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介紹廣東景點的導(dǎo)游詞范文
廣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在語言、風俗、生活習慣和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風格。廣東也是目前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5篇介紹廣東景點的導(dǎo)游詞范文,歡迎借鑒參考。
5篇介紹廣東景點的導(dǎo)游詞范文(一)
陳家祠堂坐落于廣東省廣州市中山七路。陳家祠堂又稱“陳氏書院”,始建于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光緒二十年(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廣東省七十二縣的陳姓聯(lián)合建造的,是廣東省著名的宗祠建筑。陳家祠堂的建筑結(jié)構(gòu)可分為三軸、三進,建筑面積達8000平方米。祠堂的每進之間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廡巧妙地聯(lián)接起來,共有九座廳堂和六個院落,祠堂的整體布局上下對稱,殿堂樓閣,虛實相間,氣勢雄偉。“聚賢堂”是陳家祠堂中軸線的主殿堂,也是陳家祠整個建筑組合的中心,堂的正面是一座寬闊的石露臺,周圍用嵌有鐵花的石欄板環(huán)繞。祠堂建成之初時的聚賢堂是供族人-之用,后來改作宗祠,兩邊的側(cè)房供書院使用。
建筑風格
陳家祠的建筑以裝飾精巧、堂皇富麗而著稱于世。木雕、石雕、磚雕、泥塑、陶塑、鐵鑄工藝等各種各樣的裝飾,遍布在洞內(nèi)外的頂檐、廳堂、院落、廊廡之間。既有大型的制作,也有玲瓏的小作品,裝飾風格或粗獷豪放,或精致纖巧,各具特色,特別是在琉璃瓦脊的塑造上,更是廣羅古典故事,搜集地方風物,琳瑯滿目,美不勝收,風格獨具。祠前的壁間有六幅畫卷式的大型磚雕,每幅磚雕長達4米,是用一塊一塊的青磚雕刻好了以后再連接成一體的,立體、多層次的畫面里有神話傳說、山水園林、花果禽獸、鐘鼎彝銘等等,就像是民間的藝院一般。陳家祠堂在1958年修繕后辟為廣東民間工藝館。郭沫若同志曾在1959年參觀后留有一首五言詩:“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勝讀十年書。陳家祠的建筑裝飾工藝早在20世紀20年代已為國內(nèi)外建筑專家和學者所重視,德國和日本的建筑藝術(shù)專著中已有專題介紹。1959年辟建為廣東民間工藝館(后于1994年更名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至今)陳氏書院
。 1980年國家撥??钤俅沃匦?。 在陳家祠各廳堂、廊、院、門、窗、欄桿、屋脊、磚墻、梁架、神龕等處,隨處可見木雕、石雕、磚雕、陶塑、灰塑等傳統(tǒng)建筑裝飾以及鐵鑄工藝,琳瑯滿目。陶塑工藝集中在19座廳堂屋頂上的瓦脊;磚雕以東、西倒座外墻的最具規(guī)模;灰塑集中在瓦脊及院廊上,是南?;宜芩嚾怂?木雕除梁架與大門及聚賢堂的屏風外,后座的11座雙層透雕神龕,體型高大,有“光緒十六年”、“回瀾橋劉德昌造”“源昌街時泰造”等題款。祠堂中的各種裝飾,豐富多彩,題材廣泛。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氏書院于光緒二十年(1894年)建成,是當時廣東省72縣陳姓人氏合資興建。目的為本族各地讀書人來廣州參加科舉考試時提供住處。陳家祠它的建筑裝飾集中體現(xiàn)了廣東民間裝飾藝術(shù)的精華,巧妙地采用了木雕、磚雕、陶塑、銅鐵鑄等工藝進行裝飾,建筑中的各種雕刻裝飾,主要由建筑商到省內(nèi)縣組織聘請大批能工巧匠集中到廣州制作。根據(jù)現(xiàn)有的資料,參加磚雕制的藝人有番禺的黃南山、楊鑒庭、黎壁竹,南??h的陳兆南、梁澄、梁進等。其中以黃南山雕刻的數(shù)量最多,雕式也極為精巧,技藝巧奪天工,十分有名。陳氏書院是廣東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裝飾最精美的古代藝術(shù)建筑,現(xiàn)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結(jié)構(gòu)布局
陳氏書院坐北朝南,為中國“三進三路九堂兩廂杪”院落式布局,由9座廳堂、6個院落、10座廂房和長廊巷組成,院東新辟有1.7萬多平方米的綠化廣場。其整體結(jié)構(gòu)布局嚴謹、虛實相間,廳堂軒昂,庭院寬敞幽雅。中進大廳聚賢堂為書院建筑的中心,是當年族人舉行春秋祭祀或議事聚會的地方。堂宇軒昂,庭院寬敞。梁架雕鏤精細,堂中橫列的巨大屏風,玲瓏剔透,為木刻精品。屋頂上的陶塑瓦脊長27米,全高4.2米,是清代廣東石灣陶塑商號文如璧的作品。堂前有白石露臺,石雕欄桿嵌以鐵鑄的花卉等圖幅。堂寬五間,27米,進深五間,16.70米。用柁墩抬梁,設(shè)斗拱,21架6住出前后廊,屬通堂木框架。后金柱正中三間裝有12
