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高效學習的方法(2)
高三學生高效學習的方法三
如何是學習更有效率是每個學生都非常關注的話題。然而,怎樣才能有使學習更有效率,事半功倍,以精華學校老師的經驗來說,要想在較短的時間掌握更多的知識內容,以下幾點,應該能給大家一些提示。
1.學習上要有明確的學習計劃表
通過模擬學校課程表安排好每天課余時間學習計劃表,列出每天的學習科目和學習時間段,并盡量什么時間讀什么書,什么時間休息或體育鍛煉。每一科目學習都兼顧到學習的吸收、復習、練習、歸納、預習五大環(huán)節(jié),連各科學習期間的休息時間以及睡覺和起床都列出來。
2.要有保證且合理的睡眠時間
合理的睡眠時間,才能保證高效率的學習。
早上不要過早起床,六點多起床就足夠了。早晨如果能低強度鍛煉十幾分鐘,一天精神會特別好,早讀可安排兩科朗讀、背誦(可側重安排語文、英語科,其它科也可安排讀一讀),不要在一科朗讀或背誦上花費過多的時間,不利于長時記憶。
午睡40到50分鐘左右,但不要睡眠過長,這是整個學習過程最重要但最易被學生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如果上課常打瞌睡,便說明時間安排上肯定存在問題,學習效率一定很低。許多原本基礎較好的同學就因為不注意這一點而在高考中失利。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重新調整自己的學習時間和休息時間,上課時能精神抖擻,便能最大限度吸收教師傳授的內容。大多數人70%知識是靠課堂吸收的,30%知識才靠課余時間吸收。
3、合理按排學習時間
每天晚上能好好鉆研三至四科,每科安排40到60分鐘足矣,切不可在某一科上花過多的時間。避免數理化學科連續(xù)性安排(即一個接著一個),讓頭腦沒有休息和緩解的機會。另外,不要貪多安排六七科,表面上看似乎科科兼顧,但學得一定很淺,思考問題也無法深入,這也等于白花時間。晚上盡量不要超過十一半點睡覺,過時不睡,容易影響第二天的學習,晚睡得不償失,自己身體也容易搞壞掉。
每天晚上學完二科(尤其是動腦量大的學科)后,應安排十分鐘左右的休息時間。晚上學習時間的安排上要注意思維科(數、理、化)與識記科(語、英、史、地、生)插開,睡前不要安排思維科練習和閱讀,只適于閱讀一些課外內容,這樣容易入睡。
4.放下架子向他人求教
若碰到個別存疑且深入思考后還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最好當天就向同學或老師求教,盡量不要拖到第二天。如果當時沒人可問,可以先在書中做個記號。最好的做法是準備一個小小疑問記錄本,記下內容,路上走時靈感一來可翻開看一看,碰到老師和同學可隨時討教。當一個人具備一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時,才可以比別人多懂得一些知識,最終遠遠超越別人。
5.每天學會吸收一些課外知識
每天力求抽一點時間看一兩張含有數、理、化、語文、英語等各種內容的參考性報紙或雜志(重點推薦《中學生學習報》《讀者》《中學生數理化》《數理化學習》《數理天地》《考試報》《中學生理科應試》《理科考試研究》《英語周報》《語文月刊》《作文成功之路》等幾類學習用報刊雜志)。
6.盡量利用參考書自學和解疑
精華學校一對一老師認為,學習時,遇到問題時,不要動不動就問老師,可先找一些參考書來自己先看一看。若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再考慮問同學和老師,這樣有助于加深印象。
7.超前學習
有可求教的地方和條件,盡量爭取超前學習。暑假和寒假往往有較長自由時間,這個時間是超前學習的黃金時間,是提升自己學習能力的最佳時間,大多數人都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彌補自己缺漏,主攻幾個學科,大致學完一些學科,為自己以后自由調節(jié)學習時間打下鋪墊,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8.養(yǎng)成做筆記的習慣
