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著名景點的導游詞
北京,是中國六朝古都,歷史源遠流長,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古代建筑格局。那么關于北京景點的導游詞應該怎么寫呢?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北京著名景點的導游詞,歡迎大家參閱。
北京著名景點的導游詞1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先簡單的介紹一下故宮、故宮是世界上顯存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宮殿建筑群、故宮又叫紫禁城、它整座城池建成于公元1420_年、位于天安門廣場北側、自故宮建成后先后有明清24位皇帝在此執(zhí)政。
故宮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50米、全面積72萬平方米、整座紫禁城被寬52米的護城河所環(huán)繞、城墻高10米、可謂是“城高池寬”。
故宮開四門、座北朝南、南門為午門、即正門、北門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
整個院落分為二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寢”、“前朝”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東西兩側的文華殿及武英殿為主、“后寢”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子嗣們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為主、據(jù)說當年紫禁城共有宮殿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如果一個嬰兒從哇哇墜地開始每晚住不同的房間、等他住遍所有的房間后已經是一個27歲的年輕人了。
接下來、我們將要參觀的是午門、在10米高的城墻上聳立著五座崇樓、樓頂飛檐翅起、從上面看就像五只展翅欲飛的鳳凰、故午門又稱五鳳樓、它位于端門之北、雄偉壯觀。
午門在明代這里是舉行獻俘大典的地方、大家可能聽說過“推出五門斬首”、這里雖是午門、但卻不是砍頭的地方、在明朝的時候、這里是廷杖之所。
進入故宮的院落、首先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五座漢白玉石橋、跨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這里既是明代皇帝御門聽證時百官待駕的地方。
接下來參觀的是太和殿廣場及太和殿、這里是皇家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太和殿廣場基本呈正方形、整個院落平坦寬闊、氣勢非凡。
太和殿坐落在八米多的漢白玉基座之上、莊嚴肅穆、在每一層基座的邊緣都伸出很多小龍、那些小龍是傳說中一種沒有角的龍、他們是大殿的排水系統(tǒng)、每個龍頭的嘴里都有一個小孔、即噴水孔、三層基座之上共設有小龍頭1142個、每當下大雨的時候、雨水便從1142個龍頭嘴里的小孔內排出、非常壯觀、為宮中一景、被稱為“千龍吐水”。
北京著名景點的導游詞2
圓明園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區(qū)東部。原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約5200畝,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總面積達350公頃。圓明園有“萬園之園”的美稱,它建成于清朝乾隆年間,原有亭臺樓閣140多處,總面積達350萬平方米。它的陸上建筑面積和故宮一樣大,水域面積又等于一個頤和園。
歷史上圓明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萬春園)組成。三園緊相毗連,通稱圓明園。共占地5,200余畝(約350公頃),比頤和園的整個范圍還要大出近千畝。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間,所創(chuàng)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朝皇帝,都曾長年居住在圓明園優(yōu)游享樂,并于此舉行朝會,外理政事,它與紫禁城(故宮)同為當時的全國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稱為"御園"。
圓明園最初是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禛(即后來的雍正皇帝)的花園。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時,園已初具規(guī)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親臨圓明園游賞。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賜園,并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御以"避喧聽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對圓明園歲歲營構,日日修華,浚水移石,費銀千萬。他除了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并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并入了綺春園。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
