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茶館讀后感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這句揚州俗語說的是揚州過去的悠閑生活,早上到茶社喝早茶吃點心,晚上到澡堂子泡澡。你想要繼續(xù)了解揚州茶館嗎?下面是有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揚州茶館》讀后感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揚州茶館》讀后感 (一)
樸素而又深情是朱自清散文的基本特點。
說起朱先生的散文,大家耳熟能詳?shù)目偸恰侗秤啊贰逗商猎律贰稑暉粲袄锏那鼗春印?,現(xiàn)在選進小學(xué)語文教材中的《揚州的茶館》雖然知名度不如前幾篇,但實在也是一篇優(yōu)秀的散文。
這篇文章寫得很樸素,這就像朱先生的為人,是那么的實在。文章里沒有什么花哨的詞句,也沒有什么很特別的修辭技巧,更沒有虛張聲勢的夸飾,就像在與老朋友談話,娓娓道來。我們似乎能感覺到,朱先生聊著聊著,就出神了,不知不覺進入了懷舊狀態(tài)。少年時代的揚州,就借著他對揚州茶館的追憶復(fù)活了。
朱先生的文筆可真是細膩啊。他說揚州茶館里吃的花樣多,便不厭其煩地寫了賣零食的如何用著各自特異的方法來兜攬食客,茶房燙干絲的高妙技巧和小籠點心的種種特異之處。粗粗一看,也許會讓人覺得是不是有些瑣碎,但只要你稍稍多讀幾遍,你就會感覺到平淡之中有真醇,細微之中有真情。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在平鋪直敘,不是的,這是在回味,在享受,在品嘗和捕捉那已經(jīng)永遠消逝,只存留于記憶中的那種美。
比如說,他如此不厭其煩地描寫小販兜攬生意的方法,如何地爆著白果,如何一片鏟子聲響,炒爆了白果,又如何用鏟子送過噴香的白果來等等,這難道不是在回味那舊時的生活嗎?不是在重新體會那世俗的溫情嗎?還有寫干菜包子的美味,“到口輕松地化去,留下一絲兒余味”,細膩到把味覺的回憶都呈現(xiàn)出來,深蘊其中的懷戀追憶之情便也不難體會了。
從表面上看,這篇文章似乎側(cè)重的是描寫記敘,但實際上卻是一篇懷舊之作,文中的抒情氣息其實是很強的。只不過這種情感表達得很含蓄,也很節(jié)制。
一個人對故鄉(xiāng),總是懷著特殊的感情。特別是年長以后,又遠離故鄉(xiāng),則這種感情會隨著歲月的消逝變得越來越強烈。朱先生也是這樣,他的青少年時代是在揚州渡過的。揚州對他來說,就是“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的故鄉(xiāng),他對揚州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對揚州懷著一種特殊的感情。在他的散文中有好幾篇是寫揚州的,有一篇文章的題目就是《我是揚州人》。一個遠離故土的人,對故土的眷戀,常常會比一輩子生活在故土的人更強烈,朱先生就是這樣。正是這一份對揚州深沉的愛戀,才推動著他最終寫出了《揚州的茶館》。
《揚州茶館》讀后感(二)
如果不是要急著趕回來開校務(wù)會,真想在這樣一所有著百年歷史積淀的學(xué)校多停留一會,那樣的校門,那樣的教學(xué)樓,讓看慣了集聚眾多時尚元素校園的我倍感驚喜。在浦東,“觀瀾”兩個字的分量著實叫人不可小覷,因為這是一所有著悠久歷史的名校。對我而言,更具有一份親切感,因為這里有著我?guī)孜淮髮W(xué)同學(xué)。借著名師基地班的學(xué)習(xí)機會,第一次踏進觀瀾,第一次走進觀瀾的課堂,帶來的還真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感受。
自打走出大學(xué)校門,便很少有機會遇見那些曾經(jīng)的學(xué)伴,印象中的蔣歡歡,樸實、樸素,鼻梁上的那副眼鏡,卻時刻閃現(xiàn)出智慧的光芒。再見蔣歡歡,源于名師基地班,巧合的是,第一次的開班活動,我們同時作為新代表發(fā)言,多年不見,那份沉穩(wěn)大氣依然不變。今天走進歡歡的課堂,更是讓我感受到一股清新之風(fēng),沒有花里胡哨的擺設(shè),沒有細枝末節(jié)的繁瑣,真實簡單的課堂一如歡歡多年給我的感覺。
