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掌柴的養(yǎng)殖方法和栽培技術(shù)是什么
鵝掌柴的養(yǎng)殖方法和栽培技術(shù)是什么
鵝掌柴,亦稱傘樹,五加科幾種熱帶常綠灌木或喬木的統(tǒng)稱,能耐弱光條件,廣泛栽作室內(nèi)觀葉植物。下面學習啦小編跟你分享鵝掌柴的養(yǎng)殖方法和栽培技術(shù)。
鵝掌柴的養(yǎng)殖方法
填土
先在盆底放入2~3厘米厚的粗?;|(zhì)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厘米,再蓋上一薄層基質(zhì),厚約1~2厘米,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上盆用的基質(zhì)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沙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
脫盆
把要換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輕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動而與盆壁分離,把花盆倒過來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與中指輕輕夾住植株,手腕與指尖頂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從底孔把根土向下頂,讓植物脫出來。脫出來后,用雙掌輕輕拍打盆土,讓多余的土壤脫落。
上盆
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再覆上一層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蓋住,并用腳把土壤踩實,澆一次透水,并放在遮蔭環(huán)境養(yǎng)護一周。
濕度
喜歡濕潤的氣候環(huán)境,要求生長環(huán)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70~80%,空氣相對濕度過低,下部葉片黃化、脫落,上部葉片無光澤。
溫度
由于它原產(chǎn)于熱帶地區(qū),喜歡高溫高濕環(huán)境,因此對冬季的溫度的要求很嚴,當環(huán)境溫度在10℃以下停止生長,在霜凍出現(xiàn)時不能安全越冬。
光照
喜歡半蔭環(huán)境,在秋、冬、春三季可以給予充足的陽光,但在夏季要遮蔭50%以上。放在室內(nèi)養(yǎng)護時,盡量放在有明亮光線的地方,如采光良好的客廳、臥室、書房等場所。在室內(nèi)養(yǎng)護一段時間后(一個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蔭(冬季有保溫條件)的地方養(yǎng)護一段時間(一個月左右),如此交替調(diào)換。
肥水
春、夏、秋這三個季節(jié)是它的生長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花寶”—清水順序循環(huán),間隔周期大約為1~4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
冬季
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huán),間隔周期大約為3~7天,對于地栽的植株,春夏兩季根據(jù)干旱情況,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頸部以外30~100公分開一圈小溝(植株越大,則離根頸部越遠),溝寬、深都為20公分。溝內(nèi)撒進25~50斤有機肥,或者1~5兩顆粒復合肥(化肥),然后澆上透水。入冬以后開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澆水。
鵝掌柴的栽培技術(shù)
栽培管理
盆栽用土可以泥炭土、腐葉土加1/3左右的珍珠巖和少量基肥混合而成,也可用細砂土盆栽。室內(nèi)培育每天能見到4小時左右的直射陽光就能生長良好,在明亮的室內(nèi)可較長時期觀賞。澆水量視季節(jié)而有差異,夏季需要較多的水分.每天澆水一次,使盆土保持濕潤,春、秋季列每隔3~4天澆水一次。如水分太多或漬水,易引起根腐。夏季生長期間每周施肥一次,可用氮、磷、鉀等量的顆粒肥松土后施入。斑葉種類則氮肥少施,氮肥過多則斑塊會漸淡而轉(zhuǎn)為綠色。鵝掌柴生長較慢,又易發(fā)生徒長枝,平時需注意經(jīng)常整形和修剪。每年春季新芽萌發(fā)之前應換盆,去掉部分舊土,用新土盆栽。多年生老株在室內(nèi)栽培顯得過于龐大時,可結(jié)合換盆進行修剪。
鵝掌柴植株所結(jié)的果實中種粒不飽滿或不見種仁的原因:一是栽培花木,頭1年至3年,因其尚未達到完全生殖成熟,所以結(jié)出的種粒大多空癟,因而不具種仁;一般情況下,3年以后結(jié)出的種粒才能正常用于育苗。二是在它花粉授精后的胚胎發(fā)育過程中,遇到不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或者與原生環(huán)境條件懸殊過大,使胚珠終止發(fā)育,導致其種??瞻T。三是最好能有較多的開花植株,不同品種的開花植株擱放在一起,為其花粉自由傳播創(chuàng)造條件,方有利于其孕育出飽滿的種粒。
