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前預習的方法
語文課前預習的方法
課前預習是學好語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做好了語文學習的預習,一定能提高語文課堂學習效率。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課前預習的方法以供大家學習。
語文課前預習的方法(一)
葉圣陶說:“自學的本領是用之不竭的能,儲能就要儲這樣的能。”語文課前預習有利于培養(yǎng)自學能力,張揚學生個性,對表現(xiàn)自我等方面有其獨到的作用,預習更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要改變過去的傳授式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由此可見,課前預習這一方法的運用既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自覺性,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能促進語文學習所必備的學習技能的形成。“預習”這一環(huán)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這樣一來,就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意識、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呢?為此,本人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以下幾種預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每學一篇新課文時,都會有一些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初讀課文時,可以采用默讀了解的方法。初次默讀的要求有兩個:一是了解課文的大概意思,譬如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介紹了一個什么人、描摹了一些什么景、告訴了我們哪些知識、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等,目的在于對全文獲得一個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準確地找出全部生字,劃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語句。
一、查問求助。預習課文時,往往會遇到?jīng)]有學過的生字、新詞,要了解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或用法,就要運用字典、詞典這些無聲的老師。學生預習課文時通過自己查閱工具書,就能掃除語言文字的障礙,牢固地掌握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和用法。另外,對文中涉及到的文史典故就要嘗試著去查閱有關書籍獲取新知;還要查閱文章寫作的背景以及相關的知識。搜集有關課文的資料,拓展自己的視野,對于學生理解文本內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過查字典、詞典,或問別人(包括同學、老師、家長),對不認識的字讀準字音,對不理解的詞語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
二、讀通課文。預習時要多讀幾遍課文,還要注意每一遍的讀都要做點什么。課文一定要朗讀,而且應該放聲朗讀。朗讀不僅能訓練自己的發(fā)音,還可以通過語氣的變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朗讀課文時,可分為三步來進行:第一步為初讀,可以大聲朗讀,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標注出來。然后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再通過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等弄懂詞義,也有利于掃除語言文字上的障礙。第二步為有感情地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理清課文脈絡。第三步則是精讀,通過細致地朗讀、思考,解決課文中的問題。
三、摘抄詞句。就是把應該積累的詞語句子和自己認為值得學習、借鑒的詞句摘錄下來。“嘴過三遍,不如手過一遍”,動手摘錄,使眼、手、腦并用,效果比讀更好。學生的讀書筆記也在使用中對學生更有價值,不枯燥了。
四、圈畫批注。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要指導學生在預習時用不同的符號在文中作標記。預習時,在課文一些重點地方寫、畫、圈、點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給不懂讀音的字標上拼音,不理解的詞寫上注釋,含義深的句子劃上線,重點的字詞加圈加點,有疑難的地方打個問號等。做上這些記號,等到上課的時候再特別加以注意,把自己覺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徹底弄明白。
五、預習思考。俗話說:不會提問的學生就是不會學習的學生。“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我常鼓勵學生再次回到課文中,通過默讀思考明白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如課文的內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題的概括、層次的劃分、段意的歸納、句子的理解、寫作特色的分析等問題能否解決,課后習題是否能夠回答等。當同學們朗讀課文的時候,可以帶著問題(課文后面的練習題)進行閱讀,看到課文中有問題的答案就直接在書上劃出來。
