更多的鼓勵他們,即使我們輸了球又怎么樣呢?他們會獲得運動的喜悅,獲得籃球運動的真諦,養(yǎng)成那種團結合作的習慣,也更會把我當成他們的大朋友,我得不償失啊!我反思后真的很后悔。
二、教態(tài)的改變
我們不要以為自己是位大學生,教這群中學生應該游刃有余,對教材不深究,對教法不明確,那么我們要在教學上犯大錯吃大虧的,而且也許就以為你一不小心所犯的錯誤可能會導致學生對我們失去信任,在教學上失去威嚴,對于以后的教育開展將會設置太多路障,讓我們在教學上寸步難行。例如:在教初二的時候有一節(jié)習題課,在上課前我就隨便的把習題做了一遍,然后就去班級講習題了,我記得有這樣的一道題:說一束平行光通過一塊正方體玻璃磚而玻璃磚里又挖出一個空心的凸透鏡的形狀,問平行光通過后是被發(fā)散呢?還是被會聚?因為剛學過光的折射和透鏡原理,我也就沒想那么多,就任選了平行光中的一條光線根據光的折射規(guī)律先畫法線再畫折射光線根據發(fā)生光的折射時空氣中的角大于玻璃中的角這個原理畫了好長時間終于把結果畫出來了,當時我很得意,認為我的學生會很佩服我,確實當時他們投來了佩服的目光,可就在這時我的噩夢來了,我們班的物理天才站了起來,說老師你的畫法太差了,我一聽很急啊,就問你來說說怎么做?他說:玻璃磚里挖空了等效于外面的空氣,可以把這個玻璃磚看做是兩個凹透鏡組合而來的,而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所以結果肯定是發(fā)散了,他剛講完下面的同學連連點頭,我一聽,這畫法真好!我也很佩服,我就說很好,大家要向他多學習,也表揚了他,可是過后不久我發(fā)現(xiàn)了后果多嚴重了,有一次一位學生在班級問我一道題目,就聽旁邊有學生講,不要問他,他的方法太難了,你聽也聽不懂的,當時我就很生氣,但還是忍住了沒發(fā)火,可后來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很少有學生問我了,他們寧愿問同學也不問老師,如果真的遇到不會的題目也就聽之任之了,原本家長和學生對于新教師就存在不信任的心態(tài),這樣下去學生更對我們這種年輕教師失去了信心,成績也不是太理想。其實就是一件小事,但在我們年輕教師身上這種小的失誤也犯不得!我們要謹慎謹慎再謹慎啊。
初中物理教師教學建議
1.語言精練
我們新教師因為剛走上講臺,對于工作的激情比較高,所以在課堂上總希望把知識點一下子全部給學生,學生都能聽懂,所以課堂就成了我們新老師的演講課堂,只見我們在講臺上口若懸河,而且語言重復很嚴重,總希望每個同學都能聽懂,其實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忽略了我們的學生,在這種語言的重復中,學生會有煩躁感,不容易走進我們的課堂,而且總是我們自己在講話,學生根本就不能更好地去融入課堂,參與學習,更不可能興趣學習,效率會變的很低。所以做老師的語速要慢,吐字要清晰,要簡潔。這樣的課堂學生才能更容易領會老師的意圖,更有針對性。這是我們年輕教師最容易犯的錯誤。
2.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新課程改革對于課堂這一塊重要的一句話就是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參與探究參與討論,以達到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要學會講“半句話”,留半句話給我們的學生歸納總結以及在時間安排上要給學生充裕的思考余地。
這“半句話”很重要,也很難把握,我們留的這半句話一定要有針對性,一定要讓學生有思考的余地,千萬不能太大或太小。太大則學生找不到思路,不能形成很好的探究討論氛圍,影響學生探究激情;太小則不能讓學生抓住課堂重點,自認為氛圍很好,學生很積極,但上完課,學生腦袋里就是一團漿糊。例如:我聽過一個來我們學校應聘老師的課,他上的是光的直線傳播,他一上課堂就和同學們講,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下面回答:光的直線傳播。這句話有必要問答嗎?光為什么會沿直線傳播?下面同學啞口無言。他還讓學生分組討論,我們就搞不懂學生能討論出什么,他提的問題要么太小要么太大,學生云里霧里的。所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們一定要把握好問題的難易程度、問題大小,讓學生做到有的放矢,享受探究和回答出問題的喜悅感和成就感。
3.課程內容的安排與創(chuàng)新
在課程內容安排上一定要根據大綱理清楚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通過什么措施突破重難點,在上課前要多聽老教師的課,看老教師怎么上的,然后在他們課堂結構里加入或部分修改滲透入自己的思想,使其變成屬于自己的課堂風格。由于我們是新教師,我們可能會有一些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去講解問題使問題生動化,活潑化。但在新教法使用前最好先咨詢一下老教師或師傅的意見,不要過于自負,認為我們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也許我們的方式方法是不科學的或難以讓學生達到知識點模型化的目標。所以作為新教師我們要學會謙虛好學但也要勇于創(chuàng)新。例如:我們在上直線運動這節(jié)新課的時候,我也去聽我?guī)煾档恼n了,但我始終覺得在探究氣泡在玻璃管中的運動是否是勻速直線運動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實驗中過渡有點生硬,沒有打開學生的思路,沒有讓學生真正動起來。所以我聽完課后進行修改的時候,我徹底改變了教材上知識點講授順序,采用倒敘的教學方式,也就是先把什么叫平均速度這個定義,先通過龜兔賽跑的動畫讓學生明白兔子雖然很快,但烏龜先到到達了終點,平均起來還是烏龜的速度快及平均速度快。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猜想氣泡的運動有什么特點,有些同學說是快慢不變的,有些同學說是快慢變化,我們鼓勵同學們進行猜想,然后請同學們設計實驗研究氣泡快慢是否發(fā)生變化,而這個時候我們已經講過了龜兔賽跑,知道了何為平均速度,他們就可以很有方向性的想到可以把玻璃管分成一段一段比較每段的平均速度是否相同,還要多次進行實驗以得到普遍性的規(guī)律。學生很自然的融入了課堂,分組探究,充分享受了科學探究的樂趣。
對于我的創(chuàng)新,我的師傅還夸我了,而且確實效果非常好,我真的自豪,我很享受做老師的樂趣。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