扇雙面鏤雕屏門擋中,兩側(cè)裝設(shè)花罩。堂前有月臺,石雕欄桿及望柱均以嶺南佳果為裝飾,鑲嵌鐵鑄通花欄板,色調(diào)對比鮮明,裝飾華美,突出了聚賢堂的中心地位。中進東西廳面寬三間,14.05米,進深五間,16.70米。用柁墩抬梁,設(shè)斗拱,21架6柱山墻承檁,出前后廊。后金柱正間裝設(shè)4扇雙面鏤雕隔扇,后金柱次間和廳前后設(shè)通花隔扇。后進大廳三間是安設(shè)陳氏祖先牌位及族人祭祀的廳堂。大廳面寬五間,27米,進深五間,16.40米。用瓜柱抬梁,21架5柱后墻承重,前出卷棚式廊。廳后老檐柱之間裝有5米高達7米多的木鏤雕龕罩。東西廳面寬三間,14.05米,進深五間,16.40米。用瓜柱抬梁,21架5柱山墻承檁,前出卷棚廊。廳門為14扇通花隔扇。廳后亦裝設(shè)木雕龕罩,但規(guī)模比大廳略小。東西齋和廂房略為低矮,是當年書院教學讀書的主要用房。東西齋為單間,人字形封火山墻承檁。齋內(nèi)用花楣、隔扇和落地花罩組合裝飾。后窗采用套色蝕花玻璃窗,齋前有一小天井,顯得室內(nèi)外格外清朗。東西廂房均用瓜柱抬梁卷棚式瓦面,出前廊。廂房用通花格嵌套色蝕花玻璃上落窗裝飾,光線柔和,顯得十分清新幽雅。這是珠江三角洲地區(qū)清代晚期特有的建筑裝飾工藝,集中體現(xiàn)了廣東民間建筑裝飾藝術(shù)之精華。其內(nèi)外建筑構(gòu)件上巧妙地采用了木雕、石雕、磚雕、陶塑、灰塑、銅鐵鑄等工藝裝飾。圖案題材廣泛,造型生動逼真,雕刻技藝精湛,用筆簡煉粗放卻又精雕細琢,與雄偉的廳堂渾然一體,令整座書院堪稱一座宏偉瑰麗的民間工藝建筑寶庫。
木雕
陳氏書院中的木雕。數(shù)量最多,規(guī)模亦大,內(nèi)容豐富。首進頭門梁架上雕有“王母祝壽”、“踐士會盟”等取材于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的木雕。其中為突出的是《三國演義》中曹操大宴銅雀臺一組,描繪曹操坐在銅雀臺上觀看校場各員大將比武的場面,突出刻劃了徐晃與許褚在比武后為了錦袍而爭奪難解難分的情景。木雕
此外各座廳堂、走放廊的梁架、雀替以及那長達540余米的檐板上雕刻的各種瓜果、花紋圖案、人物、動物、無不凝聚了廣東木雕的精華。木雕工藝:木雕工藝是以雕刻材料分類的民間美術(shù)品種。一般選用質(zhì)地細密柔韌,不易變形的樹種如椴木、樺木、楠木、樟木、柏木、銀杏、沉香、紅木、龍眼等木料上進行的雕刻,通常也指用木料雕刻成的雕刻工藝品。木雕之鄉(xiāng):被譽為我國木雕之鄉(xiāng)的浙江東陽,有千余年的木雕歷史,北京故宮及蘇、杭、皖等地,都有精美的東陽木雕留世。東陽木雕,是以平面浮雕為主的雕刻藝術(shù)。其多層次浮雕、散點-構(gòu)圖、保留平面的裝飾,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又因色澤清淡,保留原木天然紋理色澤,格調(diào)高雅,又稱“白木雕”(示以木材的天然色澤,不同于彩繪),自唐至今已有千余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最優(yōu)秀的民間工藝之一,被譽為“國之瑰寶”。
石雕
陳氏書院的石雕主要是采用麻石石材。多用在廊柱、月梁、券門、欄桿、墻裙、柱礎(chǔ)和臺階等地方。聚賢堂前的月臺石雕欄桿,是書院石雕裝飾工藝的典型,它融洽了圓雕、高浮雕、減地浮雕、鏤雕和陰刻等多種技法,以各種花鳥、果品為題材,用連續(xù)纏枝圖案的表現(xiàn)形式進行雕飾。又把雙面鐵鑄通花欄板嵌入欄桿中,使呈灰白淡雅的欄桿在色調(diào)深沉的鐵鑄欄板映托下,對比鮮明,主題突出,極富裝飾效果。 在其他的石雕裝飾中,如月梁、隔架、雀替、墻裙、檐廊欄桿及臺階垂帶,都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還有大門前的一對石獅(基座已失),石匠運用圓潤簡練的線條雕琢成形體活潑、神態(tài)祥和、笑臉相迎的瑞獸,這是廣東地區(qū)石獅造型的代表。
磚雕
主要裝飾在墻檐下、門楣、犀頭和檐墻上,也有作為花窗的裝飾。陳家祠堂
廣東磚雕從用材到技法都與北方或江南地區(qū)都有一定差別。雕制前先由藝人逐塊挑選。然后依據(jù)整幅圖層次的多少,將青磚按層排列,依次逐出所屬部分的紋樣,最后逐層逐塊嵌砌在墻上,形成多層次的畫面。其雕刻技法往往把了圓雕、高浮雕、減地浮雕、鏤空結(jié)合運用,其中尤為突出的是深刻技法、線條規(guī)整而又流中暢自如,纖細如絲,故又被稱為“掛線磚雕”。 陳氏書院首進東西廳的水磨青磚檐墻上,共有6幅大型磚雕,是現(xiàn)存廣東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磚雕作品之一。 石灣陶塑脊飾。清代在南海、番禺、順德和香港、澳門等地的祠堂廟宇或富家豪宅中,正脊上大都用石灣燒制的陶塑脊飾。早期生產(chǎn)的脊飾,多用浮雕花卉圖案紋飾,隨著石灣陶塑的發(fā)展,浮雕花卉圖案紋飾逐漸轉(zhuǎn)變?yōu)闅v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為題材的人物脊飾,這種石灣特有的陶塑脊飾文化,后來由廣東人帶往廣西、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把自己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文化傳往異國,這正上鄉(xiāng)土情懷的自然表現(xiàn)。