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哪一科學習吃力,哪一科就要花一些時間做相應的筆記。課后適當花費一些時間整理一下筆記,老師當天上課的情境就會重新浮現出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便會更加深入,不懂在哪里也容易發(fā)現,否則容易讓許多不懂的問題遺漏掉。基礎差的學生,更有必要做詳細的筆記,力爭將其作為復習和參考資料,便于隨時查看。
9.學會發(fā)散性思維,養(yǎng)成良好的標注習慣
解題過程中千萬不要滿足于得出答案,關鍵要清楚答案如何而來。做題要力求發(fā)散思維,爭取用多種方法做出來。對于那些有多種解題思路和方法的題目,要將其視為最優(yōu)題,盡量一題多解,寫在一張白紙上再粘貼在練習冊相應位置,便于復習參考。
10.養(yǎng)成歸納的習慣,將書讀薄
數、理、化、生、地幾科學習過程中,要養(yǎng)成歸納的習慣,力爭將書讀薄。為達這一目的,學完一章后,盡量通過練習冊尤其是初三(或高三)用參考書歸納一下該章典型題型有哪一些,高考熱點問題是什么,解典型題時有哪些思路、方法和技巧,運用這些思路、方法和技巧解題時容易錯在哪里。通過歸納可以提高復習效率,真正把握各種解題思路、方法和技巧,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誤。
11.摸索和嘗試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摸索和嘗試每一科學習方法,通過平常的練習和試卷分析,確定每一科要學什么內容,確定什么是該記的,然后有目的、有方向去看,并選擇題目加以訓練,這樣才不會無的放矢,在高考中一考而中。別人的學習方法不要輕易借用,但要嘗試著運用,經一二個月時間作為嘗試時間段,一次次試著在某些方面進行調節(jié),讓方法最終適合自己高效運用。
12.懂得長時記憶的方法
從記憶角度看,量少且頻繁性記憶可達到長時記憶的效果。要想高效率長久性記憶某些知識,力求幾年甚至幾十年都不忘,非得采用間斷性、頻繁性背誦不可(一些有助于加深記憶的方法也可以相應采用)。
13.反復推敲、檢查、糾正自己學習內容
平時做作業(yè)也好,打作文底稿也好,每次做完后盡量復查幾次,看有沒有錯的地方,有沒有字詞用錯或寫錯的,描述有無不當或多余之處,有就立即改正或加以刪除。若錯了很多地方,盡量撕掉紙重新抄正過。
14.多看名篇名著,吸收精華為己所用
平時多看些名篇名著,多讀一些有益于身心的課外讀物,適當記錄和背誦一些好的段落或不同題材素材,恰到好處地用于語文和英語作文上,可為文章增色。多加品味名篇名著,了解作者生平、文章評述,可吸收精華為己所用。
15.力爭能跳出老師限制的圈子
力爭能跳出老師限制的圈子,自己通過翻閱參考資料找一些較為生疏、屬薄弱知識點的題目做一做,彌補某些練習冊訓練上的不足,以后遇到新問題也不至于束手無策。語文作文寫作上學會正寫和反寫,或找一些相類似題目來練習寫,盡量不要受到老師的限制。
16.多動手實踐,永不做旁觀者
多動手實踐,將實驗室當成提高自己動手能力的場地,永不做旁觀者。通過動手實驗使自己有一雙靈巧的手,并通過實踐過程獲取靈感,以便于自己今后遇到棘手問題時能處亂不驚,想出各種辦法加以解決,使自己成為全方位發(fā)展的人。
17.要有隔段時間調節(jié)學習的意識
自始自終要有強烈調節(jié)學習的意識,若發(fā)現自己一個多月來學習收效不太,沒有那種一
天學到很多東西的感覺,就要好好反思一下問題出在哪里,然后變更學習計劃或學習方法,再試它一二個月,最終你就會發(fā)現某一種方法會非常適合自己。切不可遇到一點困難就打退堂鼓。某一科學得好,切不可興趣上來就把時間幾乎都用在這一科上。要學會調一些時間到薄弱的科目上。
18.計劃要有長期性和穩(wěn)定性
個別科目在安排和調節(jié)上要有一年甚至三年的計劃,不要因一時看不出結果或個別科目表面上的后退而放棄這個計劃,只要堅持并充滿信心學習,一定可以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深刻體會到高效率學習帶給你的種種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