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廣場導游詞
天安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隨著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到天安門旅游的游客有增無減。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天安門廣場導游詞,歡迎參考!
天安門廣場導游詞1
天安門城樓位于北京天安門廣場北端,是北京東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個區(qū)域的分界點,面臨長安街。天安門城樓是中國古代最壯麗的城樓之一,同時具有重大的的政治意義。 天安門城樓對面是天安門廣場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這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并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天安門城樓圖案出現(xiàn)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
天安門城樓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有漢白玉石的須彌座,總高34.7米。城樓上60根朱紅色通天圓柱,地面金磚鋪成,一平如砥;高大而色彩濃郁的墻臺,上有兩層重檐樓,有黃色琉璃瓦,東西九間,南北五間,象征皇權(quán)的“九五之尊”。
天安門城樓南北兩面均為菱花格扇門;天花、門拱、梁枋上雕繪著傳統(tǒng)的金龍彩繪和吉祥圖案;貼金的“雙龍合璽”彩錦,團龍圖案的天花藻井,使整個大殿莊嚴雄偉,金碧輝煌。城臺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廣場的東側(cè)矗立著中國歷史博物館及中國革 命博物館,完工于1959年,那里是收藏并展覽中國古代、近代歷史文物及革命文物 的主要場所。
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南面是毛主席紀念堂,原來在那里曾有一座門,明代叫大明門,清代叫大清門,民國時又改 為中華門,解放后拆除,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在其基址上建起了莊嚴肅穆的毛主席 紀念堂。紀念堂建成于1977年,是為紀念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而建,現(xiàn)在毛主席的遺體 安然地躺在水晶棺中,供人們憑吊、瞻仰、表達深深的敬意。
廣場的正中,巍巍聳立著中國第一碑——人 民英雄紀念碑,它是為了紀念那些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這一百多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及自由而拋頭顱、灑熱血的人民英雄們而建。整座 紀念碑高37.94米,座落在雙層基座之上,碑座四周鑲嵌有八幅漢白玉浮雕,反映了 中國近百年革命歷史。紀念碑的背面是毛主席起草,周手書的碑文,正面是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鎦金大字。
天安門廣場是中國近代革命的見證人,反帝 反封建的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一二˙九都發(fā)生在這里。天安門廣場也是新中 國誕生的見證人,更是今天人民幸福生活的見證人?,F(xiàn)在,它已被全國人民評為“ 中國第一景”,每天都有來自海內(nèi)外的朋友們到此參觀游覽。
天安門廣場導游詞2
飽經(jīng)500余年風雨滄桑的天安門廣場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它坐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的市中心,故宮的南側(cè),與天安門廣場隔長安街相望,是明、清兩代皇城的大門。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里舉行了開國大典,它由此成為現(xiàn)代中國的象征,并被設(shè)計入國徽。天安門以其500多年厚重的歷史內(nèi)涵,高度濃縮的中華古代文明和現(xiàn)代文明,新中國的象征和無與倫比的政治矚目和神往,是中國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她記錄了中華民族不懼流血和犧牲,爭取獨立自由的勇氣和堅強;寫下了新中國誕生的光輝一頁,和中華民族走向強盛的壯麗詩篇。
天安門始建于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1420年建成。最初僅是一座三層五間式的木結(jié)構(gòu)牌樓,名字叫做“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于天”之意。天順元年(1457年),牌天安門與華表樓毀于雷火,八年后的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為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的門樓。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軍隊攻入北京,承天門再次被毀。清順治八年(1651年)在廢墟上進行了大規(guī)模改建,重修為一座城樓,名字也改成“天安門”,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國”之意。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1952年經(jīng)過兩次大規(guī)模的修繕。1970年的重建基本保持了1651年改建的形制,天安門比原來高了83厘米,通高34.7米(原高33.87米)。
明清時期,天安門到大清門(明朝成大明門、中華民國稱中華門)之間的千步廊形成占地幾萬平米的T字型宮廷廣場,其東、西兩次還各設(shè)一門,東為長安左門、西為長安右門,國家主要統(tǒng)治機構(gòu)六部及各院即設(shè)在此。這里是帝國統(tǒng)治機構(gòu)的中樞。
明清的皇帝們一般都在天安門頒布重要詔令,稱為“金鳳頒詔”。此外皇帝大婚、將領(lǐng)出征時祭旗、御駕親征時祭路、刑部在秋天提審要犯(“秋審”)、殿試公布“三甲”(“金殿傳臚”)等重大儀式也都在此舉行。
1949年后,天安門進行過多次整修,其中1952年和1970年的兩次整修規(guī)模較龐大。1988年,城樓開始收費,對社會公眾開放。
天安門廣場導游詞3
天安門廣場是北京的中心,北京的心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天安門廣場北起天安門,西至人民大會堂,長880米,寬500米,面積達到44萬平方米,能夠同時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
在天安門廣場的中央是人民英雄紀念碑,以及莊嚴的毛主席紀念堂,在廣場的西側(cè)是人民大會堂,南側(cè)是兩座14世紀建立的古代城樓正陽門和前門箭樓,兩邊還有勞動人民文化宮和中山公園。天安門廣場整齊對稱、氣勢磅礴、宏偉壯觀,是北京城一大勝景。
天安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是明清兩代北京皇城的正門。設(shè)計者為明代御用建筑匠師蒯祥。城臺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門洞上方懸掛著巨大的毛澤東主席畫像,兩邊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jié)萬歲”的大幅標語。 始建于明朝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最初名叫“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于天”之意,是紫禁城的正門。清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更名為天安門。既包含了皇帝是替天行使權(quán)力、理應萬世至尊的意旨;又寓有“外安內(nèi)和、長治久安”的含義。
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成立,天安門開始對民眾開放。1949年10月1日,在這里舉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它由此被設(shè)計入國徽,并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天安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它以其500多年厚重的歷史內(nèi)涵,高度濃縮了中華古代文明與現(xiàn)代文明,成為舉世矚目、令人神往的地方。
看過“ 天安門廣場導游詞“的還看了:
2.天安門導游詞
5.北京故宮導游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