灰塑
廣東舊式民居,多數(shù)在山墻上兩邊用石灰堆出簡單的卷草紋。稱這"草尾"。在較富有的宅第或祠堂廟宇中,灰塑的使用范圍則隨建筑的規(guī)格而擴大,它是廣東民間建筑的主要裝飾工藝,由于灰需在現(xiàn)場制作,藝人便可根據(jù)題材和空間的需要,充分發(fā)揮其技藝,如將山川水澗景物隨形就勢穿透墻體,或?qū)游?、花卉?/p>
到塑造成凸出墻體20至60厘米,立體效果非常突出。形態(tài)栩栩如生。色彩喜用大紅大綠,富麗斑斕,充滿濃郁的民間藝術(shù)特色。 陳氏書院的灰塑主要用于屋脊基座、山墻垂脊、廊門屋頂、廂房和庭院連廊及東西齋的屋脊上,總長1800余米,灰塑的題材與陶塑相近,主要是人物、花鳥、亭臺樓閣、山水美景等,均具有濃郁的嶺南特色。
陶塑
陳氏書院的陶塑五彩繽紛,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書院的正脊采用佛山陶塑共11條。首進5條和聚賢堂脊飾分別于光緒十七年(1891年)(聚賢堂脊飾于1976年被臺風刮倒,于1981年重塑)和十九年(1893年)燒制,中、后進的4條脊飾于光緒十八年(1892年)燒制,后進大廳的脊飾則完成于光緒十六年(1890年)。11條脊飾中以聚賢堂的規(guī)模最大,其總長27米,高2.9米,連灰塑基座總高達4.26米。全脊共塑224個人物,題材包括八仙賀壽、加官進爵、虬髯客與李靖等,整條脊飾恰似一個巨大的舞臺。其他脊飾的題材主要是龍鳳、花鳥、瑞獸、山水以及歷史故事和人物群像等。
鐵鑄
陳氏書院聚賢堂前后石欄桿中嵌有鑄鐵欄板,即佛山鐵畫。其正面6幅為麒麟玉書鳳凰圖,臺階兩邊是雙龍戲珠,還有三陽開泰、年年有余等。這些鐵鑄由佛山生鐵鑄造,打制或鑄造而成,工藝精湛,構(gòu)圖精美。 此外陳氏書院內(nèi)還有中國傳統(tǒng)建筑特有的裝飾美術(shù)形式——壁畫和楹聯(lián)。書院東西廂房繪有多幅壁畫,壁畫的主要題材有滕王閣圖、夜宴桃李,人物有王勃、李白等。書院的楹聯(lián)主要表達對祖先功績的頌揚和緬懷,光大先祖文風宏業(yè)的理想和愿望。楹聯(lián)多為楷書,自成一格。
5篇介紹廣東景點的導(dǎo)游詞范文(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廣州白云山游玩。白云山位于廣州市白云區(qū),自古以來就是有名的風景勝地,歷史上羊城八景中的“白云晚望”、“菊湖云影”等都在白云山里。
來到白云山腳下,大家首先看到的是芬芳滿園的云臺花園,里面有許多奇花異草。最神奇的是花園的中央有一個巨大的花鐘,這個花鐘是由12種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組成的,每到一個時刻,就會有一種花開放,告訴你現(xiàn)在是幾點鐘。
沿著林蔭大道,來到白云山腰,眼前看到的是散落在湖光山色和峰巒疊翠間的能仁寺、黃婆洞水庫等景點。關(guān)于黃婆洞水庫,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元代女紡織家黃道婆小時候家里貧窮,便到海南學習紡織技術(shù)。轉(zhuǎn)眼間,幾十年過去了,黃道婆由少女變成了白發(fā)蒼蒼的老太婆,特別思念家鄉(xiāng),就踏上回鄉(xiāng)之路。路上經(jīng)過廣州白云山,看到人們生活貧困落后,就留下來向大家傳授紡織技術(shù)。后來,為了紀念黃道婆,人們就將黃道婆住過的地方稱為黃婆洞。
沿著蜿蜒盤旋的山道向上,我們來到了景色迷人的白云山頂。這里比較著名的景點有鳴春谷、摩星嶺、九龍泉等。鳴春谷在山頂中央,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一座天然鳥籠。它座落在白云山風景區(qū)的天南第一峰與九龍泉之間的滴水巖谷地上,占地約五萬平方米,分天然式大型鳥籠景區(qū)、鳴禽掛廊區(qū)、珍稀鳥區(qū)三部分。這里的鳥兒特別多,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品種豐富。它們鳴聲清脆,那婉轉(zhuǎn)的歌聲在山谷間回蕩,讓人聽了心曠神怡,連滿身的疲倦和煩惱都煙消云散了。在鳴春谷大門入口處一側(cè)還可看到極富情趣的“馴鳥表演”,有小鳥騎車、小鳥升旗、小鳥尋寶等等,特別有趣。摩星嶺是白云山的最高峰,海拔382米,登高遠眺,可以看到廣州市的全景。
白云山為南粵名山,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稱。它聚攏著三十多個山峰,山體相當寬闊,總面積20.98平方公里。每當霏雨綿綿,云霧繚繞于黛山蔥綠間,半壁皆素,故名白云山。
游覽完了白云山的美景,我們的行程就此結(jié)束。歡迎大家對我們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今后我們將以更以優(yōu)質(zhì)的服務(wù)為大家提供旅游幫助。謝謝!
