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河南省景區(qū)導游詞
河南(簡稱“豫”),古稱中原、中州、豫州,因歷史上大部分位于黃河以南,故名河南,位于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稱。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21河南省景區(qū)導游詞,方便大家閱讀與鑒賞!
2021河南省景區(qū)導游詞1
各位來賓,我們現(xiàn)在要去參觀游覽的地方就是中國禪宗發(fā)源地-----少林寺。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為安頓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創(chuàng)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釋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達摩歷時三年到達少林寺,首傳禪宗,影響極大。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統(tǒng)稱為“禪宗祖庭”,并在此基礎上迅速發(fā)展,特別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駕李世民后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視,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剎”的美譽。
現(xiàn)在的少林寺不僅因其古老神密的佛教文化名揚天下,更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馳名中外,“中國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這里是少林武術的發(fā)源地,少林武術也是舉世公認的中國武術正宗流派。
少林寺景區(qū)還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之一。2000年,少林寺景區(qū)被國家旅游局首批認定為我國目前最高級----4A級旅游區(qū)。
少林寺景區(qū)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達摩洞、十方禪院、武術館等主要旅游景點。
現(xiàn)在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少林寺常住院。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執(zhí)事僧進行佛事活動的地方,總面積三萬多平方米,為七進建筑?,F(xiàn)在我們首先看到的是:
山門:山門就是少林寺的大門,這是清代建筑,一九七五年翻修,門額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親書,上有“康熙御筆之寶”方印一枚。
山門殿臺階下兩側的石獅是明代刻立的,即顯示了佛門的氣派,又象征著鎮(zhèn)邪與吉祥,山門外兩側還有明代嘉靖年間建造的東西石坊各一座。
大家看,山門殿佛龕中供奉的是大肚彌勒佛又稱迎賓佛,他慈眉善目,笑迎你們的到來。我們把彌勒佛稱為“端莊莊重山門喜看世間光輝照,笑哈哈迎來人祝福極樂無窮”。
山門殿佛龕后面供奉的是韋馱菩薩,人稱護法金剛,它手持金剛寶杵,保護寺院佛、法、僧三寶的安全。
我們看山門甬道兩側有多品碑刻,人稱少林寺碑林,這些都是唐宋以來的著名原始碑刻。碑林東側是慈云堂舊址,現(xiàn)為少林寺碑廊,它不僅記載著寺院的興衰狀況,而且在歷史、雕刻、藝術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共計有碑刻108通。
碑林的西面是錘譜堂,這里回廊一周42間,它用泥塑和木雕等形象地展示了少林寺武術的緣起、發(fā)展、練功、精華套路、國防功能、僧兵戰(zhàn)跡、武術活動等內(nèi)容,共陳展14組216個錘譜像。有坐禪、跑經(jīng)繞佛、八段錦、小紅拳、大紅拳、六合拳、通臂拳、羅漢拳、昭陽拳、練基本功、十三棍僧救秦王、小山和尚持帥出征、月空法師平倭寇以及俗家弟子習拳練武等。俗話稱:錘譜堂里五分鐘,出來一身少林功,大家比照這些塑像姿勢就可以練習少林功。
2021河南省景區(qū)導游詞2
八里溝風景名勝區(qū)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深山區(qū),距新鄉(xiāng)市50公里,輝縣市25公里,總面積42平方公里。景區(qū)內(nèi)劍峰千仞,溝壑奇幽,飛瀑鳴澗,清泉潺流,林木蔥蘢,花草馥郁,獼猴嬉戲,群鹿呦呦。她是太行山水精粹所聚之地,兼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九寨、青城之幽,黃山、峨眉之秀,人稱“太行之魂”。
八里溝風景名勝區(qū)特色是美在原始,貴在天然。主要景區(qū)有桃花渡、山神廟、羊洲地、紅石河等,步移景異,各有所奇。其中八里溝大瀑布落差180米,一掛飛瀑,凌虛而下,咆哮奔騰,山鳴谷應,飛珠濺玉,異彩紛呈,磅礴多姿,氣勢恢弘,被譽為“華北第一瀑”。紅石河源自山西,海拔1500米,故又稱“太行天河”,河床為紅石沙巖,光潔平瑩,碧水橫溢,紅綠相映,色彩斑斕,明麗如畫,淙淙悅耳,如夢似幻。此二處為景區(qū)精中之華,故景區(qū)形象口號為“天河奇瀑,太行之魂”。還可登太行主峰玉皇峰,東觀日出,西望云海,南眺黃河九曲,北覽千峰競秀。萬山偃伏此峰高,舉目四觀天下小。
