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的方法與步驟有哪些
包粽子的方法與步驟有哪些
端午節(jié)的到來就是要吃粽子,當(dāng)然前提是要包。粽子請細(xì)看下面圖解包粽子的方法與步驟。6種包粽子方法,圓的、扁的、四角的、錐形的....沒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 讓您的粽子色香味俱全!長粽、南方四角粽、北方四角粽、三角粽、塔形粽子、錐形粽子(牛角粽)??傆幸豢钍悄愕牟伺?
包粽子的方法與步驟
【粽子準(zhǔn)備階↓↓↓】
無論你買的是粽葉抑或箬葉還是葦葉,都需要之前放入鍋中煮10分鐘左右,如果是干的箬葉或者葦葉,在煮之前還要浸泡一下,這樣可以讓葉子更加柔韌和衛(wèi)生。另外糯米也要提前用水浸泡一夜,這樣才方便烹飪。
粽子在烹煮的時候,大約需要1小時左右,感覺時間太長,著急吃的同學(xué),可以用高壓鍋來煮,30分鐘出鍋。但是碼放的時候千萬不要太滿,注意高壓鍋中的提示線哈。
【粽子餡配料↓↓↓】
臘肉:熏好的臘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發(fā)亮,色澤鮮艷,黃里透紅。
馬蓮草:傳統(tǒng)用來捆綁粽子的必用物料,絕對的地道和原生態(tài),帶有韌勁和香氣。
箬葉:箬是一種竹子的品種,而箬葉也就是一種竹葉,其寬大青翠,非常適合用制作粽子。
豆沙:一般而言是指紅豆沙,可以直接用紅小豆和糖制作,也可直接購買。
金絲小棗:掰開半干的小棗,可清晰地看到由果膠質(zhì)和糖組成的縷縷金絲粘連于果肉之間。拉長1—2寸不斷,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
粽葉:南方產(chǎn)的這種粽葉用來包特別大的粽子,在使用之前直接從園中采摘下來,用熱水稍煮一下,就可以用來包裹粽子了。
線繩:相對于傳統(tǒng)捆綁粽子的物料,現(xiàn)代的線繩更加耐用,長度也更好掌握。
咸蛋黃:這是咸粽中經(jīng)常使用到的物料,咸蛋黃富含卵磷脂與不飽和脂肪酸,氨基酸等。
包長棕的方法與步驟(圖解)
特色:這種粽子多見廣西等地,一般用粽葉包裹,粽葉非常寬大,像芭蕉葉一般,這樣可以在其中放入豐富的餡心,之后用繩子捆綁,形狀雖然一般,但味道絕美。
包法:
1、將粽葉平放在桌子上,折起一個邊,用手壓實。
2、葉子兩端分別向中間折,用手壓實后,葉子呈長信封狀。
3、將糯米放入折好的粽葉當(dāng)中。
4、將另外一邊向下折,完全將糯米包裹住。
5、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jié)實即可。
包南方四角棕的方法與步驟(圖解)
特色:
南方四角棕主要是以咸味粽為最大的特色,餡料相當(dāng)豐富可以是腌肉、蛋黃、干貝、冬菇、綠豆、叉燒、海米、栗子等。
包法:
1、取一片較大的粽葉,對折。
2、將雙層的下邊向上折,用手壓實。
3、將粽葉打開,填入糯米,盡量將糯米填成一個長條形狀。
4、將粽葉沒有米的部分折過來。
5、隨即用手將葉子的兩側(cè)捏下去,之后的粽葉尖端向一側(cè)折疊。
6、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jié)實即可。
包北方四角棕的方法與步驟(圖解)
特點:
北方四角棕在北方地區(qū)非常流行,個頭不是很大,為斜四角形,多以小棗、豆沙做餡,也可以適當(dāng)放一些果脯蜜餞等。當(dāng)然也可以蒸完全的白粽,蒸后可以直接蘸食白糖。
包法:
1、取兩篇粽葉,搭在一起疊壓。
2、將粽葉卷成一個圓錐狀。
3、在圓錐狀的筒中裝入糯米。
4、上部的粽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糯米為止。
5、隨即用手將葉子的兩側(cè)捏下去,之后的粽葉尖端向一側(cè)折疊。
6、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jié)實即可。
包三角粽的方法與步驟(圖解)
特點:
三角粽的形狀比較好看而且特別,可以制作成甜、咸兩種口味,蛋黃、叉燒、蜜棗都是不錯的餡料。
包法:
1、取一片寬大的粽葉,卷成一個圓錐狀。
2、在圓錐的筒中裝入糯米。
3、上部的粽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開口為止。
4、順著三角的邊將所有的粽葉都折好。
5、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jié)實即可。
包塔型粽子的方法與步驟(圖解)
特點:
寶塔粽子主要是廣東地區(qū)的特色粽子,體型龐大,可以說是粽子中的霸王粽,由于可以裝非常多的東西,因此也形成了甜和咸兩種口味。甜餡主要是豆沙,而咸餡則是用腌制好的雞肉或者豬肉來做。
