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喝水教學反思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
《烏鴉喝水》是小學人教版實驗教材一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課文,也是大家熟知的一篇課文。下面是學習啦為大家準備的烏鴉喝水教學反思,希望大家喜歡!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范文1
《烏鴉喝水》這則寓言的教學,我已觀摩過許多次,早已爛熟于心。但這一次,我卻有了意外的收獲……
通過教師啟發(fā),大部分學生都形成了烏鴉真聰明,通過投石子,終于喝到了水的共識!唯有一位學生提出了異議——烏鴉不一定喝到水!那是一個胖胖的小男生,稚氣的臉上滿是執(zhí)著。一語驚人,聽課的教師都低聲交談起來。執(zhí)教者有些驚慌失措,“你為何這樣說?”她追問。“因為石子會把水淹沒!”孩子忽閃著大眼睛。教室內靜得出奇,我也是滿腹狐疑。“石子怎么會淹沒水呢?連常識都不知道,以后回答問題前一定要多動腦筋,希望小朋友們也要注意!”執(zhí)教者顯然有些發(fā)怒了。在學生們的齊聲“知道了”中,孩子默默地坐了下去,沮喪的神色中透出一絲不服。
課后,我獨自找到了他,向他請教“烏鴉為何不一定喝到水?”開始他十分膽怯,不信任地看著我。經我再三鼓勵,他終于道出了原委。“昨天我和康康玩過了,他的瓶里裝的水多,投進石子后,水滿到了瓶口;我的瓶里裝的水少,石子反而把水淹沒了。只有瓶中盛著大半瓶水的時候,烏鴉才能喝到水。而書中只說瓶里有半瓶水,若是少半瓶的話,烏鴉就喝不到水了。”“真聰明!”我摸著他圓圓的小腦袋,由衷地贊道,“今天你使我學到了許多知識,謝謝你,小老師!”孩子終于自豪地笑了,神采中更多了一份自信。
且不說“烏鴉不一定喝到水!”是否一定正確,但它卻充分表現了學生大膽的懷疑精神,從實踐中得出結論更是一種求實的科學品質。不正是由于這種精神、這種品質,才有伽利略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真理嗎?一句富有新意的“石子把水淹沒了!”卻被老師視為不知常識,還成了教育其他學生的反面素材。一個極富創(chuàng)造力的見解就這樣被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也許就會夭折在課堂這個搖籃里!教學應是一種對話,對話中既沒有無所不知的圣人,也沒有完全無知的愚人。師生雙方相互平等,在對話中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在以上教學中,倘若教師能尊重學生的觀點,耐心地聆聽學生的見解,并肯定“烏鴉不一定喝到水”的正確性,對學生大膽的懷疑精神和求實的科學品質作出贊賞,那么,教學的意義也許就超出了烏鴉能否喝到水的問題了……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給學生一點“陽光”吧!讓祖國的未來“燦爛”地成長!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范文2
《烏鴉喝水》是一篇經典、有趣的童話故事,通俗易懂,以“ 喝水”為線索,采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出烏鴉機靈、智慧的形象,說明任何事情只要開動腦筋想辦法,就能克服困難。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文中插圖形象鮮艷。
本文共三小節(jié),分兩課時完成。我上了第一課時,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是:1、知識和能力:認識“烏、鴉”等九個生字。會寫“辦、法”兩個字。2、過程和方法: 通過正確、流利地朗讀,探究式地學習,理解課文。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懂得遇事要開動腦筋,利用現有的條件解決問題。我個人認為在實際操作中,我做得比較好的地方有三點:1、步驟清晰。(讀準字音——記字形——結合課文——理解字義——習字寫字)。 2、課堂上滲透識字方法(做動作,加一加、減一減,加減混合等許多方法來解決生字。)。 3、注意主動識字的愿望和能力,用已有的方法識字。(自己說記字方法、組詞、說句子)。
在讀準生字讀音的過程中,我先讓學生們圈畫出生字,自己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再把你覺得讀得好的生字讀給同桌聽,再開小火車認讀。這樣,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全班交流,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一堂新課的導語設計是至關重要的,所謂“萬事開頭難”,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師生之間駕起一座溝通心距的橋。通過橋梁,師生的心拉近了。在教學中,我采用了謎語激趣導入,如此激趣導入新課,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同時孩子又重溫了烏鴉對媽媽的孝敬。聯想到品德與生活中“小烏鴉愛媽媽”的兒歌,也便使孩子在輕松的猜謎活動中感受到老師更像一個共同學習的伙伴。又通過打招呼拉近孩子與烏鴉的距離,仿佛這個故事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同時也使孩子學習禮貌、熱情地與人打招呼。
學習過程是學生主體在具有主觀意志作用下親自實踐的過程,我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了學生主動參與的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機會,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寫烏鴉想辦法喝著水,傳統的教學通常是教師演示,讓學生理解喝著水的過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為了讓學生嘗試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我設計了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小組合作動手做實驗,研究烏鴉喝著水的過程。學生實驗完成后,不禁發(fā)出:“呦,水真的升高了!”興奮之情溢于言表。這時,講解是多余的,通過合作實驗,學生主動悟出了烏鴉是怎么喝著水的。由于設計的實踐活動符合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讀一讀課文、做一做實驗、說一說實驗過程中興趣盎然地學習語文,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但是在教學中出現不少問題和不足:第一、鞏固生字的形式、時間太少,以至生字掌握不扎實;而給生字找朋友的時間又太多,浪費了時間,導致最后的拓展沒能完成。第二、學生的朗讀不多,形式太少。第三、在指導學生描紅,習字的指導中,還不夠嚴格,因為底年級的寫字教學一定要嚴格把關,注意漢字的間架結構,把字寫正確,工整。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范文3
《烏鴉喝水》一課內容通俗易懂,很適合閱讀。教學中重點應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烏鴉急著找水—喝不著水—想辦法喝水—喝著水了”這一系列變化過程。同時,教育學生明白遇到困難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道理。因此,在教學中,我將烏鴉如何喝到水設為本課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分組做實驗,把小石子一個一個放進裝有半瓶水的礦泉水瓶中,體會瓶子里的水是怎樣漸漸升高的。
識字對于一年級來說是最重要的教學,識字數量多,難度大,要使學生學得快,我想盡一切辦法,采用孩子們喜歡的方式,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生字的識記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孩子們一旦掌握了這些方法,自己學習生字就不那么困難了。在教學《烏鴉喝水》這節(jié)課時,我特別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們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學習過程是學生主體在具有主觀意志作用下親自實踐的過程,我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了學生主動參與的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機會,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寫烏鴉想辦法喝著水,傳統的教學通常是教師演示,讓學生理解喝著水的過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為了讓學生嘗試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我設計了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4人小組合作動手做實驗,研究烏鴉喝著水的過程。學生邊實驗邊不禁說:“升了,升了,真的漸漸升高了,跟課文講的一樣。”實驗興奮之情溢于言表。這時,講解是多余的,通過合作實驗,學生主動悟出了烏鴉是怎么喝著水的。由于設計的實踐活動符合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讀一讀課文、做一做實驗、說一說實驗過程中興趣盎然地學習語文,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當然,在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1、指導朗讀不到位;2、由于時間安排不合理,導致指導學生書寫生字沒法進行,此乃一大失誤,聽、說、讀、寫沒能落實到位。在本節(jié)課中,自己雖然滲透了一些新的課程觀念,但還不夠放手,今后還需要不斷學習,好好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看了烏鴉喝水教學反思的人還看了:
2.烏鴉喝水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