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醬菜的腌制方法
醬菜是漢族民間常見的佐飯小菜,一般配以稀飯食用。那么,想學會自制醬菜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呢?接下來,學習啦小編就和大家分享自制醬菜的腌制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自制醬菜的腌制方法1、莫氏醬黃瓜
莫氏醬乳黃瓜選料特別講究,要早晨出太陽之前采摘雨露滋潤過的,身上帶絨毛的頂花帶刺、母指粗細、五六寸長的乳黃瓜,且中茬為佳,頭茬黃瓜光照充分雖鮮嫩但維生素及其它營養(yǎng)成份降低,晚茬黃瓜枝蔓老化營養(yǎng)吸收不充分易萎縮、中空畸形,不夠肥碩。將選好的碧綠鮮嫩乳瓜洗凈晾干加入特制的甜面醬中定期攪動,黃瓜由翠綠變成深綠,遍體透出醬色時已制成醬瓜了。
這時夾出,一根稍加沖洗或切段或切片或切絲再配些鮮綠的香菜、艷紅的辣椒,滴適量香油,那真是色味俱佳,既是上乘佐酒佳肴,又是大宴賓客時解膩爽口開胃的特色名吃。
自制醬菜的腌制方法2、莫氏紅薯泥
紅薯泥是杞縣的一道名菜。它的制作方法很講究,需先把紅薯煮熟,剝掉外皮,去其內(nèi)絲,用干凈的白布包裹起來軋壓成泥。然后將白糖倒入鍋內(nèi)化成糖漿,再兌入香油、紅薯泥不斷攪拌,呈柿紅泥狀出鍋。裝盤時,分層放山檀丁、玫瑰片、青紅絲、桂花糖。此菜味道甘甜,爽口開胃,色澤鮮艷,營養(yǎng)豐富。人稱“三不沾”菜(即:一不沾盤子、二不沾筷子、三不沾嘴)。
以紅薯為主料,成品形似泥狀,始產(chǎn)于杞縣而得名。其配料比例是:一斤熟紅薯,五兩白糖,二兩半香油及少量的山楂丁、玫瑰片、青紅絲、桂花糖等。制法先將紅薯煮熟,剝皮去絲,以凈白布包之軋壓成泥,作為備用、然后把白糖拼命倒至炒鍋內(nèi)化成糖漿,兌入香油、泥紅薯,加熟烹飪,攪拌均勻,至三者溶化為一體,呈現(xiàn)柿紅色為止。盛至盤內(nèi),上面依次分層放上山楂丁、玫瑰片、青紅絲、桂花糖即成。此菜,斑駁陸離,色澤鮮艷,甜爽可口,營養(yǎng)豐富。據(jù)食品衛(wèi)生部門測定,每斤(500克)紅薯泥含糖200克,蛋白質(zhì)5克,脂肪45克,胡蘿卜素30克,維生素C50毫克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有健脾、補虛、益氣之功能,對霍亂吐瀉、水膨腹脹、夜盲等癥也有良好療效,經(jīng)常食用,可使人長壽。因此,品嘗者對它無不交口稱贊。
說起紅薯,實在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在生活困難時期,杞縣人曾經(jīng)視紅薯為生命,有諺語為證:紅薯湯、紅薯饃,離開紅薯不能活。然而,自古善烹調(diào)的杞縣人卻能將再普通不過的紅薯做出百般花樣來。其中紅薯泥就是一例。
紅薯泥不僅是杞縣的名產(chǎn),也是中原地區(qū)粗糧細作的典型。紅薯從粗制到細作,從平常食物到宴席珍品,是歷代勞動人民智慧的體現(xiàn),也是我國食品制作技術(shù)的發(fā)揮和創(chuàng)造。
相關(guān)典故
一位記者如英來杞品嘗后,在《河南政治月刊》第三卷第十二期上發(fā)表《已成陳跡之金杞》一文,盛贊杞縣紅薯泥為"特殊食品,頗為著名。如有異縣友人初履斯土,則…..不可不嘗之"。自此,杞縣紅薯泥聲譽大振,慕名前來品嘗者日眾。大同飯莊亦因之生意興隆,門庭若市。蔣氏乏嗣,傳其藝與甥兒胡詩俊等人。
清朝愛國將領(lǐng)林則徐到洋人府作客,洋人拿出冰激淋給林則徐吃。林則徐第一次吃冰激淋,見冰激淋直冒氣,以為是熱氣,用嘴吹了吹,啃了一口才知道是冰氣,被身旁的洋人嘲笑開了。林則徐對此激憤在胸,回府后暗下決心,一定要找機會教訓(xùn)一下洋人。
一個偶然的機會,皇上讓他接待洋人,他讓廚師做了一道炒紅薯泥,洋人見桌上盤中紅薯泥不冒熱氣,拿起勺子撈起就吃??墒莿偝鲥伒募t薯泥因表層附油,雖然不冒熱氣,里邊著實燙得很,把洋人燙得哇哇直叫。因此炒紅薯泥作為一道愛國菜的美名也由此得來,流傳至今。
每當貴客臨門,杞縣人會熱情地端出這道風味菜。在品嘗紅薯泥的同時,人們還會給你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
