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山西的景點導游詞精選五篇
山西與江南水鄉(xiāng)比是另一種不同,山也好、屋也罷,都透露出大氣。山西的人既熱情,又周到,到處是一種讓人舒心的感覺。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五篇關于魅力山西的景點導游詞,希望大家喜歡!
魅力山西的景點導游詞1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則天的合葬陵。因處于長安西北方、八卦的乾位而稱乾陵。
乾陵位于乾縣城北門外6公里的梁山上。乾陵建于684年,是唐十八陵中保存比較完整的陵墓之一。陵園原有內(nèi)、外兩重城墻。內(nèi)城東西長1450米、南北長1582米,厚度為24米。四面各有一門(東為青龍門、西叫白虎門、南稱朱雀門、北是玄武門),現(xiàn)在各門附近的村莊仍以門名稱之。
乾陵的地面設施遺留至今的主要是陵墓石刻,這些石刻大都集中在朱雀門外。據(jù)《金石萃編》記載:宋金時共有13段題字,但多被風雨剝蝕,唯金代太宗天會十三年(公元1135年)用女真文字刻寫、旁有漢字翻譯的“即君行記”保存較為完整。女真文字現(xiàn)已絕跡,因而此碑保存的女真文字便成為研究我國少數(shù)民族歷史文化的極其珍貴的資料。
兩通石碑北邊,原有61番酋石像。現(xiàn)存60尊,是武側(cè)天為紀念參加高宗葬禮的少數(shù)民族首領和外國使臣下令雕刻的。石像身穿緊袖衣,腰束寬帶,足蹬皮靴,身背刻有國名,官職及姓名。明代劉伯溫作詩道:“番王儼待立層層,天馬排空勢欲騰?!惫粢苍佋娫唬骸皫h然沒字碑猶在,六十王賓立露天?!本褪菍κ绦圩说拿鑼憽?/p>
乾陵形制雄偉,建筑也很牢固,據(jù)《新唐書·嚴善思傳》載:“乾陵玄、石門,冶金固隙”非常堅固。據(jù)勘查,墓道長63.1米,寬3.9米,全用石條填砌。從墓道口到墓門共39層石條,每層間都有鐵栓固定,井用白鐵水灌注。這些情況與文獻記載吻合。
乾陵不僅外現(xiàn)宏偉,修建堅固,內(nèi)藏也十分豐富。李治生前酷愛書法,廣為搜集,臨終遺囑把他所收藏的書字埋在墓內(nèi),李治和武則天均處于盛唐時期,且據(jù)勘查,乾陵雖經(jīng)1000多年,卻未被盜過。由上可以想見,乾陵內(nèi)部的文物一定十分豐富,極其珍貴。
乾陵的范圍很廣,除山陵外,還包括縣城東北一帶17座陪葬墓在內(nèi),這些陪葬墓有太子、公主和大臣的墳墓。這些墓的封土堆基本保存完好,個別墓前陳列著一些石刻。
乾陵是盛唐歷史文物的集中代表。解放后黨和政府曾多次撥款重修,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后,重點發(fā)掘了乾陵的一些陪葬墓,出土大批文物,供中外游客參觀、游覽。
魅力山西的景點導游詞2
小雁塔建于唐景龍年間(707—709),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獻福寺的佛塔,位于大薦福寺內(nèi)。薦福寺的原址在唐長安城的開化訪,創(chuàng)建于公元684年,原名獻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生日,宗室皇族為他“獻?!倍ㄔ斓?。唐代高僧義凈曾居此譯經(jīng)。她曾是唐太宗的女兒香橙公主的住宅,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立為大獻福寺,武則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稱大薦福寺。
唐中宗再次登基后,在開化坊南面的安仁坊西北角修建了寺塔,塔園大門向北開,正好與薦福寺門隔街相望。后薦福寺搬到了塔院中,塔寺和一,也就是今天的小雁塔所在地。這座密檐式磚塔略呈梭形,原高十五層,現(xiàn)余十三層,高43.38米,共 15級,現(xiàn)存13級,其平面呈正方形,底邊各長11.56米,每層迭澀出檐,南北兩面各開一門。底層南北各有券門,上部各層南北有券窗。底層南北券門的青石門相。門框上布滿精美的唐代線刻,尤其門媚上的天人供養(yǎng)圖像,藝術價值很高。塔身從下面而上,每一層都依次收縮,愈上則愈細,整體輪廓呈自然圓和的卷剎曲線,顯得格外英姿颯爽。塔底南門入口的石質(zhì)弓形門上,刻有陰文蔓草花紋和天人供養(yǎng)的圖像,與大雁塔的門楣相同。但因年久及保護不善,已殘缺不全,模糊不清。