5篇介紹廣東景點的導(dǎo)游詞范文(三)
南澳島位于東經(jīng)116°53′至117°19′,北緯23°11′至23°32′。距臺灣高雄160海里,距廈門97海里,距香港180海里,處于高雄、廈門、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點。背靠汕頭經(jīng)濟特區(qū),距太平洋國際主航線僅有7海里。
南澳島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由37個大小島嶼所組成,陸地面積130.90 平方公里(其中主島面積128.35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600平方公里,現(xiàn)有7萬多常住人口,素有粵東海上明珠的美譽。
南澳島,坐落在閩、粵、臺三省交界海面,距廣東省汕頭經(jīng)濟特區(qū)僅11.8海里,東距臺灣高雄160海里,北距廈 門97海里,西南距香港180海里,處在這三大港口城市的中心點,瀕臨西太平洋國際主航線。
自古今來,南澳是東南沿海一帶通商的必經(jīng)泊點和中轉(zhuǎn)站,早在明朝就已有“海上互市”的稱號。
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厚的自然資源,使南澳具備了很多現(xiàn)實和潛在的發(fā)展優(yōu)勢。
其一,優(yōu)越的區(qū)位優(yōu)勢。
南澳處于閩、粵、臺三省海面的交叉點,東距高雄160海里,北距廈門97海里,南距香港180海里,處于"香港-高雄-廈門"三大港口的中心點,瀕臨西太平洋國際主航線,歷史上就是東南沿海一帶通商洋的必經(jīng)泊點和中轉(zhuǎn)站,是海上貿(mào)易的重要通道,有"海上互市之地"之稱。隨著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和南澳跨海大橋的建成通車,南澳作為華南第二出海點的條件更趨成熟,其優(yōu)越的區(qū)位優(yōu)勢日益顯現(xiàn)。
其二,源遠流長的對臺優(yōu)勢。
南澳是廣東省最靠近臺灣的突出部,兩地語言相通,習俗相同,歷史上交往十分密切,有著源遠流長的地緣人緣關(guān)系。目前,在臺灣的南澳籍同胞達10萬多人,超過南澳本島人口。每年到南澳避風、補給和貿(mào)易的臺船占廣東省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廣東省對臺工作的重要窗口。
其三,豐富的資源優(yōu)勢。
南澳具有得天獨厚的港口資源、旅游資源和水產(chǎn)資源。南澳島岸線曲折,岸線系數(shù)居廣東省沿海各市縣之冠。有大小港灣66處,其中煙墩灣、長山灣、布袋澳等7處具備興建深水港、辟萬噸泊位碼頭的優(yōu)越條件。煙墩灣是目前粵東、閩南一帶最具有開發(fā)價值的優(yōu)良天然深水港灣,可辟建10萬噸級泊位碼頭,其第一期建設(shè)已列入廣東省"九五"港口建設(shè)規(guī)劃。
南澳的旅游資源具有"海、山、史、廟"立體交叉特色??晒╅_發(fā)旅游的沙灘面積達200多萬平方米,其中被譽為"東方夏威夷"的青澳灣是我國少見的淺海沙灘,沙質(zhì)潔白,海水清凈無污染,是廣東省兩個A級沐浴海灘之一。南澳人文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目前已發(fā)現(xiàn)文物古跡50多處,寺廟30多處。南澳島氣候宜人,四季如春、山海相映、風光旖旎,是建設(shè)國際旅游度假基地的理想之處。南澳島附近可供開發(fā)的漁場5萬平方公里,盛產(chǎn)石斑魚、龍蝦、膏蟹、魷魚等優(yōu)質(zhì)高檔水產(chǎn)品,有魚、蝦、貝、藻類1300多個品種。沿島水深10米以內(nèi)的海域面積165.7平方公里,水質(zhì)好,浮游生物種群多,可發(fā)展大規(guī)模海水養(yǎng)殖。目前,海水網(wǎng)箱養(yǎng)殖已達5000多格,鮑魚、海珍珠和貝藻類養(yǎng)殖也已初具規(guī)模。
近年來,南澳的發(fā)展優(yōu)勢已逐步為各級和海內(nèi)外各界人士重視,市、省乃至中央對南澳的開發(fā)建設(shè)給予了很大的關(guān)注和支持。
