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香妃墓導游詞5篇
新疆香妃墓導游詞5篇
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東郊5千米的浩罕村,系自治區(qū)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蘭古建筑群,也是伊斯蘭教圣裔的陵墓,占地2公頃。 據(jù)說墓內(nèi)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實際只見大小58個墓穴)。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疆香妃墓導游詞5篇范文,歡迎借鑒參考。
新疆香妃墓導游詞5篇(一)
大家好,我今天帶領(lǐng)大家來到新疆古城喀什,一同游覽美麗的香妃墓。
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東郊5千米的浩罕村,系自治區(qū)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說起香妃墓,它是一座典型的伊斯蘭古建筑群,也是伊斯蘭教圣裔的陵墓,占地2公頃。傳說,埋葬在這里的霍加后裔中,有一個叫伊帕爾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愛妃,由于她身上有一股常有的沙棗花香,人們便稱她為“香妃”。香妃死后由其嫂蘇德香將其尸體護送回喀什,并葬于阿帕霍加墓內(nèi),因而人們又將這座陵墓稱做“香妃墓”。
阿帕克霍加墓整個陵園是一組構(gòu)筑得十分精美宏偉的古建筑29米,四角各立一座半嵌在墻內(nèi)的巨大磚砌圓柱,柱頂各建一座精致的圓筒形“邦克樓”,樓頂各有一根鐵柱群,由門樓、大、小禮拜寺、教經(jīng)堂和主墓室五部分組成。主體陵墓是一座長方形拱頂?shù)母叽蠼ㄖ?,?6米,底長35米,主墓室頂呈圓形,其圓拱直徑達17米,無任何梁柱。主墓室外墻和層頂全部用綠色琉璃磚貼面,并夾雜一些繪有各色圖案和花紋的黃色或藍色瓷磚,顯得格外富麗堂皇、莊嚴肅穆。
陵墓廳堂高大寬敞,平臺上排列著墳丘,墳丘是用白底蘭花琉璃磚砌成,晶瑩素潔。小禮拜寺和門樓是一組最外面的建筑物,彩繪和磚雕圖案極為精美。獨具民族特色。寺外有一池清水,林木參天,清幽宜人。
香妃墓有美麗的景色,還有美好的傳說,不管是否真實,都會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新疆香妃墓導游詞5篇(二)
當時,文物專家們在地宮里邊,只發(fā)現(xiàn)了遺骨沒有頭顱,于是產(chǎn)生一種想法,是不是她的頭顱葬到新疆了呢。之所以有這樣的疑問是因為在幾千公里外的新疆喀什也有一座墓葬,被人們稱為香妃墓。圍繞著是香妃還是容妃,是葬在清東陵還是新疆喀什,近百年來有了種種的假設(shè)與猜想。
1979年10月,位于河北遵化的清東陵正在進行古建筑的維修,一名工人在經(jīng)過一座皇妃墓時突然發(fā)現(xiàn)了地面上的一個大洞,雨水正沿著這個洞往一座地宮里流著。由于地宮已經(jīng)進水塌陷,文物部門決定對墓穴進行搶救性的發(fā)掘。這個因漏雨而坍塌的墓穴埋葬的就是清朝乾隆皇帝的維吾爾族妃子——容妃。許多人也把它稱作香妃,把這里稱作“香妃墓”。
香妃墓(阿帕克霍加墓)整個陵園是一組構(gòu)筑得十分精美宏偉的古建筑29米,坐落在喀什市東郊5公里處的浩罕村,是一座典型的伊斯蘭教式的古建筑群。陵墓始建于1640年前后。據(jù)說墓內(nèi)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