小雁塔建于唐景龍年間,塔形似大雁塔,因塔身小,故稱“小雁塔”,比大雁塔年小55歲,小雁塔在一千二百多年漫長的歲月里,經(jīng)受了風雨的侵蝕和70余次地震考驗,歷史上曾經(jīng)歷過三次離合,這種現(xiàn)象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迄今未得到十分令人滿意的解釋。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陜西地震,據(jù)民間傳說,塔身裂縫從上到下寬約尺余,第一次自裂自合,可是過了幾十年,又一次大地震,竟使原來的裂口“神合”了。在小雁塔門楣刻石上有記敘:“明成化末,長安地震,塔自頂至足,中裂尺許,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見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其后又有兩次這樣的現(xiàn)象發(fā)生。一個磚塔經(jīng)過6次地震不倒塌,反而自然復合起來,確是一件奇事。
相關典故:
雁塔晨鐘:薦福寺的鐘樓懸有一口金明昌三年(1192年)鑄造的大鐵鐘,高3.5米,口徑2.5米,周長7.6米,重10噸。它原是武功崇教禪院故物,后來流失沉落河底。清康熙年間,有農(nóng)婦在河畔搗衣,忽然聽見石中發(fā)出金屬聲響。人們掘開石頭,重新發(fā)現(xiàn)這口巨鐘,于是移入西安薦福寺。清代每天清晨敲鐘,聲聞數(shù)十里,鐘聲嘹亮,塔影秀麗,“雁塔晨鐘”遂成 “關中八景”之一。清代詩人朱集義題詩寫道:“噌弘初破曉來霜,落月遲遲滿大荒。枕上一聲殘夢醒,千秋勝跡總蒼茫。”這就是著名的長安八景之一“雁塔晨鐘”的生動寫照。
義凈法師: 如同慈恩寺與玄奘關系密切一樣,薦福寺則使人想起唐代另 一位高僧義凈。義凈也曾游學印度多年,不過,他由海路自廣州離開中國。公元671年,義凈只身搭乘波斯商船出國,先到印尼 蘇門答臘,后轉(zhuǎn)抵印度,也在佛學中心那爛陀寺留學11年,又游 學印度各地,經(jīng)歷30余國,于武則天證圣元年(695年)回到祖 國,帶回梵文經(jīng)典400余部。義凈回到長安后,在薦福寺主持怫經(jīng)譯場,共譯經(jīng)56部,230卷,是玄奘之后在佛經(jīng)翻譯上取得成 就最大者。他還將途經(jīng)海道諸國和所聞赴印度求法高僧的情況,撰 成《南海寄歸內(nèi)法傳》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是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珍貴資料。
魅力山西的景點導游詞3
西安碑林創(chuàng)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shù)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有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塊。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內(nèi)容豐富,它既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又匯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和石刻圖案;記述了我國文化發(fā)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因而馳名中外。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經(jīng)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唐代人所稱的石經(jīng),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書寫的<<石臺孝經(jīng)>>和公元837年刻成的<<開成石經(jīng)>>。