家庭繁殖
鵝掌柴基質(zhì)繁殖、快速繁殖。扦插時間宜在春末夏初,一般室溫:夜間15℃,白天25℃左右,這是鵝掌柴扦插后最適的生長溫度。
扦條的選擇:從生長幾年的母株上,剪下一年生枝條6~8厘米,或結(jié)合換盆、春季重剪,剪下的枝條作為扦插材料。去掉插入部分的葉片,扦插在事先用水泡過的珍珠巖為基質(zhì),口徑為15~20厘米的塑料花盆里,盆底加托盤,以便接滲出液。每盆插3株或單株,扦插后約1個半月左右便可生根,插后要經(jīng)常灌水保持濕潤。插后放在室內(nèi)弱光處,加強肥水管理,生根后要澆營養(yǎng)液,盆中每周補液1次,每次補液100毫升。
注意:補液當日不能補水,以免影響營養(yǎng)液的濃度。盆插繁殖取6寸-8寸盆,底孔用小石堵住,將珍珠巖或經(jīng)篩細干凈的河沙裝于中,巖面或沙面低盆邊高1厘米,如用珍珠巖裝盆上面最好壓一層河沙(增加緊實度),此時可從成株鵝掌柴上剪取10厘米-12厘米的插穗,底部剪成斜面形,如有生根粉可沾少許沒有也可以,將插穗的2/3插入沙或珍珠巖中,每盆3株-4株,插后澆透水,將盆放于一個盛水的塑料盆或其它容器中,容器中的水位應經(jīng)常保持高于插穗盆的1/2然后用一個透明大塑料罩在插穗盆上放置在散射光的明亮處,溫度保持在15℃-25℃,經(jīng)30天-40天插穗根系生成,此時就可將鵝掌柴苗移栽入6寸-8寸盆中,盆土應裝篩細的優(yōu)質(zhì)農(nóng)肥、腐殖土、細沙按3∶2∶1充分混勻的肥沃營養(yǎng)土,栽后澆透水,放置半陰處7天,以后移放到明亮處管理。
水培鵝掌柴
水插繁殖取大瓶空可口可樂或高腳玻璃瓶罐頭瓶,沖洗干凈,里面裝滿干凈的清水(自來水),將剪下的鵝掌柴插穗,固定好插入瓶中(插穗底部離開瓶底1厘米),每瓶可插2枝-3枝,用透明塑料袋罩好,放于明亮處,溫度保持15℃-25℃,經(jīng)30天-35天,插穗底部長出0.5厘米-1厘米長的白根,此時就可按上述方法,移出上盆。
鵝掌柴的形態(tài)特征
鵝掌木為藤狀灌木,高2~3米;小枝有不規(guī)則縱皺紋,無毛。葉有小葉7~9,稀5~6或10;葉柄纖細,長12~18厘米,無毛;托葉和葉柄基部合生成鞘狀,宿存或與葉柄一起脫落;小葉片革質(zhì),倒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長6~10厘米,寬1.5~3.5厘米,先端急尖或鈍形,稀短漸尖,基部漸狹或鈍形,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灰綠色,兩面均無毛,邊緣全緣,中脈僅在下面隆起,側(cè)脈4~6對,和稠密的網(wǎng)脈在兩面微隆起;小葉柄有狹溝,長1.5~3厘米,無毛。
圓錐花序頂生,長20厘米以下,主軸和分枝幼時密生星狀絨毛,后毛漸脫凈;傘形花序十幾個至幾十個總狀排列在分枝上,有花3~10朵;苞片闊卵形,長0.5~1.5厘米,外面密生星狀絨毛,早落;總花梗長不及5毫米,花梗長1.5~2.5毫米,均疏生星狀絨毛;花白色,長約3毫米;萼長約1毫米,邊緣全緣,無毛;花瓣5~6,有3脈,無毛;雄蕊和花瓣同數(shù)而等長;子房5~6室;無花柱,柱頭5~6;花盤略隆起。
鵝掌藤(學名:Schefflera arboricola Hay.),五加科,鵝掌柴屬藤狀灌木,葉柄纖細,圓錐花序頂生,花白色,花期7月,果實卵形果期8月。
鵝掌藤為常綠灌木。掌狀復葉,小葉5一8枚,小葉倒卵狀橢圓形,葉片濃綠有光澤。果實卵形,有5棱,連花盤長4~5毫米,直徑4毫米;花盤五角形,長約為果實的1/3~1/4。
鵝掌木為栽培條件下株高30~80cm不等,在原產(chǎn)地可達40m。分枝多,枝條緊密。掌狀復葉,小葉5~9枚,橢圓形,卵狀橢圓形,長9~17cm,寬3~5cm,端有長尖,葉革質(zhì),濃綠,有光澤。花小,多數(shù)白色,有香氣,花期冬春;漿果球形,果期12月至翌年1月份。
鵝掌木花期7月,果期8月。
鵝掌柴的修剪方法
鴨腳木幼株疏剪、輕剪
鴨腳木的幼株還未成型,在此時進行造型是最合適不過了。方法很簡單,只要及時將過密的枝葉,或者生長不均勻過長的枝條剪掉即可。
鴨腳木老株重剪
生長4~5年的老株,枝干粗壯,株形較大,需要進行重剪。如圖:
鴨腳木已經(jīng)生長了7年,已經(jīng)瘋長,外觀已經(jīng)亂的不成樣子,嚴重影響美觀。此時可在春節(jié)結(jié)合換盆進行修剪。換盆時,修剪老根,將過高的枝條剪短,促進新枝萌發(fā)。
另外還可將外擴的枝條用繩子捆扎,使其向上生長。
鴨腳木扦插枝環(huán)割
許多家庭中的鴨腳木都是扦插得來的,枝干的基部葉片較少,并且隨著時間增長會越來越長,影響美觀。
在圖片中畫框的位置用刀片把枝條劃幾下(豎劃、環(huán)切任意,以不傷害植株生命為準,就是把表皮稍弄傷)然后堆上土把它以下的部分全用土圍住,過一段時間等傷口處長出新根再把最下面原來的根剪除,重新栽種即可。這樣即降低了它的高度,又不影響以上部分的造型。
鴨腳木葉子掉光的修剪方法
家庭常常會遇到鴨腳木掉葉子的情況,頂端的葉片全部脫落,底部有少許葉片,此時就從上面一半的位置進行短截促其萌發(fā)新枝,剪下的枝條也可以扦插,生根后會變成新的植株,短截一般在夏季進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