新疆喀什地區(qū)文管所所長介紹:阿帕克霍加麻扎,幾百年來,一直被保存著。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們對阿帕克霍加的崇敬,對麻扎的崇敬,形成了一種風尚。當時人們在精神上,對阿帕克霍加有依賴感,視阿帕克霍加麻扎,為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圣地,作為精神寄托之所。
據(jù)史料記載,這個墓地是阿帕克霍加為他的父親修建的?;艏邮钱敃r的維吾爾人對男子的尊稱,麻扎是墓地的意思,所以這里是阿帕克家族的墓地。而從什么時候開始把這里稱作“香妃墓”,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人能講得清楚了。陵墓的里面一個并不起眼的角落有一個墓堆,安葬著傳說中的“香妃”。
"香妃墓"之稱的來歷,源于民間傳說。香妃本名買木熱.艾孜姆,自幼體有異香,被稱為"伊帕爾罕"(香姑娘)。她被清朝皇帝選為妃子,賜號"香妃",因不服京城水土病故,由124人抬運棺木,歷時3年運尸回鄉(xiāng),安葬于阿帕克霍加墓中。
新疆香妃墓導游詞5篇(三)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去游覽的地方就是天山天池風景區(qū)。
天池,地處天山博格達峰北側(cè),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偏東40余公里,距烏魯木齊市東北110公里。天池湖面海拔1900余米,南北長3000余米,東西最寬處1500余米,旺水時面積達4.9平方公里,最深處105米,總蓄水量1.6億立方米。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現(xiàn)在是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區(qū)。
天池是著名的高山冰川冰磧湖泊,它是在250萬年前第四紀大冰期冰川活動中形成的。天池地區(qū)發(fā)育了頗為壯觀的山谷冰川,冰川挾帶著礫石,循山谷緩慢下移,強烈地挫磨刨蝕著冰床,對山谷進行挖掘、雕鑿,形成了多種冰蝕地形,天池谷遂成為巨大的冰窖,其冰舌前端則因擠壓、消融,融水下泄,所挾帶的巖屑巨礫逐漸停積下來,成為橫攔谷地的冰磧垅。其后,氣候轉(zhuǎn)暖,冰川消退,這里便蓄水成湖。
說到天池,就不能不提天山著名山峰——博格達峰。博格達峰是東天山的最高峰,海拔5445m,蒙古語為“神靈山”,同時也是烏魯木齊市的守護神。博格達峰有12條支流流入天池。有人說“南山望雪”看到的就是博格達峰,其實是不確切的,在天池湖畔是看不到博格達峰的。
天池自然風景大致可分為4個自然景觀帶,分別是低山帶(1300-1600m)、山地針葉林帶(1600-2700m)、高山亞高山帶(2700-3100m)和冰川積雪帶(3100m以上)。氣溫相對穩(wěn)定,年均溫2℃左右,年降水量約為513mm。
傳說天池是西王母宴請周穆王之地,是西王母梳妝臺上的銀鏡,又說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天池繚繞的云霧,是西王母的霓裳羽毛……這些美妙的神話傳說,不僅給優(yōu)美的天池自然景色像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更是成為古今文人詩賦中的妙語。唐代詩人李商隱曾做詩曰:“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20世紀70年代初,郭沫若游覽時亦有感而發(fā),臨湖吟出“一池濃墨沉硯底,萬木長毫挺筆端”的佳句。
至于天池的命名,通常我們認為是200年前任烏魯木齊都統(tǒng)大臣的明亮,他在《靈山天池疏鑿水渠碑記》中借“見神池浩淼,如天金鏡浮空”一句的“天池”命名的。等會我們上山時就可以看到。
世人將天池的自然風光概括為八大景觀,分別是“石門一線”、“龍?zhí)侗淘?rdquo;、“頂天三石”、“定海神針”、“南山望雪”、“西山觀松”、“海峰晨曦”、“懸泉飛瀑”。每年,天池都吸引著大批中外游客。大家不用著急,等會到了景點我會做詳細的介紹。