碑林第一陳列室前是專為陳列<<石臺孝經(jīng)>>修蓋的碑亭。<<石臺孝經(jīng)>>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于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親自書寫的。孝經(jīng)是孔子的學生曾參編篡,專門講孝道的。前面一部分是李隆基為孝經(jīng)作的序。玄宗為孝經(jīng)寫序的目的是表示自己要以孝”治理天下。后面是孝經(jīng)原文。小字是玄宗為孝經(jīng)作的注釋。底座由3層石臺組成,上刻有生動的線刻畫,有蔓草、獅子花等,是唐中期比較有代表性的。上面是浮雕卷云瑞獸。此碑由4塊石頭組成,底下有石臺,因而稱石臺孝經(jīng)”。
碑林第一陳列室主要陳列<<開成石經(jīng)>>,內(nèi)容包括<<周易>>、<<尚書>>、<<詩經(jīng)>>、<<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論語>>、<<孝經(jīng)>>、<<爾雅>>等12部經(jīng)書,計650252字,用石114方,兩面刻文。清代補刻的<<孟子>>17面3萬余字也陳列于此,合稱<<十三經(jīng)>>。12部經(jīng)書是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必讀之書。因為當時印刷術不很發(fā)達,為了避免文人學士們在傳抄經(jīng)書時出現(xiàn)錯誤,并能永久保存,就把這12部經(jīng)書刻在石碑上,作為范本,立于長安城國子監(jiān)內(nèi),供人們校對。我國自東漢開始,曾先后7次刻經(jīng)。<<開成石經(jīng)>>是目前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經(jīng)書。
魅力山西的景點導游詞4
各位團友,今天我們將游覽被譽為“石作蓮花云作臺”的華山。華山又稱太華山,位于西安城東120公里的華陰市以南。
華山古稱西岳,是我國五岳之一,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狀,故得名華山。1992年12月會山被評為全國風景名勝40佳之一。即使沒來有來過華山的朋友也會從一些有趣的神話和掌故中了解到一些華山的情況,如“自古華山一條路”、“華岳仙掌”、“沉香劈山救母”、“華山論劍”,以及近代的智取華山等,這些美麗的神話傳說和故事體現(xiàn)了自古以來人們對華山的向往和崇拜。
華南山北瞰黃河,南依秦嶺,被稱為“華山如立”,整個山體線條簡潔,形如刀削、斧劈,奇峰突兀,巍峨壯麗。被譽為“天下奇險第一山”。
說到奇,它是由一塊巨大的完整的花崗巖構成。古人云,“山無石不奇,無純石不大奇”,“華山削成而四方,其廣十里,高五千仞,一石也”是謂之“大奇”。華山共有五座主峰,其中東、西、南三峰最高,三峰鼎峙聳立,“勢飛向云外,影倒黃河里”,有“天外三峰”之稱。提到險,其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懸?guī)r鐫刻的“全真巖”,三面臨空,上凸下凹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懸?guī)r上開鑿的千尺童、百尺峽、老君犁溝、擦耳崖、蒼龍嶺等處都奇險異常。“自古華山一條路”。山中道路僅有南北一線,約10公里,逶迤曲折,艱險崎嶇,不少地方真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華山除了有壯麗的自然景觀之外,同時又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淀,人文景觀比比皆是。僅山上山下及峪道沿途,題字、詩文、石刻就會使人流連忘返。
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就是玉泉院,據(jù)說因這里的泉水與山頂?shù)挠窬嗤?,水質(zhì)清洌甘美,故名“玉泉院”。它是攀登華山的必經(jīng)之地。相傳為隱士陳摶所建。院內(nèi)殿宇亭臺、回廊曲折,泉水淙淙,是游賞勝地。玉泉院與我們一會將會見到的東道院、鎮(zhèn)岳宮都是道教的活動場所,現(xiàn)共有殿宇53間。院中建筑多是清代乾隆年間重新修建的。
各位朋友,我們現(xiàn)在位于五峰之一北峰腳下,距華山谷口約10公里,這里是華山山峪水流的源頭。請大家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那些樹,也許是許多人都會認識它,對,就是青柯樹。這里青柯樹在此浮蒼點黛,故名“青柯坪”。