據(jù)說,創(chuàng)制紅薯泥的清末廚師蔣思奇不僅手藝高超,還有剛直不阿的浩然正氣。有一年,袁世凱的部下來到杞縣,聞聽紅薯泥為此地名食,便點名要嘗嘗這風味佳看,不然便覺得枉活一世。這天,宴會在縣衙舉行。雞鴨魚肉上完后,最后才上紅薯泥這道菜。大小官員看此菜五光十色,如桃花盛開,似琥珀生輝。各個迫不及待狼吞虎咽起來。誰知,不大一會兒,有的張口流淚,有的伸脖子干嘔。原來,蔣思奇不愿給袁世凱的部下做菜,但又不能推辭,便使了個花招。紅薯泥本身質(zhì)地細膩,熱量大,密度小,散熱很慢,蔣師傅又特意用滾油封頂,內(nèi)中溫度更不易散發(fā)。這些人迫不及待,故而被燙得丑態(tài)百出,狼狽不堪。
說到紅薯泥的熱量大、散熱慢,還有一個傳說:有一次,慈禧太后來到開封,聽說杞縣的紅薯泥特別好吃,于是就吩咐開封府為她準備。而當時開封城里沒有一個能做“紅薯泥”的廚師,只好派人到杞縣請人去做,做好之后再帶回開封。辦差的剛回來,早已等得不奈煩的西太后慈禧拿起筷子便吃,誰料卻被燙得兩眼流淚。開封距杞縣50公里,當時的快馬也得一個半小時才能跑一個單程,可見紅薯泥的熱量之大、散熱之慢。
千萬記住了,吃炒紅薯泥出鍋后一定要先放一會兒,別把嘴給燙了。
自制醬菜的腌制方法3、大慈閣醬菜
大慈閣以“市閣凌霄”之美譽成為保定象征,故有“不到大慈閣,何曾到保定”之說。大慈閣自古為佛教圣地,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慈閣醬菜始于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乾隆皇帝途經(jīng)保定,因機緣際會,大慈閣醬菜被乾隆皇帝欽點為御用膳食。
大慈閣醬菜選料精良,不惜重價。如收購小紅蘿卜,論個給價,但必須符合質(zhì)量、規(guī)格等要求,保持嫩脆。收購韭菜花,則要鮮嫩的純花,不帶花籽、花鈴。但收購價格往往要高于普通韭菜花的一倍。這等原料制成的成品,質(zhì)優(yōu)則無柴,食之無渣滓。
大慈閣醬菜的創(chuàng)始人是元朝蔡國公張柔部將、元朝易國公何伯祥之弟何伯策。
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時任元朝保州都元帥的張柔移鎮(zhèn)保州(保定),開始對保州城的重建。當時,何伯祥帶領(lǐng)部隊南征平定南宋,其弟何伯策曾經(jīng)參與了大慈閣等寺廟的建筑工作,并出任管理大慈閣等寺廟的官吏。
在元蒙時代,僧侶、道徒皆享有政治與經(jīng)濟上的特殊優(yōu)遇,寺廟可以獲取土地及經(jīng)營射利。故此,大慈閣所有不僅限于土地、山林川澤,還兼營窖冶、作坊、典庫、浴堂、店舍、棧場等商業(yè)與手工業(yè)。在眾多行業(yè)中,何伯策及其家族在大慈閣名下經(jīng)營的醬園尤為出名。其醬小菜甜、咸、嫩、脆,醬香濃郁,久而久之,民間便呼其醬園為大慈閣醬園,呼其醬小菜為大慈閣醬菜。
元朝滅亡后,明朝建立,鑒于何姓家族在元朝為官的經(jīng)歷,為逃避打擊,他們在無奈之下流落到易州、完州等農(nóng)村。家道中落后的何姓家族,抱著“一招鮮吃遍天”的樸實觀念,一直傳承著大慈閣醬菜的技藝,在鄉(xiāng)間過著普通百姓的生活。但是,由于連年戰(zhàn)亂,何姓家族也是顛沛流離,居無定所。
清順治四年,正黃旗武官王錫袞受封于保定腰山定居,并開始興建腰山王氏莊園,此時,何伯策的后裔憑著高超的廚藝也已成為王氏莊園伙房的大師傅。隨著腰山王氏莊園的興建,王錫袞帶領(lǐng)族人開始經(jīng)商,同時,并特意設(shè)醬園腌制醬菜售賣。王氏族人創(chuàng)辦的“和”字商號遍布全國,他們把自己腌制的醬菜同其他貨物一并通過“和”字號行銷各地。由于王錫袞為人寬厚又深諳商道,“和”字號的生意如日中天。
清乾隆三十年,乾隆皇帝出巡至保定,特到當時在棉花種植、生產(chǎn)、紡織和加工市場占有重要地位的腰山王氏莊園的棉行觀視。時值天氣燥熱,在用膳時乾隆皇帝食欲不振,這時王氏族人將自己腌制的醬菜呈上,乾隆皇帝食后甚喜,并對該醬菜獨有的鮮、甜、脆、嫩的口味大加贊賞,遂欽點王氏莊園的醬菜作為宮廷御膳。乾隆皇帝到大慈閣上香時,特將該醬菜作為素齋贈與僧眾。
歷史上記載的乾隆御題棉花圖,該棉花圖便是由當時的直隸總督方觀承以乾隆此次觀視王氏莊園棉行的種植、生產(chǎn)、紡織加工為背景組創(chuàng)而出的。
新中國成立后,為能讓更多的人品嘗到有著老輩子口味的大慈閣醬菜的傳人本著尊重歷史才會對未來負責的態(tài)度親自主理秘方,并在太行山下種植了數(shù)百畝綠色良田,不僅在源頭上控制了醬菜選料的原始品質(zhì),而且還在腌制過程中一直采用傳統(tǒng)工藝保持了大慈閣醬菜既有的老輩子口味。
看了“自制醬菜的腌制方法”的人還看:
1.小醬菜腌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