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公開課反思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是指教師群體或個體在初中語文學科的教育和教學實踐活動中的設計、創(chuàng)新、再認識、再創(chuàng)造的理性思考,是初中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一種有效方式。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初中語文公開課反思,歡迎參考。
初中語文公開課反思篇一
周四下午,剛進辦公室就有同事大聲恭賀:倪老師恭喜你中獎了!于是乎我發(fā)現(xiàn),我非常榮幸的領到了周五第一節(jié)課的公開課任務。無奈的是本周的教學計劃已經(jīng)完成,原本周五是安排一節(jié)習題講解的,顯然原計劃是行不通了。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臨時新上一節(jié)新課,于是就選中了文言文:《治水必躬親》。
連夜備課,設計課件,即興教授,總算妥善。慶幸之余,卻發(fā)現(xiàn)有感慨萬千。
前一階段,聽了一些指導教學的講座,也借教學大賽的契機聽了一些優(yōu)質課:或是理論或是實踐,都涉及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涉及到訓練張力的問題。頗受啟發(fā),堅定了自己在課前預設中精作推敲,引領學生“去深海探珠”的信念。如果把語文素養(yǎng)視為珍珠,送珠、賣珠固然都不行,讓學生沉浸于語文學習的海洋,自由、暢快甚至艱辛地遨游、采擷,只在淺灘恐怕也是難得大樂趣的,因為淺灘不會有好珠。
如何盡量減少學生嗆水的可能,又能使學生探驪得珠,真正提高語文素養(yǎng),這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
這節(jié)課上,我自以為能引領學生深海探珠的一個大問題是這樣設計的:聯(lián)系課文內容,談談你對編者所加標題的看法。
學生要對課文標題作出評價就必須全身心地潛入文本,讀懂讀通這篇文言文的每一個字句的基礎上,要學會概括。而一經(jīng)概括,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課文第一段,論述的是治水必躬親的原因。課文第二段,以海瑞為例,論證治水不但要躬親,而且要廉潔……所以,就全文來看,編者所加的標題“治水必躬親”至少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它作為反映主旨的一種標題,卻不能涵蓋全文要旨。
但是,治水必躬親,畢竟是全文兩段共同的論述對象;而治水必廉潔之類,僅在第二段中論及。所以,就全文來看,編者所加的標題“治水必躬親”又反映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那么,編者所加的這個標題到底好不好呢?學生又會有哪些自撰的標題呢?
應該說,這是一個有助于學生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的問題,它給學生打開了一片蘊藏著奇珍異寶的海域。
重要的不是求取一致:用“治水必躬親”(教材編者所擬),還是用“躬親廉潔治水成” (我上課時擬,學生張成指出標題過長,不好)?用“治水當如海中介” (學生孫宜灝擬,抓住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且仿“生子當如孫仲謀”,很有傳統(tǒng)文化氣息),還是用“舉之道”(學生周依潮和陳思依討論后擬,優(yōu)點:不拘泥于治水;缺點:與課文聯(lián)系不夠密切)?
重要的在于學生學會去理清句與句、段與段、文章與標題的關系,這是語文的素養(yǎng);更在于學生學會去反思文本、質疑大家,這是治學的素養(yǎng)。
我愿意做這樣的老師:帶學生去深海探珠!
初中語文公開課反思篇二
學校的遠程教育課堂教學競賽開始了,我選擇了八年級上冊的第五單元綜合實踐活動“蓮文化的魅力”,算是對自己的一個挑戰(zhàn)。因為我一直沒有正兒八經(jīng)的上過規(guī)范的活動課,也幾乎沒有現(xiàn)成的教案可以借鑒。一些教師認為,語文課嘛,不就是幾個環(huán)節(jié)罷了。導入,講解,提問,板書,作業(yè)等幾個環(huán)節(jié)都有了,加上課堂氣氛活躍,就是一堂成功的課。我認為,語文教學中的幾個環(huán)節(jié),還得看教師如何把握,“度”把握得好,才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那么,語文教學中“度”的藝術怎樣把握呢?筆者談談幾點看法:
1 導入新課要有亮度
在語文教學上,教師在傳授知識中,引征一些古典史籍、名人軼事等來營造課堂氛圍,讓學生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是當用的。但一定要切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切忌旁征博引、故弄玄虛,教師口若懸河、夸夸其談,而學生卻摸不著頭腦、充耳不聞,有的甚至昏昏欲睡,把教師的旁征博引卻當催眠曲,這樣對牛彈琴,是難以完成教學任務的。所以,教師在導入時要注意內容、結構的亮度,要讓學生能通過亮度,一下子明白教師將他們帶向何方。