過青柯坪至回心石。登山的道路由此交從平坦的石板路變?yōu)樵谇捅谏祥_鑿的狹窄的石梯,眼看山路盤旋而上,許多意志薄弱的游客來到這里都會回心轉(zhuǎn)意望山興嘆無功而返。
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已到達了北峰。經(jīng)過前面三關,我想大家已經(jīng)對華山的險有了一定的認識了吧。北峰雙名云臺峰,海拔1550米,這里山勢崢嶸,三面懸絕,巍然獨秀,有若云狀,因恰似一座云臺而得名。它的高度是最低的,卻有著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它扼守的四峰的要樞。我們面前的這個小亭叫“軍魂亭”,此名來源于景片《智取華山》。
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中峰。中峰又名玉女峰。傳說春秋時,華山隱士蕭史,善吹洞簫,優(yōu)美的簫聲博得秦穆公的小女兒弄玉的愛慕,使她放棄了奢華舒適的宮廷生活,隨簫史在此隱居,多年后二人修煉成仙乘鳳而去,山上許多名勝也因此得名。有玉女洗頭盆、舍身樹等。由于這則美麗的愛情故事,華山在它博大、莊嚴、深沉之后又被賦于了一些浪漫與溫柔。
經(jīng)中峰,我陪同大家去東峰參觀。
東峰,又稱朝陽峰,峰頂有朝陽臺,在此是觀日出的最佳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華山據(jù)傳是眾多神仙聚居的地方。道家仙境。傳說宋太祖趙匡胤與華山隱士陳摶老祖在一個孤峰,上有棋臺,那就是他們下棋的地方。陳摶又叫希夷先生,是一個有道行的仙人,二人經(jīng)過商議,越匡胤以華山做賭注。結果輸給了陳摶,按事先訂立的條件,華山自此成為道家的道場且永有納糧。在東東峰的東崖上,有一天然圖案。大家看到了吧,像不像一只巨掌?這只巨掌20余丈,五指參差不齊,中指直貫頂峰,每當日光照射,五指躍然如懸圖上。這就是所謂的“關中八景”之首的“華岳仙掌”。據(jù)說在很久以前,華山和中條山相連,右足登開中條山,給黃河開出一條通道,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就是河神的手指在托華山時留下的指印。
南峰又名落雁峰,是華山最高峰,海拔2160米,來到這里如臨仙境。正如古詩所云“惟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抬頭紅日近,俯首白云低”。這里四周都是松林,雜以檜柏,迤邐數(shù)里,濃陰密閉?,F(xiàn)在我們眼前看到的是險要之處就是第四險關“長空棧疲乏”。長空棧道懸空半壁,下臨深淵,是華山最險要處之一。沒有過人的膽量和堅定的意志,是不敢一游的。峰頂有“太上泉”,池水青綠澄澈,常年不竭,俗稱“仰天池”。池崖上鐫刻甚多,多為明清和近代詩人所題。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中描寫的“華山論劍”大概也是發(fā)生在南峰。
我們現(xiàn)在來到是華山的精華部分。西峰,又稱蓮花峰,得名于峰頂翠云廟前右側(cè)的那塊大石,其狀如蓮花,山峰奇撥峻峭,如刀切劍削,壁立千仞。此峰最高處有“摘星臺”,登臺俯瞰,秦川茫茫,藍天如洗,浩瀚無際,渭、洛二水如銀帶,北望黃河細如絲。唐代大詩人李白觀此景后曾寫下“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的美麗詩句。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巨石叫“斧劈石”。石身有一條0.66米寬的裂縫,關于這條裂縫也有一個感人的傳說。玉皇大帝的小女兒圣母與被玉帝打下凡世的金單璽相愛之后,結為夫妻。二郎神楊戩大罵其妹三圣母私配凡夫,違反天條,于是將三圣母壓在華山西峰頂?shù)木奘旅?,后來三圣母生下一個兒子,取名沉香,沉香長大成人得知真相后,來到華山,戰(zhàn)勝楊戩,了壓在母親身上的巨石救出母親,全家得以全聚。這就是“劈山救母”神話發(fā)生的地方。
億萬年來鬼斧神工,造就了華山驚險壯麗的自然景觀,千百年來文人墨客的詠頌,使華山積累了豐富的文化??梢哉f,華山與華夏緊緊相連,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從關于華山的傳說、掌故中我們可以看出,它不但博大、計策、典雅、深沉、嚴肅,而且幽默、詼諧,甚至還有一絲浪漫與溫柔,這不正我們中華民族的寫照嗎?