包法:
1、取兩片粽葉十字交叉,形成一個窩狀。
2、將糯米填入其中。
3、再取兩片粽葉分別加入左右兩邊,完全把糯米包裹住。
4、再取一片粽葉,將頂部蓋住。
5、之后將兩邊的粽葉,分別向中心折。
6、再將另外兩邊的葉尖向內(nèi)折,用手捏住將整個塔粽翻過來。
7、用線繩將粽子對角纏好。
粽子的制作方法
古代
漢代,粽子是“蘆葉裹米”;到了西晉,變成了“菰葉裹黏米,雜以粟”。
后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shù)》中記載更為詳細(xì):
《食經(jīng)》曰:“粟黍法:先取稻,漬之使釋。計二升米,以成粟一斗,著竹內(nèi),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繩縛。其繩相去寸所一行。須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間,黍熟。”
經(jīng)過40萬年的春秋更迭,進入石烹時代,先人們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墊獸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燒燙的石子使水沸騰,煨煮用植物葉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這就像粽子。
到了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
“糭,俗作粽。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櫚葉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jié)物相饋送?;蜓詾榧狼鞔送督?,以飼蛟龍也。”
可見,明朝的時候,糯米已經(jīng)成為粽子的主要原料。
現(xiàn)代
粽餡的調(diào)味:咸肉粽要先將新鮮的豬肉用少許味精、白糖、酒、鹽、生抽拌勻反復(fù)揉擦至調(diào)味品滲入豬肉再包。
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xiàn)夾生現(xiàn)象。咸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后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重新滾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在煮粽過程中不要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熱取出。吃時打開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為上品。
粽的選材:粽葉包粽子的葉子在不同地區(qū),有著地域差距因地而異,南方多用箬葉竹,或者葦葉,我國海南島地區(qū)還會使用一種嶺南特有的植物“柊葉”作為裹粽的粽葉,形狀通常是三角形,呈角錐狀或方錐狀。在中原地區(qū)包粽子的葉子多為槲葉,包出來呈長方體。
箬葉
廣東人包粽子多用箬葉,選表面光滑軟韌的較好。汕頭人包粽子多用竹葉,粽子有竹葉的清香味,但要煮軟再用。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從安徽黃山采下的箬葉,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稱“徽州伏箬”
柊葉
海南包粽子的葉子可以說是全國一流的。它的海南名字叫茄柊葉(海南柊葉,有時也使用少花柊葉)?!赌戏讲菽緺睢贩Q為“冬葉”,《現(xiàn)代漢語詞典》稱為“柊葉”[4]。
茄柊葉,是包粽子的葉子中最大的葉子,與幾個手指般大的菰葉、箬葉、葦葉相比,茄柊葉算“大哥大”??墒牵褨叭~包粽子,全國很多人不知道。原因是茄柊葉生長的地區(qū)有限。茄柊葉只生長在嶺南的廣東、海南、廣西等省區(qū),因而用茄柊葉包粽子的只有海南全省及廣東、廣西等少數(shù)地方。五嶺以北等地,沒長茄柊葉,大多數(shù)人不知道、不認(rèn)識茄柊葉,且由于不認(rèn)識,很多人在見到形狀和芭蕉葉有些相似的柊葉時便將其想當(dāng)然的稱為芭蕉葉。
海南、兩廣用茄柊葉包粽子,古時就流行。清代屈大均在《廣東新語》里曰:“廣州竹枝詞云:五月街頭賣冬葉(柊葉),卷成片片似芭蕉。”
猜你感興趣:
1.粽子的包法和做法
3.怎么包粽子
5.怎樣包粽子圖解
6.如何包粽子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