在天池景區(qū)大家會看到很多尖頂?shù)陌咨珗A屋,有點像蒙古包,不過這可不是蒙古包,是哈薩克族的氈房,通常被稱為“哈薩包”。哈薩克族是中國古老的游牧民族,主要居住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木壘和巴里坤兩個哈薩克自治縣及北疆沿天山一帶。其先祖是西漢時的烏孫、康居等部族。“哈薩克”意思是“避難者”或“脫離者”,哈薩克族信仰伊斯蘭教。
各位游客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天池風景區(qū)了。請大家?guī)Ш米约旱碾S身物品,貴重物品不要放在車中。游覽中請注意安全,注意防火和環(huán)保,不要驚擾動物、破壞植被。請記住停車場的位置和車牌號。我們的觀光時間是兩個半小時。
新疆香妃墓導游詞5篇(四)
一部《還珠格格》讓多少人記住了那個“含香公主”,膚若凝脂,面若桃花,傳說全身散發(fā)著一股幽香,能歌善舞,跳舞時蝴蝶都會隨她翩翩起舞。
在喀什市東郊5千米的浩罕村,就有一座“香妃墓”,系自治區(qū)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蘭古建筑群,也是伊斯蘭教圣裔的陵墓,第一代是伊斯蘭著名傳教士玉素甫霍加。他死后,其長子阿帕克霍加繼承了父親的傳教事業(yè),成了明末清初喀什伊斯蘭教“依禪派”著名大師,并一度奪得了葉爾羌王朝的政權(quán)。
他死于1693年,亦葬于此,由于其名望超過了他的父親,所以后來人們便把這座陵墓稱為“阿帕克霍加墓”。埋葬在這里的霍加后裔中,有一個叫伊帕爾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愛妃,也就是我們口中的“香妃”,不過據(jù)考證,香妃并沒有葬在這里,她確切的葬地是在河北遵化清東陵的裕妃園寢。
到底真正的“香妃”葬在哪里,也成了眾說風云的話題。
“香妃墓”之稱的來歷,源于民間傳說。香妃本名買木熱.艾孜姆,自幼體有異香,被稱為“伊帕爾罕”(香姑娘)。她被清朝皇帝選為妃子,賜號“香妃”,因不服京城水土病故,由124人抬運棺木,歷時3年運尸回鄉(xiāng),安葬于阿帕克霍加墓中。
現(xiàn)主墓室中尚存駝轎一乘,據(jù)說就是當年運尸時從北京帶來的。此傳說流傳甚廣,表達了民、漢各族自古以來·團結(jié)互愛的良好愿望。其實“香妃”確有其人,與發(fā)動“大小霍加之亂”的波羅尼都兄弟是堂兄妹,是阿帕克霍加的重侄孫女。
阿帕克霍加墓整個陵園是一組構(gòu)筑得十分精美宏偉的古建筑29米,四角各立一座半嵌在墻內(nèi)的巨大磚砌圓柱,柱頂各建一座精致的圓筒形“邦克樓”, 樓頂各有一根鐵柱群,由門樓、大、小禮拜寺、教經(jīng)堂和主墓室五部分組成。主體陵墓是一座長方形拱頂?shù)母叽蠼ㄖ?高26米,底長35米,進深,高擎著一彎新月。主墓室頂呈圓形,其圓拱直徑達17米,無任何梁柱。
主墓室外墻和層頂全部用綠色琉璃磚貼面,有花紋的黃色或藍色瓷磚,顯得格外富麗堂皇、莊嚴肅穆。陵墓廳堂高大寬敞,平臺上排列著墳丘,墳丘是用白底蘭花琉璃磚砌成,晶瑩素潔。大禮拜寺在陵園的西半部,名“艾依提甲衣”,節(jié)日期間供教徒們作禮拜用。小禮拜寺和門樓是一組最外面的建筑物,彩繪和磚雕圖案極為精美。寺外有一池清水,林木參天,清幽宜人。
阿帕霍加墓經(jīng)歷了三百多年的風雨歷史的洗禮,以其堅韌不屈的精神固守其古樸的建筑風格,來此地的游客有幕名香妃之麋,也有為朝拜而來的,更多的是為目睹阿帕霍加墓高超建筑技術(shù)和藝術(shù)風格而來。
陵墓由門樓、大小禮拜寺、教經(jīng)堂和主墓室5部分組成。正門門樓精美華麗,兩側(cè)有高大的磚砌圓柱和門墻,表面鑲著藍底白花硫璃磚。與門樓西墻緊連的是一座小清真寺,前有彩繪天棚覆頂?shù)母吲_,后有祈禱室。陵園內(nèi)西面是一座大清真寺,正北是一座穹窿頂?shù)慕探?jīng)堂。