1992年以來,南澳先后建成了68公里的環(huán)島公路、110千伏過海輸變電工程、長山尾過海車輪渡、480路微波和15000門程控電話擴容、圓墩水庫、鹿仔坑5000噸級綜合碼頭等一批港口、交通、通訊、供電、供水重點設(shè)施,為南澳建成國際旅游基地和轉(zhuǎn)口貿(mào)易基地打下了良好基礎(chǔ)。
旅游景區(qū)
黃花山國家森林公園
黃花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廣東省汕頭市南澳西半島,1992年國家林業(yè)部批準原黃花山林場為“海島國家森林公園”,面積2.06萬畝,北回歸線從中部橫穿而過。這里三面環(huán)海,山巒重疊,林茂石奇,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擁有102科1440多種熱帶、亞熱帶植物,其中有植物活化石竹柏、國內(nèi)外珍貴的細葉葡萄、黃楊等野生盆景植物,棲息有黃嘴白鷺、蟒蛇、三線閉殼龜?shù)?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海內(nèi)外專家學者譽為“南中國海上天然植物園”。
宋井
宋井風景區(qū)位于云澳鎮(zhèn)澳前村東南海灘,由蜚聲中外的宋井、景亭、太子樓遺址等主體景觀組成。據(jù)記載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5月,因元兵進迫,時禮部侍郎陸秀夫和大將張世忠等護宋少帝退經(jīng)南澳,駐蹕澳前村,并挖有供皇帝、大臣和將士兵馬飲用的“龍井”、“虎井”、“馬井”三口宋井。宋井之奇,在于700多年來,古井時隱時現(xiàn),出現(xiàn)時古井雖離波浪滔滔的大海僅10來米,但清泉不絕,水質(zhì)清純甘甜,久藏而不變質(zhì),故被稱為“神奇宋井“,目前出現(xiàn)的是“馬井“,其余兩個還未曾發(fā)現(xiàn)。
金銀島
金銀島是央視《南澳島尋寶》專題片拍攝地之一,可能是傳說中吳平藏寶地。金銀島面積大約1千平方米,三面環(huán)海,碧波蕩漾,島上由天然花崗巖大石相疊而成,曲徑通幽,石洞穿插,陰涼無比。在雨傘型亭子前面,坐著一位美娘子石雕像,人物造型是吳平的妹妹。她一手撫著元寶,一手接著劍柄,一副守護寶物的樣子,據(jù)說摸摸她手上的元寶,還會給人帶來不少“財氣”呢。她身旁石壁上刻著《金銀島紀事》等碑記。周圍林立的怪石,刻有名家手筆的各種妙詩和佳墨。
總兵府
總兵府又稱總鎮(zhèn)府是一處著名的歷史文化遺址,它始建于明朝萬歷四年(公元1576年),后因大地震破壞,原貌大部分消失??h委縣政府委托古建專家按明清風格重新設(shè)計復(fù)建,現(xiàn)成為南澳島一處知名景點。
總兵府作為歷史文化景點有三大特點:一是資源的稀缺性。它是全國唯一的海島總兵府。二是歷史文化的內(nèi)涵豐富。明、清二朝300多年間,有 173位正、副總兵赴任,民族英雄如劉永福也曾任南澳總兵官,鄭成功曾在島上舉義旗,留下招兵樹。三是對臺關(guān)系意義深遠。南澳總兵府自康熙二十四年起,負責閩粵二省及臺灣、澎湖海防軍務(wù),成為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的重要歷史見證。1999年,汪道涵先生上島考察工作時欣然題字“閩粵總鎮(zhèn)府”。
南山寺
南山寺位于廣東汕頭南澳島古城之南,地處“獨鯉朝陽”,后枕金山,面向梅花村,古樹參天,坑泉潺潺,井水甘甜,幽深清雅。該寺創(chuàng)于明末,由火神爺小廟擴建而成。1978年,政策落實,寺獲生機。釋長仰攜盲師公釋演證返寺,挑起復(fù)寺重擔,經(jīng)海內(nèi)外善信解囊,總投資100余萬元,重建大雄寶殿(1994年12月4日奠基,至1998年10月竣工),增建祖堂、客堂大樓、天王殿、觀音閣(1990 年仲秋竣工)等,全寺宏大莊嚴,結(jié)構(gòu)精巧,雕梁畫棟,飛檐翅角,琉璃煥彩。建筑面積1千余平方米,坐東北向西南的古剎,只見古代門匾額石刻深厚逸美的“南山寺”三字。新建的大山門樓,坐南向北,高約9米,寬約10 米,恢偉瑰麗。大門內(nèi)辟有停車場,興建一座三層接待樓(每層約200平方米)。向南走過圍墻,就抵中心,從西向東聳立著天王殿、大雄寶殿、祖堂、觀音閣、左廂三層樓,右側(cè)大庭院、齋堂等。寶殿雄偉,祖堂莊嚴,觀音閣恢宏,鐘磬傳聲,花草流芳,令人留連。