圓明園,不僅以園林著稱,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館,收藏極為豐富,堪稱文化寶庫。雨果曾說:"即使把我國(法國)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寶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這個規(guī)模宏大而富麗堂煌的東方博物館媲美。"園內陳設豪華精美,收藏有大量的藝術珍品。據(jù)目睹過圓明園的西方人描述,"園中富麗輝煌之景象,非予所能描色揣稱,亦非歐洲人所能想見"。"各種寶貴的珍品,均積聚于此皇家別墅,千門萬戶之中。"上等的紫檀雕花家具、精致的古代碎紋瓷器和琺瑯質瓶盞,織金織銀的錦緞、氈毯、皮貨、鍍金純金的法國大鐘,精美的圓明園總圖,寶石嵌制的射獵圖,風景人物栩栩如生的匾額,以及本國其它各種藝術精制品和歐洲的各種光怪陸離的裝飾品,應有盡有。
圓明園是人工創(chuàng)造的一處規(guī)模宏偉,景色秀麗的大型園林。平地疊山理水,精制園林建筑,廣植樹木花卉。以斷續(xù)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臺、曲廊、洲島、橋堤等,將廣闊的空間分割成大小百余處山水環(huán)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風景群。園內水面約占三園總面積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開鑿大中小水面,由回環(huán)縈流的河道串聯(lián)為一個完整的河湖水系。園內又綴疊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與水系相結合,水隨山轉,山因水活,構成了山復水轉、層層疊疊的園林空間。使整個園林宛如江南水鄉(xiāng)般的煙水迷離,真可謂:雖由人做,宛自天開。
北京著名景點的導游詞3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到八達嶺景區(qū)觀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我很高興,望各能在八達嶺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長城是世界聞名的奇跡之一,它像一條巨龍盤踞在中國北方的遼闊的土地上。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法的結晶,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華民族的驕傲。
游客們,我們已經來到了著名的八達嶺長城,您向遠處看,可以發(fā)現(xiàn)這里的長城分為南、北兩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龍騰虎躍、氣象萬千,景色十分壯觀。往下面看是有兩個門洞和U字形的城墻緞怕讞甕城。在甕城墻上內外兩面都有垛口墻,四面拒敵。倘若敵人攻破關門涌入城內,將受到四面守城將圍殲,敵人如落甕中。甕城是長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一般都建在地形險要的交通要道上。八達嶺的甕城也不例外。建在山脊上,受地形限制,依山就勢,東低西高,東窄西寬,僅有5000平方米。甕城內無井,水源缺乏,平常駐兵不多,守城部隊駐在西北三里的岔道城。甕城中原有一座“察院公館”,是供皇帝路過駐蹕或官員停留住宿的。甕城兩門之間相距63.9米,西門楣題額“北門鎖鑰”,它的用意我在前面已經講過。城門洞上,古進安裝有巨大的雙扇木門,門內安裝有木頂柱和鎖閂。平時,大門敞開,行人商旅自由出入;戰(zhàn)時城門緊閉,嚴實堅固;一旦發(fā)出反擊號令,城門洞又是千軍萬馬發(fā)起沖鋒的出口。甕城的東門楣題額為“居庸外填”,修建于明嘉靖十八年。在“居庸外鎮(zhèn)”關城的城臺上,原來嵌有一塊石碑,為明朝萬歷年間刻制。從碑文可以看一帶長城,先后經80多年時間才完成。這碑中還記錄著修筑長城的時間、長度、主持官和管工頭、燒頭、窯匠頭、泥瓦匠頭和名字,以明確責任。站在城上向下看,我們中以看到來往不斷的車輛和從門洞穿過的游人。這里不僅是古代重要的軍事防御關口,而且也是交通要道。從這里南通昌平、北京,北去延慶,西北往宣化、張家口,“路從此分,四通八達”。八達嶺也因此得名。
我們往右下方看,在登城口的南側陳列著一門大炮,名為“這時威大將軍”。這門炮炮身長2.85米,口徑105毫米,由于中炮身上鑄有“敕賜神威大將”而得名。字最大的射程是500多米,可見當時的軍工業(yè)是比較發(fā)達的。
北8樓是八達嶺長城海拔最高的樓,高達888.9米,建筑也很有特色。原來還可登上敵樓觀山望 景,但目前為了保護文物封了樓門。
從關城城臺到南峰的最高處南4樓,城墻長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特別是南3樓至南4樓之間,山脊狹窄,山勢陡峭,長城逶迤400多米。城頂最險處,坡度約為70度,幾乎是直上直下。南1樓和南2樓,都沒有修復二層,從南3樓遺存的柱礎看,原來也有鋪房。
南峰長城以南4樓地勢最高,海拔803.6米。登樓眺望,長城自西南向東北蜿蜓于山脊之上,宛如蒼龍,宏偉壯觀。使人不由得想起我國著名的長城專家羅哲文先生登臨八達嶺長城時詠的詩;千峰疊翠擁居庸,山北山南處處峰。鎖鑰北門天設險,半哉峻嶺 走長龍。從南4樓到南7樓,高度逐漸下降。南5樓與南6樓之間在長城的內側距城墻30米的山脊上,聳立著一座白色的小亭,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貴州省修復長城紀念碑亭”。南6樓是一座鋪房,鋪房建在上層的頂上,面闊三間,硬山頂,紅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瓏。這大概是當年“千總”的指揮所。
今天的長城,早已失去軍事價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廣大中外游客,成為舉世聞名的旅游勝地。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長城這一中華民族的象征,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遺產,會煥發(fā)出新的生機。以更優(yōu)質的旅游服務、更優(yōu)美的旅游環(huán)境迎接著大家的到來!