更加巧合的是,今年和歡歡同時執(zhí)教四年級,這讓我們久別之后又多了一個談?wù)摰脑掝},兩周一次的基地活動,也是我們交流教學(xué)心得的良機。今天,歡歡執(zhí)教的是《揚州茶館》,這節(jié)課我前幾天剛剛教過,熟悉程度自然不言而喻。聽了歡歡的課,不禁讓我感觸頗深。她從一個“館”字的擴詞起頭,娓娓道來,聽著她的課,我仿佛來到了揚州,端坐在熱鬧的茶館中,咀嚼著甘旨的小吃。每一個細節(jié)都彰光鮮,可見歡歡扎實的基本功,以及對文本的熟諳于心。她讓學(xué)生讀課文第一末節(jié),讓學(xué)生找出直接寫揚州茶館的句子。其間有一個很大的亮點就是引讀課文,如果不是對文本和預(yù)設(shè)的了然于心,底子做不到如許離開教案的引讀。其后,她又以“揚州茶館吃的花樣最多”為切入點,讓學(xué)生想揚州茶館,有哪些小吃?學(xué)生答,她分門別類板書,讓人一目了然三種茶點:零碎茶點;特色茶點;小籠點心。整個把書本讀薄了。之中又有詳略寫法的滲入。
板書上的茶點歷歷在目,她又讓學(xué)生按照本身的愛好選擇本身想要品嘗的茶點,其實是一個小組合作深切進修的過程。盡管是一個簡單的分組,但確確實實地做到了按照學(xué)生的意愿來進修。經(jīng)由小組進修,一道道小吃便在口中玩味,經(jīng)由過程朗讀、咀嚼,學(xué)生了解了茶館中零碎兒的花腔繁多、燙干絲的建造邃密,以及小籠點心的甘旨可口,并感觸感染語言巨匠朱自清的文字魅力和他的揚州情懷。不難發(fā)現(xiàn),歡歡在教學(xué)中抓住關(guān)鍵動詞,把“燙干絲”的過程有層次地復(fù)述清晰。她利用文本里呈現(xiàn)的兩個分號,幫忙學(xué)生了解燙干絲分幾步。學(xué)生在當真研讀、思慮后,從分號的提醒中知道燙干絲分三步。她邊指導(dǎo)邊當令板書,學(xué)心理清了脈絡(luò),知道燙干絲需要三步——切絲、燙熟、調(diào)味。然后抓住關(guān)鍵動詞,讓學(xué)生讀讀課文找出動詞,“切、切、放、澆、潷、撥、倒、擱”,再讓學(xué)生小組合作讀讀課文,做做動作,了解燙干的過程。
歡歡的課,學(xué)生的表現(xiàn)也是一大亮點,聽課之余,不禁和同伴議論起來,為什么學(xué)生那么智慧,老師的每一個要求都是那么心領(lǐng)神會?小到一個眼神,一次點頭,一聲鼓掌。那個上臺表演燙干絲,不慎將盆子打翻,主動將桌子上的水跡擦去的小男孩更是博得了我們的陣陣贊嘆。常常在想,究竟要交給學(xué)生什么,除了文化知識,這些文明習(xí)慣的培養(yǎng)不正是我們的課堂上所缺失的嗎?
《揚州茶館》讀后感(三)
朱自清《揚州的夏日》寫道:「北門外一帶叫做下街,茶館最多,往往一面臨河,船行過時,茶客和乘客可以隨便招呼說話,船上人若高興時,也可以向茶館中要壺茶或一兩種小點心,在河中唱著、吃著、談著,回來時再將茶壺和所謂小籠連價款一并交給茶館中人?!埂 〔枭?揚州的茶館稱茶社)在揚州的歷史相當悠久,最有名的富春、冶春等茶社大致都在清末民初開業(yè)。富春茶社曾以「魁龍珠」茶大獲好評,據(jù)說是富春自行研制。采用浙江龍井、安徽魁針,加上富春自己種植的珠蘭。取龍井之味、魁針之色、珠蘭之香,茶色清澈,解渴去膩。配上富春點心與佳肴,遠近客人流連忘返。今天揚州的茶社仍供應(yīng)「魁龍珠」,不知是不是當年真味?! 〗裉熘囊贝翰枭邕€是在北門外,沿河也有幾家新開的茶社。不過今天的揚州茶社并不以茶聞名,而是以細致點心及揚州名點「大煮乾絲」聞名。這些點心如翡翠燒賣、千層油糕、三丁包等等,經(jīng)過幾代名廚改良、創(chuàng)新,確實口味極佳。不過茶社以點心聞名,似乎總有些遺憾。揚州茶社大多數(shù)只有早茶時人聲鼎沸,一到中午就門可羅雀,想嘗嘗著名的淮揚細點,還是得早點起床?! 冈缟掀ぐ⑼砩纤ぁ惯@句揚州俗語說的是揚州過去的悠閑生活,早上到茶社喝早茶吃點心,晚上到澡堂子泡澡。今天揚州著名的茶社多是外地游客,過去悠閑情致大概已煙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