六、目標檢測。學生預習課文時,一定要根據(jù)具體要求,有的放矢地進行。要帶著問題去認真地讀課文,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課后的思考題往往體現(xiàn)了作者的思路、課文的重難點,預習時,想想這些題目,可以幫助理清課文的條理,了解課文的重難點。練習題側重詞句段的訓練,富有啟發(fā)性,預習完課文試著做一做,可檢查預習的效果。但不要去抄參考書,因為畢竟自己通過動腦筋得來的答案是勞動收獲,可以很好地鍛煉自己的思維。
課前預習是學好語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做好了語文學習的預習,一定能提高語文課堂學習效率,而有效率的學習,對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學習興趣、鞏固素質教育的成果有重要意義。
語文課前預習的方法(二)
1.常規(guī)預習
這是一種主要的預習形式。一般適用于難度不大的講讀課文,強調“溫故而知新”,深化知識,要求學生獨立地解決一些字、詞、句和文章結構上的問題,并提出教學建議。如散文、小說、議論文中的政論文和文字障礙不多的文言文都采用這種預習形式。
主要通過一份“預習表”來反映每一個學生的預習情況。表格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填寫課題、體裁和關于作者;二是解決了哪一些字、詞、句和分段說明;三是提出難點和教學建議。預習表既可反映學生預習的效果,又可為教學傳遞需求信息,經(jīng)過歸納、篩選,再把它傳入課堂,列入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去,指導學生學習,就可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2.質疑預習
一般適用于難度較大的講讀課文。如雜文、學術性論文和閱讀障礙較大的文言文。通過這種預習來培養(yǎng)學生在自讀中善于察疑、質疑的意識。它也運用一種表格來反映“質疑”,表格內容包括語言的、資料性的、綜合性的問題和教學建議四個方面。實踐證明,如果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越多,學習氣氛就越濃厚,教學效果就越明顯;如果課文難度大,學生質疑少,情況就會相反。如高中語文四冊的《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和《論“費厄潑賴”應該實行》兩篇課文中,預習中學生發(fā)現(xiàn)了許多應該弄懂的問題,比如學生認為《緩行》旨在“痛打落水狗”,以為課文用“痛打落水狗”為題更加鮮明有力;還認為《緩行》和《實行》所闡述的“費厄潑賴”的概念并不一樣。同時在語言表達上也提出了不少有益的疑問。如一個學生認為《緩行》中的“壽終正寢”、“模范名城”、“洪福齊天”三個詞語都是反語,含有辛辣的諷刺義。否則為什么前者用引號,后兩個短語都不用引號?又如另一個同學提出《實行》中寫的“赤裸裸的豺狼語言”、“動不動‘吃人’的家伙”等語言在《狂人日記》里也曾讀到過相似的文字,今天應該怎樣理解這種修辭效果?把學生質疑的許多問題歸納起來看,它啟示教師在教學中應當著重引導學生從“針鋒相對”的角度去理解《緩行》,從“針對現(xiàn)實”、“另辟蹊徑”的角度去理解《實行》,許多語言、表現(xiàn)方法之疑就會迎刃而解。然而,怎樣去解決一些資料性的問題呢?可以把學生引向圖書館。
3.自讀批注
它用于自讀課文,可以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課內閱讀,完成一份批注表,要求批注重要詞句,批注文章的結構特點,批注練習難點;另一種是完成一份課外自讀課文的“閱讀摘要卡片”。從自讀課文需要出發(fā),無論采用哪一種方法,無論是課內課外,部要求在一堂課的時間內完成。這種自讀形式時間短,不要求學生面面顧及,讓學生獨立見解,讀有所得,并且培養(yǎng)學生速讀、略讀的能力。學生稱它為“短、平、快”。
語文課前預習的方法(三)
針對一年級小學生在進行本冊教材的預習時,可以按照如下方法進行:
1、每一課都有認讀字條,學生按照認讀字條在課文中找到相應的字,進行圈畫;
2、針對文中圈畫出的字進行拼讀,然后回到當課認讀字條中,在相應的字上寫出拼音,邊拼邊寫;
3、找到需要注意的特殊音節(jié),進行自我提醒;
4、針對認讀字進行初步識記,記字方法有很多種,簡介如下:
(1)利用熟字(即已經(jīng)學過的字)加筆畫、減筆畫、換筆畫;
(2)利用熟字加偏旁、減偏旁、換偏旁;
(3)兩個或多個熟字相加、減;
(4)同一課的認讀字中出現(xiàn)的同偏旁的字、詞語;
(5)給認讀字進行組詞語、說句子;
(6)編順口溜、猜字謎;
(7)拆分漢字;
(8)理解字義;
(9)象形字、形聲字(部首表示意思,部件表示讀音的漢字稱為形聲字);
(10)在生活中識字。
提示:識記漢字的方法切忌千篇一律,或者生搬硬套,只要孩子能夠記住漢字,無論用何種方法都是有效的,我們的最終目的就是孩子能夠記住漢字。并且,在預習時允許孩子出現(xiàn)不會不理解的地方,提醒孩子記住問題,以便第二天在課堂上認真地聽講,進行解決問題。
5、在預習本中,進行認讀字組詞的預習,方法如下:
預習本是橫條格本,需要孩子畫四條豎線,分成五個小格,第一個小格寫認讀字,第二個小格寫課文中出現(xiàn)的詞語,后面三個小格寫和學過的字組成的詞語或咨詢到的詞語,(不會寫的字可以寫拼音,也可以試著寫漢字,養(yǎng)成善于觀察和寫端正字的好習慣)。
6、觀察當課出現(xiàn)的生字,在田字格中如何進行占格寫好,能組成哪些會寫的詞語;
7、在課文中數(shù)自然段或小結,并進行標注;
8、熟讀課文,用鉛筆圈畫出自己認為的小知識點,如:的字短語、四字詞語、數(shù)量詞短語、ABB式短語、AABB式短語等;
9、用鉛筆圈畫出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有疑問的地方,以便課堂聽講時進行解答;
10、了解課后相關題目,思考課文含義,有什么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