北京著名景點的導游詞4
各位游客朋友:
我們現(xiàn)在已經來到了天安門廣場。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們現(xiàn)在的位置是在天安門廣場南北方向的中軸線上,距我們南面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大約有100米左右的距離。 我們今天在天安門廣場游覽的時間是30分鐘。
大家向我這里聚一下,我先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天安門廣場的主要景觀。 (手勢,向北指)大家先向這邊看。(稍停頓,待游客目光集中于手指方向)我愛北京--天-安-門。一會兒,我會向大家詳細介紹天安門的的滄桑歷史。除了天安門城樓外,我還要向您介紹天安門前的金水橋、以及橋前的華表和石獅。 大家回一下頭,您看到了,這就是莊嚴挺拔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了,隨后我也將向您講一講她的故事。紀念碑南邊的建筑就是"_紀念堂",我們今天的行程沒有安排大家瞻仰_遺容,如果您有意去的話,可以告訴我,我會盡量滿足您的愿望。 天安門廣場東側的建筑是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這里陳列了大量珍貴的革命歷史文物。和她相對著的,(手勢,向西指)西邊的這座建筑,就是非常著名的"人民大會堂"。關于她,一會兒我也會向您做詳細介紹。
好好好,大家現(xiàn)在可以在廣場上拍照留念。拍照前我給大家提個醒,大家盡量避免站在這條中軸線上拍照,旗桿可能會影響您的拍攝效果。另外,大家如果在紀念碑前拍照的話,建議您到紀念碑的那一側去拍,在這邊是逆光,會影響照片的效果。給大家10分鐘時間,拍完照請到這里集合,我在這里等大家.
下面我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天安門城樓。 天安門原為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始建于明永樂十五年(1417),最初叫做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于天"之意。清順治八年(1651年)重修而改名天安門,含"受命于天"和"安邦治民"的意思。至今已有580多年的歷史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安門城樓,建筑在巨大條石砌成的須彌座式城臺上,造型莊重渾厚,宏偉典雅,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藝術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城樓通高34.7米。城臺上的大殿寬九楹(62.77米),進深五楹(27.25米),象征封建帝王的"_"至尊。大殿為重檐歇山式,朱墻黃琉璃瓦頂。南面設有菱花隔扇門、窗36扇,殿內外立有直徑2米的巨柱60根,天花、斗拱、梁枋等處、均繪滿了最高等級的金龍和璽彩畫,金碧輝煌,極為雄偉壯觀。
1988年的元旦,天安門城樓正式對外向游客開放。 在天安門高大的暗紅城墻中辟有五個券洞門,明清時代,這里的門、橋行走規(guī)制森嚴,中門為皇帝進出專用?;实勖磕?a href='http://www.zbfsgm.com/jierizhishi/dongzhi/' target='_blank'>冬至往天壇祭天,夏至去地壇祭地,孟春赴先農壇耕籍田,都要出入天安門。那么,在當時,是不是只有皇帝一人才能進出中門呢?這位朋友答的對,不是。大家知道還有什么人可以走這里嗎?(稍做停頓)讓我來告訴大家。此外,皇帝的父母可從中門入宮;皇帝大婚,皇后可從中門進入一次;新科狀元等"金殿傳臚"后,可從中門出宮一回。除此之外,嚴禁任何人進出,否則是要治重罪的。中門左右的兩座旁門,供宗室王公和三品以上文武百官通行。過去天安門是座只進喜,不出喪的吉祥之門。