最后,祝愿我們中華民族像華山一樣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魅力山西的景點導游詞5
秦嶺主峰太白山,自古就是一座中華名山,太白積雪六月天是著名的長安八景之一。一九九一年經(jīng)林業(yè)部批準建立的陜西太白國家森林公園座落在太白山北麓。公園面積2949公頃,森林覆蓋率94.3%.這里以森林景觀為主體,蒼山奇峰為骨架,清溪碧潭為脈絡,文物古跡點綴其間,構成了一幅動態(tài)美與靜態(tài)美相協(xié)調(diào)、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渾然一體的生動畫卷,是我國西部不可多得的自然風光旅游區(qū),被譽為我國西部的一顆綠色明珠。
二是生物種類豐富珍奇。秦嶺是我國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線,是華北、華中、華西植物區(qū)系的交匯點,古北界、東洋界動物區(qū)系的過渡帶,公園內(nèi)生物種類繁多,資源豐富,區(qū)系復雜,起源古老,是天然的物種基因庫。計有種子植物、苔蘚植物1850多種,森林動物、昆蟲1690多種,并有國家保護樹種和瀕危保護植物26種,珍奇保護動物9種.
三是山地地貌奇特險峻。低山區(qū)谷狹深幽,山色云影開合得體;中山區(qū)山勢陡峭,梁脊齒狀,奇峰對峙,重巒疊嶂;高山區(qū)第四紀冰川遺跡的地貌形態(tài)千姿百態(tài),妙趣橫生。四是溫泉資源得天獨厚。公園低山區(qū)有豐富的地熱田,溫泉水溫達72攝氏度,內(nèi)含二十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zhì)和微量元素,是優(yōu)良的醫(yī)療礦泉水;
四是溫泉資源得天獨厚。公園低山區(qū)有豐富的地熱田,溫泉水溫達72攝氏度,內(nèi)含二十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zhì)和微量元素,是優(yōu)良的醫(yī)療礦泉水;五是人文景觀歷史悠久。據(jù)史載,太白山曾倍受歷代帝王贊譽加封,留下大量的文物古跡、詩詞歌賦及民間傳說,為森林公園增添了迷人的色彩。李瑞環(huán)同志視察太白森林公園后指出:在我國長江以北,氣勢如此之大,景色如此之美,科學價值如此之高,離大城市如此之近的自然景觀實屬罕見。對公園的景觀給予了高度評價。
太白國家森林公園交通便利,東距西安110公里,西距寶雞90公里,西寶高速公路有二級旅游專線直達公園。 以森林公園為基礎的旅游開發(fā)區(qū)現(xiàn)已建成賓館招待所20家(其中三星級涉外飯店一家),接待床位4000張,餐座4500多個,文化娛樂設施不斷完善,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旅游接待體系。98年投資建設的太白山旅游索道,全長1100 米,海拔2800--3200米之間,運量為300人次/小時,乘坐索道飄然而上,不但可代步, 還可凌空欣賞浩瀚壯觀的萬畝杜鵑,太白云海及冰川遺跡等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