云蓋寺
南澳島上,寺廟可不少。最早佛門就是創(chuàng)自宋朝的云蓋寺(原稱三寶寺,明重修時易名)。自1985年起歷經(jīng)16載,由住持釋通教尼師艱苦備嘗,募資重建擴大,于2001年10月5日落成開光。2000年新創(chuàng)山門,進入前門樓,右邊向海高墻上中間,屹立著一座重建一新的妙香亭,夏日花開,清風徐來,著人神爽。閑坐其中,窺望窗外,則見官嶼浮于天上,宋井所在海灘林濤青翠,引為奇觀。與亭隔一空埕的大殿,是全寺之中心,人們往往以為它是 “大雄寶殿”,但大殿內(nèi)佛龕,主奉的不是釋迦牟尼佛,卻是觀音,十分特殊,相傳這是緣于古剎原9座堂宇被拆存這觀音院之故,它于1999年農(nóng)歷五月十七日動工重建,十二月竣工。重建一新的云蓋寺,坐東北向西南,建筑面積約700平方米的千年古剎。大殿兩廂,新筑房舍,東者為樓,西者平房。有后門樓(與前門樓相對),路通山巒,別有天地,近有嶙峋石巖,下涌泉不息,古樹遮掩。
屏山巖,不僅是一座古老莊嚴的沙門,而且是一處山水妖嬈的勝景,更是一座詩墨薈萃的寶庫。坐落于古城深澳后面的“西天嶺”,亦稱金針峰的地方。喜歡攀登的人,從深澳水電站后沿著大水管,踏過據(jù)說999級石階便可到達。不善登山的人也不用愁,近年新開的東、西二條公路線可使汽車直達。汽車從深澳鎮(zhèn)向西沿山腰公路逶迤轉(zhuǎn)南上行,到雄鎮(zhèn)關(guān)折向西去,于果老山水庫轉(zhuǎn)過后花園,幾分鐘后便可到達屏山巖;另一路從縣城向東北沿公路上風能發(fā)電場,過大蘭口轉(zhuǎn)北向后花園,同樣可到達屏山巖。屏山巖經(jīng)過修葺和擴建,已成一座頗為壯觀的叢林古剎。高大的門樓正中懸掛著原廣東省政協(xié)主席吳南生題寫的“屏山巖”牌匾。進入門樓,便見彌勒佛笑口相迎。彌勒佛背后,手執(zhí)金剛的韋馱立像形象威武。內(nèi)埕東西廂是祖堂和客廳,中座矗起一座高臺。踏著石級,上了拜亭,但見內(nèi)外四根立柱上刻著對聯(lián):“翠竹黃華皆實相,清池皓月照禪心”、“定境寂時煩惱寂,持心平處世間平”。拜亭后的大雄寶殿供奉釋迦如來佛和普賢菩薩、大勢濟菩薩,顯得寶相莊嚴;東、西兩側(cè)各供著達摩祖師和坑蘭菩薩。據(jù)說一身文官服飾的坑蘭,原是朝廷官員,曾為維護佛門利益竭誠盡力,死后被作菩薩奉祀,大雄寶殿后,在古榕掩映之中,是一處寬敞典雅雕欄玉砌的藏經(jīng)樓。藏經(jīng)樓除珍藏佛教典籍外,還供奉十八羅漢。藏經(jīng)樓前東、西兩室,分別是地藏閣和觀音閣。藏經(jīng)樓后的高丘之上,有一座拔地而起的七級浮屠 “金針塔”,八面玲瓏,直插霄漢。塔聯(lián):“登臨出世界,蹬道盤虛空”,攀塔可以體驗一下古人的詩意。
沉東京,存南澳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在閩粵交界的海面上,連結(jié)南澳島東面還有一座東京城,石板路使青澳與東京城相通。玉上皇帝賜給掌管東京的男島神一個鼎蓋,賜給掌管南澳的女島神一個酒盅。一天,女島神登山游玩。峰頂上她遠望東、南海之交無垠的海面,近觀足下美麗的小島,正當她怡然自得之時,一個念頭在腦際浮生:小島象只酒盅,雖然美麗,然而酒盅置于海中,將有沉沒之災(zāi),這將如何是好?幾經(jīng)思索,她認為欲免此厄,只有用酒盅換取鼎蓋。一天,南澳女島神宴請東京男島神,酒席間,女島神借盅為題,數(shù)說酒盅的雅致與妙用,認為它于男人才能派上最大用場,而鼎蓋對于女人用途更大,提出了互換寶貝的要求。男島神酒意方酣,見酒盅的確別致,用于飲酒最好,大為動心,終于與女神交換了寶貝。
再說東京城內(nèi)有一姓錢的富人,人稱錢員外,得知東京男島神的鼎蓋被南澳女島神換走,總擔心東京有朝一日要下沉,他找卜卦先生問卜:“先生,你能不能算出東京城會不會沉沒?”卜卦先生盼到賺錢的機會便說:“會!”并告訴他?!皷|京下沉,為期不遠?!卞X員外聞言,吃驚不小,急切問道:“沉沒前有沒有征兆,望先生指點?!辈坟韵壬]上眼睛,隨口說道:“南澳島北角山東面那頭大石獅,脖子流血之時,就是東京下沉之日!”