好好天安門的設計者是蒯(kuǎi)祥。蒯祥是江蘇吳縣人,明初洪武年間生于木匠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有名望的木工師傅,能主建大型工程。蒯祥受父親影響,從小學藝,勤奮好學,聰慧過人,三十來歲時,已成為才華出眾的木工匠師了。 燕王朱棣,也就是后來的永樂皇帝,經"靖難之役"取得帝位后,決定從南京遷都北京。永樂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明成祖朱棣調集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前來北京營建工程巨大、難度極高的天安門(初名承天門)等宏偉建筑。蒯祥以高超的設計方案和精湛的建筑技藝,被推選為皇宮工程的建筑設計師。當時人們尊稱他為"蒯魯班"。蒯祥曾擔任建筑皇家宮殿的官吏,直至工部左侍郎等官職,為中國的民族建筑藝術創(chuàng)下了光輝的業(yè)績。
北京著名景點的導游詞5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北京昌平縣境內,有一處明代帝王陵墓群,即中外聞名的十三陵。在周圍40公里的范圍內,埋葬著明代13位帝王,23位皇后和眾多的嬪妃、太子、公主、從葬宮女等。
(一)概況
明永樂五年(1407)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命禮部、工部及術士風鑒先生等人,在北京郊區(qū)尋找"吉壤"。先后曾指定潭柘寺、燕家臺、屠家營等處,朱棣均不滿意。后來江西術士廖均卿說,昌平北有吉壤,可做萬年壽域,名黃土山,山前有龍、虎二山,形成一個小平原。朱棣視察后很滿意,決定在此建造皇陵,改黃土山為天壽山。永樂七年(1409)正式建陵,到永樂十一年竣工,即長陵。明代歷朝(除景泰帝外)皇帝陸續(xù)在此建陵。 明制規(guī)定,陵墓每年大祭三次(清明、中元、冬至),小祭四次(正旦、孟冬、生辰、逝日)。每次謁陵耗費巨大。十三陵地面上建筑曾幾度遭到破壞,最嚴重的一次是清兵入關。明末清太祖崛起于東北,威脅明朝安全。有人說清兵之所以強盛與他的祖墳風水有關。他們(金人)的祖墳在房山,如搗毀,清兵即滅。天啟皇帝于天啟二年(1622)派人毀房山金陵,并建關帝廟鎮(zhèn)之。清兵入關后,采取同樣的報復手段,破壞了明陵。清乾隆五十年,為了攏絡漢人,曾下令修繕明陵。民國時期,1920_年左右,當?shù)睾兰潬帄Z產權,明陵又遭破壞。
1繃昴骨范圍
墓區(qū)原有一道40公里長的圍墻。紅色圍墻自南邊的大宮門起,依山而筑,設有中山口、東山口、老君堂口、賢莊口、灰?guī)X口、錐子口、雁子口、德勝口、西山口、榨子口等十個關口,各口駐兵把守?,F(xiàn)在紅墻已無,但從地名上看還能了解到當年的墓區(qū)范圍。
2繃昴怪兄嵯
(1)石牌坊
石牌坊是陵區(qū)最南端的建筑。該坊五門六柱十一樓,高14米,寬2886米,建于嘉靖十九年(1540),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大、最早的石坊。夾桿石四面有浮雕,刻有八對獅子滾繡球、十六條生龍,造型生動。
(2)大宮門
大宮門是陵墓區(qū)的正門。門分三洞,旁連40公里圍墻。門前豎著"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碑。門內有數(shù)千軍士守護,任何人不得闖入。當時規(guī)定"謀毀山陵者,以謀大逆論,不分首從,俱凌遲處死"。山陵內盜砍樹木者斬,家屬發(fā)往邊疆充軍。
(3)碑樓
該樓為重檐頂四出陛、樓內馱巨碑,即長陵的神功圣德碑,高三丈(該碑正式建立于宣德十年,即公元1435年)。正面為神功圣德碑文,3000余字,明成祖長子仁宗朱高熾撰。碑陰是乾隆五十年(1785),清高宗的《哀明陵三十韻》,詳細地記錄了長、永、定、思幾座陵墓的殘破情況。碑東側是清政府修明陵的花費記錄,西側是嘉慶九年(1804)清仁宗論述明亡的原因。
(4)石象生
神路兩側有一組石雕群,24獸,12人,共18對,36個。包括獅子、獬豸、駱駝、麒麟、馬、象各4匹,二臥二立。武臣、文臣、勛臣各4人。
(5)欞星門
欞星門俗稱龍鳳門,在此處有"天門"之意,門三道之間有短垣相隔。6根門柱形似華表,三門額坊中央雕有石刻火焰珠,故當?shù)厝擞址Q其為火焰牌坊。 欞星門北有7孔漢白玉神橋一座,通往長陵陵門。
北京著名景點的導游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