八里溝風景名勝區(qū)年平均氣溫14度,三伏盛夏,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三伏炎熱人難熬,清涼到此樂陶陶”,極宜消夏避暑。景區(qū)空氣清新,沁人心脾,山泉甘甜,環(huán)境清幽,是一處"天然氧吧",山水精品畫廊?!俺戆死餃希芑罹攀拧?。她是您觀賞原始山水的理想勝地,休閑度假的溫馨家園,回歸自然的世外桃源。八里溝人將以飽滿的熱情,優(yōu)質的服務,誠邀四海嘉賓至,笑迎五洲游客來。
2021河南省景區(qū)導游詞3
白馬寺位于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12公里處,創(chuàng)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為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F(xiàn)存的遺址古跡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nèi)保存了大量元代夾?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
1961年,白馬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20__年1月,白馬寺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首批AAAA級景區(qū)。
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漢明帝劉莊(劉秀之子)夜宿南宮,夢一個身高六丈,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飛繞。次日晨,漢明帝將此夢告訴給大臣們,博士傅毅啟奏說“西方有神,稱為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樣”。漢明帝聽罷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jīng)、佛法。
永平八年(公元65年),蔡、秦等人告別帝都,踏上“西天取經(jīng)”的萬里征途。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至中亞一帶),遇到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見到了佛經(jīng)和釋迦牟尼佛白氈像,懇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法布教。
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jīng)、佛像同返國都洛陽。漢明帝見到佛經(jīng)、佛像,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親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們在當時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鴻臚寺”暫住。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jīng),取名“白馬寺”?!八隆弊旨丛从凇傍櫯F寺”之“寺”字,后來“寺”字便成了中國寺院的一種泛稱。攝摩騰和竺法蘭在此譯出《四十二章經(jīng)》,為現(xiàn)存中國第一部漢譯佛典。
在攝摩騰和竺法蘭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來到白馬寺譯經(jīng),在公元68年以后的一百五十多年時間里,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計三百九十五卷佛經(jīng)在這里譯出,白馬寺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譯經(jīng)道場。
曹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印度高僧曇柯迦羅來到白馬寺。此時佛教也從深宮走進了市井民間。隨后,曇柯迦羅在白馬寺譯出了第一部漢文佛教戒律《僧祗戒心》。同一時期,安息國僧人曇諦,也在白馬寺譯出了規(guī)范僧團組織生活的《曇無德羯磨》。至此,戒律和僧團組織章程都已齊備,一條中土有緣人出家持戒修行的道路鋪就,為中土戒律之始。
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一場受戒儀式在白馬寺舉行,這是一個注定要深深印刻在中國佛教史上的事件。這一天,朱士行依《羯磨法》登上戒壇,長跪于佛祖面前,成了中國漢地第一位正式受過比丘戒的出家人。自此,儒家“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古老傳統(tǒng)被打破了。