錢員外聽完,驚恐萬分,賞了卜卦先生一些銀子匆匆回家。他一面請人趕造一艘逃難用的大船,另外派了一名婢女每天清晨到南澳島北角山觀察大石獅的變化。婢女奉命,每天一早通過石板路往南澳北角山。一位殺豬大哥,每天清早從石獅前經(jīng)過,見一女子天天在此觀望,深感詫異。一天早晨,見那女子又來了,便上前詢問原由,婢女講明原委后嘆氣道:“我跑得腳底都起泡了,還不知要跑多少回呢?”殺豬大哥聽后笑了笑,心里有了主意。第二天一早,婢女發(fā)現(xiàn)石獅大血淋漓,急忙趕回家向錢員外報告。當錢員外一家收拾細軟登船之時,只聽得轟隆一聲巨響,東京城果然沉到海里去了!這就是流傳于粵東閩南一帶“沉東京、存南澳”的奇妙傳說,南澳漁民在青澳東角海面捕魚,還不時打撈到碗甕等家物,有時船底還觸到海中房屋的飛瓴角哩。
青澳灣的傳說
閩粵沿海流傳著一個美妙的傳說,東海龍王的七個女兒有一天偷偷跑出龍宮,她們要到南海尋找好玩的地方。剛過南海,但見海面有一小島,東北角島礁環(huán)繞,將大海圈成平湖,沙灘純凈潔白,海水清徹如鏡,山川秀麗無比,她們被迷住了。沐浴戲耍,臨回東海龍宮仍依依不舍,各拋下金釵留為表記。傳說中龍女眷戀的海灘,就是南澳島青澳灣。龍女拋下的金釵化為七座礁石。退潮時,礁石裸露,遠望似七顆星飄浮于藍天;稍有風浪,碧波托起白浪,仿佛來自天際,濺起的陣陣飛沫置七星礁于蒙嚨之中;夜晚,浪擊礁石,不時閃著淡淡的光亮、就象在廣漢幽遞的夜幕上點綴著七顆閃爍微光的星星,成為“七礁纏星”佳景。
兩個藏金謎的傳說
歷史上,南澳島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商賈海上互市之地。南宋皇室因元兵追逼逃難南澳;明代中葉起,南來北往之商旅假道駐足覽勝;更有盜賊據(jù)為巢穴、劫船越貨。滄海桑田,時至今日,南澳尚留有兩大金謎的傳說。
1、太子樓藏金謎
在南澳宋井亭東北面約千米處,有一太子樓遺址。這里,一棵茂密的古榕,長在一處碩大的石壁上,石壁下側(cè)有一裂縫,裂縫兩邊歪歪斜斜刻著難辨的文字。傳說石室內(nèi)藏著南宋皇室未能帶走的大批金銀珠寶,若有誰能將石壁上的文字念成文、釋其義,則石壁便會自動開啟,里面的寶藏歸他所得。獵奇探秘碰運氣的人來了很多,但都一無所獲。后來有一頗通文墨的商人,居然能念字成文,釋義說至八成時,石壁便開啟一條縫隙,露出耀眼的珠光寶氣。這時,山下來了一個人,商人唯恐來人爭奪珠寶,急忙鉆進石縫取寶。石縫突然閉合了,商人被夾在里面,只留下辮子在石縫之外,變成了一株小榕樹,日長時久,長成古榕。至今石壁上的文字歷歷可見,但太子樓藏金謎仍沒有被解開。
2、吳平藏金謎
南澳深澳鎮(zhèn)西北面有一個臨海的村子叫吳平寨。400多年前,沼安人氏吳平聚眾為黨,勾結(jié)倭寇,劫掠沿海。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吳平到南澳筑城建堡,負隅反抗官兵,屢剿不除。同年9月,朝廷命都督戚繼光、俞大猷聯(lián)兵征伐,終被剿滅。
吳平將平時劫來的金銀分裝18壇,藏于不同地方,留下謎一般的歌謠:"水漲淹不著,水退淹三尺。"藏寶的地方只有他妹妹知道。一次,吳平笑問妹妹:"一旦山寨被剿,你要隨我逃走還是想留下來看管金銀。"妹妹說:"我愿留下來看管金銀。"吳平心不悅。
戚繼光、俞大猷聯(lián)軍分水陸兩路圍剿吳平寨時,吳平見大勢已去,逃至海邊殺死了呆守18壇金銀的胞妹,并將尸首碎成18塊分埋于藏金的地方后,奪舟逃出海去。18壇金銀埋在哪里至今仍然是一個繼。
南澳兩大藏金謎期待幸運者到來。
南澳啞蛙
宋帝一行逃至南澳后,禮部侍郎陸秀夫踏勘了全島,確定在云澳澳前村東側(cè)一個小山包上建行宮。宋帝趙昰之弟趙昺,當時未為帝稱太子,于是他的住所便稱“太子樓”。
國之將破、征途奔波,連日來太子昺身心勞累、疲憊不堪。夜來正想入睡,忽聞住所附近蛙聲響成一片,吵得他無法入眠,索性起身,命侍郎陸秀夫捉來蛙王問罪。
侍郎陸秀夫在太子樓墻腳捉來蛙王復(fù)命,蛙王在陸秀夫手中還“噎哇,噎哇……”(象聲詞)叫個不停。看那樣子,悲悲切切,似在訴說,似在懇求。太子昺頓生憐憫之心,隨手拿起案頭朱筆,在蛙王脖子上畫了一圈,不禁生情淚下,揮手讓陸秀夫放生。
自此,太子樓周圍的青蛙。脖子上都有一個圈。蛙王感謝太子昺不殺之恩,叫時只發(fā)出低微的“噎”聲,太子樓附近頓時靜寂下來。于是,太子樓青蛙會"噎"不會"哇"在南澳及潮汕沿海一帶流傳開來,并稱這種青蛙為"南澳啞蛙"。