主墓室在陵園東部,是整個建筑群的主體建筑,主墓屋頂呈圓形,其圓拱直徑達17米,無任何梁柱,外面全部是用綠色琉璃磚貼面,有花紋的黃色或藍色瓷磚,顯得格外富麗堂皇、莊嚴肅穆。墓室內(nèi)部筑有半人高的平臺,平臺上整齊地排布著大小不等的數(shù)十個墓丘,墓均砌以白底藍花的琉璃磚,看上去晶潔素雅。
新疆香妃墓導游詞5篇(五)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是烏爾禾魔鬼城。一聽“魔鬼”您可別嚇著了,所謂“魔鬼”就是無數(shù)千奇百怪的雅丹地貌景觀。遠遠看去有的像鳥獸,有的像樓閣,有的像人,伴著風刮過的吼聲,仿佛到處是張牙舞爪的群魔,有進入魔鬼之城的感覺。
烏爾禾魔鬼城位于克拉瑪依市區(qū)東北100多公里的烏爾禾地區(qū),驅(qū)車前往約一個半小時,方圓大約30余公里。這里有我國罕見的風蝕地貌。“烏爾禾”是蒙古語“沼澤地”的意思,曾經(jīng)這里水草豐美,當?shù)厝艘舶堰@里叫做“下套子的地方”。這里的蒙古人稱其為“蘇魯姆哈克”,哈薩克人叫它“沙依提克爾西”,其實都是“魔鬼城”的意思。
大約在2億年前,這里曾是汪洋大海,由于地球內(nèi)營力作用,形成了廣闊的湖泊,分布有許多古生物和水禽。之后地殼慢慢抬升,湖水退去,形成了隔壁臺地。年復一年的風蝕雨剝,使地面形成了溝壑縱橫、深淺不一的石層,并將石層雕塑成各種奇形怪狀的造型。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魔鬼城。
雅丹地貌,維吾爾語的意思是“陡壁的險峻小丘”,是一種地面經(jīng)風化作用、間歇性流水沖刷和風蝕作用,形成與盛行風向平行、相間排列的風蝕土墩和風蝕凹地的地貌。這種地形在羅布泊周圍的雅丹地區(qū)發(fā)育得最典型,分布面積最廣。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瑞典人斯文赫定和英國人斯坦因,赴羅布泊地區(qū)考察,在撰文中采用了這個詞匯。于是,“雅丹”一詞就成了世界上地理學和考古學的通用術(shù)語,專指這種特殊地貌。
烏爾禾也是重要的瀝青生產(chǎn)基地,在魔鬼城旁邊,成扇形狀分布有17條礦脈,綿延1公里多。黑色深溝寬的大約1米多,窄的只有20多公分。這就是1958年烏爾禾發(fā)現(xiàn)天然瀝青礦。該礦是中國目前發(fā)現(xiàn)唯一的天然瀝青礦,全世界也屬罕見。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否是一個影迷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想你一定對烏爾禾魔鬼城不會陌生,因為在這里拍攝了很多部經(jīng)典電影。像《冰山上的來客》、《英雄》、《七劍》、《臥虎藏龍》等等,都曾在這里取景。也因此讓更多的人領(lǐng)略到魔鬼城的魅力。
我想說到魔鬼城,就有必要簡單的說一下石油城市克拉瑪依。新疆的石油開采始于1897年,當時的新疆商務(wù)總局在獨山子就已經(jīng)開采石油了,1909年第一口井出油。清代時期克拉瑪依市叫青石峽,民國時期改稱黑油山。直到自治區(qū)成立后,1956年2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書記王恩茂與主席賽福鼎建議,把黑油山改為少數(shù)民族共同使用的“克拉瑪依”。1958年國家石油能源部向世界發(fā)布“克拉瑪依”,由此克拉瑪依市誕生。
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烏爾禾魔鬼城,觀光時間是1小時。請大家?guī)Ш米约旱碾S身物品,貴重物品不要放在車中。游覽中請注意安全,保護環(huán)境。請記住停車場的位置和車牌號。那么現(xiàn)在請大家有秩序的下車,同我一起去感受魔鬼城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