2 講解課文要有力度
一些教師認為,講解課文,只要引導學生仔細分析講解或讓學生分析,教師偶爾點撥就可以了。其實,講解課文應抓住重難點,針對學生實際,教師點撥的力度適中才妥。那種過深、過淺的講解都是不可取的。文章的分析講解不能是蜻蜓點水,也不能大刀闊斧的講座式。這樣,在學生的情緒上就覺得枯燥無味、興趣索然或產(chǎn)生畏難情緒,在知識的接受上可能出現(xiàn)不知或難知。
3 課堂活躍要有適度
作為素質教育的今天,為了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法,力求使課堂氣氛活躍一些,這是必要的。但一些教師卻認為課堂氣氛越活躍就越好,有時活躍得讓學生忘記了是上課,這樣的活躍算好嗎?其實,課堂活躍的目的是以完成教學任務為宗旨,教師只能是把學生引導在一種活躍的氛圍中輕松學習,讓學生在樂中學,從而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那種一味追求活躍課堂氣氛而嘩眾取寵的做法是不妥的,學生就會只樂不學;為此,教師在活躍課堂氣氛時要適度,要適可而止,學生才會又樂又學。
4 提問學生要有活度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上,教師對學生提問要靈活多變,問題也要有針對性,探究性和創(chuàng)新性,提問題時還要隨機應變、見機行事。不能只提某些學生或某幾個學生,這樣,就調動不起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也不能毫無目的的遍地開花,更不能毫無目標的隨便抓兵點將,這樣,會使課堂教學冷場或陷入困境,導致教學難以繼續(xù)。
5 板書設計要有精度
在課堂教學中,板書設計尤為重要。有的教師只注重板書的條理性、邏輯性,而忽視了學生的接受性;只顧將那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而不分主次地板書一整板,結果使學生用筆寫不及,用心記不住,到頭還是等于零。于是,教師必須注重板書設計的精度,板書設計要精確、簡要,讓學生透過精簡的板書就能抓住課文的主旨,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6 作業(yè)布置要有妙度
作業(yè)布置是教師獲取教學信息的一種手段。那種過淺、過深、過多、過少的作業(yè)設計都不利于學生掌握接受新知,鞏固舊知。因此,作業(yè)布置要精妙,要緊扣內容,科學地、創(chuàng)新地、區(qū)別地精心設計,巧妙安排,要做到難易適度,題量適中。這樣,既能使學生得以復習鞏固,也不會加重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這不兩全其美嗎?
總之,語文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好比操縱桿,如何操縱,得看自己怎么把握,只有“度”把握得好,才能順利駛向彼岸,愿我們都把握好這“度”,做一個永不落伍的船夫吧!
初中語文公開課反思篇三
四月九日,我上了一堂公開課,按學校的提法叫“幫扶課”、“包裝課”——本人自未敢茍同。跟上期的公開課一樣,我的公開課聽課老師算多的,不僅組內人員到齊,而且組外也有不少人。他們想知道,一個青年教師——一個失敗的青年教師如何上課,他們想知道,一個失敗的青年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是否有所提高。然而,歷史的悲劇在重演——這又是一節(jié)遺憾的課,其結果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因為本人的專業(yè)水平所局限,意料之外,沒想到一節(jié)公開課竟上得如此亂七八糟、不知所云。
這是一堂失敗的課,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堂有“價值”的課——一堂讓領導和教師都值得深思的課。在這里,領導與教師(我)都重形式而輕實質。
就領導而言,這是一堂失敗的“幫扶課”,應當深思。什么樣的課稱之為“幫扶課”?課前不指導的課叫“幫扶課”?還是課后不評價的課叫“幫扶課”?課前不指導似乎也無可厚非(我們已經(jīng)習慣),而課后不評價,這是否有些欠妥?是因為顧我的面子?是因為我代語文組出了丑?還是因為根本不屑評價這堂課?顧面子?大可不必!我作為教師,對他人的批評指正還是能夠接受的——且是樂于接受;代語文組出丑?沒有這樣的說法,一個失敗的語文教師怎能代表語文組?不屑評課?……不論什么原因,領導就得站在領導的高度,對教師的課堂應當具體詳盡,毫無保留地予以批評指正,以促進其專業(yè)發(fā)展,否則“幫扶”就是空談,便是形式。
就教師(我)而言,這是一堂失敗的“包裝課”。我誤解了“包裝”的含義,我將工作重心放在了形式——課件的制作上,而忽視了實質——對文本的研讀和對課堂的設計。我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制作圖片、下載音頻、剪輯視頻,而對于文本的研讀、課堂的設計只是草草完事。課件不錯(自我感覺),如果這是一堂純粹的課件演示課的話,但畢竟這是一堂語文課,其缺乏語文的“文味”,對語文課堂的駕馭實在是有欠高明,且由于音頻、視頻的長時間播放,占用了教學時間,致使教學任務未能完成,這會是什么樣的結果——不言而喻——沒有結果!
課依舊在上!作業(yè)照常在改!進步了嗎?我迷茫!
初中語文公開課反思相關文章:
★ 初中語文聽課反思