九溪澳的傳說
九溪澳別名九歸漏。關(guān)于九歸漏的由來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古時候村里有一山洞,可通往云澳鎮(zhèn)的山邊村,由于山洞巨大,里邊還辟有一個可供織布的九歸,后來,九歸散漏而去,故稱九歸漏。另一種說法為:乾隆年間,有一姓蔡人家,上島游玩。有一天來到這里,見該處上游有九條小溪匯入大溪,認為是聚財之地,于是,便在此住了下來,并在溪邊創(chuàng)村,期望一朝發(fā)跡。令人遺憾的是,直到其去世,都未能發(fā)家,世代相沿均一貧如洗,山村仍為窮鄉(xiāng)僻野,于是,有村民便譏諷為:“九溪之水,終歸于漏?!苯夥藕?,人們以其名字欠佳,遂改名九溪澳。
5篇介紹廣東景點的導(dǎo)游詞范文(四)
各為游客朋友大家好,很高興能有幸陪同大家一起游覽我們廣東著名的風景名勝區(qū)——丹霞山,首先我先把丹霞山的概況簡要地給大家介紹一下。
丹霞山座落于仁化縣城南約9公里處,距韶關(guān)市區(qū)56公里。丹霞山與南海羅浮山、博羅羅浮山、肇慶鼎湖山并列為廣東四大名山,1988年被國務(wù)院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全山均為紅色砂礫巖,遠眺全山,“色如渥丹,燦若明霞”,因而又有人稱之為“紅石花園”。它的地質(zhì)巖層是由碎屑紅巖,礫石巖和粉狀沙巖所組成,含有鈣質(zhì),氧化鐵和少量石膏,呈丹紅色,是砂巖地勢的代表。這種地形和福建的武夷山、韶關(guān)的金雞嶺等同屬丹霞地貌。丹霞山古稱燒木佛舊地,又稱長老寨。據(jù)《廣東省通志》記載,丹霞山在殘?zhí)莆宕鷷r期已有佛教居士法云在山上之錦石巖憩息,至南寧時期,有僧伽構(gòu)造堂室,供奉佛像。明代末年(公元1645 年),虔州巡撫李永茂、李充茂兄弟來山經(jīng)營,開鑿石階修筑關(guān)門,建造房舍,作為隱居之所,并更名為丹霞山。
丹霞山主峰海拔409米,它與眾多名山相比遠不算高,也不算大,但它集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桂林之秀一身,具有一險、二奇、三美的特點。風景區(qū)劃分為上、中、下三層以及錦江風景區(qū)、翔龍湖和有被譽為天下第一奇景的陽元山,上層是三峰聳峙;中層以別傳寺為主體;下層以錦石巖為中心。三百多年前澹歸和尚在丹霞山開辟別傳寺時,曾挑出12 處風景,命名丹霞十二景:錦水灘聲、玉臺爽氣、杰閣晨鐘、丹梯鐵索、舵石朝曦、竹坡煙雨、雙沼碧荷、乳泉春溜、累頂浮圖、虹橋擁翠、片鱗秋月。
5篇介紹廣東景點的導(dǎo)游詞范文(五)
各位游客:大家早上好,我是宇宙旅游公司的導(dǎo)游。我姓張,名叫張**,大家叫我張導(dǎo)好了。今天我?guī)Т蠹胰ビ螐V州塔。她是廣州一個新景點,來廣州不上廣州塔,那就是白來廣州一趟了,哈,哈,哈哈……大家出發(fā)吧!
游廣州塔最方便是乘地鐵,我?guī)Т蠹易?號線到赤崗塔站,由B出口出來。請大家抬頭看看,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游覽的廣州塔了,它高聳入云、雄偉壯觀、美麗動人,以前有個美麗的名字叫小蠻腰,請仔細看看是不是有點動人。
我已經(jīng)為大家購了票,現(xiàn)在分給大家,一人一張……請跟我通過安檢,注意不要帶水和食品……,我們已經(jīng)坐上觀光電梯啦,您會如騰云駕霧般地快速上升,不用2分鐘,現(xiàn)在電梯已經(jīng)穩(wěn)穩(wěn)停在84層、433.2米高的觀光層了。大家可以隨便走走看看,窗外是360度的無敵風景,整個羊城都盡收眼底。請各位游客往北看,這就是廣州的新中軸線,大家再低頭往下看,這就是中國第三長河-珠江,它就像一條彩帶,碧綠的江水,從塔底緩緩流過。膽大的游客可以在凌空伸出的“玻璃格子”站上去,您會覺得猶如懸浮在云霄,上下左右全部都是空的。看著玻璃地板下方的地面馬路,車流細小如蟻,珠江在腳底蜿蜒,可能讓您眩暈……如果您晚上來到這里,廣州的夜景更是美不勝收,讓您留連忘返。
今天我很高興和大家來游廣州塔,請大家慢慢觀賞,我祝大家玩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