佛教在中國扎根、傳播最初的二百年,整個過程都與白馬寺息息相關。這里是中國第一次西天求法的產(chǎn)物,是最早來中國傳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這里誕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經(jīng)和中文戒律,產(chǎn)生了第一個中國漢地僧人……總之,白馬寺是與中國佛教的許許多多個“第一”緊緊聯(lián)在一起的,這讓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
2021河南省景區(qū)導游詞4
靈山寺始建于公元1163年,距今已有800多年,明清兩代幾經(jīng)重修,大悲閣.大雄寶殿梁柱仍為金代建筑。靈山寺原名報恩寺,傳說鳳凰山為周靈王逝安之處,因而得名靈山。寺又因山得名靈山寺。
靈山寺又名“鳳凰寺”、“報忠寺”、“報恩寺”,位于河南宜陽縣城西8公里鳳凰山北麓,前臨臨洛河,依山建寺。山溪縈繞寺前,潺潺東流,風景幽美。
靈山寺始建于宋真宗年是(約998-1020__年間),距今約有千年。始建者為憨體老祖,據(jù)《宜陽縣志》中“報恩寺圖”所示,寺內(nèi)主體建筑有山門、前殿、毗廬殿、大雄殿、藏經(jīng)后樓,以及左右配殿六座。毗廬殿和大雄寶殿面寬、進深各三間,單檐歇山頂,斗拱等保留有金朝遺構。后遭天災人禍,寺院毀壞,民國八年,心空法師募資重修靈山寺。現(xiàn)存建筑有山門閣、中佛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jīng)樓、東西祖師樓等。
靈山寺最獨特的建筑為山門閣樓,此閣樓坐南朝北,下部為一磚筑平臺,風格獨特。靈山寺大雄殿內(nèi)有明朝佛像三尊,即“三世佛”,栩栩如生,為河南省現(xiàn)存最早的泥塑作品,被列為河南省重點保護文物。靈山寺鎮(zhèn)寺之寶為七級四面石磚塔,為明成化十七年所建造。寺門有千年銀杏樹,蒼老挺拔。
相傳很早很早以前,印度國有舅甥二人,前來中國尋訪名山勝地。行至東周國都洛陽西南、洛河南岸,但見一山,林幽泉清,景山絕佳,為一路之上所罕見。便筑廬山間,虔誠修行。多年之后,舅舅因年邁體弱過世,甥兒卻修成正果,以后在山上弘法傳教,香火旺盛,后世弟子皆尊稱他“釋迦牟尼”,那座山就是靈山,靈山寺即當年釋迦牟尼筑廬虔修之處。有關資料還說:1948年,楊成武將軍揮師南進,途經(jīng)宜陽,為保護靈山寺,曾親題“保護古跡,人人有責”紅旗一面,高插靈山山頭。
2021河南省景區(qū)導游詞5
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是王導,歡迎大家到河南來,首先向你們介紹的是河南洛陽的牡丹。洛陽牡丹,花朵碩大,雍容華貴,秀韻多姿,彩冠群花。她是繁榮昌盛、和平幸福、富貴吉祥的象征,被中外游客譽為“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牡丹是中國的國花。人人都說洛陽牡丹甲天下,而王城公園的牡丹甲洛陽。這就說明王城公園的牡丹是我們國家最好看的牡丹花。這里有美麗的牡丹仙子仡立在公園的中央,公園里的牡丹品種繁多,花色絕倫。有很多珍貴的品種,來到了公園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
好了,接下來我們?yōu)g覽洛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點為之一的龍門石窟。這里有大大小小的佛象10萬尊。這里的佛象損壞較為嚴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1923年至1959年列強侵華時偷走了大量的佛頭。還有就是自然風化。龍門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有非常多的中外游人來到這里瀏覽。放眼望去,大家眼前看到的這座大橋是龍門橋。龍門山原名伊闕山。傳說上古時期,大禹治水用一把斧子把伊闕山劈成了二半,就成了現(xiàn)在的香山和龍門山。山東的魚聽說了這個地方,非常向往,鼓足勇氣游到這里,輕輕一躍就變成了一條龍,龍門由此得名。大家看眼前的龍門二字是由陳毅元帥提寫的而龍門石窟四個字是由郭沫若提寫的,一文一武形成了鮮名的對比。龍門橋是我國跨度最大的'橋,它是仿照趙州橋建成的,全長303米它連接著香山和龍門山。順著青石板路走下去,這里是禹王池,這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的,這里的水質清徹見底,魚兒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聽說這里的水用來洗臉可以美容。
接下來是濱陽山洞,這里供奉著釋伽牟尼佛。早晨的第一縷陽光就照射在這里。摩崖三佛,是最丑的佛象,是武則天時期開鑿的,從北魏到北宋一共刻了400多年。萬佛洞是龍門石窟比較有代表性的洞窟,里面有十分之一的佛象,共15000個,最小的有4厘米。來到蓮花洞,它的路面都是由蝴蝶釘加固路基,深達地下60厘米。它的洞頂有一座大大的蓮花洞二邊密密麻麻排列整齊的佛象僅有2厘米,也是龍門石窟最小的佛象了。最后我們?yōu)g覽的地方叫奉先寺,它是這里最有代表性的的石窟。歷時25年雕鑿完成的,這里供奉著一佛二菩薩二弟子二天王二力士。這里的佛象雕刻的栩栩如生,嘴角上翹,面帶微笑。最大的佛頭高4米,從佛腳向上望去,不管在哪個方向佛的眼睛始終注視著你。
瀏覽完龍門石窟,我們將坐船順伊水而下。我真誠的希望大家能在這里得到美的感受。
2021河南省景區(qū)導游詞相關文章:
★ 河南景點導游詞
★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